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语言学发展_第1页
近代语言学发展_第2页
近代语言学发展_第3页
近代语言学发展_第4页
近代语言学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近五十年来语言学的发展*【原文出处】外语教学与研究【作者简介】周流溪北京师范大学【内容提要】本文对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的发展略作综览,着重观察了结构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领域的进展及一些学派的观点和方法。作者对材料有自己的取舍和排比。【关 键 词】语言学/流派【正 文】自从索绪尔倡导普通语言学并强调将语言作为符号系统进行研究以来,现代语言学形成了以研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任务的传统。这种语言学称为结构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哥本哈根学派的语符学和美国学派的描写语言学都是典型的结构语言学。由于特殊的客观条件,美国的结构语言学得以持续发展,它的几个流派在20世

2、纪下半叶对国际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各国语言学家都作出了不少贡献,语言学的新旧各部门也都有很大的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本文回顾近五十年语言学研究的进展,并从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评述,至于正规的述史评史,则有待于方家。一、结构语言学的后期发展及其流变1.全盛时期的美国结构主义布龙菲尔德及其后学把结构语言学发展到极致,形成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American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10年间,这一派语言学达到了成熟阶段,其代表人物是哈里斯和霍凯特。布氏后学和布氏的观点并非处处一致;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将至此为止的

3、美国结构主义看成典型的美国结构主义。后期美国结构主义是精密化了的结构主义,但仍然是描写结构主义。哈里斯(Zellig S. Harris)的代表作是结构语言学的方法,1951年出版,1960年第四版改题结构语言学,被认为是布氏之后对结构主义作出最重要贡献的划时代之作,在美国和欧洲语言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语言结构分析的任务是找出话段(utterance )里的从小到大的单位并说明其间的关系;其基本的手段是切分和归类,而在这样做的时候不是依靠意义而是观察各个成分的分布。哈里斯认为在分析中必须强调形式特征;他把分析程序像数学演算那样逐步作了规定,并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公理化形式系统的完美要求。哈里斯该书表

4、明美国结构主义方法达到了精密程度。在这之后,他又提出了一系列句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即序列分析(string analysis)和转换分析。 哈里斯的著作话语分析(1952,1963)也启发了语言学家们对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作深入研究。霍凯特(Charles F. Hockett)是人类学博士出身,他培养了美国整整一代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他对结构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有贡献,如把语法分析方法归纳为IP(项目和加工)和IA(项目和配列)两大系统,对哈里斯的形位(语素)归类条件也有修正。他对形位和音位的关系表述也很得法,如图1(Hockett,1961)。图1形位和音位霍凯特的基本著作现代语言学教程(195

5、8)已经译成多种语言。该书是美国结构主义的殿后之作,集该派观点之大成;其中论述人类语言的设计特征的部分,体现了作者对语言学基本问题之一的创见。这一时期还有威尔斯(R.S.Wells)的论文直接成分、 奈达(E.A.Nida)的形态学和格里森(H.A.Gleason Jr. )的描写语言学导论及描写语言学练习册等,都是指导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和训练的重要著作。美籍中国学者赵元任对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发展也有贡献,并且在把结构主义传到中国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美国描写结构主义的基础是哲学上的逻辑实证主义和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这是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科学思潮相适应的。当时的语言学家们只注重口问手记的实地调查

6、材料和录音材料,他们尊重语言事实,力图设计出合适的程度去发现语言事实。但是他们走到了极端,不重视在总体上更新语言理论,不采用归纳法以外的方法。由于老把目光盯在芜杂的语言表面事实上,而且始终恪守固定不变的操作程序,他们的工作缺乏创造性,有时甚至连一些常见的现象也解释不了,因此,这种语言学迟早要走向衰落。当转换生成语法兴起的时候,它就要退居次要地位了。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描写结构主义一无是处,可以抛弃了,那可不对。结构主义盛行了半个世纪,而用结构主义观点系统描写过的语言仍然是有限的,所编成的语法书更少。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算是写得好的,但也不是一切方面都超过此前的同类著作。英语语法有弗里斯的英

7、语结构,但和传统语法中寇姆的句法相比仍然逊色,更不用说同克鲁辛加、朴茨玛和叶斯泊森的皇皇巨著相比了。在这个领域直到夸克等的英语语法大全(1985)出版,才基本上结束了外国人包办大部头英语语法著作的局面(许国璋,1991),而这部书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语法的路子。结构主义批判传统语法不遗余力,自己却拿不出可以压倒传统语法的作品。它必须更新观念和方法,才能做出新的成绩。2.解释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描写结构语言学走到了极端,就产生了解释(interpretive)结构语言学。 这就是以乔姆斯基的理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说(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略

