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防水的解决措施_第1页
漏防水的解决措施_第2页
漏防水的解决措施_第3页
漏防水的解决措施_第4页
漏防水的解决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墅治漏防水的解决措施现在别墅工程比较多,是最近兴起的,国内掌握的比较少,节点复杂,房间不对称,结构不对称,造成外观阴阳角,较多,各楼层不同线,再加上新的外墙保温技术,施工起来比较困难,如果依然采用,传统施工技术,必然带来一些难以克服的漏水问题。1、 突出建筑(部位)较多:烟囱,造型,遮阳板,屋面檐口,屋面排水的组织形式,雨棚,不规则部位的相互交接部位的连接,门窗与墙体的连接。2、 设计的十分紧凑,在腰线、拦板、烟囱、屋面檐口等和外墙结合的部位,构造复杂,3、 地下室与半地下室的防水施工,与墙体保温的处理,卫生间的位置的变化,不规则,管路的下沉处理:一旦露水成为水池,如何把水进行外倒。地下室回填

2、土的排水问题,4、 通风孔的潲雨问题。5、 在保温中间串水问题,6、 重叠流水的组织问题,7、 施工的顺序问题,8、 隐藏式散水,对墙面的迸溅问题。9、 苯板在转角处的强度问题,10、 屋面瓦的选择问题,施工工艺,屋面防水问题,屋檐处鹰嘴的截水槽的施工,屋檐下保温难以处理好的方法,11、 透寒,冷桥的处理,12、 阳台和露台的防水与廊架施工的节点处理,13、 北方防冻的问题,冻融问题的考虑,14、 外墙的朝天缝的处理,各种材料交接的处理,15、 有组织排水与自由排水的组合,16、 外观装饰在保温外墙上的留置空洞的处理,扶手在墙身的洞口处理,保温在外墙埋入深度,17、 楼梯与墙体的导水问题,介于

3、以上问题,有时十多种原因综合所致,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雨水渗漏质量问题。结合工程实际,谈谈对防水施工的控制措施一、建筑主体:1、严格控制洞孔尺寸。以前人们认为尺寸在防漏施工中,不是重点问题,因为他和防水没有直接联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建筑的尺寸的偏差,为后续施工带来很多处理的不方便,直接影响下道施工者的情绪,上道施工不认真可以通过,我为什么要认真,我也是中间工序,上道工序不合格,让我们给他们处理,他们吃干的,我们给他们洗碗,这种种种情绪,这能带来消极情绪,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却把问题隐蔽了,没有得到暴露,和解决,造成的返工量,排查量相当大,这是被管理者一直都忽视的,也是出现质量通病一直解决

4、不了的事。管理是人治,但是主要还是要操作者的素质的提高,方圆固然重要,但是过程的控制更为重要,所以尺差规方,必须满足规范要求;2、混凝土及砌筑必须要有交底。重点是,要有可操作性,对洞孔的尺寸要精确到厘米,禁止后补,这是没有计划的一种表现,你不知道让工人先干,怕控制不好,空洞大了比小了好,这种观点不利于管理的精确,产生的后果是对规范的亵渎;3、外墙砌体的架子管洞、空心砖破损、电线管(盒)、灯座等处要有专人用膨胀砂浆填补,且经监理和甲方工程师验收会签后方可进行外墙抹灰;4、墙体下部离地210;必须采用实心砖砌筑,在卫生间处要用C20砼浇注310高,宽度与上面墙体宽度等同,(高度的确定不需满足成活后

5、地面上返310,对于有下沉的卫生间,要特别设计处理);二、屋面:1、天沟宽度净宽必须满足设计的要求,不得小于310,流水的坡度要计算好,图纸的尺寸是理想的情况下,实际中常常出现尺寸不足,多数是由于:砼没有控制好尺寸,坡度控制不好,防水层厚度没有考虑在内,保护层过厚。天沟抹灰要用砂浆(1:3水泥砂浆)、并且要比砼的养护更加细心,防止出现脱水裂纹,因为做防水都是在天气较好的时候进行施工,对天沟要做蓄水试验,天沟与墙有交接,此处要上返510,要有附加层。2、屋面瓦施工,底表面必须抄平,必须排活,弹线,其中要考虑,坡度,赶活,上线,不能凭感觉施工,保证防水层,保护层不破损,搭接长度不小于70、瓦与墙(

