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直接及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及预测_第1页
农村居民直接及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及预测_第2页
农村居民直接及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及预测_第3页
农村居民直接及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及预测_第4页
农村居民直接及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及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居民直接及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及预测 摘要: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村居民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对比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可预测出我国农村居民未来20年的粮食消费量。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和人均纯收入对粮食消费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逐渐减少,间接粮食消费量逐步增加,并有超过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采用改善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应政策措施。 关键词:农村居民;粮食消费;营养结构;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1)05-0072-06 一、

2、引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保证之一。无粮不稳,无粮则乱,这充分说明了粮食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保证军需民粮,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以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粮食问题始终是人类历史上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当前对于粮食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粮食需求、粮食供给和粮食供需平衡三个方面。对粮食需求的研究,高启杰(2004)以全国六大区中选择的661户城乡居民家庭2003年粮食消费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样本数据计算出我国城镇

3、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并对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进行预测。魏方(2010)根据人口数量与人均粮食消费的情景预测组合,构建了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测算我国粮食总消费量的变化情景。朱健(2009)从劳动力流动下农民粮食生产收益的视角,分析认为城市工资水平或农民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会影响粮食供给。梁仕莹(2008)分别利用三次抛物线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方法拟合估计了我国前20年的粮食产量,并预测了202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5.03亿吨。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研究从最初的生产与供给系统、储备与吞吐系统、市场与流通系统的研究拓展到了粮食

4、产销衔接与区际粮食流通、全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区域粮食供求平衡、国内粮食供求平衡与国际粮食市场供求波动等领域(肖国安,2002)。高国庆(2000)认为一国调节粮食供求余缺的平衡途径主要有三条:粮食储备调节、国内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以及粮食进出口调节。Brown(1995)认为到2030年中国粮食供求赤字将达到2.16亿吨,或3.05亿吨,或3.78亿吨,世界将无法养活中国。 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是种植业比重日小,畜牧业比重日大。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居民以直接粮食消费为主,这是生活温饱型的标志。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食品消费和营养获取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在农村居民中表现突出。本研

5、究着眼于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与间接粮食消费量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与间接粮食消费量的对比分析 粮食消费需求主要包括生活用粮、生产用粮和在外用餐的粮食消费量。生活用粮一般是指居民口粮。生产用粮主要包括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粮等。本文将饲料用粮量换算成农村居民间接耗粮量,选取直接粮食消费量和间接耗粮量,即影响农村居民最根本食物保障的这两个方面来研究粮食消费情况(见表1)。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直接粮食消费量和间接粮食消费量的构成。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近几年农村居民对肉类和粮食加工品的消费比重开始增加,人们以间接方式消耗粮食呈上升

6、趋势。表1中间接粮食消费量按照肉、蛋、奶、水产品和白酒的耗粮系数分别为3.0、1.8、0.5、1.2和2综合推算。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自1993到2009年,农村人口数从85344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71288万人,人口总量减少14056万人,平均每年下降1.12。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还会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993年的266.02kg人下降到2009年的189.26kg人,平均每年下降2.11。直接粮食消费总量从1993年2270.32亿kg降低到2009年的1349.20亿kg,平均每年下降3.20。可见,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总量的年平均下降幅度大于人均粮食消

7、费量的年平均下降幅度。我国农村居民自1993到2009年,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从61.11kg,人增加到94.80kg人,平均每年提高2,78。农村居民的间接粮食消费总量从1993年的521,52亿kg增加到2009年的675,81亿kg,平均每年递增1.63。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直接粮食消费和间接粮食消费,据表1数据作图如下: 由图1可见,从农民直接粮食消费和间接粮食消费的对比来看,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总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除1995、2000年递减幅度不太大,其余各年的递减幅度都较为明显。从1993-2009年,农村居民因消费肉类和粮食加工品等引起的饲料粮间接粮食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

8、反映出食品结构变化对农村居民粮食消费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即使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的情况下,间接消费粮食总量仍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其他因素使得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这种食品结构改善的速度超过了农村人口减少的速度。 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还是远大于由肉蛋禽等食品消费引起的饲料粮等间接粮食消费量,该现象表明目前农村居民主要是以直接方式消费粮食。但从变化趋势看,在未来的几十年,我国农村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总量有可能会高于直接粮食消费总量。 三、农村居民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与比较 西方消费理论是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开始的,其用公式表示为:C=+Y,其

9、中C为短期消费,为自发消费量,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观点是短期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随着收入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为了分析关于粮食消费的问题,将此经典经济模型扩展,从经济学理论以及实际情况来看,粮食价格和农村居民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以1993-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选择农村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对农村居民粮食消费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 1、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粮食消费模型的回归分析 用lnineome代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自然对数,用Iny1代表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的自然对数,用lnp代表农村居民粮食消费价格指

