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用)ppt课件_第1页
拉丁美洲(用)ppt课件_第2页
拉丁美洲(用)ppt课件_第3页
拉丁美洲(用)ppt课件_第4页
拉丁美洲(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本、地图册、导学案、双色笔带着目标努力,带着梦想飞翔,温馨提示,从图书馆出来,一阵冷风迎面吹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把脖子往衣领里缩了缩。现在已是晚秋,但他却只穿着一件宽松的上衣,本就削瘦的他在瑟瑟秋风中显得更加单薄。他搓了搓手,向宿舍的方向走去,突然在一棵梧桐树前停下脚步,他注视着那一片叶子,从脱离树枝一直到飘落在地面。他看得双眼模糊,这多么像他,孤独一人,无依无靠。这年夏天他考入了这所大学,这是他第一次离家那么远独自在外,他性格内向,几乎从不主动跟人打招呼,刚开始有人会来和他说几句话,但他似乎跟别人没有共同话题,久而久之很少有人再来接触他。其实他并不想这样,他何尝不想交到朋友,又何尝不想跟

2、朋友一起嬉笑玩闹,诉说心声呢?但是对于他来说这也只是想想而已。他来自山区,家境贫寒,父亲母亲都是农民,家中的收入全靠那一亩三分地,然而就是那点微薄的收入供他读完了小学和中学。他很懂事,知道赚钱不容易,所以他从不跟同龄人攀比,无论是在衣着还是饮食。在小学时并没什么特别,但进入中学后,他身边的同学慢慢地都远离寒酸的他,即使是以前常常在一起玩的玩伴。刚开始他也曾尝试去参加集体活动,但总是被无情地拒绝。遭受到无数次拒绝后,再火热的心也会变冰凉,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拉丁美洲,高考目标定位,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3、并识别该区域内部的地理事物。 2、学会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 3、能够以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4、掌握巴西的自然及经济状况,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一、位置与范围,位置,纬度,大部分为热带 少部分在温带,55 S32 N,110W40W (南美洲40W80W,经度,组成,北部,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南美洲,中美地峡指墨西哥东南、哥伦比亚西北的狭长地带,即通常所称的狭义的“中美洲”。它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是连接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的天然桥梁,多火山地震,多地层陷落带,多火山地震,多地层陷落带,西印度群岛,3)、巴拿马运河,麦

4、哲伦海峡,纽约,旧金山,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意义: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有“世界桥梁”的美誉,麦哲伦海峡与火地岛,注: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走向 东向西,二、地形、地势,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 间排列,1地势:西高东低 2地形:复杂多样,3海岸线:相对平直,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探究,3)、除亚马孙河流域外,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4)、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2)、描述亚马孙河流的 水文特征,5)、巴西的人口城市工

5、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2)、描述亚马孙河流的 水文特征,3)、除亚马孙河流域外,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2)、描述亚马孙河流的 水文特征,4)、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3)、除亚马孙河流域外,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2)、描述亚马孙河流的 水文特征,5)、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6、地区的原因,4)、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是什么,3)、除亚马孙河流域外,本区还有哪些地方有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1)试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四方面分析拉丁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原因,2)、描述亚马孙河流的 水文特征,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南美热带雨林气候最为典型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 b.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 c.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利于大西洋暖湿气候的深入。 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注意与刚果盆地进行比较,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

7、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无结冰期(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或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带,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描述亚马孙河流的水文特征,拉丁美洲的气候,1)中美洲高原向风地带、海地岛东部、(巴西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是什么? 深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东南)信风影响受墨西哥湾(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地形都是中间高两边低与信风垂直为(巴西高原)迎风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 (2)南美洲40S以南安第斯山以东为温带沙漠气候 中纬西风被高大的安第斯山阻挡作用强,在西部产生大量降水到东部水汽含量较少。处在中纬西风的背风坡出现焚风效应。风从

8、大陆吹向海洋。 (3)南美洲西部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直到赤道附近 副高控制,盛行下沉空气降水较少。安第斯山高大紧逼海岸,使其分布仅限沿海。东南信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为离岸风。秘鲁寒流具有减温减湿的作用,找出几处非地带性现象并解释原因,地处沿海,海运十分便利,利于市场的扩大; 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适宜种植农作物;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更适宜人类居住; 欧洲殖民者最早在巴西的东南海岸登陆,开发较早; 工商业发达,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思考,A、B两地的全年降水量,哪一个较多?哪一个较少?为什么,4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属西风带,迎风坡),东侧干燥少雨(背

