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二)教学设计_第1页
角平分线(二)教学设计_第2页
角平分线(二)教学设计_第3页
角平分线(二)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4.角平分线(二)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通过上节的学习,学生对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均有一个 很深的了解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是通过例题来巩固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提高学生 证明推理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1)证明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相关的结论2)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灵活运用2能力目标: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能力3)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活动中获得

2、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解决几何中的问题.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设置情境问题,搭建探究平台;第二环节:展示思维过程,构建探究平台;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课后作业。第一环节:设置情境问题,搭建探究平台问题I习题1.8的第1题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能证明自己发现的结论一定正确吗?于是,首先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当然学生可能会提到折纸证明、软件演示等方式证明,

3、但最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逻 辑上的证明。第二环节:展示思维过程,构建探究平台已知:如图,设 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 证明:P点在/ BAC的角平分线上.P,证明:过P点作PD丄AB, PF丄AC, PE丄BC,其中D、E、F是垂足. BM是 ABC的角平分线,点 P在BM 上, PD=P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 等).同理:PE=PF. PD=PF.点P在/ BAC的平分线上(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 分线上). 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在证明过程中,我们除证明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还有什么“附带” 的成果呢?(

4、PD=PE=PF,即这个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于是我们得出了有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结论,即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 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下面我通过列表来比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边垂直平分线三条角平分线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交于三角形内一点交于三角形内一点钝角三角形交于三角形外一点直角三角形交于斜边的中点交点性质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问题2如图:直线11、12、1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几处?你如何发现的要求学生思考、交流。实况如下:生有一处.在三

5、条公路的交点 A、B、C组成的 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因为三 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而现在要建的货物中转站要求它 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这一点刚好符合.生我找到四处.(同学们很吃惊)除了刚才同学找到的三角形 ABC内部的一点外,我认为在三角形外部还有三点.作/ ACB、/ ABC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1(如下图所示),我们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知点Pi在/ CAB的角平分线上,且到li、12、13的距离相等.同理还有/ BAC、/ BCA的外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P3;因此满足条件共4个,分别是 P、Pl、P2、P3第三环节:例题讲解例1如图,在 A

6、BC中.AC=BC,/ C=90, AD是 ABC的角平分线,DE丄AB,垂足为E.已知CD=4 cm,求AC的长;求证:AB=AC+CD .分析:本例需要运用前面所学的多个定理,而且将计算和证 明融合在一起,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 并能综合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第 问中,求AC的长,需求出BC的长,而BC=CD+DB,CD=4 cin,而BD在等腰直角三角形DBE中,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DE=CD=4cm,再根据勾股定理便可求出 DB的长.第问 中,求证AB=AC+CD .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形式的证明,禾I用转化的思想 AB=AE+BE,所以需证AC=AE,CD=BE

7、.解: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C=90,DE 丄 AB . DE=CD=4cm(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AC= / BC / B= / BAC(等边对等角).V/ C=90,1/ B=2 9O45/ BDE=90 45 = 45 BE=DE(等角对等边)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DE中BD=2DE2.=4 2 cm(勾股定理), AC=BC=CD+BD=(4+42)cm .证明:由(1)的求解过程可知,RtAACD 也 RtAAED(HL 定理) AC=AE . BE=DE=CD, AB=AE+BE=AC+CD .例2已知:如图,P是么AOB平分线上的一点,PC丄OA,PD丄

8、OB,垂足分别为C、D.求证:(1)0C=0D;(2)OP是CD的垂直平分线.证明:P是/AO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PC丄OA , PD丄OB, PC=P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在 RtAOPC 和 RtAOPD 中,OP=OP, PC=PD, Rt OPC也 RtAOPD(HL 定理). OC=O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又OP是/ AOB的角平分线, OP是CD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 三线合一 ”定理). 思考:图中还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角呢?第四环节: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证明了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 一点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并综合运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性质定理等解决了几何中的计算 和证明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