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全部教案(共4课时)_第1页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全部教案(共4课时)_第2页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全部教案(共4课时)_第3页
2021五四制新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全部教案(共4课时)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认识周围的动物全部教案(共4课时)4.常见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常见的动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的学习,对于本单元后面三课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在内容上教材安排先从动物的名称和外部特征入手,引出它们的生活环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浅到深,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常识出发,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猫、小狗、小鸟等动物,为课堂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指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燕子、蝴蝶、金鱼、青蛙的外部形态

2、,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兔子、鱼、虾、蝗虫、麻雀、海豚的生活环境,知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让学生观察图片,找出绵羊和山羊的不同。本课主要侧重于知道动物的名称和外部特征,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增强学生对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通过新颖的活动、巧妙的环节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对于动物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名称、了解大体的外部特征,但是不能系统的认识,活动的经验基础和团队意识薄弱,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全面性有待提升,但是他们对科学探究欲望十分

3、强烈,并能积极参与到探究之中。在老师的细心引导下,学生能够展开对常见动物特征的探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周围各种各样动物的名称,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2.知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能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动物的生活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学生对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重 难 点】知道常见动物的外部特征,知道它们的生存环境。【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常见小动物的图片、活

4、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PPT 1出示课题:常见的动物2.PPT 2、3出示动物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这是生活中或动物园里常见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小白兔、猴子、大熊猫、大象、老虎等。教师追问: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3.PPT 4出示活动准备:观察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等。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课前观察了哪些小动物。学生汇报:小猫头圆、面部短,前肢五趾,后肢四趾,有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小狗口鼻向外突出,呈三角形的耳朵等,比较有特色的狗狗外形,如斗牛犬的宽短,褶皱比较多的沙皮犬,长耳朵的可卡犬,身形呈S型的灵缇犬等等。4.PPT 57出示小

5、猫、小狗、天鹅三种动物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三种动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班内汇报。PPT 8出示课题板书:常见的动物。2、 探究新知活动一: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1.PPT 9出示 五种动物的图片。教师出示大熊猫、燕子、蝴蝶、金鱼、青蛙五种典型动物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些动物的名称。观察五种动物的图片,找出它们的不同特征。学生小组交流,班内汇报。PPT 10出示 观察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这几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大熊猫的毛有黑白两色,耳朵和眼睛都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蝴蝶的翅膀有多种花纹PPT 11、12出示 更多动物的图片。学生分组讨

6、论它们的名称和外部特征。班内汇报。2.PPT 13出示 常见动物特征小结。师生总结:大熊猫、燕子、蝴蝶、金鱼、青蛙、大象、猴子、小猪都是动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动物属于生物。3.PPT 14出示 法治在线。教师出示法治在线,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学生阅读,说说自己知道的珍稀野生动物,树立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意识。4. PPT 15出示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认识的动物用“”选出来。学生勾选。活动二: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1.PPT 16出示 出示兔子、鱼等动物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7、学生介绍一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说一说还有什么动物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小组讨论: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师生小结:动物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2. PPT 17出示观察结果。教师指导学生汇报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兔子、蝗虫、麻雀这三种动物生活在陆地上。金鱼、海豚、虾这三种动物生活中水中。3.PPT 18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4.PPT 19出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如鲸、海狮、鲤鱼、带鱼、鲨鱼等生活在水中。三、拓展活动1.PPT 20出示 绵羊和山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重点比较两种动物的毛、胡须、角、尾巴等,发现它们的

8、不同。有条件的学校布置学生课下对这两种动物进行实地观察,从而认识两种动物的各种特征。2.PPT 21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将发现的绵羊和山羊的不同用圆圈标注出来。四、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学生回答。【板书设计】常见的动物 大熊猫 小鸟1. 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找一找它们的特征: 金鱼 蝴蝶 青蛙 兔子、蝗虫、麻雀:地上 2.说一说,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鱼、虾、海豚:水中【记录表】5.动物的反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动物的反应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蚂蚁、金鱼等动物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作为研究切入点,培养学生初步的预测能力。在此

