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旅游概况导游词精选范本_第1页
贺州旅游概况导游词精选范本_第2页
贺州旅游概况导游词精选范本_第3页
贺州旅游概况导游词精选范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贺州旅游概况导游词精选范本引导语: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 北挨湖南省永州市, 东达广东省清远市、肇庆市,南临梧州市,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 结合部。下面是带来的关于贺州的旅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州石林是我国惟一的由大理岩构成的石林,其他石林全为灰 岩或白云质灰岩所构成。质纯色白的大理岩习称“汉白玉”,因此, 贺州石林又被称为“玉石林”。贺州石林位于广西贺州市以北约 18 公里姑婆山南麓的新路圩附近, 正好处在姑婆山花岗岩与古生代沉积 岩的外接触带内,经研究对比,已得知其原岩为中、上泥盆统的多种 灰岩,由于后来花岗岩侵入受热变质而成为大理岩。 贺州石林形态类 型多样,有柱状石林、

2、锥状石林、尖峰状石林和剑状石林等,是一处 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特别的外表形态 由于构成贺州石林的岩石岩性特别,大理岩质纯且经常有较粗 大的结晶颗粒和易于被溶蚀, 因此,由大理岩构成的石林与由灰岩构 成的石林有较大差别, 如大理岩石林土下溶蚀阶段可生成顶端十分尖 锐的石柱, 这此石柱在新近挖出的石林中尤为典型, 因为大理岩易溶 蚀且结晶颗粒粗, 因此在石林露出地表后, 其顶部极易被风化成圆滑 状,而不像灰岩、 白云质灰岩那样顶部表面常被雨水溶蚀成各种复杂 的纵向溶痕, 这一特点是其他可溶性岩类所没有的, 也是大理岩地表 风化的一大特点。特殊的形成条件据现有资料,对石林形成的“必备条件”,除普遍认

3、为构成石 林的可溶性岩石要“质纯”、“层厚”等条件外,几乎都提到了另一 个条件岩层产状水平或岩层倾角十分平缓,一般小于10。而构成贺州石林的岩层不仅有厚层状,还有薄层状,而且倾角很陡,常 超过 60,这在其他石林景区是绝不会有的现象,由陡倾角薄层岩 层构成的贺州石林, 是众多石林景观中的奇景。 石林的生成与构成石 林岩层的整体强度有关系, 薄层岩石因为岩层间经常有成分差异而极 易沿层理面剥离,层面是岩层中最脆弱的部位。 一般情况下,岩层薄、 倾角陡必然会影响其整体强度, 若形成石林也极易沿层理面崩解, 不 利于形成高大石林,而构成贺州石林的岩层不论是厚层或是薄层状, 都因受花岗岩侵入受热变质成

4、为大理岩,原岩层与层之间已全部被 “烧结”熔连成一个整体, 大大提高了岩层的整体强度,因此陡倾角 的薄层岩石也能形成高大的石林。星罗棋布的溶井 发育有大量的溶井,是贺州石林的又一特色,据现有的资料, 还没有一处石林分布区像贺州石林那样发育有那么多的溶井。 溶井是 地表水沿可溶性岩层裂隙交叉处快速下渗, 向四周和底部逐渐溶蚀而 成的圆筒状竖井。 可溶性岩石在松散堆积物覆盖下的溶蚀速度比地表 溶蚀要快, 又因为大理岩位于花岗岩外接触带内, 花岗岩风化形成了 大量的松散砂状堆积层, 这些松散堆积层在雨季时经常饱含水分, 且 极易向下渗透,产生很强的向下溶蚀作用,因此而生成大量溶井,这 些溶井直径一般

5、为 0.81.5m 不等,在贺州石林园区近山顶迷宫区和412 高地一带分布十分密集,在“一线天”的中段也有两个直径达约 2.5m的溶井。在半山坡和山顶“迷宫”区附近,有些溶井倒塌后残 存的溶井壁像一个个躺着的巨大石槽, 显行十分奇妙。 与溶井形成的 原理相似, 贺州石林园区内还发育有大量深切溶槽和溶沟, 也是雨水 沿岩层裂隙向下及向侧面溶蚀而成,深度一般约8i2m最深超过20m 这在其他地区的石景区内十分罕见。 在巨厚的松散覆盖层覆盖下, 可 溶性岩石还常会生成横向溶蚀穿洞, 这也是岩石土下溶蚀作用的直观 证据。岩石在露出地表后地表水 (雨水) 是无法产生这种横向溶蚀现象 的。奇妙的“雪原玉柱

6、” 大理岩在其生成过程中因为原岩在沉积时杂有的有机杂质在受 热变质时已被烧失,岩石变得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在其形成石林并 露出地表后经长期风化侵蚀, 岩石表面常附着一层藻衣和浮尘, 使石 林看起来呈黑色,但里面还是白色的。因此,在贺州石林园区西南角 用稀盐酸洗出一片石林, 表面黑色藻衣已被洗掉, 石林显出其原来天 然本色,进入该区仿佛进入了一片冰雪世界。 洁白的石林如根根玉柱, 石柱表面清洁光滑,可以清楚看到原岩的沉积层理细纹, 溶井、溶槽、 溶蚀廊道和角柱状石柱等均发育完好, 一些石柱表面还留有石柱原来 在土层覆盖下季节性雨水变化在石柱表面上留下的细密清晰的水平 溶痕。“雪原玉柱”景区是研究

7、石林发育过程和土下溶蚀机理的不可 多得的地区。石林的形成过程通过对贺州石林及其周边地区的考察研究,地质专家认为:贺 州石林是土下溶蚀的产物, 原先石林几乎是全部埋在土中, 随着新构 造运动的继续,地壳阶段性持续上升,侵蚀作用加强,最终土层被剥 蚀而使石林露出地表。 由于该区巨厚的坡残积层中混有丰富的锡矿砂 ( 是著名的富、贺、 钟锡矿富砂矿之一 ) ,这些矿砂成为了当地历代矿 民挖取的对象, 人工挖掘极大加快了石林的露出, 如今该区石林间的 含矿砂土层几乎已挖掘殆尽, 石林终于全部露出地面。 从整个景区留 下大量人工挖掘矿泥的遗迹推断, 贺州石林景区在古时候便是一处巨 大的露天采矿场。石林的发育年代 构成贺州石林的大理岩其原岩为泥盆纪中晚期的中一厚层生物 碎屑灰岩、藻屑灰岩和薄层纹层灰岩、硅质条带灰岩等,这些灰岩生 成于 3.53.7 亿年前的浅海环境,而变为大理岩的时间约在 1.41.6 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是由于花岗岩侵入而造成。从现有资料看,贺州 石林发育的时间要晚许多,该区最高夷平面标高约为330350m此高度即为石林分布的最高位置,附近一级阶地标高为140160m其与夷平面之间的高差约为200m夷平面上升200所用的时间,可以 看作是石林开始发育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