6、或烟囱根)交界处施工,必须等外保温苯板做完后,后施工瓦(防止冷桥,结露);先施工大面屋面,后施工节点处,不可取,违反程序,对成品不好保护,由于把节点施工在先期甩掉,没有考虑,等到施工时,一定会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于是出现薄弱环节,本应该重点施工的部位,只能草草处理一下,为以后的渗水埋下伏笔,节点施工费时,又扣手,很难保证质量,不利于管理,无法暴露施工方案中没有发现的诸多问题,加大了施工和可控的成本,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管理方式,为盲目管理,没有计划的管理,提供没有根据的理由,那是紧急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是正常施工的常态,最后施工单位不满意,结果不满意,处理不积极,加大处理成本,劳民伤财。如果需先施工

7、屋面瓦,则考虑为保温落根预留大于16厘米空隙。3、瓦与墙交接节点处除正常防水层SBS卷起并收口满足图示节点1外,坐瓦灰与外保温完成面交接处必须抹八字角(瓦侧面与墙交接处要形成天沟),八字角(或天沟)表面要满烫板岩SBS。4、筒瓦、脊瓦、端头瓦的施工必须满足图示节点2的要求。也就是必须满足瓦与瓦相接,满足搭接,不要外露砂浆,长短方向都要有搭接,这就要求要有必须进行排活,不能凭感觉。要横竖都要上线,并且平行瓦脊的瓦线必须平行,并且在各自的水平线上。5、檐口部位。屋面瓦挑出坐瓦灰及檐口立面长度75-85,不应过长或过短。檐口下表面必须做出大于32的鹰嘴或预埋塑料滴水槽。6、有组织排水的雨水漏斗安装按

8、照图示节点3,雨水管安装时按照图示节点4。雨水管直径不应小于110。7、屋面防水施工要求基面水泥砂浆牢固干燥,刷冷底子油一道;SBS粘结前须预热基面;卷材搭接宽度不小于110且要求满粘。接头处必须待sbs完全冷却,防止翘边。8、卷材遇墙面返起时(包括地下室墙身防水)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增加收口。用210宽SBS封在原来的没有处理的SBS的收头处,要求满粘,注意不要把下层烤糊;(2)在砼或墙体上用无齿锯割出35-45毫米深凹槽,作为卷材收口处,用射钉枪,选用横带材料,固定在凹槽内,按照图示节点6施工;(3)最好在施工中流出凹槽,详见图集的各部位节点。9、屋面的有组织排水要注意落水管位子,无组

9、织排水要计算排水量,尤其是排水有重叠的屋面,小沿。排水是否冲向窗户,墙体。四、露台、阳台(1)露台、阳台做防水,防水施工前必须保证保温、找坡、找平等层分层保持干燥,严禁在构造层(构造层)内含水(潮湿)情况下,强行施工。(2)露台、阳台的挡墙压顶必须做全部防水处理,按屋面防水处理,收口要处理好,最好采用防水涂料,两布三油,即防止开裂又可以防水,栏杆底座、栏杆与墙体固定点要精心施工,压到止水槽下面。要经过监理检查,然后进行下道工序隐蔽。露台、阳台门下坎也要做鹰嘴和止水槽。(3)露台、阳台必须坡向排水口,坡度2.5-4.5%。外侧排水管穿墙做法,一是采用油麻丝填塞,或是采用孔内全防水。无组织排水管(

