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聚氨酯胶粘剂 概述,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聚氨酯胶粘剂(Polyurethane Adhesive)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和/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它具有优异的性能,且应用领域广泛。德国Bayer公司的聚氨酯胶粘剂专家Gunter Festel指出:聚氨酯胶粘剂的多样性几乎为每一种粘接难题都准备了解决的方法,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聚氨酯胶黏剂因含有极性很强、化学活泼性很高的 异氰酸酯基和氨酯基,它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泡沫塑 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和金属、 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着优良的化学
2、胶 接力,聚氨酯胶黏剂的特点,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调节聚氨酯树脂的配方可控制分子链中软缎与硬段 比例及结构,制成不同硬度和伸长率的胶黏剂。 可加热固化,也可以室温固化。 固化属于加聚反应,没有副产物产生,因此不易使胶合层产生缺陷,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低温和超低温性能特别优良,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胶黏剂。其胶合层可在-196 ,甚至-253 下使用。 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及防霉菌等性能,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聚氨酯树脂的合成,聚氨酯的合成有多种途径,但广泛应用的是二元、多元异氰酸酯与末端含羟基的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进行反应。当只用双官能团反应物时,可以制成线
3、型聚氨酯,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若用含OH或含NCO组分的官能度是三或更多,则生成有支链或交联的聚合物。最普通的交联反应是多异氰酸酯与三官能度的多元醇反应的交联结构,聚氨酯胶粘剂概述,9,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0,聚氨酯树脂固化剂,聚氨酯 脂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体,有加成物 、缩二脲及三聚体等,主要用于带有活泼氢的树脂的交联 固化,以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1,加成物,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2,三聚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3,缩二脲,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4,一、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有单组份和双组份二 种,分酯溶和醇溶两种,主要用于复膜、
4、制鞋 和结构胶接等,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5,1、PU复膜胶,溶剂型聚氨酯复膜胶大多为双组份,由异氰酸 酯与聚酯或聚醚扩链得到端OH基的预聚体,使 用时加一定量NCO组分交联固化。如现在的乙 酸乙酯为溶剂的复膜胶,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6,国产PU胶粘剂用于耐蒸煮复合材料,特别是用于铝塑 结构复合包装材料的粘接,存在质量不稳定、粘接强度不高 等弊病,所以国内用于耐蒸煮铝塑复合结构的胶粘剂及其技 术设备还主要依赖进口,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7,OH基预聚体中的聚酯对耐热性有较大影响, 合成聚酯的苯二甲酸耐热顺序为: 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 但酯化活性以对苯二甲酸最低,一般用对苯二 甲酸二甲酯酯
5、交换制备-OH聚酯,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8,耐蒸煮-OH聚酯,聚氨酯胶粘剂概述,19,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所有醇及催化剂投入反应釜中, 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 130以上时,物料熔融。开启搅拌, 150则酯交换开始,160200下酯交换反应约 2h 可蒸出理论值95%的甲醇。然后加入间苯二甲酸、己二酸、 癸二酸于 180200进行混合酯化。当酸值 20 时, 慢慢减压抽真空至余压 0.10.3kPa,于 240下进行缩 聚反应,耐蒸煮-OH聚酯的合成工艺,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0,复膜胶主剂的合成,将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按比例加入反应 釜中,搅拌升温至 85反应 2h,添加环氧树脂在 120改性反
6、应 2h,加入溶剂、偶联剂稀释搅 拌均匀,冷却出料即为耐蒸煮聚氨酯复膜胶主剂,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1,由于聚氨酯中氨基甲酸酯键在高温下易于分解,耐热性 能较差,通过环氧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在聚氨酯分子中引 入了噁唑烷酮(oxazolidone,OX)基团。噁唑烷酮 基是 一种杂原子环,其热分解温度高达300以上,具有优良的 耐热性能,可以提高复膜胶高分子的耐热性能,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2,据报导,在聚氨酯中配合使用硅烷偶联剂后不仅能提 高粘接强度,更主要的是显著改善粘接的耐水性及耐久性。 表中给出了聚氨酯胶黏剂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前后对钢、铝 粘接强度的变化,表明引入适当的硅烷偶联剂,提高了耐 湿