8、称TG)。可以说乔姆斯基革了美国结构主义的命,但他们从事的还是语言结构的形式研究,在这点上,他们和描写结构主义者是一样的。在语言学界以外的科学各界看来,情况就更明显(他们并不很关心语言学界内部的具体问题之争);难怪他们把乔姆斯基称为结构主义者。但我们也不是人云亦云。本文的“结构主义”特指结构语言学的一个极端派别美国结构主义。1 乔姆斯基虽然搞结构语言学,但是他并不走美国结构主义的老路。他有新的路子,因为他有新的目标、观点和方法。乔姆斯基大学时代学过数学、哲学,后来主攻语言学,师从结构主义大师哈里斯和逻辑学家古德曼。 逻辑学家奎因和语音学家哈勒(Morris Halle )对他也有很深的影响,

9、促使他脱离描写结构主义轨道。1957年他出版句法结构,通过数学模拟论证结构主义不适于解释自然语言,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注意,但也招致旧派人物的攻击。乔姆斯基不予置辩,一方面继续著述阐发自己的主张,一方面注意培养研究生以形成一个学派的基本队伍。到60年代中期,这个学派便已确立,阵容相当可观。乔姆斯基的理论使人耳目一新,也很有激励青年学者在新领域勇于建树的精神力量。当时是离经叛道的时代,青年学人可以随意在非正式刊物散发自己的文章,这更方便了新观点的传播。语言学成了热门学问。1965年乔姆斯基出版了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书中提出的模式被称为TG的标准理论(ST)。但是就在它出版的那一年,杰肯道夫就著文提

10、出批评,指出表层结构在语义解释方面的作用比人们曾设想的大得多,因此标准理论认为深层结构完全决定语义的看法是错误的。于是,大家便着手修改标准理论。到1967年标准理论就实际上被放弃了(叶蜚声,1982)。然而在这个时候学派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乔姆斯基和一些人主张调整表层结构的作用,使它也具有解释语义的功能。另一些人则主张取消深层结构,代之以逻辑形式的语义表现;他们调整语法的各层次, 并把它们用一些可以跨越非相邻层次的规则即全应规则(global rules)联系起来。乔姆斯基一派认为句法有生成性, 语义只有解释性;另一派人则认为语义是生成性的,句法才是解释性的他们因此被称为生成语义学者。其实两派

11、主要都不是研究语义,而是研究语法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徐烈炯,1988)。生成语义学者找出了TG标准理论的许多问题进行批判,曾经在数年内压倒了正统派;但是后来失败了。圈外人士会觉得他们离经叛道最终不成气候;乔姆斯基则认为他们是自己把自己打败的,因为他们的理论漏洞百出。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准确,还是生成语义学者雷柯夫(George Lakoff )的自述提供的解释能说明真相(叶1982)。雷柯夫等人关心的是把语义和句法联系起来,而乔姆斯基则强调句法自主性。在大论战中,生成语义学者还顺着乔姆斯基的基本套路,只对它作些修补,这当然无法发展自己的理论。因此他们在失败之后干脆抛弃了乔姆斯基的框架。6070年

12、代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提出的新理论还没有都得到广泛承认;到了8090年代,他们提出的认知语法已经具有较严整的体系,语言学界已经对之刮目相看了。经过论战,乔姆斯基一派也不得不接受了生成语义学者的一些观点,对TG的理论作了很大修改。乔曾不止一次修改TG理论。实际上,他虽然是该理论的创始者,但是他的同事、学生们也参与了这个理论的创造并作出了相应的贡献。这在一个学派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是正常的,古今概莫能外。总的说来他是讲学术民主的,也的确汲取了不少好意见。他直接间接培养了大量的学生,这些人尽管也有另立旗号的,但总是扩大了语言学的队伍,推动这个学科不断前进。从这一点上说,乔姆斯基有很大的功劳。由于TG的发展变

13、化很快,我们有必要大致了解其中的脉络。句法结构(略称SS)的体系代表TG的第一阶段,称为经典理论。它站在理性主义立场上批判美国结构主义,提出了一套新形式的语法(即普通语言学理论)。这套语法应该具有生成能力,能按规则生成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不会生成不合语法的句子。 它的规则有三套:(1)短语结构规则(又叫重写规则,与结构主义的成分分析差不多);(2)转换规则(包括移位、删略、添加);(3)形态音位规则(据此得出实际说的句子)。短语结构规则生成的是“核心语符列”,不必经过转换就构成“核心句”(基本句型,即直陈式、主动态的简单句)。转换原是哈里斯首先提出,但乔姆斯基有新的发展,通过转换规则可以得到更

