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_第1页
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_第2页
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_第3页
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_第4页
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市土地整治规划专题研究技术方案XXX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二一一年五月XXX市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技术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一、目的意义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的目的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我们进行实施评价的原因。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和分析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

2、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改进规划的对策建议,作为规划的制定、修编、调整及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依据。同时,结合国家和我省关于土地整治工作政策的变化,全面分析期内XXX市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形势,提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及规划期内土地改善和推进整治工作的对策建议。二、原则依据(一)原则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是建立在一定的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价。评价研究中存在价值观的多样性,不同的机构、阶层、团体和个体间都有各自具有差异性的价值取向,而且价值观也影响着规划师对规划实施问题的分析态度,也制约

3、着公众对规划政策的接受及合作程度。评价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公正地综合评价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2.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原则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监测和实施评价应贯穿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全过程,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开始时就介入,进行规划实施方案的评价;规划实施过程中一直进行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规划期末进行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为规划的制定、修编和调整提供依据。总之要使规划实施评价一直融合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3.综合性原则规划实施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实施结果受所处的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影响规划实施的因素,将评价与规划实施环境

4、等外部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评价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4.公众参与原则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5.一致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6.可操作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应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7.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中可对规划实施前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等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两者相结合,可使实施评价更科学、合理。(二)

5、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文件);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

6、;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13.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122号);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22.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文主要以影响规划实施环境分析为切入点,对上轮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规划空

7、间布局调整情况、规划实施管理有效性、规划实施环境保障度、规划实施效益、规划实施社会影响等可以衡量和影响规划实施情况的各种指标加以归纳总结,建立市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选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在对实施情况定量评价之后,尝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分析如规划实施的实效分析,影响规划障碍因素诊断、规划实施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分析、违反规划的热点区域分析等,分析规划实施的成功及得不到有效实施的原因,为新一轮规划编制提供建议。土地开发整治规划编制分析和评价土地开发整治规划实施环境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数量及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明确实施评价的

8、对象、原则和目标规划实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评价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修编意见编制报告书公 众 参 与上轮规划实施评价新一轮规划编制思路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技术路线图四、主要工作内容(一)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分析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政策背景、目的意义、依据、范围、内容及预期成果。(二)上轮规划编制回顾回顾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制定的战略方针、目标、重点、布局等的实施情况,评价其优点与缺点,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为本轮规划在规划期内土地整治战略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三)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主要分析规划目标的执行结果、规划实施

9、环境保障度和规划实施管理有效性评价、规划实施的综合效益评价、规划实施社会影响评价。(四)上轮规划在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总结上一轮规划的总体评价情况,深入分析上一轮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经验。(五)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面分析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总结当前农村土地整治方面的探索,土地整治类型与模式、开展的经验问题。(六)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建议提出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必要性、编制思路以及规划修编的建议。五、提交成果文稿及附表:XXX市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报告。六、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研究编写提纲第一章 开展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第

10、一节 评价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节 评价的目的意义第三节 评价的依据第四节 评价的范围、内容及预期成果第二章 上轮规划编制回顾第一节 上轮规划编制背景第二节 上轮规划编制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第三节 上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第四节 上轮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三章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第一节 上轮规划目标完成情况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效益评价第三节 上轮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第四章 上轮规划在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第一节 上轮规划在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管理经验借鉴第五章 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一节 土地整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第二节 土地整治面临的挑战第三节 城乡挂钩存在的问题及经验

11、借鉴第六章 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建议第一节 规划修编的必要性第二节 规划修编的思路第三节 规划修编的建议一、创新思路,实现综合二、科学论证,精心规划三、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技术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一、目的意义土地整治潜力分析是调查、测算和评价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其目的在于通过潜力调查,了解潜力空间分布;通过潜力测算,明确潜力数

12、量;通过潜力评价,了解潜力等级状况等,以土地整治活动,实现增加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土地整治潜力的研究,将为土地整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甚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原则依据(一)原则在进行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原则 土地整治和开发利用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协调改善土地资源利用与人口增加,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适宜性评价的原则 土地潜力评价要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来进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不相同,每一土地利用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土地适宜性只是