7、热粘接强度,改善了胶黏剂的性能,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3,纸塑复膜胶,纸塑复合就是将纸或纸板印刷品与光滑的薄膜用胶 粘剂贴合成一体。这样可改善印刷品的外观,并赋予其防 潮、防油污、耐磨擦及防伪等特性,增加了印刷制品的 保护机能,显著提高印刷品的实用价值。复合的薄膜制 品可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药品、酒类和食品等的包装 纸盒,以及图书封面、挂历等领域,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4,将聚醚、乙二醇扩链剂依次加反应釜中,真空脱水后, 加人计量的TDI和溶剂,反应温度控制在90一100之间, 回流反应4-5小时,降温后加入溶剂稀释至固含量为(50士 2)%,即得预聚物溶液(简称主剂)。 合成主剂的-NCO/-O
8、H=0.970.99,聚醚:乙二 醇=1.65:1.00(mol)。一定量的扩链剂有助于提高剥 离强度,主剂的制备,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5,配胶,将主剂与固化剂(可自制TDI与TMP的加成物)按质 量比10:(1一2)混合,以醋酸乙醋为溶剂,调配成质量 分数为20%一25%的胶液。将胶液涂于经电晕处理的 薄膜单面,经红外灯(70一80)烘烤15秒,与彩印纸 贴合,稍加压,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6,复合薄膜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饮料等的软包 装,我国自1980年开始引进 日本复合薄膜生产技术及设备, 现在复合薄膜生产线有300多条, 其中引进设备占一半, 我国于1984年生产食品复合薄 膜包
9、装用聚氨酯胶粘剂,主 要用于包装食品的普通塑塑、铝塑复合膜胶粘剂 和耐煮 沸消毒用复合薄膜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7,鞋用胶,聚氨酯胶粘剂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因具 有卓越的耐低温、耐水、耐油等性能,且粘接强度 高、柔韧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制鞋工业。我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国家,中国制鞋企业年产量突破 100亿双,占世界年总产量份额的68%。若每双 鞋用胶量以1525 g计算,则年需聚氨酯胶粘剂 1525万t,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8,鞋用不黄变聚氨酯胶粘剂,材料: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 PBA1000、PBA3000、 PBA5000):工业级。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工业
10、级。 1,4-丁二醇(BDO):工业级。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化学纯。 丁酮:化学纯,聚氨酯胶粘剂概述,29,一定量的聚酯二元醇加热升温至100 120,真空 脱水降温至一定温度,加入扩链剂,并快速搅拌使其与聚 酯完全均匀混合,然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及催化剂,快速搅拌 并抽真空脱泡5 10 min。当气泡抽完粘度达到一定时, 停止搅拌、解除真空,挤塑成粒。然后以丁酮为溶剂,将其 溶解为固含量20%的溶液胶。 NCO/OH=0.951.00,工艺,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0,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的分子量为3000的性 能较好,扩链剂(BDO)与PBA的比例: nBDO/nPBA=1.2/1,聚氨
11、酯胶粘剂概述,31,聚氨酯鞋用胶的改性,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卤化加 成物同羟基聚氨醋的共混。提高PU胶的粘接性能。 增粘性聚合物,提高PU胶的初粘力和固化速度。 PU胶基础液 80 88 SBS改性剂 5 15 增粘剂 24,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2,提高鞋用胶的初粘性,为了提高PU鞋用胶的初粘强度,采用用高偶碳数二 元酸合成聚酯二醇提高胶粘剂的结晶性,掺混增粘树脂改 性。高偶碳数二元酸有壬二酸、癸二酸等。 固化剂的类型对初粘性也有影响,研究发现TDI三聚 体的初粘性最好,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3,2、醇溶性聚氨酯复膜胶,溶剂型复膜胶缺点:溶剂有毒及会在复合材料中易引起 异
12、味和溶剂残留的问题。 水性复膜胶的缺点:干燥速度慢。 醇溶性复膜胶:无毒、干燥快,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4,固化体系为,双组分体系: 一为含氨基的异氰酸预聚体 二为带环氧基的预聚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5,组分,醇溶性共聚单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6,醇溶性极性单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7,醇溶性环氧单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8,共聚环氧基树脂,聚氨酯胶粘剂概述,39,共聚环氧基树脂,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0,组分,预聚聚醚为:聚丙二醇、聚乙二醇 预聚多元胺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1,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2,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3,例1:醇溶胶环氧组分,丙烯酸乙酯1