14、多更复杂的句型,因而语法便具有更大的生成能力和解释力。TG的第二阶段是ST,其理论模式如图2。 整部语法分为基础部分和转换部分(虚线框内为句法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它经过转换便变为表层结构。然后分别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通过规则再成为语义的和语音的体现(注意:单线方框表示规则,双线方框表示语言形式)。在TG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转换都不影响语义。图2标准理论模式(ST)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的重大革新之一是将研究的重点从音系学和形态学转到句法学。他强调句法的自主性。还在第一阶段,他就提出有可能存在语义不通而语法正确的句子。有了深层结构就便于解释结构相同(同在表层而已,深层则异)而意义有别的句

15、子,也能解决不少歧义问题。鉴于表层结构也会影响语义,于是有了第三阶段的理论,即扩展标准理论(Extended Standard Theory,EST )和修正扩展标准理论(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REST);其模型有如图3 所示(把深层结构和语义规则之间的箭头去掉,EST就变成REST)。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他的形式与解释论文集(1977)。图3(修正)扩展标准理论模式(R)EST但是到1979年,乔姆斯基在意大利讲学的时候,他的理论又大变了,这集中体现在比萨演讲支配和约束论集(1981)中。其模式(称为支约论GB)如图4所示。因为他在1985 年又发

16、表语障(Barriers)一书进一步完善这个体系,人们差不多还没有适应GB的基本框架,就又面临新的术语和新的修改。在这里,D结构实际上就是深层结构; 但是因为在术语问题上有争议和不一致的用法,乔姆斯基将它改称为D结构。S结构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从表层结构改称的。ST的表层结构在REST里已改称浅层结构,它包含虚范畴,比表层结构抽象些(真正的表层结构在GB里要放在语音形式表现了)。GB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语法的模块性;语法分为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它们各有相对独立的部分而又相互交织和相互作用。规则系统(主要是语法规则,但也包括语义规则和语音规则)的转换被简化为只有移位(可以是任何成分)一条。原则系统

17、共有6个:(1 )界限(bounding)理论,(2)支配(government)理论,(3 )题元()理论,(4)格(case)理论,(5)约束(binding)理论,(6)控制(control)理论。这些理论都既复杂又抽象。 (语障中统一了界限理论和支配理论。) 基础 D结构 原则移位a 语障 逻辑形式表现 语义规则 S结构 语音规则 语音形式表现 图4支配约束理论(GB)模式到90年代,乔姆斯基把TG理论发展到了第五阶段,这回的时新说法是“最简方案”(见A Minimalist Program of Linguistic。Theory,1992)。它认为语言只由词库和运算(computa

18、tion)构成; 运算结果就生成形式表现,故不需要D结构和S结构。整个设计贯彻了经济原则,并扩大了统一的X阶标分析的应用范围。该方案的模型见图5。其原则部分包括语障理论、题元理论、格理论、约束理论、控制理论、核查理论(checking theory)。 显性句法 (包含虚范畴) 逻辑形式表现 词库 语音形式表现 图5最简方案(MP)乔姆斯基的理论层出不穷,人们毁誉参半;它也曾衍生出许多理论支派。我们暂且不再叙述TG的主流,先来看看这些支派理论。3.解释结构语言学的支派3.1格语法(Case Grammar)这是菲尔默(Charles Fillmore)于196668年间创立的学说,是针对TG标

19、准理论中不能自圆其说之处而提出来的理论。菲尔默把传统语法中的格的概念加以推广,认为一切语言中均存在格的范畴;但这个“格”在语言深层,反映的是命题(他认为每个句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命题)的核心即述谓成分和实体(entity)的关系。述谓成分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名词,实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例如在Johnopenedthedoor/John opened the door with the key/Thekeyopenedthedoor/The door opened这4句中,the door与opened之间的语义关系是一样的;正如猫捉老鼠,不管哪个语言怎么说,猫鼠二者的意义关系(也就是格关系)不

20、会改变,这中间不必有什么转换。菲尔默分析出施事、经受(与格)、受事、工具、目的、始源、地点、时间等格(他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划分大体是逐渐增加格的数目),认为动词支配各格,动词和名词之间的(深层)关系只有格关系。他用一系列规则去鉴别格和指派格的角色。格语法提供的分析在不少方面是符合人们的语感的。格语法因为采用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路探讨语言结构,曾发生过广泛的影响。“切夫语法”(Chafes Grammar, 实为一种生成语义学体系)就采用了菲尔默的一些想法(Chafe,1970)。 井上和子也运用格理论研究日语语法,但她发现有生硬之处,曾提出格素性论以求变通(刘,1994)。有人认为菲尔默不该将