9、基础上,继续探究其他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等会做出什么反应。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动物的反应,并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醒学生准备好胡萝卜、菜叶、苹果、糖、洋葱、面包等不同类型的食物,为探究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以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和金鱼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入手,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大胆预测,培养学生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预测其他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等做出的反应,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动物反应与自然现象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生活的目的。本课探究内容紧扣学生生活实际

10、,便于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并能收获成功的乐趣。同时,活动中关注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在观察动物反应中学会大胆预测,这是对学生科学能力的一种提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处于科学探索的适应阶段,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乐于动手操作,但由于知识储备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对现象的深入理解,不能长时间坚持操作,容易在科学实践中产生挫折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科学知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解,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学生易于操作的小活动,加以不断引导,让学生在突破一个个小活动中建立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达成最终探究目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

1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动物会对食物、气味、声音、天气变化等做出反应。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对动物的反应做出科学预测。2.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用多种方式认识动物对不同刺激的反应。2.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的意识。【重 难 点】探究动物对食物、气味、声音、天气变化等刺激做出的反应。【器材准备】学生准备:胡萝卜、菜叶、苹果、糖、洋葱、面包、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蚂蚁、金鱼、鱼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 1 出示出示课题动物的反应。2.P

12、PT 2出示出示胡萝卜、菜叶、苹果、糖、面包片、洋葱等的图片。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材料。3.PPT 3出示 鱼浮头的图片及鱼头浮出水面的原因。教师提出问题:下雨前,鱼为什么会把头浮出水面?师生交流讨论,总结:下雨天大气压降低,导致水中的溶氧量变小,鱼在水中呼吸困难,所以只能浮到水面得以获得充足的氧气。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动物都会做出一些反应。教师板书:动物的反应。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试一试,看看蚂蚁喜欢吃什么?1.PPT 4 出示蚂蚁和各种食物的图片。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当我们给蚂蚁不同的食物时,它会怎么做出什么反应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提出猜想。教师提问: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

13、。PPT 5出示学生的猜测及理由。2. PPT 6出示探究技能。师生小结:说出蚂蚁可能会爬向哪种食物,就是在预测。3.教师提问:怎样验证自己的预测呢?师生交流如何做实验验证猜想。 PPT 7出示温馨提示教师出示温馨提示:(1)给蚂蚁的食物不要太大,最好小颗粒或碎屑。(2)观察蚂蚁要有耐心,不随便干预蚂蚁的行动。(3)小组内成员要相互配合。(4)要爱护蚂蚁。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PPT 8出示实验结果。师生总结:蚂蚁会爬向糖、苹果或面包,蚂蚁会对食物、气味等刺激做出反应。活动二:预测它们会有什么反应。1.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蚂蚁会对不同的食物产生不同反应,那么其它动物面对刺激会产生

14、什么反应呢?我们对金鱼进行研究。2.PPT 9出示给金鱼喂食的图片。教师提问:给金鱼喂食,它有什么反应?学生回答:会作出反应,游向食物,吃掉食物。PPT 10出示注意事项:喂鱼时投入的鱼食量要适中,短时间内不要多次喂食。师生交流注意事项。3.PPT 11出示敲击鱼缸的图片。教师提问:轻轻的敲击鱼缸时,金鱼有什么反应?学生回答:受到惊吓,迅速逃离。 PPT 12出示敲击鱼缸时的注意事项。教师出示敲击鱼缸时的注意事项:(1)敲击前观察金鱼的游动状态。(2)敲击鱼缸的力度不要太大。(3)观察金鱼的反应时,要保持安静。4.学生分组实验。PPT 13、14出示观察结果。师生总结:给金鱼喂食,金鱼游向食物

15、。轻轻敲击鱼缸,金鱼会到处游动,和敲击前的游动不一样。许多动物会对食物、气味、声音等做出反应。5.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例子。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PPT 1517出示更多动物对不同刺激的反应。当蜗牛的触角受到外界刺激时,会本能地缩回,并将整个身体蜷缩回到壳内;狗的嗅觉非常灵敏,利用对不同气味的反应,经过特殊训练的狗,能够识别不同的物质,常用于刑侦、识毒、搜救、排爆等特殊任务;海豚有一种超凡本领,它发出的声波,能“探视”水下的东西,源于它对接收声波产生的不同刺激,进行辨识,甚至能识别不同金属的化学成分。6.PPT 18出示小结师生小结:动物对外界不同的刺激都会做出不同

