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好初中语文古诗词_第1页
怎样教好初中语文古诗词_第2页
怎样教好初中语文古诗词_第3页
怎样教好初中语文古诗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教好初中语文古诗词古诗词作为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向学生进行古文化熏陶,培养和提高他们人文底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成为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却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去体味挖掘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去学习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

2、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应该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狂”仅是一个县令出猎的意气风发及抒发个人理想之作。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如果结合苏轼的生平遭遇就能更好地体会词中所含的意蕴。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冬,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的时期正式形成的。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

3、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苏轼对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更好理解词中表现出的作者的非凡的英勇气质,以及为国请缨的深切意愿。所以学习古诗词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的意义,同时还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内容的认识了解,并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也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甚至他人该时期之作作了铺垫。

4、二、强化古诗文的诵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为此,我在教古诗文时,在“读”“诵”上作了一些尝试。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古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

5、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问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通过

6、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品析名句 品析名句可以加强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甚至能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如学习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 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很见作者练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

7、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同时句中所写之景也体现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感情。再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诗人竞遣明月做信使,转达他的慰问:你切莫因孤独而过于忧伤,现在我要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伴随你同到夜朗西。寄愁心与明月常相随,不仅表明牵挂友人命运之心无处不在,而且有此情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意味。感情真挚,脍炙人口。通过诗人丰富的想像,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

8、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当学生听至此处时,陶醉其间,被古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所打动,自然能提高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四、分析意象以鉴赏诗歌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具体意象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植物类: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泻心中忧闷之意,如温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后,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 五、再现诗歌的意境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所以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通过领会完意境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扩写续写的途径,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