21、其理论命名为格语法,因为它与其他研究格(民族语言中存在的格)的大量论述是两码事。3.2关系语法(Relational Grammar)关系语法是帕尔玛特(David Perlmutter)和波斯托(PaulPostal)在七十年代初创立的。1974年在美国语言学会暑期讲习所开始向语言学界正式作广泛的介绍。此后十多年间迅速发展。1983年出版了由帕尔玛特主编的论文集关系语法研究第1卷, 后来他又和别人合编了第2卷(1984)和第3卷(1990)。据1988年布莱克(Barry J. Blake)关系语法的序言称,截至当时已有约150 人发表了这一派语法理论的各种著作300篇以上,学位论文40篇以

22、上,确实形成一个学派了。 波斯托本来是乔姆斯基的第一代大弟子,TG标准理论中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还是出于他和卡茨的建议。但是他在标准理论建立前后便离开了MIT;他在关系语法里不用深层结构。 帕尔玛特是乔姆斯基的第二代弟子,受过生成语义学派的影响。因此,关系语法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个支派。80年代以来,关系语法发展为弧对语法(Arc Pair Grammar),实质未变。弧对语法为关系语法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关系语法中最基本的概念是语法关系。语法关系不靠其他概念来定义,它本身是原初概念(primitives)。最重要的语法关系有:(1 )项(term)关系,即1(主语),2(直接宾语),3(间接

23、宾语);(2)Chmeur关系;(3)一些间接(oblique)关系(如位置、受益、工具)。Chmeur是法语词,意为“被解雇者”(在标记时略作cho), 指在小句中其角色被另一个名词性成分所取代(“篡夺”)的名词性成分。例如在被动句中,主语相当于主动句的直接宾语,而底层的即意念上的主语(施事者)已经被受事者剥夺了主语的功能,于是降级为cho 。这样,关系语法不使用短语标记转换,而是用一条规则去转变语法关系。在图解语法时,基本的表现单位是弧,包含一对有序的节点, 一个R记号(表示GR的名称)和一串座标。座标规定层次的顺序(从起始层次到终结层次)。在句法的多层次结构中,某一成分可以引导不同层次中

24、不同的弧;这表示它在不同平面上具有多种语法关系。例如,图6表示Someone gave a book to him 一句中各成分间的关系。Someone是1(主语);gave是P(谓语),book是2(直接宾语),him是3(间接宾语)。图7中第一条横线上所标示的关系全同图6。第二条横线上所标示的便是A book was given to him by someone里的关系:这句的施事者仍为someone,但cho表示它已被免除了主语功能,主语(1)转到了book上;而间接宾语(3)仍然不变。与此相仿,我们可以明白第三条横线上表示的关系应该体现在Abookwasgivenhimbysomeo

25、ne一句中(这儿him似乎被当作直接宾语了)。如果有这样一句话:I told John that I would go,怎么防止出现 * I told toJohnthat I would go 这样的结构呢?显然必须定出适当的规则。 为了更精确详细地显示语法关系(尤其是次范畴),在图解时也需要加入“第一人称”之类记号。但是,要看懂关系语法的图解必须完全抛弃从传统语法图解直至TG图解那些习惯,培养一种全新的习惯,否则会头昏眼花不得要领。这种图解似乎不容易标示一切加工(尤其是形态和音位加工),它的旨趣集中在基本的句法关系上。Someone gave a book to him.图6A book

26、was given him by someone.图7研究关系语法的学者,除两位主角外还有罗森(C.G.Rosen, 论文集第2卷编者之一)、约瑟夫(S.D.Joseph,论文集第3卷编者之一)、约翰逊(D.E.Johnson,与波斯托合著弧对语法,1980)、 杜宾斯基(S.Dubinsky,与罗森合编过关系语法书目)等。上述著作的成果涉及许多语言,表明关系语法用一套较小的理论构件能较好地解释句子结构。3.3词汇功能函项语法(Lexical-Functional Grammar)这一语法理论是乔姆斯基的弟子布列斯南(Joan Bresnan)和卡普兰(R.Kaplan)在70年代末期创立的,

27、布氏宣称它是现实的转换语法。现实,指心理现实。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但是他认为语法规则不直接体现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以研究语法只能用数学、逻辑方法。布氏却提出,语言既然是心理学的分支,就理应使用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具体地说可以借鉴心理学实验并利用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处理技术来研究语法规则的心理现实(在心理活动中的体现)。在理论建构上,LFG始终遵循形式明确的原则, 并通过计算理论证明了它的生成能力。与6070年代TG的主流理论相比,LFG 也有两个语法结构层次:(1)功能结构(相当于TG的深层结构), 为对句子作语义解释提供基础;(2)成分结构(相当于TG的表层结构), 为对句子作语音

