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材内容介绍:这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认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常见的量要认识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教学事件发生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动与1次场景型活动。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

2、”、“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本册教材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有4课时整理与复习。全学期大约有30%左右的教学时间可以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在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机动的教学时间, 教师可以精心地组织和安排。二、教材的变化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三年级第一学期又是中年段的起始学期。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积累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表现在年龄增长、心理逐渐成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激励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活动,还是评价学习成

3、果,都与一、二年级明显不同了。因此,三年级教材承前起后,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考虑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和一、二年级四册教材相比,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从内容上有了三个明显的变化:1、内容比重的变化。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10个新授单元,认数和运算占5个单元,其他内容也占5个单元。和前面教材比,认数和运算的比重稍有下降,其他内容的比重稍有上升。认数和运算的比重下降,并不是认数和计算不重要,可以淡化,而是在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2、实践活动类型搭配的变化。在这一册教材里,前后安排了5

4、次实践活动。其中4次是操作型的,考虑到中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强了,他们喜欢实践,他们能够实践,因此,在实践活动的类型上也发生了变化,希望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们的能力。3、新开辟了两个栏目。一个栏目是“你知道吗?”,结合所教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和社会知识,让学生知道、体会数学发展的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可以向课外拓展,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小报展、生活中的数学新开辟的第二个栏目是“思考题”。这些题源于教材的基础知识,又高于基础知识。这些思考题是弹性的教学内容,是为了满足部分地区、部分学校、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些思考题有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

5、解,有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逆向思维,有的给予学生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解答问题的技巧,有的给学生提供了寻找规律的机会。我们一方面不要把思考题变成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不要把思考题列入考试的范围。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研究。思考题的教学要重过程,不要过多的重视结论,要给学生思考和研究的时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思考,还要鼓励一部分学生请教已经解出来的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下面我们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介绍教学内容、安排和提出若干教学的说明和建议。 “数与代数”领域内 容数与代数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万

6、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二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第十单元)常见的量千克与克的认识,相关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第三单元)24时记时法,求经过时间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五单元)数的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估算,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个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口算,除法的验算。(第一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减法口算。(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估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上乘积都不满10)的口算。(第七单元)解决实际问题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简单

7、实际问题。(第一单元)用两步计算解决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简单实际问题。(第四单元)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第七单元)数的认识(第二单元认数、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二单元 认数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全单元的内容包括一千到一万间各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相应的口算与解决实际问题。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读、写整千数。苏教版教材第一学段前四册中的认数教学安排得很细致,学生经历了20以内数、百以内数和千以内数三次认数过程。他们从中积累了利用小棒、计数器、正方体木块等学具帮助认数的经验,积累了研究数的组成、理解数的意义的经验,积累了读、写较小

8、的数以及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经验,已经整理了个、十、百、千四个数位的顺序这些都是继续学习更大数的重要资源。教学时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学习经验。(1)从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入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教材(P16)首先出示一幅体育馆的照片,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一万”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数,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万是比较大的数,同时激起一万有多大、一万怎样写、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一万等疑问,引起学生继续认数的愿望。(2)利用教具和学具帮助认识整千数及一万,扩展数位顺序表。二年级(下册)认识一千时使用正方体木块作教具和学具。学生已经知道一个小正方体表示1,10个小正方体排成一条

9、表示十,10条小正方体拼成一片表示百,10片小正方体合成一个大正方体表示千。教学时从一个大正方体表示一千为起点,让学生看着一个个大正方体一千一千地数,依次直观认识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告诉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首次直观描述了一万的含义。然后在计数器上确定万位,在千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添上万位并凸现数位顺序,这些都在帮助学生加强对10个千是一万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借助计数器学习整千数的组成与读写,又一次理解整千数的意义。(3)及时安排口算,加强对数的理解。把认数与口算密切结合在一起能促进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由于学生已经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法的能力,所以教材把整千

10、数加、减口算安排在P18“想想做做”里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进行口算。计算60004000:因为6个千减4个千得2个千,所以600040002000。(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获得的基础知识。第17页第2、3两题结合介绍自然知识练习读、写整千数,学生从中拓宽了知识面,体会了数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还激发了练习的兴趣。第5、6两题联系操场上跑步和书店进货进行整千数加、减计算,再次加强一万是10个一千的知识,体会整千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题是开放性问题,男孩与女孩的家可能在少年宫的同侧,也可能在少年宫的两侧,两种情况的算法不同。这道题除了计算内容外,还含有空间位置

