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有关科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 1903年,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1910年,摩尔根通过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1866年,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伴性遗传【答案】C【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

2、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A、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错误;B、1903年,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C、1910年,摩尔根通过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D、1866年,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

3、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分子复制时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B. 解旋后以两条链各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C. 在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有模板、酶、原料和能量等D. 一个DNA连续复制3次,理论上能得到8个完全相同的DNA【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

4、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而不是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A错误;B、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解旋后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B正确;C、在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有模板(DNA的双链)、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和能量(ATP水解提供)等,C正确;D、一个DNA连续复制3次,理论上能得到23=8个完全相同的DNA,D正确。故选A。3.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两个四分体B. 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C. 丙

5、图中和为同源染色体D. 该器官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2、4、8条【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也可以表示一个染色体组;丁细胞含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甲图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以图中和为非同源染色体,C错误;由C图细胞可知该动物是雄性个体

6、,因此该器官是动物的睾丸,其中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2(乙)、4(甲、丙)、8条(丁),D正确。【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4.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PF1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灰身白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B. 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 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D. 若组合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后代全是灰身红眼可知,灰身和红眼均为显

7、性性状,又根据正反交后代中眼色的表现型不同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为B/b,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为A/a。【详解】A、根据的杂交结果可知,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A正确;B、体色在雌雄中的表现型一致,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在雌雄中的表现型不一致,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若组合的亲本为AAXBXB和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即A-XbY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D、若组合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子一代的基因

8、型为AaXBXb和AaXbY,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aaXbXb和aaXbY的概率为1/41/2=1/8,D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体色正反交后代的表现型一致可知,相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正反交后代中眼色的表现型不一致可知,相关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5.如图是人体细胞分裂时,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统计数据的柱状图,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图中哪个时期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图中甲为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9、丙为次级性母细胞,丁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6.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 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 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 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答案】D【解析】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

10、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A项正确;由于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B项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项正确;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这些子代噬菌体(部分体内含有32P标记)将分布在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偏高,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图,

11、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并结合题意进行综合分析。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7.如图为DNA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有两种可能,中文名称分别是鸟嘌呤或胞嘧啶B. “2”、“3”和“5”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脱氧核苷酸C. DNA聚合酶可以作用于“3”和“4”之间的化学键D. DNA被彻底分解后能产生含氮物质的结构是“1”“5”【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其中1、5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

12、3、4为含氮碱基(A、C、G、T),1、2、3结合在一起称为脱氧核苷酸,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详解】A、“3”和“4”之间有3个氢键,故应为G/C碱基对,“3”有2种可能,中文名称分别是鸟嘌呤、或胞嘧啶,A正确;B、“1”、 “2”和“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脱氧核苷酸,B错误;C、解旋酶可以作用于“3”和“4”之间的化学键氢键,C错误;D. DNA被彻底分解后能产生含氮物质的结构是“3”“4”,D错误。故选A。8.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

13、体条数分别是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答案】A【解析】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有染色单体都被标记,即中期20条、后期40条;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只有一半的染色单体被标记,即中期20条、后期20条。9.下列关于基因的表达和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翻译过程中需要mRNA,tRNA、rRNA三种RNA共同参与B. 原核基因表达时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不分开C. 病毒中存在的RNA复制或逆转录过程,不符合信息流动的中心法则,是特例D. 转录时,遗传信息

14、由DNA流向RNA;翻译时,遗传信息由RNA流向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详解】A、翻译过程中需要tRNA运载氨基酸,mRNA作模板、rRNA组成核糖体,三者都有参与,A正确;B、原核基因可以边转录边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分开,B正确;C、病毒的信息流动也符合中心法则,C错误;D、转录时,遗传信息由DNA流向RNA,翻译时,遗传信息由RNA流向蛋白质,D正确。故选C。10.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与过程都可以发生在细胞分

15、裂的间期B. 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图中赖氨酸的密码子是UUUC. 过程发生细胞分裂间期,过程则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 细胞核中只能进行过程,线粒体中只能进行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表示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表示染色体的复制;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表示转录过程,可以发生在分裂间期,A正确;B、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图中赖氨酸的反密码子是UUU,其密码子是AAA,B错误;C、过程则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细胞核中还可以进行过程,D错误

16、。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1.下列有关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相关图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图中(AT)/(GC)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B. 若乙图DNA分子中G和C所占比例为70%,则转录后形成的mRNA中U的比例最高为30%C. 若甲图所示DNA分子由1000个碱基对构成,其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60%,则该DNA分子复制四次需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000个D. 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答案】

