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批量贮藏发芽因素分析与贮藏技术_第1页
马铃薯批量贮藏发芽因素分析与贮藏技术_第2页
马铃薯批量贮藏发芽因素分析与贮藏技术_第3页
马铃薯批量贮藏发芽因素分析与贮藏技术_第4页
马铃薯批量贮藏发芽因素分析与贮藏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铃薯批量贮藏发芽因素分析与贮藏技术千阳县常年生产马铃薯10000多亩,并且呈逐年扩大之势,年需用种量2000多吨,2009年以前多数种子靠外调。2010年,千阳县结合实际,争取实施了“陕西省千阳县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较好的解决了本地广大农户马铃薯生产用种成本高、质量良莠不齐、品种单一等问题。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马铃薯批量贮藏出现了过早发芽、腐烂等问题,从而导致商品马铃薯品质和种薯质量降低,损失率达到10%。根据千阳县马铃薯生产实际,20102011年,我们研究分析了马铃薯贮藏中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和抑制商品马铃薯发芽的方法,通过引进建设贮藏设施、改善马铃薯贮藏环境条件,减少了马铃

2、薯的损失,提高了马铃薯商品效益。 1贮藏期发芽因素分析 1.1 贮藏温度不适 去年我县地膜马铃薯收获早、收购期早,贮藏量大,设施贮藏库容量小,温度控制不到位,超过贮藏适温23,造成早发芽。 1.2 堆放高度偏高 由于设施贮藏库容量小,在库内又贮藏量大,空隙小,堆放高度超过1.5米以上,造成提早发芽。 1.3 呼吸作用增强 农户一家一户贮藏马铃薯因数量少,空间大,通风条件好,所以不易长芽。而批量贮藏不同,马铃薯要堆积好多层,通风条件较差,马铃薯在贮藏期间自身呼吸作用散热,相应的增强了贮藏过程马铃薯的呼吸,从而导致过早发芽。 1.4堆内通风条件差 由于冷库存量有限,堆垛密度大,空间小,通风排湿设施

3、不配套,使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因堆内通风不良,造成马铃薯发芽。 2 贮藏的关键技术 2.1 适时收获 采收时间对马铃薯保藏至关重要,千阳县春种的地膜马铃薯多在6月下旬到7月初收获,计划贮藏的马铃薯要提前5一10天采收。采收时选择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采收时要减少表皮损伤,采收出土的马铃薯不能及时装袋,而要在地里晾晒半天左右,以达到杀菌消毒和蒸发掉一部分的水分,降低贮藏的发病率。 2.2 科学晾晒 马铃薯收获后不能直接入库贮藏,要经过外界预贮后才能入库,马铃薯收获后预贮是马铃薯贮藏的一个前提条件。刚收获的马铃薯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后熟才能达到完全成熟,在这一段时间里,块茎的呼吸作用由

4、弱逐渐变强,表皮渐渐木栓化。块茎内的含水量也会有所下降(大约下降5%),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刚收获的马铃薯要在室内背阴通风处晾晒,一般要求15天左右。使其完成后熟作用,并使运输时破皮、挤伤、表皮擦伤的块茎进行伤口愈合,形成木栓层和周皮,然后再装袋入库。 2.3 库内消毒 入库前,在库内要进行消毒。一是药剂喷洒:用福尔马林30毫升/立方米进行喷洒;二是熏蒸:用1000毫升40%甲醛+500克高锰酸钾。先在容器内倒甲醛,然后再将高锰酸钾倒入,关闭通风口和大门,熏蒸2天后通风3-4天就可使用。 2.4 库体管理 2.4.1 入库装袋码垛 正确的码垛、合理的留好通风道是马铃薯安全贮藏的基础条件。

5、入库马铃薯码垛不能过高,一般要求57层高,堆高不宜超过3米(通风设施配套的情况下),原则是不能超过设施贮藏库容积的三分之二,以二分之一为最佳。具体码垛垛型可以根据自己库体而定,常用的有:三三垛(三角形)、五五垛和四袋井子垛几种。 2.4.2 库体温、湿度的控制 严格控制库内的温度和湿度是马铃薯安全贮藏的决定性因素。在马铃薯贮藏期间,必须控制好入库的温、湿度,入库温度在23为宜,相对湿度为80%90%左右,是马铃薯贮藏的最适宜环境条件。 2.4.3 通风换气 一是要保证整个设施贮藏库库内与外界保持一定时间的通风,具体是每天夜晚半小时。贮藏期间进行合理的通风换气是马铃薯安全贮藏的一个重要措施。二是

6、要保证马铃薯堆内的通风,要能使制冷机中的冷风,想方设法进入堆内,使堆内温度也要保持23。具体做法是:马铃薯袋子之间留空隙、不让薯堆紧贴窖壁,或搭建栅状通风道,使堆垛底部有空虚。 2.4.4 入库时期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不同的品种应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入库贮藏。费乌瑞它等早熟品种应该在8月中旬入库;紫花白等中熟品种应该在9月中旬入库,总的原则是都要在休眠期结束以前,禁止马铃薯带芽入库。 2.5 入库后的管理 马铃薯入库后,必须有专人管理,每天掌握库内的温湿度,根据温湿度的变化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发现有烂薯,应及时进行翻库,倒垛,防止薯块腐烂蔓延感染。贮藏期可分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管理。 2.

7、5.1 贮藏前期 从入库即10月,马铃薯处在预备休眠状态,呼吸旺盛,放热多,库温会显现高。在这一阶段的管理应以降温、防热为主。 2.5.2 贮藏中期 从12月份至来年2月,正是严寒冬季,马铃薯从呼吸旺盛转入休眠期,散热量减少。这个时期主要进行防冻、保温,要密封库门和通气孔,库门加设门帘。 2.5.3 贮藏后期 进入3月,外界气温回暖转高,薯块呼吸作用加强,养分消耗多,因而薯堆内的热量增加快,易发生“出汗”现象,很容易出现“伤热”和“烂薯”的现象,因此要及时做好通风措施,这一阶段的管理,主要是保持库内低温,勿使外界高温影响库温。 3 思考及体会 3.1采用冷库批量贮藏马铃薯技术值得商榷 原因主要是:每年7月份开始收获的马铃薯,要在第二年的3月份播种,贮藏期长达8个月,贮藏成本太大(主要有水分损耗、坏薯损失及整理、冷库运行等成本)。 3.2进行抑制发芽处理 根据千阳县生产实际,对休眠期较短的费乌瑞它这个早熟品种,应该进行抑芽处理,以后做商品薯进行销售,以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