11、和可能性的内容,是一道数学思考含量较高的题。必要的话可借助直观图或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合理地安排非整千数认、读、写的教学。教材第1922页教学非整千的四位数。四位数可能各数位上都不是0,也可能某些数位上是0。某些数位上有0的四位数,0可能在数的中间,也可能在数的末尾。中间有0的四位数,可能只有一个0,也可能有连续两个0。不同情况各有读、写技巧,分析学生学习四位数的读、写,一般会出现这些情况:已经掌握的各数位上都不是0的三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比较容易地迁移到各数位上都不是0的四位数上;(3652365)已经掌握的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比较顺利地迁移到中间只有一个0的四位数上;(

12、8034803)已经掌握的整百数与几百几十的读、写方法,也能迁移到末尾有一个0或两个0的四位数上;(4007400、3904390)三位数的中间不可能连续有两个0,因此中间有连续两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是学生首次碰到的情况。因此中间连续两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002)读数的困难小一些,写数困难稍大一些。在指导时要让学生养成写数后再读一读的习惯,看看与原来的读法是否一致。第十单元认识分数本单元教材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先教学几分之一,再教学几分之几,然后教学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本单元最后的“你知道吗”简要介绍分数产生和发

13、展的历史。1、创设情境,引发认数需要。(1)第98页例题中两名孩子在平均分三种食品,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的数量都能用整数表示,每人只能分到半个蛋糕,无法用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以此为契机,开始教学分数。(2)第101页例题,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四份,在一份或几份上涂颜色。涂一份可以用1/4表示,涂两份、三份呢?教材由此进入几分之几的教学。2、突破重点,提高认数效率。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的分数比较多。对于这些分数如何进行教学处理?(1)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段里,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从“半个也叫二分之一个”开始,先联系实物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14、2份,其中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1/2” ,具体地描述了这个分数的意义。再告诉学生1/2是分数,介绍分数线、分子、分母,示范1/2的写法。“试一试”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折、涂涂,表示出这张纸的1/2。学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继续体会1/2的含义,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虽然各人的折法与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纸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样,他们对1/2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其他的几分之一就安排在P99“想想做做”中,让学生以对1/2的理解为基础自己学习。第1题根据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分别写出分数1/3、1/6、1/9和1/8,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了这些分数的意义。第2题

15、通过选择可以用1/4表示的涂色部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在图形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第3、4题能让学生看到一个图形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不同。这些习题紧扣住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有层次的编排,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认识新知识。(2)在认识几分之几这段里,P101例题中只教学“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3/4”,2/4留给学生自己学。“试一试”让学生看着图形自己理解2/3、3/5和5/9的意义,“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涂颜色逐步形成对5/6、6/8、2/5和4/7的理解。3、以理解分数意义为重点,带出分数的大小比较。第99页和第102页例

16、题分别比较两个几分之一和两个同分母的几分之几的大小。这两道例题都有两部分教学内容,一是继续认识分数,二是比较分数的大小。例题以认识分数为重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直观地体会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不会有困难。本单元教材不要求概括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只要求学生借助图形的直观进行比较。“想想做做”中,每一次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教材都先让学生在图形上表示出有关的分数,清楚地表明了教材的两点意图:一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是基础;二是在本册教材中比较分数的大小不离开图形直观。4、在操作中体会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第104页例题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分母不超过10)。例题让学

17、生把一个长方形的3/8涂上红色,2/8涂上绿色。在涂颜色的活动中,从两次一共涂了8份中的5份,理解3/8+2/85/8,又从涂的红色比涂的绿色多8份中的1份,理解3/8-2/81/8。本单元教材中不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以对分数的理解支持计算。常见的量:(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第二,让学生体

18、会1千克。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首先让学生建立直觉1克是很轻的。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5、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4952页着重教学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第5355页联系实际问题教学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5657页是一次实践活动。1、注意经过时间与特定时刻写法上的的差别。1:30应该表示的是时间里的某一点,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点半”。要表达从某一时刻至另一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所以在写法上

