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低碳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_第1页
创建低碳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_第2页
创建低碳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_第3页
创建低碳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_第4页
创建低碳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建低碳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论如何通过土地利用和管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2010-09-28 | 作者: |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网站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在2010年初的“两会”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力压其它众多热点议题,成为今年政协第一号提案;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也被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这些充分证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已日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入研究和努力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途径,通过土地资源管理积极推

2、进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能源,转变发展方式,以满足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建设的现实需求。下面就对如何通过土地利用和管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深入论述。 一、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依靠低碳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突破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的瓶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三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四是有利于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

3、企业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形成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土资源部一直高度关注节能减排以及土地利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力图在揭示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机理基础上,通过创新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形成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而低碳经济也将成为土地利用调控的新课题。通过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助推低碳经济发展,既有助于拓展国土资源工作领域,又能增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话语权,是保障和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二、通过土地资源管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建议国土资源管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思路包括两方面:一是大力降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碳减排、建设用地碳减排和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4、构建等;二是增加碳汇,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林地、农地、草地和湿地的管理等。从各类土地管理政策的碳增汇减排效果来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潜力最大,而造林、农地管理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的碳减排潜力也不容忽视。现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鼓励和扶持低碳经济发展,将“低碳政策”上升到国家立法层面,对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提出具有超前性的见解和做法,将“减排”、“低碳”等内容列入相关法条中,从制度层面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增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引导和调控功能。为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一是

5、要通过创新土地规划、土地政策和土地制度等,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务空间体系,形成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以有效地控制人为源排放量。二是控制城市规模无序扩张,注重通过科学、合理的旧城改造,促进经济发达地区的再城市化,挖掘、显化现有城市土地的再利用潜力。三是进一步发挥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研制专门化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清单,或依据相关碳减排要求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审核制度,形成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将碳减排纳入用地供应审核内容,引导低碳化产业快速发展;继续发挥土地价格、土地税收、土地市场等的调控作用,形成服务于低碳经济的土地调控体系。(三

6、)落实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全面引入“低碳”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盘活存量用地,着力内涵挖潜,科学规划用地,统筹协调布局,在弥补城市生存空间资源不足的同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促进经济社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四)大力发展低碳农业。要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真正解决农村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问题,就必须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村庄规划生态设计、生态建筑、绿色生产、再生能源的使用等农业生产领域,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和消费方式,降低农业生产物质投入,有效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如加

7、大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区、工业生产区与生活居住区分区建设;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注重农用地的生态适宜性,保护和增强有机碳蓄积量。(五)促进工业低碳化。为了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一是编制低碳经济发展区、低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坚持用低碳理念统筹城乡建设,积极打造低碳产业发展平台。二是以供地政策促进工业低碳化,建立土地供应政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联动机制,引导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效益明显、发展持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是严格执行新开工项目管理规定,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

8、审和审批关,探索弹性的土地出让年期和地价政策,以土地供应政策为提高高碳特征产业用地准入门槛、促进低碳特征产业发展服务,从而引导工业用地“腾笼换鸟”,更换为资源效率高、污染排放低、土地占用少、综合效益高的工业用地。(六)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在交通体系方面,倡导和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交通模式,积极建立低碳化交通系统,以有效削减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一是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如轻轨和地铁系统,轨道交通排放量较小,而且客运量大,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小,符合现在低碳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走向低碳的发展模式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积极作用。二是大力发展以

9、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多设立人行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创造便于市民步行或依靠自行车出行的条件。(七)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发展低碳经济要有科学的手段和完整的保障体系,而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加强和改进林业生态建设和管理,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绿色长廊、水土保持等工程,扩大造林面积,利用科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功能;建立造林与更新长效机制,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使经营主体保持积极性,使森林经营与林农致富紧密结合,实现持续碳汇;将培育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氧补偿”和气候“降温”的重要措施,全面实施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多渠道拓展绿化