17、C【解析】【分析】分析图甲: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的作用位点;为碱基对;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分析图乙:图乙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分析图丙:图丙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表示DNA分子;表示mRNA分子;表示核糖体;表示多肽。【详解】A、不同DNA分子中A+T与C+G的比值不同,因此甲图中(A+T)/(G+C)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B、若乙图DNA分子中G和C所占比例为70%,则A+T所占的比例为30%,每条链上A+T的比例也为30%,若这30%全为碱基A,则转录后形成的mRNA中U的比例最高,为30%,B正确;C、若甲图所示DNA分子由1000个碱基

18、对构成,其中腺瞟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60%,则C+G占40%,C=G占20%,该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数目为1000220%=400个,该DNA分子复制四次需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24-1)400=6000个,C错误;D、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DNA分子复制的特点;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2.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

19、性状杂交实验”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模拟F1产生配子时,可准备等量标有“YR、Yr、yR、yr”的四种卡片B. “雌”、“雄”信封中卡片数量相同,表示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 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4个信封和代表不同等位基因的4种卡片D. 模拟受精作用时,需将随机抽出的2张卡片组合记录后,再放回原信封【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模拟F1产生配子时,需要准备标有“Y、y、R、r”的四种卡片,A错误;B、

20、“雌”信封中卡片数量应少于“雄”信封中卡片数量,原因是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少于雄配子数量,B错误;C、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4个信封(雄1、雄2、雌1、雌2)和代表不同等位基因的4种卡片,C正确;D、模拟受精作用时,需将随机抽出的4张卡片组合记录后,再放回原信封,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通过模拟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考查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3.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Y/y),圆粒对皱粒为显性(R/r)。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 111

21、1B. 2211C. 3131D. 9331【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由题意知,F1中圆粒:皱粒=3: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黄色:绿色=1:1,因此亲本的杂交组成和是Yyy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RrYyRryy,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R-Yy,其中RRYy占1/3,RrYy占2/3,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为rryy,对于粒型来说,F1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皱粒豌豆的比例是rr=2/31/2=1/

22、3,圆粒:皱粒=2:1,对于粒色来说,让F1中黄色与绿色豌豆杂交,黄色:绿色=1:1,因此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2圆粒:1皱粒)(1黄色:1绿色)=2黄色圆粒:2绿色圆粒:1黄色皱粒:1绿色皱粒。故选B。14.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基因R或r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纯合的黑身雌果蝇与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灰身雌果蝇: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黑身雄果蝇:深黑身雄果蝇6:2:6:1:1,现欲通过一次杂交获得雌雄个体均同时具有三种表现型的子代果

23、蝇,从现有的雌雄果蝇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基因型组合有A. 4种B. 3种C. 2种D. 1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蝇的灰身和黑身有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控制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黑身雌果蝇与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子二代中雌、雄果蝇灰身:黑身=3:1,其中雌果蝇没有深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说明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基因R、r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基因r。因此,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雌

24、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详解】现有的雌雄果蝇:亲本:BBXrY、bbXRXR;子一代: BbXRY、BbXRXr;子二代:BBXRXR、BBXRXr、BBXRY、BBXrY、BbXRXR、BbXRXr、BbXRY、BbXrY、bbXRXR、bbXRXr、bbXRY、bbXrY。其中能一次交配雌雄同时具有三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有以下三种:bbXRXr与BbXrY;bbXrY与BbXRXr;BbXRY 和BbXRXr。因此B正确,A、C、D错误。二、选择题: 15.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下面不正确的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着丝点分裂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

25、丝点不分裂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分裂D.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因为有着丝点分裂,所以无姐妹染色单体【答案】AC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

26、A、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不分裂,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着丝点分裂,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存在,D错误。故选AC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区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复制和转录的产物不同B. 复制和转录的原料不同C. 真核生物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一定不同D. 复制和转录的酶不尽相同【答案】ABD【解析】【分析】DNA分子

27、复制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存在于DNA分布的区域。【详解】A、DNA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产物是RNA,A正确;B、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C、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发生的场所相同,C错误;D、酶具有专一性,DNA复制和转录的反应不同,需要的酶不同,DNA复制过程需要的酶是解旋酶、DNA聚合酶等,转录过程主要的酶是RNA聚合酶,D正确。故选ABD。【点睛】对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过程的比较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7.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性状的表

28、达( )A. 基因B. 核苷酸C. 五碳糖D. 环境【答案】AD【解析】【分析】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详解】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故选A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18.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B. 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

29、,子代出现性状分离C.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D. 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答案】A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详解】A、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

30、,A正确;B、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B正确;C、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C错误;D、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D错误。故选A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分离比的应用,测交不能用

31、来判断显隐性,但能检验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因此可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9.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2只雌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果蝇:灰身红眼雄果蝇灰身白眼雄果蝇:黑身红眼雌果蝇:黑身红眼雄果蝇:黑身白眼雄果蝇=633:211。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且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该亲本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B. 子代灰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9,子代黑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3C. 若验证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