19、1:30应改为l时30分较为确切。2、形象地展开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1)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2)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求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方法。(3)引导学生看着线段图计算经过时间。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时间,竖式计算时间步骤同笔算加减法一样,所不同的是只要让学生牢牢抓住进率的不同这个关键点。数的运算:第一单元 除法、第四单元 加和减、第七单元 乘法1、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

20、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39页与第41页的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学生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有关。如44+25的计算。思路一: 40+20=604+5=960+9=69思路二: 44+20=6464+5=69思路三: 44+5=4949+20=69学生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转

21、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正确的、能理解的、熟练掌握的、简便的)的那种方法。2、对算法多样化的冷静思考算法多样化就是算法越多越好吗?算法多样化就是算法的全面化吗?算法多样化就是计算教学重点吗?学生的心态: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老师,把实际计算中自己不用的算法“上报交差”; 有的学生则为了“与众不同”,“争取表扬”,人为地拼凑算法;有些算法是在教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的不停追问、暗示下“逼”出来的;有的算法实际上是与别人雷同的;也有学生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所以没必要听别人的算法;还有个别学生:自己没有发现算法,同

22、学们说的方法太多了,来不及去想,也不太明白。由此可见,教师如果片面地追求算法的数量,以为算法越多越好,而忽视算法的质量,忽视算法背后所代表的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很容易会把学生引入钻牛角尖和乱用算法的误区。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至于教材中编排的某些算法,如果在教学时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其一,若已经是学生不用的“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可以不再出示,以免学生走回头路。其二,若是算法经教师“千呼万唤”仍不“出来”,说明算法离学生“最近发展区”很远,大可不必呈现。其三,若是有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算法,教师可通过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也可通过向学生推

23、荐等形式进行呈现。当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把算法刻意“灌输”给学生。教师过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没有刻意强调某种算法,总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算法说一说,把教材最基本的算法没有好好地引导给我们的孩子,甚至没有达成基本教学目标的落实,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屡屡看到,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掌握、理解基本算法。在让学生寻求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我们教师不妨告诉学生:“这种算法最好,我们把这种算法说一说”“这几种算法理解起来太难,我们不作要求”只有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不断引领和逐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才能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3、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

24、生活气息。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活跃起来了,但由于课堂上缺乏必要的练习,有不少学生对算理并不理解,结果计算错误率偏高,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大大降低,这显然不是课程改革的本意。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1)在研究中学习。在计算教学中,老师应精心设计,让学生带着研究的态度去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P72例题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4152)时,由于其算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基本相同, 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容易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时,教师不必呈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

25、立联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依次乘一位数后还要继续算什么?积的百位上是几,为什么?学生充分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完全可以在自主探索,研究学习中掌握。(2)在生活中学习。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我们教师应努力营造生活场景,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创造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材中,计算例题的呈现方式一般都比较单一,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深刻的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

26、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计算学习。 例如:在教学P7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我对例题情境作了变更,使之与生活联系更密切。我拿了96本数学本(每包10本的9包,另加6本),问:这些作业本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得几本?学生说:先分整包的,给每班2包,把余下的1包拆开来,和6本合起来,是16本,这样每班又分得4本。这样学生经历了分的过程,为理解相应的竖式计算过程提供了支持。在教学竖式计算时,可以让学生先试着算一算,再通过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解释自己的算法。在计算教学中要把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在教学除法验算时,也不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

27、生想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这样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3)在游戏中学习。 开火车。低年级练习口算时,多采取开火车的形式。“开火车”练习面广量多,且富有童趣,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参与性很高。进入中年级可以用教师口头报题目,学生听题算结果的方法进行口算练习,可提高学生听的能力。组织比赛。中年级练习计算时,多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孩子们总是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在比赛时,会以平时十倍、百倍的细心来检查。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善加利用,使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

28、 学生出题。中高年级练习计算时,多采用学生出题的形式。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容易出错的计算题型。让学生自己出题,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4)在错误中提升。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但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P42/5 八题中七题都是减法,夹了一道加法;(巧设陷阱) P70/1 23 68 407 2502003 6800 4007 2500经过前三组题目的计算,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下一题的得数后面都是两个零。那么第四组就会出现等于10