28、解释提供基础。但是LFG 认为对功能结构的描述是语言学描写的一个基本而独立的层次(在这一点上它继承了关系语法的观点)。功能结构来自成分结构,但不需要TG式的转换,而使用功能上的“合格条件”作为对成分结构(它用语境自由语法表示所有可能的句子表现形式)进行制约。它一方面把主语、宾语等基本概念作为语法函项用函数式表示;另一方面突出词汇的作用,把动词、一部分形容词和一部分名词作为数理逻辑的谓词处理,在词库中对其词义及需要的主目(argument)作了明确规定。这样就使词汇成为确定语法结构的重要因素,减少了语法规则的复杂性;语法规则只需要解释大于谓词支配范围的语法功能关系和解释可能出现的非常规结构。词汇

29、功能函项语法已经在语法研究中证明了它能更好地解决GB企图解决的问题,而且把研究领域扩展到语言理解、语言发生和语言获得方面并取得可观的成果。从事这些研究的,除创始人外还有查依南(A.Zaenan)、列文(L.Levin)、平克斯(S.Pinkers)、福特(J.Ford)、安德鲁斯(A.Andrews)等。3.4广义短语结构语法(GPSG)广义短语结构语法(Gene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是70年代末创始80年代初形成的一个派别,早期代表人物有盖茨达(G. Gazdar)、普鲁姆(G.Pullum)和萨格(I.Sag)此三人姓氏第一个字母合起来恰好是GP

30、S!后来又有克莱因(E.Klein)等人。他们的活动范围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索塞克斯大学为中心。这一派人在TG走向GB阶段时分道扬镳回到短语结构语法,不过他们的短语结构是新的体系。他们主张语法结构只有一个层面(即表层结构),而且认为每个句法结构都对应于一个语义解释并互相制约(这是受了蒙太古语法的影响)。GPSG接过乔姆斯基用数学方式研究语言的思想,又走蒙太古语法的严格逻辑演算的路子;它用X 阶标的手段表示句法范畴及其特征(包括特征,特征值),因而其形式化的程度极高,标记和公式之多居当代语言学著作之冠,一般人望而生畏。不过对于从事语言自动化加工的人来说,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有人循此思路考虑

31、人机两可的语法设计。参考书目见本文(下),本刊第4 期*从外语教学与研究创办早期起我就是她的忠实读者, 亲眼见到她40年发展历程和她对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事业的重大贡献。我至今仍珍藏着一份创刊号,自己也从一个读者而成为作者之一。在40年刊庆之际,特呈此文,以志祝贺。注释:1 莱普希结构语言学通论分论美国结构主义的开端(从萨丕尔到布龙菲尔德)、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结构语言学(哈里斯、霍凯特、派克,还有弗斯和韩礼德)、转换语法,而总名之曰结构语言学。我不全采用这种分类,但仍旧将转换语法归入结构语言学。4.其他结构语言学理论4.1依存语法(Dependency Grammar)这是在欧洲发展起来

32、的结构语言学理论,创始人为法国语言学家特尼埃尔(L.X.Tesnire 18931954),系统地表述于其身后出版的结构句法基础一书。书中提出概括一切结构句法现象的三大核心概念:联结(connexion)、接合(junction)和转化(translation)。联结是句法关系,正是靠它词与词才互相联系而成为句子;接合和转化是使句子扩展和复杂化的手段。联结使词与词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层级体系之中,其中的上项(即支配词)可以支配或控制多个下项(即从属词),但一个下项只能隶属于一个上项。特尼埃尔认为动词是句子的中心,在词类体系(静态句法)中动词和名词、形容词、副词的依存关系依次分为一、二、三、四级。

33、在句子结构(动态句法)中,动词和角色成分及情景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动词支配后二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就动词支配角色成分的数目而论,动词好比有化合价的原子,可以分为零价、一价、二价和三价动词;这些分别相当于传统语法的无人称动词、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即带间接宾语者)。这个说法有其新颖之处,所以依存语法又被称为(配)价语法(Valency Grammar)。特尼埃尔对词类和句法的观点颇类似叶斯泊森的三品(threeranks)说。但他把动词置于句子的中心地位, 而不是像传统语法那样和主语平起平坐,确是很有特色的见解。应该说明,荷兰学者格鲁特(A.W.de Groot)在1949年就提