13、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 醋酸乙烯5 丙烯酸羟乙酯4 工业酒精50 偶氮二异丁腈0.2,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4,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 四口烧瓶中,加入适量EA和工业酒精,边搅拌边升温 至76C,滴加含有引发剂AIBN的混合单体(EA、BA、 HEA、AA、GMA),滴加时间约为2 h;滴加完毕后 升温至80C,补加剩余引发剂,保温5 h。降温至 50C以下出料。合成的双组分复合胶主剂为侧链含环氧 基团的丙烯酸酯预聚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5,采用极性较大的丙烯酸酯单体,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 乙酯、醋酸乙烯酯等 在保证醇溶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羟基丙烯酸酯的用量 最少(如
14、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以保证胶膜的 耐水性 环氧单体中商业化的有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 甘油醚,研究表明丙烯酸环氧单酯能大大提高粘接性能, 但用量太大醇溶性下降,环氧基聚丙烯酸酯制备要点,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6,上述合成的含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树脂作为无溶剂 PU胶的环氧组分,也有直接用828型环氧树脂的,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7,醇溶胶乙组分,IPDI30 聚丙二醇100030 1,4丁二醇6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 丙酮3 二乙烯三胺7 工业酒精50 上述合成的端氨基聚氨酯作为另一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8,将聚醚二元醇在110C下真空脱水2 h,降温到50C 时加入计量的二异
15、氰酸酯,缓慢升温后,在8090 C条 件下反应2 h,在低温条件下缓慢将上述合成的预聚体加入 到溶有多元胺的工业酒精溶液中进行封端,反应0.5h后出 料。合成的固化剂为胺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49,2、无溶剂PU,无溶剂型复膜胶具有明显优点:无任何溶剂挥发,原 料全部利用;不需要烘道除去溶剂,属于节能无排放技术, 上胶量少,节省原料、降低能耗,可高速运转 (300m/min),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目前 无溶剂PU胶以进口及合资为主,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0,在25下,胶水的粘度范围较广,A组分粘度大致 在1000一9000mPa. S, B组分400一7000mPa. s
16、。 在高的粘度下,胶水的涂布性能受到影响,需要通过提高 胶水温度来降低粘度,通过研究、总结和上机试胶发现, 胶水的涂布粘度一般在700-3500Pa. s,涂布温度一般 要30一40C,也有些粘度更高的胶水需要温度更高,以 保证良好的涂布性,无溶剂复合胶的粘度,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1,无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醋复合粘合剂,从A和B组分混合 起,反应就开始了,混合后的胶水随时间延长粘度不断上 升,因此,胶水要即配即用,不可混合后长时间放置不用, 一般混合后的胶水经过30min后粘度明显变大,就不能再 使用,需要换新胶,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2,无溶剂PU复膜胶制备方法,无溶剂PU胶构成: NCO组分:由
17、聚酯或聚醚与过量的MDI预聚得到 NCO含量1518% OH组分:由蓖麻油或聚醚改性的聚酯多元醇 OH羟值150170KOHmg/g,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3,异氰酸酯与聚酯或聚醚扩链得到端NCO的预聚体, 使用时加一定量OH树脂交联固化(高盟的产品)。 无溶剂低粘度NCO组分的制备难度较大,一般采 用MDI50,但MDI50容易自聚,造成胶的透明性 下降,这是复膜胶中不许的,必须选用合适的阻聚剂。 NCO的含量对粘度影响较大,一般NCO%大于 15,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4,OH基预聚体中的聚醚不利于耐热性,但柔韧性好、剥离强度高,与聚酯复合使用有利于提高综合性能。蓖麻油的改性能大大提高复膜胶的
18、剥离强度,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5,例1:透明双组分无溶剂PU胶,OH组分: OH组分的制备方法很多,有: 混合聚醚,如PPG2000、PPG1000、PPG400或与异氰酸酯 的加成物 聚酯、聚醚的混合物,如苯二甲酸的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酯 等与上述聚醚的混合物 植物油改性聚酯,如蓖麻油、醇解大豆油、羟基醇酸树脂、羟基聚 酯等,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6,OH组分配方例: 大豆油1mol 甘油2mol 苯酐5mol 二甘醇7mol 新戊二醇2mol,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7,工艺: 大豆油与所有醇加入反应釜,在220C下醇解至醇 的容忍度合格,降温至180C,加入苯酐升温至220C 酯化至酸值小
19、于5mgKOH/g,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8,NCO组分: NCO组分的制备方法: PPG2000、PPG1000、PPG400与异氰酸酯的加 成物 PPG2000、PPG1000、PPG400或聚酯与异氰酸 酯的加成物,其中聚酯为液态低分子量的苯二甲酸或已 二酸的乙二醇、二甘醇、1,4丁二醇酯,聚氨酯胶粘剂概述,59,NCO组分配方: 邻苯二甲酸己二酸二甘醇酯 1.1mol PPG2000 3mol 三羟甲基丙烷1.1mol MDT 35mol,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0,NCO组分 MDI50 0. 15mo1 多羟基聚醚混合物0. 035- 0. O5mol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 5- 3%(