13、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种类时才有其确切的意义。 3.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各市县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均有差异,影响到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尤其是后备耕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往往在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投入水平发生变化时,其适宜性也发生变化,因此,要坚持因地制宜的评价原则。 4.突出限制性因素,科学评价原则 水源条件、地形、坡度、热量条件、地下水位、土壤盐碱化程度等能较好的反映土壤对农业的适宜性程度和开发利用的难易程度,以及土地开发利用的限制性因素。科学的确定限制因素及各因素在评价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取得正确评价结果的关键。 5.坚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耕地锐减将日趋严

14、重,人地矛盾也将会更加突出,因此,要充分考虑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对土地质量及环境产生的可能后果,以实现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6.长期目标与近期效益相兼顾原则 有些土地利用在短期内可能十分有利,但长期使用也会造成土地质量的下降,因此,应当兼顾长期目标与近期效益,避免短期行为。 7.区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 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和区域性较强的研究工作,只有全面、综合的分析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才能客观的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增强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 8.满足建设国家级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复垦基地需要的原则本研究的重点是对能形成国家级土地开发复垦基地的后备耕地资源状况、潜力作出客观评价

15、,因此,在评价时应考虑满足建设国家级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复垦基地的需要。 (二)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文件);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

16、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13.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122号);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22.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三、研究方法及技

17、术路线本研究从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四方面分别介绍了各自的潜力调查研究评价方法,通过对该区域土地利用中现存的问题和特点的简要分析,从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四方面提出了符合XXX市土地整治潜力研究的测算方法、评价等级结果以及各潜力级别分布的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最总确定近远期规划目标。四、主要工作内容(一)土地整治潜力研究基础主要阐述分析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实质、特点、来源、评价单元、定级标准,为潜力测算打下基础。(二)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土地整治潜力研究的内涵、实质、特点及来源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潜力评价等级划分重点区域及重大工

18、程划定土地整治潜力实现的保障措施农用地整理潜力潜力测算方法近远期规划目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土地复垦理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潜力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技术路线主要分析农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测算农用地整理潜力结果分析、确定农用地整理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间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三)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主要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研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结果,确定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范围。(四)土地复垦整理潜力调查

19、评价主要分析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土地复垦潜力现状、预测及适宜性评价,测算土地复垦潜力结果并分析,确定土地复垦近远期规划目标,划定规划期间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范围。(五)宜农未利用开发潜力分析评价对未利用地的类型、数量、空间分布、时空特征、资源环境特征等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各适宜类别未利用地空间分布,测算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划定未利用地开发的重点潜力区,并分析潜力区水资源平衡特征分析、最终确定未利用地开发目标及方案(六)土地整治潜力实现的保障措施为确保土地整治潜力能够实现,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五、提交成果(一)

20、报告XXX市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报告。(二)附表全市土地整治潜力测算表(三)附图全市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数量和质量潜力分布图;全市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重点区域分布图;全市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数量和质量潜力等级分布图;六、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研究提纲第一章 土地整治潜力研究基础第一节 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第二节 土地整治潜力的实质第三节 土地整治潜力的特点第四节 土地整治潜力的来源第五节 土地整治潜力的评价单元、定级标准第二章 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第一节 农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第二节 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第三节 农用地整理测算结果与分析第

21、四节 农用地整理近远期规划目标第五节 规划期间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划定第三章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评价第一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现状及内涵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第三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结果与分析第四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近远期规划目标第五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划定第四章 土地复垦整理潜力调查评价第一节 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内涵及特点第二节 土地复垦潜力现状、预测及适宜性评价第三节 土地复垦测算结果与分析第四节 土地复垦近远期规划目标第五节 规划期间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划定第五章 宜农未利用开发潜力分析评价第一节 未利用地现

22、状分析一、未利用地类型就数量分析二、未利用地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三、未利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四、未利用地分布的资源环境特征分析第二节 未利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一、未利用地开发限制因素分析二、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三、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四、各适宜类别未利用地空间分布第三节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测算一、未利用地开发增加耕地面积潜力系数确定二、未利用地开发潜力估算三、未利用地开发的重点潜力区划定四、未利用地开发重点潜力区水资源平衡特征分析第四节 未利用地开发目标及方案确定第六章 土地整治潜力实现的保障措施XXX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技术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