34、出了配价理论的句法结构体系,只是他的著作流传不广。德国学者对依存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代表人物有赫尔比希(G.Helbig)、恩格尔(U.Engel)等。 德国学者们把配价的概念推广应用到形容词结构和名词结构,而且区分句法配价和语义配价。英国学者安德森(J.M.Anderson)则把依存语法和格语法结合起来。4.2法位学(Tagmemics)这是美国语言学家派克(K.L.Pike)创立的理论;他的同事朗格克(R.E.Longacre)和派克夫人对此也有不少贡献。40年代后期派克开始设想类似于音位和形位的“法位”(语法的基本单位)。50年代他确认:法位(初名grameme,后改称tagmem

35、e)是存在的; 位的(emic )和素的(etic)区别贯穿于语言系统的各层次中,而且存在于人类行为结构的各层次中。派克先是提出,一切语言单位(U)都具有三重性质:UFMD,即都可以从特征式样(F)、表现式样(M)和分布式样(D)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后来他又提出,语言单位可以从粒子、波、场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每个单位不是孤立自足的,它把一定的环境包括在其构成要素之中。认为可以离开环境纯客观地发现一个单位或关系,乃是一种幻想。感知一个单位,就牵连到感知者本身。派克冲破了美国结构主义不能混淆语言层次的戒律,主张各层次互相渗透;例如,分析音位时必须考虑语法。他的句法分析也不拘泥于二元切分,而按实际情况确

36、定切分为若干部分。在语法层级系统中,词包含若干个法位,由形位填充;词则填充短语一级的若干法位,短语又填充小句一级的若干法位(如主谓宾),小句又填充句子一级的若干法位(如句基和嵌入句),句子又填充段落一级的若干法位;段落上面还有独白,独白上面是对话。法位学不把句子作为语法的最大单位。法位,简言之即结构中的功能位置(称为空位slot)和处于这一位置的一组可替换项目(原称为填充物filler,现称为形式类别class )的结合。早期的法位学认为法位具备上述二元特征。80年代以来,派克提出法位具备四元特征,即空位、类别、作用(role )和衔接(cohesion)。派克最早把矩阵引进语法分析,以便充分

37、反映复杂的语言现象和发现原来预料不到的关系。派克及其同事用矩阵成功地揭示了许多土著语言的句法特征。他们调查过几百种土著语言,拥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他们从来不分析不合语法的句子。4.3层次语法(Stratificational Grammar)这是美国学者兰姆(S.Lamb)的学说,集中体现于他所著的层次语法纲要(1966)一书。兰姆嫌叶姆斯列夫体系中“关系”和“功能”两套术语在使用上还有纠缠和概念不清之处(见Lepschy 1970),他的“关系”和“层次”有明确的界定。层次最多有6个,从高到低排列是: 上义位层(hypersememic)意义层 义位层(sememic) 词位层(lexemic

38、)语法层 形位层(morphemic) 音位层(phonemic)音系层 下音位层(hypophonemic音素)这些大致可以同传统语法的词、词素、音素等相应,但更细密。层次语法认为语言有语义和语音两个主要部分,通过语法结合起来。层次结构和关系的型式是取自霍凯特的两个概念:“序列组合”(tactics)和“体现”(realization)。层次语法语言结构单位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和”、“或”二种(二者都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无序的,例如a,b,c 三个项目可以组合成a/bc;a/b,c;ab/c;a,b/c)。“和”是说一个项目和同时出现的两个以上的项目有联系;比如“well(好)”一词向上同

39、语义层次上的“I”、“very”等词有联系,向下同音位层次上的w,e,l有联系(图示用表示向下打开联系)。每个项目的这种联系就是层次规则。层次语法不使用转换。语言中的任何加工过程都是在使用语言的行为中产生的,而不是存在于系统本身之中。如果一个想法在意义单位或语义层次上聚集成意义群,这个想法就由一个短语或小句体现在词汇单位或形位层次上;它不像转换语法那样先在一个层次上把思想变成代码, 再在另一个层次上变成代码, 即把思想转到后头去体现。例如although it rained和despite the rain都是“尽管下雨”的意思,各有适用的场合,不必说这里有什么转换;可认为上头有个这样的意思,

40、然后通过一种纵向的关系在某个层次实现。兰姆的弟子散复生(Sampson 1980)曾指出:层次语法比转换语法简单,因为它所用的基本概念很少;它对理论的简明性也有明确的标准;它能较好地表现语言不同结构层次上的序列组合系统;它作为运用或处理语言的模式比较合理。但他认为这个体系属于霍凯特所谓IA模型,不便于描写句法加工过程。二、功能语言学的崛起和语言的动态研究1.功能语言学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是紧密联系的。结构语言学也不同程度地研究功能,不过重点在研究结构(形式);功能语言学也不能不谈结构(形式),不过功能始终是首先关注的对象而已。结构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应该而且可以互相补充。但是在结构语言学的乔姆斯基派