32、型,则只能让其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交配D. 若该亲本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表现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子代灰身(6+3+3)黑身(2+1+1)为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黑身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子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白眼为11,说明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表现型为灰身红眼,A正确;B、根据题干“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且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AaXBYAaXBXb

33、,子代灰身(A_)红眼(XBXb、XBXB、XBY)中纯合子占1/32/3=2/9,子代黑身(aa)红眼中纯合子占2/3,B正确;C、验证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A_XBX-),可以让其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或黑身红眼雄果蝇交配,C错误;D、亲本雌果蝇(AaXBXb)与黑身白眼雄果蝇(aaXbY)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表现型,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将问题简单化,进而判断遗传方式和基因型。20.结合下列图表进行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抗菌药物抗菌机理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

34、DNA聚合酶活性A. 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的是细菌的和B. 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抑菌原理不同,但抑制的都是C. 结核杆菌的和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 都可发生在细胞中【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途径,其中为DNA的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为RNA的复制过程;为逆转录过程。其中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详解】A、环丙沙星可促进DNA螺旋化,抑制细菌DNA解旋,从而抑制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干扰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翻译过程,A错误;B、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抑制的是DNA分子复制和转录;利福平抑菌DNA聚合酶活性

35、,抑制的是DNA分子复制,B错误;C、结核杆菌不发生和过程,C错误;D、都可发生在细胞中,D正确。故选ABC。【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内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同时明确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其次还要求考生能根据表中信息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三、非选择题: 21.图1表示某种生物(基因型为EeFf)细胞在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用字母表示)_;图1中A

36、B段形成的原因是_,CD段变化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那一时期_。(2)图2中,甲细胞处于_时期,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_段。(3)图2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若造成丙细胞内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答案】 (1). DE (2). DNA分子复制 (3).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 有丝分裂后期 (5). BC (6).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7). 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断【解析】【分析】分析图1:AB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BC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

37、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该阶段细胞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图2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对应于图1中的BC段。(3)图2中,根据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

38、体;丙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E和e,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乙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甲和图乙各段或各组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2.如图分别表示生物题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2)图甲所示的生

39、理过程是_,模板是_,所需要的具体原料的名称是_。(3)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_,通过_发挥作用使该过程停止。(4)图乙中结构是_,其上的3个碱基(UCA)称为_。(5)若图甲形成的c链中,G和C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a、b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_。【答案】 (1). DNARNA蛋白质 (2). 转录 (3). DNA分子的一条链(a链) (4).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5). 翻译 (6). 终止密码子 (7). tRNA(转运RNA) (8). 反密码子 (9). 24%【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表示以DNA的a链

40、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所以c链为RNA。图乙表示翻译过程,其中e链为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d链是翻译形成的肽链;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详解】(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表示转录过程,模板是DNA的一条链(a链),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3)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翻译,以mRNA为模板,通过终止密码子发挥作用使该过程停止。(4)图乙中结构是tRNA,其上的3个碱基(UGA)称为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进行配对。(5)若c链中G和C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a链中C和G占该链全部碱

41、基的16%和32%,所以b链中G和C碱基占该链全部碱基的16%和32%,所以a、b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16%+32%)2=24%。【点睛】本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条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和各物质的名称,并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3.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1同时患有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已知该地区正常男性中乙病的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5,5没有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推论正确的是(1)14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_。(2)3的基因型是_

42、。(3)10和15婚配,若生出的16为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_;若出生的16为女孩,患甲病的概率是_。(4)3与4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病的概率是_。【答案】 (1). -3或-4 (2). BbXAXa (3). 1/60 (4). 0 (5). 1/4【解析】【分析】分析题干系谱图:-5和-6正常,-12女儿患乙病,由此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4为患甲病男性,又因为-5没有携带甲种病的致病基因,由此判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甲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14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6,-6甲病的致病基因可以来自于-3,也可以来自于-4。(2)-3正常,但有患甲乙两病的父

43、亲和儿子,故其基因型是BbXAXa。(3)-10的基因型是BbXAXa,正常男性中乙种病的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15,所以-15的基因型是1/15BbXAY,若出生的-16为男孩,患乙种病的概率是1/151/41/60。若由于其父亲正常,故若出生的-16为女孩,一定正常。(4)-3的基因型为BbXAXa,-4的基因型为bbXaY,再生一个孩子,患两病的概率是1/21/21/4。【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有一定难度,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

44、考查。24.下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是_,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_。(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3)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要写出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并且预期结果。设计思路:_;_;_。预期实验结果: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答案】 (1). 蛋白质和DNA (2). DNA (3). 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T2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4). 沉淀物 (5). 先用35S标记的培养基来制备35S标记大的肠杆菌 (6). 再用T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获得35S标记的T2噬菌体 (7). 最后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1)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