23、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一、目的意义全面分析总结全市范围内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实施情况,根据土地整治潜力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划定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规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研究提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方案,并针对布局方案,提出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实施的时序安排和保障措施。二、原则依据(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严格落实保

24、护耕地基本国策,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为根本出发点,着力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城乡风貌改造,统筹规划,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二)原则编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选址科学、符合规划、合理建设项目选点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及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有关规划相衔接,项目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突出重点,防止低效投入和重复建设。要按照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充分征求当地农民意见的

25、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在全市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土地利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结合项目区生态、文化、民俗等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项目建设。项目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业区倾斜,向基本农田保护区、中低产田改造区倾斜,向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倾斜。项目建设中要注意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农业,体现特色文化,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使土地整治与自然生态、文化特色相互协调。3.整体推进、务求实效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整体推进”思路,统筹协调同一区域内的各类投资项目,开展全市域范围内的村庄及农田的

26、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整治。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攀比,不搞形式主义,不增加农民负担,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尊重民意、保障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从农民的实际利益出发,以农民是否欢迎和受益为标准安排建设内容,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支持并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国家支持和农民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农民通过投工投劳得到收益、得到实惠。(三)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

27、例;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文件);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13.关于印发的通知(

28、黑国土资发201122号);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22.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充分利用过去有关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影响因素分区工作的基础,主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地区资料的收集,采用资料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收集研究区的已有的分区方法及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资

29、料:充分收集XXX市各类分区和区划方案,收集XXX市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地质及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数据,采用定性分析法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类型分区,提出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区划方案;找出各分区土地开发整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收集全市的现有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各分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各类型区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模式研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技术路线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基本思路重大工程布局方案整治规模资金投入重大项目研究内容工程目的项目范围实施时序工程布局工程措施保障措施资金安排项目分布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效益分析及评价施确保重大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四、

30、主要工作内容(一)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基本思路主要分析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解决土地利用重大问题、落实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全市大发展战略及区域规划衔接三方面确定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布局方案重大工程布局方案主要包括工程目的、范围、规模、资源概况、目标和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工期进度安排、工程量及投资安排等内容。(三)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布局研究内容包括重点项目确定、分布、项目范围、整治规模、实施时序、工程量计算及资金投入等内容。(四)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的效益分析及评价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入手,分析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后

31、产生的效益,并计算其投资回收期,总体评价实施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的综合效益。(五)确保土地重大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从行政、经济、技术三方措施入手,研究确保土地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五、提交成果文稿:XXX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报告;附表:土地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工程量、投资预算表;附图: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布局图。六、XXX市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布局研究编写提纲第一章 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基本思路第一节 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内涵第二节 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关系第三节 全市重大工程的确定的基本思路一、与全市大发展战略及区域规划衔接二、解决土地利用重大问题三、落实全市土地利用总

32、体规划第二章 土地重大工程布局方案第一节 各重大工程目的第二节 重大工程布局一、工程范围二、工程概况三、工程整治总体目标第三节 资金安排第四节 保障措施第三章 土地重大项目布局方案第一节 重点项目分布第二节 项目范围第三节 整治规模第四节 实施时序第五节 资金投入 第四章 重大工程及重大项目的效益分析及评价 第五章 确保土地重大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一节 行政措施第二节 经济措施第三节 技术措施XXX市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及效益评价研究技术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及效

33、益评价研究。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一、目的意义总结评估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投资渠道、筹资和效益情况,分类提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整治资金筹资渠道和投放标准;同时针对本轮规划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收入使用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使用思路建议;研究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评价土地整治目标、规划布局、政策措施的环境影响,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减缓措施;研究提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内容、指标和方法,评估实现规划目标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二、原则依据(一)原则在进行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及效益评价研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理论