41、看来,似乎只有他们的那套语言理论才是语言学(这种语言学常称为形式主义语言学);这是偏颇的观点。结构语言学偏重形式的做法经常遭遇各种困难,功能语言学往往正好能避免这些困难。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功能语言学是为救弊而生。它自有其传统。但功能是什么?答案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语言形式在其所处的结构中的作用(比如语法功能),另一个是语言(形式)在交际中的职能或功用。因此,“功能语言学”或“功能主义”可能指的是很不相同的理论或思路。哈特曼和斯托克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说:从布拉格学派以来的当代语言学大多是功能语言学(按:语符学也在其中),因为它着眼于言语单位在更大的语段中的结构关系(这些言语单位是这些更大的语段的

42、构成成分)。布朗今天的语言学一书曾论及三种功能语言学理论:依存语法、格语法、关系语法(Brown 1984)。在我们看来,这三种都是结构语法。和词汇功能函项语法同类的“功能合一语法”(Functional Unification Grammar)也是如此。这些语法体系里的“功能”都属于结构功能,即语言成分的功能。7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功能语言学,其体系里的“功能”主要是指语言的交际功能或社会功能,即语言的元功能。功能语言学由此出发来描写和解释语言。不过,溯流探源,功能语言学应该说是从布拉格学派开始的。下面叙述功能语言学的主要流派。1.1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及其支派布拉格学派根据音位的对立特征和

43、辨义功能创建了和语音学相区别的音系学,这个业绩无须多说。这派的学者对语言的元功能也率先进行过很好的论述。在语法研究上,该派创始人马泰休斯(V.Mathesius )提出了句子的实义切分理论,即按实际语境将句子切分为表述的出发点(即主位thema)和表述的核心(即述位rhema)两个部分。这是一种基于信息流向的功能分析法:主位是已知信息,述位是新信息。马泰休斯自谓其学派是功能结构学派。这看来是有道理的。语言学史上布拉格学派或称为结构学派,或称为功能学派。 它的第二代学者丹奈什(F.Danes)和费尔巴斯(J.Firbas )把实义切分发展为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

44、rspective,FSP)。 费尔巴斯提出交际动态的概念,对主位和述位作了更细致的区分。另一位学者斯加尔(P.Sgall )则提出类似FSP的TFA(话题焦点分节)和功能生成的理论。这一代学者无疑发展了本学派的功能主义方面(但是他们中也有人表现出采纳依存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观点的倾向)。法国学者马丁内(A.Martinet)继承和发展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他认为语言的最重要功能是交际功能。语言是具有两重分节(double articulation)的交际工具; 功能语言学包括语法学和音系学,研究对应于两个分节(符位nonme切分和音位切分)的问题。 语言的使用和结构贯穿着经济(即节约)原则。

45、语言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言语活动,其中的语言事实要依照语义功能来确定和分析。在马丁内的影响下,1976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功能语言学学会。俄裔学者雅柯布逊(R.Jakobson)等是布拉格学派的重要成员。苏联学者采纳并发展了句子的实义切分理论,将这种切分应用于1954年、1970年、1980年几部权威的俄语语法书。他们中最著名的有维诺格拉多夫(V.V.Vinogradov)、拉斯波波夫(I.P.Raspopov)、 佐洛托娃(G.A.Zolotova)等。班达尔科(A.Bondarko )则发挥了叶斯泊森“从形式到意义”(由表及里)和“从意义到形式”(由里及表)两种语法即谢尔巴“消极语法”和“积极

46、语法”两种语法的思想,重视功能语义范畴(功能语义场)的研究。1.2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这是韩礼德(M.A.K.Halliday)创立的学说,也称为系统功能语法。韩礼德曾从学于中国语言学家罗常培、 王力和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R.Firth)。这个学术背景为他日后广泛深入地研究语言学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5060年代韩礼德致力于探索和发展语言系统的理论提出了“阶和范畴语法”(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它被称为“新弗斯语言学”。稍后,这套理论发展为“系统语法”;这时韩礼德采用叶姆斯列夫之说,认为系统(选择关系,

47、即聚合关系)是第一性的,结构(组合关系)是第二性的。系统存在于语言深层,它的选择会影响结构的产生或体现。人们对语言系统的选择受语境的制约,这决定了对语言系统、范畴、类别等的描写只能是盖然的(近似的)。在70年代韩礼德更致力于发展功能语法的理论,他的系统语法从而改称系统功能语法,有时简称功能语法。韩礼德提出,语言有三个元功能:理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一译达意功能)、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篇章功能(Halliday 1978); 这些元功能实际上是语境层和语义层的接面,它可以解释语言既是思维(反映)的工具又是交际(行为)的工具,又可以