10、空间,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和碳汇能力。(八)通过改善湿地增加碳汇。增加湿地碳汇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样既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二是湿地恢复,包括湿地生物、湿地水质水量、湿地面积及调蓄洪水功能的恢复;三是建立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机制,以低成本治理污水和治理环境;四是开展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在增加湿地保护的资金筹集渠道的同时,学习国外关于湿地保护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三、结束语发展低碳经济要以产业为载体,以法规为保障,以市场为导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其中充分发挥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从政策、法规、体制上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11、,从土地利用结构、规模、方式、布局等方面增强碳汇能力,在抑制碳源量过快增长的同时,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水平,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三农”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推进“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排放:土地利用调控新课题按 语:在全球目光聚焦哥本哈根会议之际,温室气体减排正在逐步成为全人类发展的责任和共识。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变暖就受到人类普遍关注。人们已经注意到,非持续土地利用(砍伐森林、开垦草地、改造沼泽等)也导致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土资源部一直高度关注节能减排以及土地利用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12、2008年就设立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的碳减排效应与调控研究(200811033),力图在揭示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机理基础上,通过创新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形成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该项目由南京大学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承担,由黄贤金教授主持,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碳减排政策,尤其是形成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项目组在分析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实施的碳减排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浓缩其中的精华部分刊发,谨供学习参考。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碳排放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吸纳影响大、机理复杂、空间特征多样、不

13、确定性因素多。这是我们应对碳排放国情的关键着手点之一。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据世界资源组织的碳排放计算器和著名碳循环研究专家的估算:18501998年间的全球碳排放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引起的碳排放是人类活动影响总排放量的1/3;而中国19502005年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累计碳排放10.6PgC,占全部人为源碳排放量的30,占同期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的12。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范围的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牧还湖,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水平明显提升,吸纳了同期人为源碳排放的1/41/3,这也得到一批国内生态学家的研究证实。

14、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吸纳影响大、机理复杂、空间特征多样、不确定性因素多。这是我们应对碳排放国情的关键着手点之一。目前来看,国内外相关碳排放核算的标准多是基于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国内只有基于1994年现状的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目前最新的第二次气候变化信息通报仍未出台。上述文件或标准难以符合国土部门决策调控的实际需求,我们需要针对中国特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植被和土壤特征,作出符合国情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分析。基于此,我们统筹考虑近20年中国土地利用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碳排放,形成符合我国土地利用及其植被特征,与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相一致的碳排

15、放清单,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为宏观决策部门实行低碳型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分类来看,土地利用碳排放包括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又可以细分为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和土地利用类型保持的碳排放:前者是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变,导致生态系统类型更替造成的碳排放,如采伐森林、围湖造田、建设用地扩张等;后者是指土地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或生态系统碳汇所驱动的碳排放,包括农田耕作、草场退化、养分投入、种植制度改变。土地利用的间接碳排放主要指的是各土地利用类型上所承载的全部人为源碳排放,包括聚居区的取暖、交通用地的尾气、工矿用地的工艺排放等等,是不同用地类型上的人为源碳排放的空间强度和分布效果。

16、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国情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了中国的碳排放,普通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等增汇政策对遏制碳排放增加的效果已经捉襟见肘。土地利用的直接碳排放: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2005年,陆地生态系统呈现为明显的碳汇,年均碳汇水平约在1.54亿1.67亿吨碳;从分类结构来看,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都呈现碳汇功能,其中年均植被碳汇在1.08亿1.21亿吨的水平,土壤碳汇能力较弱,占植被碳汇的1/3强一些。从生态系统类型来看,森林的碳汇功能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作用举足轻重,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2/3左右。从空间格局来看,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土地利用的碳汇效应比较显著,东北和西南地区存在较为显著的土地利用碳

17、排放效应,而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的碳汇(源)效应不甚显著。土地利用的间接碳排放:以1995年的中国四部门碳排放综合水平为例,当年共计排放二氧化碳26.42亿吨,甲烷0.32亿吨,排放二氧化碳当量约为33.0亿吨。以2005年为例,共计排放二氧化碳55.5亿吨,甲烷0.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63.4亿吨。从区域碳循环角度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人为源排放量是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3倍;到2005年,人为源是陆地生态系统存储的10倍多。可见,20多年来人为源碳排放增长远远快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吸纳能力的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驱动了中国的碳排放,普通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等增汇政策对遏制碳排放增加的效果已经捉襟