20、重量份)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 3- 0. 5%(重量份) 白炭黑1- 5%(重量份) 氧化钙1- 5%(重量份,例2:填料增强型无溶剂PU复膜胶,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1,OH组分: MDI 0. 1mol 多羟基聚醚混合物0. 1- 0. 12mo1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 1- 0. 5%(重量份) 白炭黑或氧化钙1- 5%(重量份) 胺类催化剂0. 02mo1 其它助剂1- 5%(重量份) 其中多羟基聚醚混合物中三羟基聚醚和二羟基聚醚物质的量比约为1: 8 9,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2,例3 车辆夹层内镶板胶粘剂,OH组份: N204 38 N303 20 N350 20 邻苯二甲酸、二甘醇
21、聚酯(M=400) 12 乙二醇 10,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3,配制: 上述多元醇 100 水 1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1% 乙酸钾:二甘醇=1:3 1 MDI 175,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4,例4:复合膜胶,OH组份: 二聚酸 0.01mol 已二酸 0.18 对苯二甲酸 0.14 二甘醇 0.10 新戊二醇 0.17 1,4-丁二醇 0.17,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5,上述组份200C下反应4小时,然后在氮气保护和真 空度0.266kPa下抽至酸值小于1mgKOH/g,树脂羟 值140mgKOH/g,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6,NCO组份: PPG1000 0.38mol PTMEG(M=10
22、00) 0.04 MDI 2.1 上述70C反应2小时后加入: HDI三聚体 0.02,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7,配制: 按-NCO/-OH=1.6:1混合两组份,粘合后放置 三天,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8,例5: 软包装复合胶,羟基聚酯(-OH):A 已二酸 970 二甘醇 600 丙二醇 300 钛酸四丁酯 0.2 上述160C下2小时,然后以每小时1015C速度 升至230C,反应2.5小时,然后真空2小时,聚氨酯胶粘剂概述,69,异氰酸酯组份(-NCO):B MDI 730 IPDI 50 一缩二丙二醇 115 在80C下将一缩二丙二醇滴入两种异氰酸酯中,反 应2小时。加入: N3200
23、220 A:B=10:9,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0,例6:无溶剂双份PU胶,A组份: 羟基聚酯: 间苯二甲酸:已二酸:乙二醇:丙二醇 =1:2:3:0.6 上述羟基聚酯 100 PPG2000 500 1,4-丁二醇 5 MDI 350 IPDI 30,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1,B组份: 前述聚酯 720 PPG1000 250 蓖麻油 10 环氧树脂 10 A:B=2:1,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2,例7:橡胶改性,A组分: 液化MDI 4mol PPG1000 1 在50C下将PPG1000滴入MDI中,反应3小时,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3,B组份: 已二酸 25 间苯二甲酸 15 对苯二甲酸 10
24、 二甘醇 46 端羟基液体丁苯橡胶 2 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 2 上述物料在145320C下反应,在后期降至250C 以下真空脱水。A:B(-NCO/-OH)=1.5:1,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4,例8聚氨酯改性室温固化环氧结构胶,聚氨酯预聚体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干燥三口圆底烧 瓶中加入N220,加热到110,抽真空,减压脱水2 h。 加入TDI,通氮气保护,搅拌升温至7580,反应 23 h后,制得端NCO聚氨酯预聚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5,环氧结构胶的制备 在三口烧瓶中按比例加入环氧树脂和制得的聚氨酯预 聚体,通氮气保护。于75下反应2 h,加入几滴二月桂 酸二丁基锡,继
25、续反应0. 5 h,即得改性环氧树脂。使用 前按比例加入混合胺固化剂混合均匀,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6,3、水性聚氨酯,将带有亲水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以机械方式 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液。 亲水基团在应用时可通过交联剂除去。 水性聚氨酯广泛用于造纸、油墨、涂料及胶 粘剂领域,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7,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用DMPA引入羧基 水性聚氨酯由低聚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和含羧基的 二羟基化合物预聚而成,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8,聚氨酯胶粘剂概述,79,以半酯引入羧基,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0,聚氨酯-多胺-二元酸酐引入羧基,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1,PU乳液,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2,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以