16、的反应,这是动物的一个基本特征。三、总结拓展1.教师指导学生从如何预测动物的反应、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动物对多种刺激的反应等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 PPT 1921出示拓展活动教师布置课下探究的内容:要下雨了,观察动物有什么反应,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板书设计】动物的反应食物气味声音 预测反应天气【记录表】6.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动物的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运动方式、运动器官、运动快慢的探究,让学生意识到运动是动物的共同特征。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示学生课前搜集

17、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了解动物的运动,为课堂探究动物的运动方式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观察企鹅、鱼、鸟等不同动物的运动,知道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通过观察鸭子、猎豹等动物的运动器官,知道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通过比一比乌龟、蜗牛、兔子等动物谁跑得快,学会排序;通过观察猴子、青蛙等动物不同的运动,知道同一种动物有多种运动方式。第三部分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动物的运动,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本课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由一种到多种的思路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体会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部位、运动快慢,最终从整体了解动物的运动。【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他们有一定

18、的观察基础,能在教师指导下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他们喜欢小动物,对动物的运动有一定了解,知道部分动物如何运动且能模仿动物的运动。但他们还不能用科学的语言去描述动物的运动,还不知道需要从哪些方面观察动物的运动,也没有意识到运动是动物的共同特征。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说,会凭自己的兴趣活动,但观察不仔细,实验操作无序,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规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2.知道动物主要靠四肢、翅膀等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2.在教师指导下,能按照动物运动快慢进行排序。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生活中常见动物

19、的运动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2.在教师指导下,能尝试用多种方式对动物排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重 难 点】知道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按照动物运动快慢排序。【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动物运动的图片、动物头饰、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 1 出示出示课题动物的运动。2.PPT 2出示搜集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运动的图片。3.PPT 3 出示谜语。教师出示谜语:铁嘴弯弯眼雪亮,海阔天空任飞翔。捕捉鼠蛇除虫害,不怕虎豹和豺狼。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哪种动物?学生回答:老鹰。4.PPT 4 出示谜底教师提出问题:鹰在做什么

20、?学生:可能在捕食猎物。5.聚焦话题:鹰靠翅膀飞翔,其他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呢? 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动物是怎样运动的?1.PPT 5出示企鹅、鸽子、鱼、海龟、蜥蜴、马等动物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动物的名称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汇报:鱼在水中游泳,鸽子在天空飞翔,马在陆地上奔跑2.PPT 6出示各种动物运动的动态图片。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上动物的运动方式。学生回答:动物的运动方式有游泳、飞行、行走、爬行、奔跑等。教师提出问题:你能模仿这些动物的运动吗?教师指导学生戴动物头饰模仿相应动物的运动。 3.PPT 7出示蝴蝶、鱼、狗、蜗牛等动物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吗?

21、学生回答:蝴蝶飞行,鱼游泳,狗奔跑、行走,蜗牛爬行。4.PPT 8出示出示几种动物运动的图片。学生介绍这几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师生总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活动二: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1.PPT 9出示鸭子、猎豹、海鸥、螳螂运动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这几种动物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吗?学生观察,汇报。PPT 10出示出示鸭子和猎豹运动的图片。学生观察交流。师生总结:鸭子靠足(有蹼)游泳;猎豹靠四肢奔跑; 2.PPT 11出示出示海鸥和螳螂运动的图片。学生观察交流。师生总结:海鸥靠翅膀飞行,螳螂靠足行走。PPT 12出示 鱼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鱼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22、:鱼主要靠鳍运动。PPT 13出示 蜗牛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蜗牛主要靠哪些部位运动?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蜗牛用肥大的腹足爬行,匍匐前进。3.PPT 14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指导学生将动物的运动器官在活动手册中用“”圈出来。活动三:动物运动会1.PPT 15出示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教师创设情境:森林里要开运动会了,乌龟、蜗牛、兔子3只小动物要参加比赛。想一想,它们谁跑得快?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三种动物的位置。2.PPT 16出示探究技能。教师讲解:按照动物运动快慢排列,就是在排序。教师提出问题:平时你在哪里用到了排序?学生回答:体育课排队、超市的商品等。3.PPT 17出