48、解释语言为什么具有不同于其他符号系统的特点。从元功能派生出各种语义功能;它们在不同层次体现为各个相应的语义系统, 如由参与者和过程构成的及物性(transitivity,一译关涉)系统,由主位和述位构成的主位系统, 由指称连接省略构成的衔接系统等,大致如图8所示。 大系统里又有小系统,图9所示为英语情态系统。 过程类型 及物性 参与者 主动态 非中动态 概念功能 语态 被动态 中动态 社 现在时 会 时态 符 过去时 号 语气 人际功能情态 人称 主题结构 篇章功能信息结构 衔 接图8功能和语义系统图9情态系统在英语中的体现(图中双向箭头表示极性或归一度polarity)需要指出的是:韩礼德曾

49、反复修改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因而在他的一些著作(1970,1978,1985,1994)里各大小类目的分合或图解也存在差异。例如意态(modulation)有时归入概念功能(1978),有时归入人际功能(1985);但是意态(和情貌modalization)里的表达有的是推测性的(He must have come, That cant be John), 有的不是推测性的(You must come, I can manage it),如果一律归入上面两种功能之一势必出现龃龉难合的情况。韩礼德(1985)曾因can (本义:能)在他的情态系统中放不进去,而把can 的本义排除在情态之外。但这

50、实在明显违反传统语法和语感;所以后来(1994)不得已勉强把它附于“倾向性”之下,作为“边缘”情形看待。然而这个“边缘”情形本是基本意义,按理应该归入概念功能的意义范围。系统功能语法凭借着精心构筑的体系和巧妙的图解,已能对语言的功能及其体现(结构)作相当详细的描写。在上面两个图里,右向的箭头表示选择的方向,方括弧表示析取,即其范围(子系统)内的项目选定一个就不能再选另一个;大括弧表示合取选择,即其范围内的各项目要同时选择,在合取选择图示中,可以把不同类属的项目写在一起,例如: a x a b y 和 x x b y y具有相同的意义,即都表示ax,ay,bx,by四种选择之一。系统功能语法学派

51、人数众多、力量雄厚,该派每年一度的国际会议已经开过20多次。现在它的大本营在澳大利亚,但英国、加拿大和别的许多国家也有一些重要的成员。中国学者以胡壮麟为首也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方琰1996)。1.3美国功能主义学派这个派别没有公认的旗手,其成员主要是美国西部的学者(故有时泛称为美国西部功能学派),与大本营在东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颇成有趣的对照。如果加上盟军类型语言学者和认知语言学者,美国功能主义也不容小观。事实上,类型学者在功能派形成的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格林伯格(J.Greenberg )曾在观察众多语言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语言的一些普遍现象,并从新的角度归纳出语言的几个类型。李讷和唐姗

52、迪(S.Thompson)把汉语放到这个框架下来考察,提出主语突出型语言和主题突出型语言两种新的类型。汉语属于主题突出型语言。主题的功能始终如一,它是注意的中心。日裔学者久野暲也对主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细致区分出主要的主题和次要的(潜在的)主题,以及可预知的主题和不可预知的主题。主题不一定表示旧信息。按久野阐述的句子的功能观,判断一个句子能否被人接受不能只依据纯句法因素,而应该考虑非句法因素。纯句法学家研究兴趣的焦点越来越窄,因而他们所处理的语言材料也越来越少。吉汶(T.Givn)从70年代以来就从事功能主义语言研究,他的研究可说代表了美国功能主义流派的主要活动。他对功能主义的学术渊源和方法论比

53、较关心。语法规则都是有理据的而非任意的,大都是为了表示一定的交际信息。如get的被动式是从使役意义演化而来, 这是它产生的理据;它比be被动式能更好地用于不明言的有生命施事,并更多用于非正式英语。吉汶指出:简约论哲学坚持不是归纳(如布龙菲尔德)就是演绎(如乔姆斯基),结果是让语言学成了牺牲品。他认为成熟的现实主义应该使用多种方法。例如,自然语言编码不是有或无的现象,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且它要反映认知的连续体。例如在let go, makexgo, cause x to go, would like forxtogo, suggestthat x should go, know that x went, says x might go 这一系列表达形式中,越靠前面的其成分在认知上结合得越紧密。吉汶分析句子结构时十分注意篇章因素的作用。他还重视经验调查和外展模拟性推理;如他曾对主题性进行定量测算,以确定所指距离和主题持久力。1.4荷兰的功能主义学派这一派以狄克(S.Dik)为代表, 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颇有生气的学术群体。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