34、与实际相结合土地整治投资资金需求测算采用亩均测算理论方法与实际整治所需资金相结合的方法,是结果更加科学可靠。2.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及效益评价中可对土地整治资金规模测算、规划实施前后土地效益、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两者相结合,可使实施评价更科学、合理。3.整体评价与局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市土地整治效益分析评价为整体评价,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效益评价为局部评价。遵循整体评价与局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分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能分清主次。4.可操作性和可参考性原则评价过程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5、,要尽可能选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收集的资料,对难以统计和收集的数据暂时不列入指标体系,从而减少数据收集的困难。另外,通过效益分析评价,对拟开展项目的综合效果做出预测,综合评价项目在生产上是否可行、技术上是否先进、经济上是否有利、社会、生态和景观上是否有益及市场风险大小等,为项目的开发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综合效益最大化与可比性原则土地整理效益包括综合效益和单项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整体设计效益和局部设计效益、近期效益和远景效益等。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协调好各方面的效益,努力做到综合效益最大。同时,确立的指标必须含义明确,计算口径一致,核算方法统一,做到不同地区之间可比,不同时期可比,

36、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二)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文件);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

37、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13.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122号);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22.其他相关规划和计划。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研究中采用亩均预算法、逻辑框架法

38、、数据统计分析法和典型调查等方法,研究土地整治投资需求、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等内容。四、主要工作内容(一)全市土地整治资金需求分析在分析全市土地整治亩均预算标准适用性研究基础上,研究投资需求预算标准体系。根据全市土地整治总体目标和任务安排,分县汇总土地整治任务量,测算土地整治投资需求。(二)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筹措渠道分析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用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筹措渠道入手,分析测算规划期内全市筹措资金规模。(三)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供需平衡分析分析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需求与筹措资金规模,对全市土地整治投资需求与筹资潜力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四)全

39、市土地整治效益分析评价亩均测算标准体系标准体系适用性分析投资测算标准体系规划期内筹资渠道分析全市土地整治资金需求规模全市土地整治筹资规模规划期内全市土地整治资金规模供需平衡分析潜力调查整治战略总体目标和任务分县整治目标任务量全市整治任务类型分析规划期内筹资规模测算土地整治效益关系重点区域规划目标任务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方法效益评价与分析重大工程目标任务规划方案建议土地整治效益内涵土地整治效益分析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全市土地整治规划任务布局XXX市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及效益评价研究技术路线土地整治效益分析评价是对土地整治规划目标、规划布局等规划方案建设的系统分析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整治效益分

40、析评价的内涵、原则、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在此基础上,评价分析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预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五)实现预期效益的保障措施分析提出实现预期效益的保障措施。五、提交成果文稿及附表:XXX市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及效益评价研究报告。六、XXX市土地整治资金投入及效益评价研究编写提纲第一章 土地整治资金需求分析第一节 规划期内全市土地整治任务类型分析第二节 土地整治投资测算标准体系构建第三节 土地整治投资需求的测算一、分类型的土地整治投资标准二、各市县土地整治投资需求第四节 投资需求测算不确定性分析第二章 土地整治筹资测算第一节 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筹措渠道分析一、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

41、使用费二、用于农用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三、耕地开垦费四、土地复垦费第二节 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规模测算第三章 规划期内土地整治资金供需平衡分析第四章 全市土地整治效益分析评价第一节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评价内涵一、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生态效益四、综合效益第二节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评价原则与方法一、评价原则二、评价方法第三节 土地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四节 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第五章 实现预期效益的保障措施XXX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技术路线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

42、要求,进行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一、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涵、特征,确定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并结合土地整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寻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确定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从而提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为土地整理的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实践意义。二、原则依据(一)原则土地整治规划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

43、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决策提供依据。2.早期介入原则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使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直融合于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直至最终产生推荐方案。如果是第三方评价,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一般是在完成了规划草案后介入,由于介入时间较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只能在己有的推荐方案和替代方案之间选择,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或意见。所以介入越早,效果越好。3.整体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4.公众参与原则在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鼓励和支

44、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5.一致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了事。6.可操作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选择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土地整治规划产生影响的过程往往是长期的,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不仅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规划对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坏境影响评价帮助建立一种具有可持续改进的环境管理机制,以保障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8、创新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很强的全新研究课题。没有成熟的经

