浅议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设_第1页
浅议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设_第2页
浅议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设_第3页
浅议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设_第4页
浅议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议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接受与反馈、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 儿童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和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离不开生活。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出“现实”的情境,能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数学教学的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数学离学生的生活更近一点。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精心设计导入,创设出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

3、灌注,而是要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其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践也证明:学生经常参与身临其境的思维过程,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儿童具有强烈的表现的欲望,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把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导入。教师首先和学生进行谈话: 师:“你最喜欢过的是哪一天?为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时)师:“你今年几岁?一共过了几个生日?”师:“咱们同学9岁时过了九个生日,10岁时就过了十个生日。可是有一个11岁的同学到2003年为

4、止只过了两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有的学生很疑惑,有的学生试图猜出这个日子)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会以后你就能很快猜出他的生日了。下面,就请同学们从过去几年的年历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和答案。” 接着让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从多份年历中寻找答案。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就会对要学习的新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地观察,热烈的讨论乃至辩论,渐渐获得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又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小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购物情景,并由购物小票引入新课。让学生说一说小票上有哪些信息,再通过教师的引导筛选出本节课有用的信息进

5、行教学。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凭借两人行走的地点、时间、方向等的演示,理解“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从而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相遇应用题”的浓厚兴趣。这样设计导入,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了实际的感观,并以此为学习新知的思维起点,很容易掌握这类题目的基本数量关系,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扫除了障碍。这种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因此,只要我们能细心观察、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

6、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起来,尤其体现在所谓“纯理性”的数学之类的课程中。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数学学习活动之中,那么就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面临着对自己个人有意义或有关的生活问题情境,在体验这些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把抽象化、形式化的数学建立在学生他们生动的生活背景上,给数学知识找到一个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原型或情境,让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参与,“经历”和

7、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应用题时,我把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出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力求体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教学思路。 1)、课前让学生到超市去进行商品单价的调查,亲自进行一次购物体验,并且要求学生保留好购物小票作为学习和汇报的资料和依据。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学习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购物小票,让学生自己发现小票上的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总价”。 (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活动一

8、: 请竖着观察购物小票,独立思考并完成:回想自己购物的情景,看一看每一列反映了商品的什么信息?请任选一件小票上的商品,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单价。请说一说“单价”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购物小票,自主探索,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活动一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回想购物时的情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回答:购物小票的每一列上分别是商品的编号、名称、单价、数量和金额等内容;并且理解“单价”的含义:“单价”就是单位商品(也就是购买一件商品)的价格。 学习活动二: 请横着观察购物小票,与同学合作完成:先想一想每种商品的单价、数量和金额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和同桌交换一下意见,总结出它

9、们之间的规律。请出几个例子,证明这个规律是正确的。 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与同桌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索和发现了“单价x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并且举出了许多实际例子来证明这个规律。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只知道购买商品的单价和总价,怎样才能知道购买商品的数量呢?或者只知道商品的数量和总价,怎样计算出商品的单价呢?”从而引导学生根据“单价x数量=总价”,结合购物的情景,概括出另外两个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 =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活动二的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单

10、价”、“数量”、“总价”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巩固知识阶段,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在充分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等概念的基础上,出示某超市的商品海报,可以让学生选择海报上的商品向同学介绍商品的单价;还可以选出两种饮料的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哪种饮料贵?为什么?”经过介绍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且明白了生活中经常用“贵”和“便宜”来描述和比较商品的单价。在巩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可以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练习活动。让小组中的学生分别扮演“小管家”,在以下任务中选择感兴趣的任务完成:从海报上

11、选择几件商品,编出几道体现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题目(比如计算购买商品的总价、数量或计算商品的单价等等),自己解答或让同学解答;比较不同规格和品牌的相同的商品,说一说你打算购买哪一种,并说明你的理由;和同学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练习的精心设计,就是要使学生深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较为灵活的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使他们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自觉地和教师一起进入探究的思维佳境,主动体验和领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

12、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重视实践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加强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要求“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很好的教学形式,也是联系数学课堂与学生生活得很好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际活动,并且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

13、要作用。 如:在学生基本掌握年、月、日知识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制作2004年年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应用 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制作年历,体会“年、月、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1.活动前,让学生调查一下日常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年历,它们有什么特点?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年历。 第一步:组织学生说一说:你们要制作哪年的年历?这一年有多少个月、有多少天?你们打算怎样分工?制作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这个环节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复习年、月、日的知识,并且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动手实践,给学生强化“2004年是闰年,二月有29天。”让学生体会这个知识的难点,使

14、学生明确制作方法和制作步骤:先确定每人制作几个月的月历,在制作一个月历时,应先确定一个格式(如,日期是横排还是竖排),再确定制作的这月的1日是星期几,它有多少天。为了很容易看出哪天是休息日,可以把周六、周日用另一种颜色标出来;接着再分别制作月历;最后将月历合并成一个年历。 第二步:分组制作。提示,要随时查寻制作月历所需的信息(可以用数拳头的方法确定本月的天数,也可以用查年历的方法了解本月1日是星期几)。月历做好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作一些点缀,如画一些小画、花边或图标等。按月份顺序将月历贴在墙上,组成一个完整的年历。 3.应用年历并交流制作的体会和经验。 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重要的日子,并用简

15、明的方式在年历上标注出来。从你们做的年历中可以了解到什么?应用它还可以做些什么?说一说你在制作年历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由此使学生体会到年历的作用:从年历上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些重要的日子(6月1日是儿童节,9月10日是教师节等),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重要的事情记在上面(如哪天开学、哪天考试,自己及家人的生日等)。 4.课后,还可以结合统计的初步知识让学生根据这张年历设计一个统计表,统计一下同学们出生的月份,同一个月出生的有哪些同学等。以此体会统计的作用,渗透统计思想。 四、设计开放的家庭作业,使之成为联系课堂与生活的纽带 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从现实状况看,家庭作业大多是

16、题目形式封闭、单一、题量过多,题目要求一刀切,题目内容重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长此以往,就导致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厌烦、逆反、恐惧的心理,学生把家庭作业看成一种负担,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师往往布置一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成品型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基本上都是套用现成的公式。这样的家庭作业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只能是套套公式完成作业应付老师而已。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是不会在上面标明数据的,需要学生根据事物的特性去寻找有用的信息,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与思考。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要设计一些开放的家庭作业,把家庭作业融于学生的生活,使其成为数学与生活的纽带。 在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同学回家后,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或者是由长方形或正方形组合成的不规则的长、正方形,想办法算出他们的面积(请记录你所得结果的整个过程)。设计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作业,不仅能使学生熟练的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设计出模拟“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能更直观的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