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选修辅导知识归纳_第1页
高中文科选修辅导知识归纳_第2页
高中文科选修辅导知识归纳_第3页
高中文科选修辅导知识归纳_第4页
高中文科选修辅导知识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简单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2、“若p,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 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3、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一p,则一q ”逆否命题:“若q,则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5、若p =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A=B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A B,则A是B的

2、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则A是B的充要条件;6、 逻辑联结词:且(and):命题形式p/q ;或(or):命题形式pq ; 非(not):命题形式p .pqpyq真真真真假真假假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真7、全称量词一一“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全称命题p: 一M , p(x);全称命题p的否定p: Tx M , p(x)。存在量词一一“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特称命题p: -x M , p(x);特称命题p的否定p: -xM , p(x);第二部分圆锥曲线1、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 , 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F,F2 )的点的轨迹称为 椭圆. 即

3、: | MF, | - | MF2 | = 2a,(2a | F,F2 |)。这两个定点称为 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2、椭圆的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x2a21(a Ab0 )2 2召 +务=1(abA0) a b范围a Ex兰a且一b兰y兰bbxb 且一aWya顶点A4-a0 卜 A2(a,0 )已(0,b卜 E2(0,b)Ai(0,a 卜扛2(0,a)B r ( -b,0 )、E 2(b,0)轴长短轴的长=2b长轴的长=2a焦占八、八、Fi(-c,0 )、F2 (c,0 )Fi(0,-c)、F2(0,c)焦距F1F2 =2c(c2 =a2 -

4、b2)对称性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离心率e=c=Jl 再(00,b0 ) a b2 2召-与=1( a a 0,b a 0 ) a b范围x 兰一a 或 xa , yR目乞-a或y Ha , x R顶点Aj-a,0 )、九2(a,0)AJ0,-a )、A2(,a)轴长虚轴的长= 2b实轴的长 = 2a焦占八、八、Fj-c,0 )、F2(c,0)Fg-c )、F2(0,c)焦距|F1Fj=2cab2)对称性关于x轴、y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离心率e =里(e1)a Y a渐近线方程by = xaay = xb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 等轴双曲线.6、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和一条定直线丨

5、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 抛物线.定点F称为抛物线的焦 点,定直线l称为抛物线的准线.7、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标准方程2y = 2 px(P 0 )2y = _2 px(P a 0 )2x = 2 py(P a 0 )2x = _2 py(P a 0 )图形1Jr顶点(0,0)对称轴x轴y轴焦占八、八、(FlFR 0】I 2,0 丿FXI准线方程x = X2-4离心率e = 1范围x H0x八0y兰08、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厶、m两点的线段二三,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AB =2p .9、焦半径公式若点P(Xo,y )在抛物线y2=2px(p0 )上,焦点为F ,则PF =

6、x +卫;2若点P(Xo,y )在抛物线x2=2py(p0 )上,焦点为F ,则PF = y +卫;2第三部分导数及其应用1、函数f X从为到x2的平均变化率:2、导数定义:f 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作y -3、 函数y = f X在点Xo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 = f X在点P Xo, f Xo处的切线的斜率4、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C =0 :(xn) =nXn J ;(sin x)二 cosx :(cosx)二-sin x ;(ax)二ax|n a ; (ex)二 ex ;(log a x) -;(In x)= 1xln ax5、导数运算法则:1 f x _g x f x _g x ;

7、2 f x g x 二 f x g x f x g x ;3 _g6、 在某个区间 a,b内,若xj,0,则函数y = f 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若X : 0,则函数y = f x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7、 求函数y二f x的极值的方法是: 解方程f x =0 .当Xo = 0时:1女口果在X0附近的左侧X 0,右侧f x :0 ,那么f X。是极大值;2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X :0,右侧X0,那么f X0是极小值.8、求函数y二f x在!a,b 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1求函数y = f x在a,b内的极值;2将函数y二f x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a , f b比较,其中最大的一

8、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9、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优化问题。第四部分统计案例1. 线性回归方程 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y =bx亠a (最小二乘法) 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a = y - bxn 紬 _nxyi n丁2 2人一nxi 4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x, y)。2 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n、(Xi x)(yi - y)i =1nn (Xi -X)2 (yi - y)2i 4i 4注:r 0时,变量x, y正相关;r 0 z=a+bi 是虚数=0a,b R); z=a+bi 是纯虚数a

9、=0 且 b0,b R):二 z+ z = 0 (z工0 = z 0),1. 伸缩变换:设点P(x, 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 丿的作用下,八 4 y, 0).点P(x, y)对应到点P(x;y),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一。2. 极坐标系的概念: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 0,叫做极点;自极点0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 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 极坐标 系。3 点M的极坐标: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 0与点M的距离|0M |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t ; 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 0M为

10、终边的 xOM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二。有序数对(匸门)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为M (几.极坐标()与(厂-2k二)(k Z)表示同一个点。极点 0的坐标为(0,讣 R).4.若:o,则0,规定点(-匚门与点(:、门)关于极点对称,即(-几旳与(匚二宀)表示同一点。 如果规定r0,0_ _2二,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 (门)表示;同时,极 坐标(几二)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5.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6。圆的极坐标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以极点为圆心,P2 = x2 + y2 ,x = Pcos。,y = Psin日,tan日=(x 式 0)xr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二r ;

11、- 2acos ;在极坐标系中,以C(a,0) (a0)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在极坐标系中,以C(a, ) (a 0)为圆心,a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匸=2asin ;27.在极坐标系中,v -( T : 0)表示以极点为起点的一条射线;V - : ( P三R)表示过极点的一条直线在极坐标系中,过点A(a,0)(a . 0),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I的极坐标方程是:、cosv - a .x, 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 = f (t), y 二g(t),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这个方程所确定的点 M (x,y)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这个8 参数方程的概念: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 a + rcosT,y = b + rsi n日.x;。冷为参数).y = bsin .抛物线y2 =2px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2二p:,(t为参数).方程就叫做这条曲线的 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y的变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