18、见肘。各土地利用类型综合碳排效应:农地的碳排放强度为0.37吨碳/公顷,较国际平均水平低,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农业传统重视有机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农业土壤有机碳蓄积效果显著。林地碳吸纳强度为0.49吨碳/公顷,是重要碳汇,主要原因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森林蓄积量不断提升,大量中、幼龄林生长效应的碳吸纳效果明显,强于同期的木材采伐、薪柴采集、灾害干扰等影响所致。建设用地方面,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为最高。总体来看,建设用地的碳排放强度达到55.8吨碳/公顷,是其他用地类型碳排放强度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从不同区域来看,华北和华东的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最高,分别达到81.2吨碳/公顷和65.

19、3吨碳/公顷;东北、中南和西南的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水平一般,分别为48.8吨碳/公顷、46.5吨碳/公顷和49.1吨碳/公顷;西北地区的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水平较低,为33.90吨碳/公顷。总体而言,重工业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单位面积建设用地的碳排放也较大。从其内部构成看,工矿用地碳排放强度最大,达到196吨碳/公顷;交通用地次之,达到43.7吨碳/公顷;而城乡商住用地排放强度最小,只有8.3吨碳/公顷。此外,根据六大区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清单和标准,我们对中国土地利用的综合碳排放进行了一公里网格模拟。以2005年的模拟结果为例,华东、华北大部分为我国的高碳排放区域,珠三角、长三角、

20、东北中南部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也为高排放的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大部分为低碳排放或碳平衡地区,而西南(青藏高原南缘、云贵高原大部)、中南(湖南、两广中北部)、东南(福建、浙江、江西大部和皖南)的大部分地区、东北部分地区和天山、秦岭一带为我国的主要碳汇区;同时,华北和西北局部的造林地区也产生了积极的碳汇效果。规划纲要碳减排潜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潜力约为常规低碳政策的1/3,国土部门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宏观调控中大有可为。我们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下简称纲要)的碳蓄积/减排效果进行了预评价,结果显示:从各类土地管理政策的碳增汇减排效果来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

21、潜力最大,达到84TgC;而造林、农地管理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的碳减排潜力也不容忽视。政策设计者可以根据右表所列举的碳减排潜力,进行有针对性的低碳排放土地管理政策体系。可以看出,纲要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影响较为积极。经分析认为,在纲要实施的基础上,我国仍可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林地面积规模,控制耕地、牧草地、沼泽和滩地面积减少速度以及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促进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向林地、牧草地和耕地转换,对中国生态系统碳蓄积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我们系统地比较了常规低碳控制政策(主要是能源、工业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果比较乐观。在有无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政策

22、的对比下,到2020年全国碳排放规模将相差0.82亿吨碳。如果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低碳情景设定,可以大致判断认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潜力约为常规低碳政策的1/3,国土部门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宏观调控中大有可为。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计划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我们认为,仅仅采取常规低碳调控政策,实现上述目标难度较大,或者说将付出较大的转型成本代价;而配合使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政策,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减少42.5。如此看来,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的引入,对中国履行并顺利达成自愿性减排承诺有着

23、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还需要从碳减排和碳增汇两个角度提出低碳导向的土地利用政策配套体系。其中碳增汇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林地、农地、草地和湿地的管理等七个方面;碳减排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碳减排、建设用地碳减排和土地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等。中国环境科学 1998年05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广州城市绿地系统碳的贮存、分布及其在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管东生 陈玉娟 黄芬芳 【摘要】:在研究广州城市绿地植物生物量和净第一性生产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绿地碳的贮存、分布和固碳放氧能力的估算,探讨城市绿地对城市碳氧平衡的作用。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植物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和;植物碳贮量和净生产量中的碳量分别为和;绿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量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碳和放氧量分别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和消耗氧量的和倍,但远小于化学燃料燃烧放出的碳和消耗的氧量。如果广州城市绿地能得到适当的保护和改良,其对碳氧平衡的作用将大大提高。地理研究 2001年05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陶波 葛全胜 李克让 邵雪梅 【摘要】:近年来 ,碳循环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 ,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