45、验、方法可循,指标体系的设置要综合反映土地利用对环境影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便于进行预测和土地利用调整。(二)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XXX省土地管理实施条例;5.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7.XXX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8.XXX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2006-2020年);9.X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1】64号

46、文件);1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47号);12.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62号);13.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122号);14.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1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6.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规划;17.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可行性研究18.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实施方案19.XXX市水利、城镇、农民新村、交通、农业、林业等专项规划成果;20.XXX市2010年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1.土地开发整理验收规程;22.其他

47、相关规划和计划。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确定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性质、内容和技术路线;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将土地开发整理看作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调整、改造、重建,对土地开发整理进行结构与目标分析,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理论基础;采用GIS分析方法,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能力对市域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分析,获取某些评价指标的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土地整治规划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四、主要工作内容(一)土地生态环境问

48、题现状分析分析全市土壤侵蚀、土地盐渍化、土地荒漠化、土地污染、辅助数据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评价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识别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评价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土地整治规划内涵相关预处理土地生态环现状分析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评价相关规划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基础数据平台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及方法生态安全情境下的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对环境质量结构的影响评价评价结论XXX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技术路线生态服务功能减退的生态环境现状。(二)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土地整治规划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研究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问题的识别,分析上

49、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等内容。(三)生态安全情境下的全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分析土地整治潜力与生态保护目标的关系分析以及生态安全情境下的地整治潜力分析。(四)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与评价研究土地整治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结构、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评价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分析土地开发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增减挂钩规划、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五)土地整治规划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内容包括对方案的调整和修改建议,加强公众参与规划环评,加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强化国情意识,增强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环保观念等减缓措施。五、提交成果文

50、稿及附表:XXX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研究报告。六、XXX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编写提纲第一章 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分析第一节 土壤侵蚀第二节 土地盐渍化第三节 土地荒漠化第四节 土地污染第五节 生态服务功能减退第二章 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第一节 土地整治规划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一、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土地复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问题的识别第二节 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第三章 生态安全情境下的全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第一节 土地整治潜力与生态保护目标的关系分析第二节 生态安全情境下的地整治潜力分析第四章 土地整治规划环

51、境影响的分析、预测与评价第一节 土地整治规划方案简述第二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评价方法一、土地整治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二、土地整治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三、土地整治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评价指标与方法四、土地整治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评价指标与方法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一、土地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二、土地复垦规划的环境影响三、土地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四、增减挂钩规划的环境影响五、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六、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第五章 土地整治规划不良生态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第一节 对方案的调整和修改建议第二节 加强公众参与规划环评第三节 加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监测第四

52、节 强化国情意识,增强土地整治过程中的环保观念XXX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技术路线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统一安排和XXX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编制XXX市土地整治规划。按照本次规划编制的要求,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为搞好这项工作,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方案。一、目的意义深入分析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的措施与手段,查找这些措施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的操作性、针对性强的措施;结合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完善土地整治,特别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机制、手段等,保障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二、原则依据(一)原则土地

53、整治规划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应是由不同组成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在反映现阶段规划实施管理各项内容的基础上,保障体系应把全局的、整体的观点贯彻于各个组成结构与阶段,所有层次要素都是围绕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这个目标而设计,各个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也是为此目标而发生。分层次的目标必须服从于体系整体的目标,从总体协调出发搞好局部的协调,以达到最佳的实施效果。同时,应保持整个体系不断追求更高目标实现的可能性。2.相关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中各组成结构之间的联系都是依照一定等级和层次进行的,不同层次上组织结构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仅表现

54、出整体的特性,同时,由于各层次内实施管理方式、内容及有序程度的不同,组成结构之间又体现出相对的独立性,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体系设计中应注重各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体现不同层次独特功能的前提下,使各层次间组成及要素趋向和谐有序,以利于整体功能的体现。3.动态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的运作是一个发展、动态的过程,易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动态性的原则要求把规划实施管理体系以及各组成要素看作发展、更新的对象,在体系设计之初和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研究对象内部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外部的环境多变性,分析掌握环境条件变化的性质、方向和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改进其程序、结构与内容,求得系统整体相对的稳定和新功能的发挥。4.科学性原则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