9、风坡,副热带高压控制或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沿岸有寒流经过;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狭长分布且直逼赤道 ,1、特征:湿热为主,三、气候,热带气候为主 ,温带 气候少,缺少寒带,2、地形影响显著,1)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2)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4)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3)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南北狭长分布,不同点:1.拉丁美洲有温带气候,而非洲没有,原因是拉美最南端纬度比非洲高,有温带气候分布,而非洲的纬度限制了其形成温带气候。 2.非洲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而拉美气候类型更为复杂原因。原因: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且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

10、伏不大,海岸平直,而赤道从拉美北部穿过,且地形复杂,地形对气候影响大,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简要说明原因,相同点: 热带气候为主,分布广泛,缺少寒带气候,由于非洲和拉美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纽约,旧金山,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意义: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有“世界桥梁”的美誉,石油:墨西哥、委瑞内拉,银:墨西哥高原,铁:巴西,铜、硝石:智利,自然资源,没(墨西哥)人(银)把(巴西)铁制(智利)成(秘鲁)铜,古巴的甘蔗生产,咖 啡,卷尾猴,树 懒,大食蚁兽,巨嘴鸟,美洲虎,美洲貘,独特动物,安第斯山羊驼,

11、墨西哥城的民俗博物馆,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墨西哥人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感情。玉米文化在现代的墨西哥社会依然受到呵护和弘扬。玉米是墨西哥人的主食,他们年人均消费大米只有8公斤,而年人均消费玉米却是几百公斤。因此,玉米食品是他们食谱的主角,无论是街头小吃,家庭的常餐,还是在国宴上,无论是主食、点心,还是汤、菜、调料,都有玉米的份儿 。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是墨西哥的象征,是他们无穷无尽的灵感的源泉,玉米情缘”舞蹈,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1、拉丁美洲地区不少大城市都分布在高原上,其主要原因有 A高原上的气候比平原地区温和 B高原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12、条件 C高原地区水路运输便利 D高原地区人口历来稠密、经济发达,自古就有大城市,2、关于拉丁美洲地形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B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原 C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D安第斯山是落基山向南的延伸,读下图回答(1)(5)题,1)图中A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2)图中A是 沙漠,B是 平原,C是 高原。 (3)C高原的西南边缘建有 大型水电站。 (4)南回归线以南B平原西部的气候类型为 。主要成因是 阻挡了 风,使这一地区受 影响较小 (5)D地沿岸的洋流是,1)副热带高压控制秘鲁寒流流经岸边,减湿,2)阿塔卡马 拉普拉塔

13、巴西,伊泰普,4)温带大陆性气候 安第斯山 西 海洋,巴西暖流,读拉丁美洲某国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左图),回答(1)(3)题,1)据图说明该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图中A地区人口密度比周围小得多,简述其原因。(6分,分布特征: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人口最密集;北部、西部、中部地区,人口稀少 (每点2分,最多4分)原因: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不太适合人居住。(2分,2)下图所示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对 河流域的开发,严重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哪些原则?(8分,3)下图中流经B海域的洋流是 。若右图为B海域放

14、大示意图,依据图例,在方框中画出流经的洋流和两条等温线,以正确表达出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6分,亚马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每点2分,最多6分,巴西暖流(2分,1)说明A地等温线分布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8分,读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2)比较B、C两海域盐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8分,等温线密集,南北延伸。(4分)受南北走向安第斯山脉影响,高差大。(4分,C处盐度大于B处;(2分) 两处都在回归线附近,(2分) C处受巴西暖流影响,(2分) B处受秘鲁寒流影响。(2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D是一条国际性运河。目前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

15、河被送往世界各地。D的最大三个使用国依次是、日本和中国。该运河对国际贸易的重大作用表现为,美国,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大大缩短北美洲东、西两岸之间航程(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2)当一艘货轮于3月21日旭日东升时通过该运河,北京时间是。 (3)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属于 农业,其主要的农作物是(写出两种即可,3月21日19点,种植园(或热带种植园,商品,天然橡胶、油棕、甘蔗等,4) C处所在的阴影区是世界最大的气候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5分,热带雨林,地处赤道附近,地势低平,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分) 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和山脉,东部向大西洋敞开,东南、东北

16、信风经巴西暖流洋面后可长驱直人,扩大了高温、湿润的范围。(2分,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现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7分,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R河中上游为重要

17、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8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

18、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旱,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_、_。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西部有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中的离岸风一侧,水汽难以进入大陆,200500mm,2000mm,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主要原因有: 地势西高东低,气温直减率造成西部地区气温较低(或东部地势低、气温较高); 大陆东岸东南信风从温暖的海洋上吹来,使之比较温暖; 东部沿海还受暖流(巴西暖流)影响,有增温作用,东部年均温高于西部,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 1 月月均温19 . 8 。7月月均温8 . 5 ,年降水量 912 mm。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年内气温变化和缓;降水较为充沛,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亚马孙河口,雅鲁藏布江口 尼罗河口 密西西比河口 长江口,刚果河口 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