29、0的问题。(我的计算检测、越简单的错的越多)计算中,学生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极小的错误,经常出现,却不易发觉。我们老师不能忽视这些小错误,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计算习惯的关键之处。因此,批到错题时,我会问学生:“检查一下,你这题哪里错了?”可是,经常有学生愣在那里。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检验方法。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检验方法的指导:当进行计算检验时,首先看题目有没有抄错,然后看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最后看得数是否正确。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再出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加强。(5)在对比中升华。 P8/3首位能整除和首位不

30、能整除的对比P12/6 8422 7832 9624 844 786 968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体会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这两个除数的积。P39/1区分进位与不进位、P41/1区分退位与不退位,既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又为估计打基础。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易错题型,在课堂中多出一些与易错题型相类似的题型,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计算算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几点思考三年级上册教材中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有这几种: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简单实际问题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求经过时间的简

31、单实际问题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实现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就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就是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现行的课标教材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收集、整理、选择,并提出数学问题。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有的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不到落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主要是依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初级阶段主要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

32、,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二(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要求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就是要把男、女生人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5+20=45(人)。此题运用加法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实际问题也逐渐复杂,仅靠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向高层次发展,注意提炼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用数量关系式建立模型,去解决二、三步计算的有关问题。教学解题思路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外部输入”,即由教材或教师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想,并让他们照样子去思考,通过大量的模仿与强化训练,被动地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另一

33、种是“内部生发”,即在学生原有经验系统中提取相关的方法,通过再认与感悟,适度强化,充分体会方法的具体内容、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普遍意义及对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从而自觉、灵活地应用方法,逐步形成策略。新课程倡导后一种教法,利用经验、独立解题、回顾再认过程方法是教学的显著特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把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到四年级(上册),可见,解题思路的教学是较长的过程。尤其是新课程不主张把思路强加给学生,希望他们利用解题经验自主地逐步地建构思路。因此,学生形成解题思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是怎样训练的)第一单元P5/5 把总数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要注意

34、两点:1、提升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本单元中出现一些表格应用题,如P11练习二的第3题,P12第4题,这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会、逐步提升、逐步提炼和逐步积累的。2、增加问题的灵活性。有的题答案是开放的(P10/5),有的题思路和方法是开放的,这些灵活性的题(P13/9)一方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第四单元 P43/例题“几倍”求和的实际问题、P43/试一试“几倍”求相差的实际问题、P43/想想做做2“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1)利用线段图启示算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43页例题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常见解法有两种。教材不是

35、把两种解法展示给学生看,而是引导他们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联系,形成思路,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教材引领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线段图。根据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已经画了一条线段表示裤子价钱为28元,并用挑战性问题“你能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吗”激发学生继续画线段图的兴趣。多数学生能够从“倍”的意义出发,画出与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同样长的三段来表示上衣的价钱。预计学生会有两种画法。一种是:这种线段图能启示学生一件上衣的价钱是283=84(元)。图:裤子: 上衣:一种是:这种线段图清楚地表达出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图:裤子 上衣学生借助线段图思考

36、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理解各种解法。 “想想做做”第1题用图表达了红线条的长度是蓝线条的4倍,帮助学生巩固对线段图的理解。(2)举一反三,让学生解决一些变式问题,组建认识结构。教材在“想想做做”里设计了许多变化的实际问题,从例题到“想想做做”的变化线索是:“几倍”求和的实际问题“几倍”求相差的实际问题“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 “试一试”是例题的延续,从求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到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是问题变式。问题虽然不同,但求总和与求相差数在思路与方法上有相近的地方。 “想想做做”第2、3题是从“几倍”求和到“相差”求和的过渡。第2题用线段图呈现“相差”求和的实际

37、问题,学生能够从图中得到解法的启示。第3题用表格呈现的连续两问,学生从中体会在求“合计”之前必须先算第二次跳的下数。 “想想做做”第69题解决“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以及本单元教学的实际问题的综合练习。从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到先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虽然条件变了,解题思路仍然是一致的。这部分教材以例题的思想方法为基础,在“变”中有“不变”,在“不变”中有“变”,既突出了解题思路主线,又培养学生灵活面对具体情况的能力。第七单元 P80/例题 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1)图文结合,直观呈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80页例题用图画呈现了6袋乒乓球,每袋装5个,还用文字告诉学生每个乒乓球的价