10、水舌)不应避开窗、门上方,防止把泄水口设计到,能冲刷到外墙的部位,减少泄水对墙面的冲刷,躲不开的部位可考虑改为有组织排水,下水孔的下方(散水出要做特殊处理,防止水溅起对墙面的冲刷,做成漏水。最好做一个水槽(水簸箕)管径不小于52(斜口不易小于46),长度要离建筑墙面310以上,不要因为不美观,可以在色彩上与外墙颜色一致。有组织落水管直径不应小于110。(4)露台、阳台闭水试验时必须在穿墙排水管的外侧封堵。留置时间可以延长,封堵方法不得采用塑料袋内装细沙,因为有水流出不易观察流水量,少量流入墙内无法短时间看出来,可以采用塑料外包,胶布外面缠死。或采用小于管内径的胶皮棒内塞。(5)露台防水施工遇到

11、雨季,应该搭设防雨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因为一旦返工,所需费用远远大于防护费。也不会因为没有做防护,而打破正常施工次序,花费调整时间。五、墙身、门窗洞口1、外墙抹灰要按照中级抹灰做法施工,两遍成活,不得一次成型,表面必须压光,平整度必须满足中级标准。2、外墙洞口上沿鹰嘴要低于窗口35-55,洞口下沿抹灰应掺防水剂(防裂剂或膨胀剂)要压住窗下的保温,外墙文化石,在不破坏外墙立面的情况下,应探出外墙面55。或作砼压顶,外窗台内外高差必须满足35,并且内外窗台高差必须满足25。3、门、窗四周防水(1)外墙门窗洞口尺寸必须同时满足图纸要求和门窗产品合同附件缩尺要求。(2)铝包木窗、塑钢窗洞口周边要做防

12、水处理;门洞口周边防水视情况而定,上口没有雨棚的要做鹰嘴,是苯板收口的,要做加强处理,(内加玻璃丝束,详见相关图集)。门下坎要高于外廊地面(要计算好高度,其中包括保护层、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面层(用户自己粘地砖的高度都要考虑到)最后成活要高出25,同时还要满足室内地热的结构层厚度,粘面砖的厚度(粘理石的厚度),最后不得小于25。(3)框与墙体之间发泡要求内外同时满发,在半干状态下(发泡后25-35分钟)用手将发泡凸出部分按压到外墙平面内6毫米。为了做到以上要求,施工单位要做出一些简单工具,不得随意发泡,靠人工的自觉,最好做一套模具,采用加压的方法,压入。临时固定窗框(或付框)的木楔需在发泡

13、上强度后拔出,不得钉入或锯断,并将局部孔洞发泡补严或用多余的发包塞满。(4)发泡外侧封堵油膏必须采用甲方与监理确认且封样产品,耐候胶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基地要处理干净。4、所有外墙或梁等其他构件的结构与保温板间的朝天缝,有条件的应在设计阶段加以考虑,如何收口,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砼或细石砼压顶。其实只要采用二次抹灰,或一次抹灰,二次采用耐候胶填塞,是可以处理好的,或在此处采用疏导的方法,分段由文化石接缝排除墙体,只要不形成存水现象,是不要处理的,或在交界处内侧采用上下各返210的防水处理,也可以解决。5、水落管卡子应先于外保温完成预埋,长度要计算好(保温和饰面的厚度),螺栓与墙体结合部位应作防水处

14、理,满塞防水油膏。同时要考虑墙体是否是空心墙(要灌实,或采用单独部位砌筑红砖),采用灌浆还是结构胶,或栽在灰缝内。建议采用结构胶,埋植深度55。6、防雷接地盒等附着在外墙上的部件必须先于外保温完成,部件与墙体结合部位必须满涂(塞)防水油膏,厚度不能太厚。7、所有穿墙管线有套管的按照图示节点15施工。8、连通外墙排气帽、排风口的穿墙管和壁灯、接线盒的穿线管必须向外向下倾斜,角度不得小于16度。排气帽、排风口与外墙结合部必须用耐候密封胶严密封堵。9、鱼鳞瓦凹洞必须满涂K11防水4遍,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下沿要做成外坡。10、外墙楼梯(1)非结构要求与建筑相连的外墙楼梯和缓步台应设计成与主体结构断开