10、数的自然对数,作lny1关于lnincome和lnp的回归,具体结果如下(括号里是T统计量)。 ln8.379-0.123*lnp-0.301*lnincome (1) (32.1390)(-2.5655)(-18.2766) (1)式为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粮食消费模型,该回归模型拟合优度高达96.6,表明拟合程度较好。价格变量对数的系数和收入变量对数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的,说明这两个变量对粮食消费都有显著的影响。F统计量说明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成立。 回归模型(1)表明,人均直接粮食消费的价格需求弹性系数是0.123,说明农村居民的直接粮食消费量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减少。当粮食价格上涨

11、,农村居民会去购买其他食品例如水果、蔬菜替代粮食,从而减少了直接粮食的消费量。收入需求弹性系数为-0.301,说明直接粮食是劣等品,即当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有能力购买其他更加有营养的食品来替代粮食的消费量,而不会选择购买营养价值低的粮食,从而导致粮食消费量的减少。对比两弹性系数大小,可以得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的影响更大。 2、农村居民人均间接粮食消费的模型回归分析 用lny2代表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的自然对数,回归结果如下(括号里是T统计量)。 ln2=2.465-0.176*Inp+0.347*lnincome (2) (3.3630)(-2.3080)(7.5048)

12、(2)式为农村居民人均间接粮食消费的模型,该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达93.0,表明拟合程度较好。价格变量对数的系数和收入变量对数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两个变量对人均间接粮食消费有显著的影响。F统计量说明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成立。 回归模型(2)表明,人均间接粮食消费的价格需求弹性系数是-0.176。当粮食价格上涨,间接耗粮食品的成本就会上升,这些食品的价格就会提高,这时农民会选择消费其替代食品,从而使得间接粮食消费量减少。收入需求弹性系数是0.347,说明间接粮食是必需品,当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提高,农民可以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去购买营养价值较高的间接粮食,从而使得间接粮食消费量增加。比较两

13、个弹性系数,可以得出收入对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的影响大于价格对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的影响。 四、农村居民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需求量的初步预测 一般而言,粮食消费量长期趋势中不存在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只考虑长期趋势和偶然变动。本文用移动平均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后的平均数形成的新数列削弱或者消除了原时间数列中由于短期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成分。采用趋势线拟合法得到人均直接粮食消费和人均间接粮食消费的预测值。 联合国的官方网站公布了2050年之前的中国农村人口总量的预测值,与一些学者预测的趋势相同,但在数值方面存在差异,如曹桂英和任强利用ASA的模型对全国和地区未来近20年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了预

14、测。本文取其中值作为农村居民人口预测值,结合人均粮食消费量的预测值进行粮食消费总量的预测,预测结果见表2。 由预测结果可知:在未来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和直接粮食消费总量都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未来20年,农村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和间接消费粮食总量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会超过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粮食的主要方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得农村居民人口减少,但从预测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间接粮食消费总量并没有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而减少,相反,间接粮食消费总量还是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就说明了农村人口数并不是影响农村间接粮食消费总量的决定性因素。预

15、测结果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在未来的20年,农村居民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调整食品消费结构,提高食品的营养结构,进而提高农民自身的身体素质。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消费和营养获取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粮食价格和人均纯收入对粮食消费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特别是收入对粮食消费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未来的20年,农村人口有继续减少的趋势,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逐步增加,并有超过农村居民人均直接粮食消费量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间接粮食消费总量并没有因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减少,因为虽然直接粮食消费总量在递减,但以其它方式特别是因消费肉类和粮食加工品等引起的间

16、接消费粮食量在逐步提高,所以粮食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1、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促进粮食转化。为了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间接粮食消费需求的增长,应进一步发展粮食深加工和畜牧水产养殖业,大力促进粮食转化。虽然农村居民人均间接粮食消费量一直在增加,但相对于城镇而言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村各方面条件逐步改善,农村的间接粮食消费量还存在极大的递增潜力,所以相应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制定各种措施保证粮食安全。在未来几十年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的粮食消费总量会随着工业化、畜

17、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加,特别是工业用粮食、种子用粮、饲料用粮以及在外就餐时耗粮量将也将出现增长的趋势。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例如可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以及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多的补贴以及减免措施等。保护耕地的质量以及面积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另外,可以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使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来促进粮食的高效生产。 3、建设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粮食价格上涨会直接导致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下降,特别是城镇和农村中的困难户,他们多数基本的生活保障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可以制定较为合理的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政策,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