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81181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3-20
上传人:资料****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冯**(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018
水晶
网线
插头
注塑
模具设计
- 资源描述:
-
018-水晶网线插头注塑模具设计,018,水晶,网线,插头,注塑,模具设计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RK-520型接线头注塑模具设计1.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1题目背景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1。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 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3。1.2研究意义通过本次设计可以使我掌握注射模的模具结构机构的设计,对CAD、PRO/E等一系列软件的应用熟练,让我们能更快适应生产工作。培养自己综合运用自己综合运用所学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方面获得培养和提高。随着塑料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国防、建筑、农业等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对塑料模具的需求日益增加,塑料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5。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加之通过毕业设计实习调研,完成该课题可对我们大学四年期间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专业训练,可以培养我们掌握如何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增强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开发研究能力,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3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注塑成型是现代塑料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世界上注塑模的产量约占塑料成型模具中产量的50%以上。注塑成型能一次成型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适合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以发展成为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最主要的成型加工方法,一般需要经过反复调试和修模才能正式投入生产,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是产品的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成本增加,而且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各个成型过程的关键技术,为实现注塑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必须进行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及成型过程分析的CAD/CAE/CAM集成技术的研究。国外注塑模CAD/CAE/CAM技术研究的成果有关统计数据表明:采用注塑模CAD/CAE/CAM技术能使设计时间缩短50%,制造时间缩短30%,成本下降10%,塑料节省7%注塑模计算机模拟技术正朝着与CAD/CAE无缝整体集成化方向发展,注塑CAD所构造的几何模型为实现注塑模CAE技术提供了基本的几何拓扑信息和特征信息,注塑模CAE的目标是通过对塑料材料性能的研究和注射成型工艺过程的模拟和分析为塑料制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模具设计、注射成型工艺的制定及注射成型工艺过程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13。现时国际上占主流地位的注射模CAD软件有Pro/E、I-DEAS、UG等;结构分析软件有MSC、Analysis等;注射过程数值分析软件有MoldFlow等;数控加工软件有MasterCAM、Cimatron等9。总体来说,国内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2.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本设计是以工程实际零件水晶头接线座,用于和电脑的连接的网线接口,该零件结构比较复杂,必须用考虑到侧抽芯机构才能完成;(2) 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进行整体设计;(3) 主要部件设计计算及校核并绘制塑料件零件图与模具装配图;(4) 编写设计说明书。 2.2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措施2.2.1塑件工艺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塑件的结构分析、尺寸和精度分析、表面粗糙度分析、塑件壁厚和脱模斜度分析等。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因分析主要因素,并和所设计塑件有关。2.2.2方案的确定a.分型面设计模具上用以取出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称之为分型面。分型面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塑件的正常成型和脱模具,而且涉及模具结构与制造成本.在制品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否则无法用模具成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分型面应选择在制品的最大截面处,无论塑件以何方位布置型腔,都应将此作为首要原则; (2)有利于保证制品的外观质量,分型面上型腔壁面稍有间隙,熔体就会在塑件上产生飞边; (3)尽可能使制品留在动模一侧,因为在动模一侧设置和制造脱模机构简便易行; (4)有利于保证制品的尺寸精度; (5)尽可能满足制品的使用要求; (6)尽可能减少制品在合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以减小所需锁模力; (7)长型芯应置于开模方向,当塑件在相互垂直方向都需设置型心时,将较短的型心设置在侧抽芯方向,有利于减小抽拔距离; (8)有利于排气; (9)在选择非平面分型面时,应有利于型腔加工和制品的脱模方便;水晶头接线座塑件的外形最大轮廓为其外表面轮廓,以其上表面作为分型面不仅容易分型,而且也有利于抽芯机构的设计b.注射机的选择选择注塑机的时候要根据塑料的注射特性,以及RJ45接线座塑件设计要求,综合模具结构特点,包括浇口套、模架、推出机构等尺寸。可以初步选定注射机的型号:HTF86/TJ(B)。c.确定模具类型及型腔数在多型腔模具的实际设计中,型腔数目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1). 首先确定注射机的型号,在根据注射机的技术参数和塑件的技术经济要求,计算出要求选取型腔的数目。(2). 先根据生产效率的要求和制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的数目,然后再选择注射机或对现有的注射机进行校核。一般可以按以下几点对型腔数目进行确定: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p;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Fp;按塑件的精度要求;根据生产经济性。d.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与塑件在一起在分型面上,应有压降,流量和温度的分布的均衡布置;结合型腔布置考虑,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分流道布置;尽量缩短熔体的流程,以便降低压力损失和缩短充模时间;浇口尺寸、位置和数量的选择十分关键,应有利于熔体流动、避免产生涡流和紊流,有利于排气和补缩,且应设在塑件较厚的部位,以使熔料从后断面移入薄断面,有利于补料;避免高压熔体对模具型芯和嵌件产生冲击,防止变形和位移的产生。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此制品用于部件的连接。制品材料为:PVC聚氯乙烯透明粒子、C5210锡磷青铜带,此材料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表面硬度、加工性和染色性。制品的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ABS有较强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此制品是批量生产,所以我将设计一套塑料成型模具。多型腔模具的模具分型面上的排布形式可以分为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平衡式布置,其特点为:主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分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和尺寸均对应相同,可实现各型腔均匀进料和达到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非平衡式布置,其特点为:主流道到各型腔浇口分流道的长度不同,不利于均衡进料;非平衡是布局能明显缩短分流道的长度,节约塑件的原材料。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第1周:查阅资料,了解课题 第2周:翻阅资料,熟悉设计内容 第3周:撰写开题报告 第4周: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准备第5周:结构方案设计 第6周:选择合适的结构方案 第7周:初定模具设计方案 第8周:设计计算,画出草图第9周:装配图零件图设计第10周:完成三位建模第11周:零件强度的校核第12周:完善装配模型第13周:制定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第14周:撰写毕业论文第15周:论文答辩5.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6.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参考文献1 黄立本,张立基,赵旭涛.PVC树脂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9.2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 张中元.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4 黄虹.塑性成型加工与模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5 黄雁,彭华太.塑料模具制造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6 颜智伟.塑料膜具设计与机构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 7 李绍林,马长福.实用模具技术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8 程志远.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9 王旭主.塑料模结构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 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上海:上海科用技术出版社,2005.7.12 黄毅宏,李明辉.模具制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3 陈万林.塑料模具设计与制作教程M.希望电子出版社,2000.11.14 许发樾.塑料模具设计与应用实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15 许鹤峰.注射模具设计要点与图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16 Autodesk Co Ltd. Moldflow insight 2010 help System G. MA: Autodesk Co Ltd,2009.17 Wynne H, Irene M.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con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