38、钱是2元,要解决的问题是买这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想想做做”里的实际问题也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便于学生理解题意,促进他们有目的地收集数学信息。只要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整理,有条理地讲述出来,解题思路也就随之形成了。(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反思,形成解题思路。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体会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例题有不同的解法,左边的解法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这个问题是怎样想到的?右边的解法先算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这个问题是怎样想到的?这些都是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和重要内容。教

39、学时让学生先解答再交流,为提高交流的效率创造条件。“想想做做”里的实际问题,每道都有不同的解法。教材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交流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但不对所有的学生提出一题多解的要求,可以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分层要求,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有些实际问题结构特殊,变化多样,数量关系复杂,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才能理清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小学生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策略主要有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假设法、逆推法、枚举法、转化法等等,这些解题策略能使隐藏的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教学

40、中应(1) 突出数量关系分析。突出数量关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在分析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如:题目中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跟哪些条件相关?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素材?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等等。(2)在有目的指导中生成“策略”。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而学生策略性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来自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各种策略的指导,二是运用策略解决各种问题的指导。首先,策略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进行解决问题分析策略的渗透,让学生积累解

41、决问题的经验。到了中高年级要加大“策略”指导的力度,使学生随年级的升高能经常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策略。即引导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对同一策略要反复进行指导,直至学生能灵活运用。(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策略性知识。同时,还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当一个数学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这就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42、的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性,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性知识的发展。(4) 在回顾和反思概括中提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解决问题后的回顾反思,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的策略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概括,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进行如下反思:“我们运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的?”“我选用的分析问题策略的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简捷?”“我选用的分析问题的策略是否是唯一的,还有更好的吗?”“其他同学用什么策略分析问题,对我有什么启发?”等等。通过比较、反思,引导学生把握每一种策略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能针对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策略,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空间与图形”领域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

43、八单元 观察物体三年级周长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周长”的认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前的教材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是在三下年级,教材比较重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到六年级再重点研究圆的周长及计算方法。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就安排了周长的内容,教材对“周长”的认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找到帮助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原型,丰富周长概念的背景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体会周长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因此,无论在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还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它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按理,学生的周长认识、计算应该是不成

44、问题的,但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学生对于可直接套用周长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得得心应手,但对于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习题则有些束手无策。一、存在问题:1、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周长的概念如,一张长方形纸,长24厘米,宽20厘米,把它对半剪开,得到两个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多少?这是这个单元的一道测试题,我所任教的学生此题的正确率不足15%,大部分学生列的算式是(24+20)22=44(厘米)。教学周长概念时,不能只让学生找单个图形的周长,对经过组合或分割后的图形的周长要涉及,否则缺乏丰富的表象作为思维的支撑,周长的概念还不能正确、全面、有效地建构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没有有效地培养他

45、们的空间观念。再者,学生受到除法平均分的负迁移,认为把一些东西对半分开,那一定是除以2。2、学生的应用能力差(P67/7设计周长20米的花圃)(P111/12靠墙围篱笆)一学就会,但遇到实际问题不会运用。周长的计算犹如一道隐形的坎横卧在学生面前。于是我认真反思了周长教学,对导致学生难啃“周长这块硬骨头”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二、原因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的能力有限(1)低段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弱在学习周长之前,学生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只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只是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而在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的周长计算的练习中,有一部分的习

46、题并不是简单的套用周长的计算公式就能解决的。如: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三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受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等于拼成的线段的长度的迁移,想当然地得出: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等于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而没有深入地思考所求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的长度,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怎么求?新教材对“周长”的认识在时间安排上比老教材整整提前了一个学期。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教材这样的修改。(2)低段学生的依赖性较强新教材中色彩鲜艳,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童趣的主题图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我们的学生产生了依赖性,他