15、,施工时禁止伸入外墙保温及装饰层,脱离建筑主体墙面,并保证不小于55的缝隙,横断面要做出泛水沿,阻挡水从楼梯侧面流出,由踏步逐步留下,在最后一步处设计一个导流槽,将水导里建筑。建筑主体墙面的外保温、涂料(或文化石)在楼梯部位应该是连续的,不要人为断开。(2)结构要求必须与建筑相连的外墙楼梯及缓步台应按照图示节点16施工,即在此处要泛起砼沿高度310,上顶面向楼梯做坡,不必做防水,做防水无法收头。有条件的可以在墙上做氯丁胶防水层。(3)外墙楼梯部位的外保温完成后应在抹面胶泥和楼梯及缓步台防水卷材完成面涂抹K11防水4遍,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以尽量避免水通过外保温和楼梯(缓步台)的结合部缝隙进入苯

16、板后。六、木廊架、木窗扇板1、固定木廊架、窗扇板的预埋木砖按照图节点施工,所有能产生漏水的部位,要使用密封胶密封,最好采用耐候胶。2、木廊架背板顶面及木檩条应坡向外侧,背板顶面与墙体之间必须满打密封胶。3、木廊架柱脚接触屋面处按图示节点施工。4、木廊架安装标高和尺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土建施工超差由土建整改,不得用木廊架的高度找齐。七、墙保温、涂料、文化石1、外墙保温板粘贴时必须保持墙面平整、牢固、干燥,必须在墙上弹线,画好分割图,保证窗口的处的施工,能干活。达不到该条件时监理和甲方工程师不得会签同意进行外保温施工。外保温施工单位作为外墙抹灰的下道工序也对上道工序有验收的责任。2、外墙保温用苯板

17、和苯板装饰线条及构件必须自然陈化43天或65度干燥窑陈化8天,陈化后满足20kg/m3。3、粘结胶泥、抹面胶泥、网格布等必须使用合格产品,禁止不同厂家随意更换。4、粘结胶泥、抹面胶泥必须按照产品出厂要求的配比严格执行,禁止为方便施工增加和易性而多加乳液或水。5、苯板遇挑檐等收口部位,应先施工檐下平面,在施工墙面,施工顺序,由上到下,首先保证接缝的密实,整个外墙还是应该保证由下往上施工,防止因胶体未固化下降,造成裂缝。6、外墙保温施工必须按辽宁省地方标准图集有关要求施工,同时满足如下要求:(1)苯板必须错缝粘结,禁止形成上下左右的通缝,板缝宽度不得大于3毫米。大的缝隙必须用苯板塞紧,不得用胶泥刮

18、补,每块苯板粘结胶泥的粘结面积不得小于苯板面积的45%(涂料部位)和 55%(文化石部位),必须采用点粘,不得用大面积刮涂的方法,此是施工的重点。(2)涂料部位的苯板表面要求一布二胶,必须有打底胶泥,禁止在苯板表面直接铺网后抹胶泥。抹面胶泥最薄处必须盖住网格布轮廓且不得小于3毫米。阴阳角、窗台等部位必须有双层附加层(加固网)两侧宽度按技术要求施工。(3)文化石部位的苯板表面要求两布三胶,抹面胶泥表面均匀拉出沟槽(麻面),以便于文化石粘贴,抹面胶泥最薄处必须盖住网格布轮廓。施工时必须三遍刮胶成活。这是关键。7、涂料的打底腻子、封闭底漆、面漆,中涂层必须有足够弹性以满足沈阳气候的冻融循环对材料伸缩的要求。8、文化石缝隙必须用专用防水勾缝剂满勾,禁止出现勾缝缺陷,勾缝宽度不得小于12mm。八、地下室(半地下室)防潮1、地下室如果为全外包防水,回填土最好采用干燥的砂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