23、示乌龟、蜗牛、兔子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还有什么排序方法?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按大小、按体重、按颜色、按寿命长短等排序的方法。活动四:说一说,它们还可以怎样运动。1.PPT 18出示猴子、青蛙的图片及运动会报名表。教师创设情境:要开运动会了,猴子和青蛙忘了填报名表,请大家帮它们填一填。学生从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运动项目中选择猴子和青蛙可以“参加”的项目。师生交流选择的项目是否合适,例如猴子可以跳跃、攀爬,但不能游泳。2.师生总结:同一种动物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3.PPT 19出示出示猎豹奔跑的图片。教师讲解: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米。PPT

24、20出示出示秃鹰飞翔的图片。教师讲解:飞行最高的是秃鹰,飞行高度可在9千米以上。PPT 21出示出示旗鱼的图片。教师讲解: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108千米左右。PPT 22出示出示海燕飞翔的图片。教师讲解:飞行距离最长的是海燕,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三、总结拓展1.教师指导学生从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器官、排序方式、小组合作等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 PPT 23出示拓展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课下观察松鼠、蜜蜂等动物,探究它们运动的意义。【板书设计】动物的运动运动方式:游泳、爬行、飞行、行走运动器官:翅膀、足、四肢运动快慢:排序【记录表】7.小动物找妈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25、小动物找妈妈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认识周围的动物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是在前面认识动物的反应、动物的运动基础上,继续探究动物的繁殖这一共同特征。本课通过让学生找小鸡的妈妈为切入点,知道如何根据特征找动物的亲代,进而认识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以此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搜集小动物及其妈妈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以卵生动物鸡为例,以帮小鸡找妈妈为线索,寻找小鸡和鸡妈妈的共同特征,探究从小鸡出壳到长大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繁殖后代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然后指导学生为更多的小动物寻找妈妈,包括变态发育的动物,

26、培养探究能力。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指导学生辨别小动物的爸爸妈妈,知道小动物爸爸和妈妈的区别,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本课通过指导学生为小动物找妈妈,让学生知道大多数动物后代与亲代有相似外形特征,动物都能繁殖后代。活动过程中通过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寻找证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证据意识。【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能够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名称,对周围的动物比较熟悉,甚至有些学生家里饲养小动物。但是寻找小动物和妈妈的共同特征存在一定难度,对动物都能繁殖后代这一共同特征了解不深。【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能繁殖后代。2.知道动物子代和后代有相似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寻找证

27、据的方法。2.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动物及其后代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小动物和妈妈的相似特征产生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重 难 点】重点:知道小动物和动物妈妈有相似特征。难点:掌握获取证据的方法。【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小动物及其妈妈的图片、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PPT 1出示出示课题:小动物找妈妈。2.PPT 2出示活动准备:搜集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片。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搜集的图片。3.PPT 3出示视频小蝌蚪找妈妈提出问题:同学们

28、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接下来哪位同学能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学生讲故事。师:同学们真棒!小蝌蚪找到了妈妈,视频中的青蛙是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可爱的小动物找妈妈。同时也帮助其他小动物找妈妈。教师板书课题:小动物找妈妈。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谁是小鸡的妈妈?1. PPT 4出示小鸡找妈妈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这只小鸡找不到妈妈了,在它面前有鸭子、白鹅、母鸡和公鸡。让我们一块帮小鸡找妈妈吧!小组讨论交流。2.PPT 5出示学生汇报学生回答谁是小鸡的妈妈,并说出理由:小鸡有和妈妈相似的外形特征,小鸡和妈妈的爪子相似;小鸡的嘴尖尖的,和妈妈相似。 PPT 6出示母鸡下蛋和小鸡出壳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母鸡一定是小鸡的妈妈吗?你还有没有别的证据?学生汇报:除了外形特征相似,我还知道母鸡下蛋,蛋又孵化出小鸡,因此母鸡是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