47、们习惯于直接从图中获取信息,削弱了他们自己动手画图的能力。一旦周长计算的练习中没有把信息通过图片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因为缺乏空间想象力,很多学生会感到迷茫,影响了他们对周长的正确计算。2、教师的教学没有引导学生经历高层次的学习过程(1)教师对周长教学的深度较难把握教学参考中对周长的计算提出的要求是学生“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显然,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够熟练地利用公式计算周长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深化,但对这一知识点应拓展到何种程度,教师也有些不知所措。(2)教学中很多需要高水平认知活动的挑战性问题被只需模仿和记忆的低层次问题所取代学生学习长

48、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在建立了平面图形的周长概念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主动建构的,是对周长概念进行自主的扩充、再建而成的新的知识体系。如果把学生的学习活动降格为机械化的程序性的练习,他们虽然在短时间内增加了知识的占有量,但内隐于周长计算方法中的鲜活的数学思想却无法领悟,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难以吸收到有价值的营养元素。 (3)教学中缺少对知识的拓展、应用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教师只注重在生活中寻找有助于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原型,丰富周长概念的背景知识,将周长这一概念由静态的、抽象的知识加工成动态的,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活灵活现的内容。

49、可在探究了周长的计算公式之后,比较注重对学生程序化的练习,轻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轻视了学生对数学应用价值的体验。三、应对策略: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建构周长的概念新教材很明智地将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周长知识从以前“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推导”转移到“周长概念的建立”。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操作对周长的概念已有了直观性的理解。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形成的“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如:用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各要用多长的铁丝?怎样才能知道?让学生讨论后再说一说方法:围一圈后再

50、量;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后再相加;有一个学生提出:长方形可以只量出长和宽,正方形可以只量出一条边的长度(教师追问为什么)。此时,教师紧扣“旧”知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讨论中,在经历找周长、算周长的过程中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并水到渠成地得出了周长的一般计算方法。孩子们解决问题时清晰的思路、多样化的策略,会使他们在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时,不必再死记硬背公式,而是通过周长的概念来解决。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之后,根据我们的检测可以发现,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很不完善。对于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他们还不能把新概念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进行融会贯通。这表明学生周长

51、概念的形成单凭“看”与“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让学生从周长的概念出发,指一指、画一画现在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在哪儿?这样才能丰富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使他们对周长这一知识系统得以整体的把握,为周长计算的后续教学奠定基础。2、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建构精彩的空间世界学生在建构了周长的概念之后,有时存在“虚”与“浮”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还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地去探讨其本质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去猜测,去感受,去实验,去交流,去概括,重视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扎实、透彻地理解周长的本质。如:把一个长方形对折,剪成两个小长方形,求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把一个

52、长方形对折剪成两个小长方形,确定所求的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哪些线段的总长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活动中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动手动脑,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引导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倾听中把自己的思路同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理解并接纳别人的观点。学生解决问题时多种方法呈现了,巧妙策略发现了,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主动探究的天地。在不断的探究、理解中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他们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学习活动中

53、,学生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这种体验非常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周长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质量。 “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概率 可能性大小的初步认识,用“经常”“偶尔”“差不多”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

54、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1、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

55、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1)每次任意摸1个球。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2)摸的次数要多。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

56、0次,不能少。(3)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里的红球和黄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各摸到的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4)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摸得什么颜色的球要随时记录,游戏结束后才能统计。学生以前用画“”的方法记录,现在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应该对学生讲讲画“正”字的方法,并让他们体会这种记录的好处。(5)要组织学生交流。每组学生摸的40次里,一般不会两种颜色的球各20次,会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多一些,另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少一些,“个案”不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组的交流中,在对众多“个案”的观察分析中,学生才能从两种颜

57、色的次数差不多,体会机会是相等的。(6) 要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摸到的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装的红球与黄球的个数是相等的。2、第9293页教学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多,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少,即“可能性有大、有小”。例题仍然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两种颜色球的个数不等。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颜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游戏方法和数学思考与等可能性的例题基本相同,数学思考的线索仍然是“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记录信息采用统计图,教材提供了两种统计图,左边一种是前几册中用过的方块图,右边一种把方格连成了条形,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记录。通过这里两种记录的图,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方块图过渡到认识条形图。游戏后组织学生交流要抓住三点。(1) 从结果想原因,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组摸球的结果都是摸到黄球的次数多,摸到红球的次数少。要让学生想想、说说为什么。(2)把两种统计图进行比较。围绕右边的统计图是怎样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