26、叔胺基二醇为扩链剂,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3,聚氨酯脲-多胺中间体,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4,例1:水性聚氨酯革,水性聚氨酯革中用的多元醇有聚酯和聚醚,聚酯拉伸 强度和延伸率高,但低温柔性低、脆。聚醚拉伸强度低 ,但延伸率高,低温柔性佳。一般两者混合使用。 合成条件为:NCO/-OH=1.31.5, PPG:聚酯(分子量2000)80:2040:60 二羟甲基丙酸:总固体分的3.65% 交联剂:三或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 异氰酸酯:IPDI、HDI、TDI。IPDI适合做较高 固含的乳液,综合性能IPDI最优,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5,目前贝尔已将水性聚氨酯用于汽车内饰胶,将水性聚 氨酯涂于PVC膜表面
27、,在130150C下交联并压出 花纹,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6,PPG 15 将PPG、PTMG、 PTMG 15 PTMG、DMF、DMPA DMPA 2.39 入釜、加入TDI反应一 DMF 6 段时间后加入TMP、反 TDI 9.45 应结束时加丙酮并加三 TMP 0.3 乙胺中和,然后高速乳 丙酮 2 化于水中。 三乙胺 1.7,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7,树脂中的亲水基团与一定量的六甲氧甲基三聚氰胺 交联以达到耐水的目的,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8,在干燥氮气保护下,将真空脱水后的聚醚二元醇、甲 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和丙烯酸丁酯按照计量加入 三口瓶中,混合均匀后将温度升至70 75 左右
28、,反 应约 2h; 然后加入环氧树脂,反应约 1 2h,当异氰 酸根含量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 15 以下,加入乙二胺 的水溶液,边乳化、边扩链、边中和,反应约 1. 5 2h。 最后升温至 80,加入过硫酸钾水溶液,反应约 2h,即 可得到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粘合剂。丙烯酸丁酯用量在25% 左右,丙烯酸酯改性水性PU,聚氨酯胶粘剂概述,89,例2: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复合软包装胶粘剂,设计要点: 开始-NCO/-OH=1.101.30 最后-NCO/-OH=0.930.98 使用时与水性聚氨酯固化剂交联,固化条件: -NCO/-OH=1.301.50,聚氨酯胶粘剂概述,90,TDI 5.73 mol
29、PBA2000 1.00 BDO 1.20 DMPA 1.30 TMP 1.00 二甘醇 1.00,聚氨酯胶粘剂概述,91,将脱水的聚酯二元醇加入三口烧瓶中,加入异氰酸酯, 少量DBTDL,升温至7580C反应1h,再加入BDO, TMP,DMPA,一定量丙酮溶剂,7580C回流反应 5h,用二甘醇封端,反应1.5h,然后降温至35 C 以下,用三乙胺中和至pH为7 8,最后用去离子水高速 剪切乳化30min,减压蒸馏脱出丙酮,聚氨酯胶粘剂概述,92,例3:双组分水性PU鞋用胶,单组分热塑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主要为水分 挥发后乳液成膜,依靠胶膜与基材之间的物理吸附达到胶 接效果。由于不使
30、用有机溶剂,鞋的生产过程及最后成品 均符合环保和安全的要求。而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胶粘 剂相比,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水的挥发速度慢,这增加 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制鞋的原料多为疏水性,容易出现 胶膜不连续,使胶接部分耐水性差,物理吸附的形式经常 使胶接强度不能令人满意,聚氨酯胶粘剂概述,93,为了提高胶接强度,满足生产需要。双组分热固型胶 粘剂开始大量使用。这种胶粘剂在使用时,通过加入交联 剂,形成NCO基团与基材的活泼氢发生化学交联,使胶 接强度明显增加。这种胶粘剂所使用的交联剂主要为适用 于水性体系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添加量一般为主剂的 10%左右,加入交联剂后,胶粘剂必须搅拌均匀。配好的 胶粘剂有适用期限制,必须现配现用,并尽快用完。目前欧 美各国制鞋企业主要采用这一类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概述,94,含磺酸盐的聚己二酸己二醇酯 1 mol DMPA 0.95 IPDI 1.85 DBTDL 适量,使用时加水性PU固化剂35,含磺酸盐的聚己二酸己二醇酯是由 1, 3-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己二酸和己二醇酯化缩聚得到,羟基过量,聚氨酯胶粘剂概述,95,环氧改性水性PU,环氧树脂具有模量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苏省灌云县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个人车辆租赁协议书10篇
- 手机摄影构图
- 专利知识认知培训课件
- 2025年租赁合同模式解析及撰写租赁合同的注意事项
- 新时代跨境数字孪生运维联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高效环保新型建筑材料趋势预测与分析报告
- 2025版机动车借款抵押合同
- 中国银行漳州市龙文区2025秋招笔试数量关系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广元市苍溪县2025秋招笔试会计学专练及答案
- 车位退还协议书
- GB/T 9948-2025石化和化工装置用无缝钢管
- 下肢静脉血栓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 重心的讲课课件
- 安装调试服务合同
- 酒类厂家总代理协议书
- 省级职业技能大赛2024(高职组)舞台布景赛项规程
- 课题申报书: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研究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青桐鸣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GB/T 18724-2024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 现代大学教学理念与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