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_第1页
园林规划设计_第2页
园林规划设计_第3页
园林规划设计_第4页
园林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涵义 二、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三、园林布置形式 四、中国传统造园特色 五、中西园林艺术比较 六、构成园林形式的要素 七、园林造景手法 八、案例分析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涵义 园林规划: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 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 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 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 计者,计谋,策略之意。 具体地讲,园林规划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 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 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

2、园路等途径 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 的过程。 二、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生态”是园林设 计必须遵循的四项原则。 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有较强的综合性, 所以,要求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生态四 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的。应根据不同性质、不同 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适用:一是要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园 林的功能要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 永恒性和长久性。 经济: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 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 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 在适用、经济的前提

3、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满足园 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 园林绿化本身正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现 代园林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达到融 游赏娱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的目的。 三、园林布置形式 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国、西亚、古 希腊,归纳起来可将园林形式分为三类: 规则式 自然式 混合式 规则式的主要特征: 中轴线 平面规划上明显的中轴线,依中轴线左右前 后对称或拟对称,园地划分大都呈几何形。 地形 开阔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和缓倾斜 的平面组成;山地、丘陵地段,台阶式水平台地组成。 水体 轮廓为几何形(圆、长方形),驳岸多整形、 垂直。 广场和道路 几何形,构成方格形式、

4、环状放射式、 中轴对称或不对称布局。 建筑 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结合主轴控制全园。 种植 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修剪整形,模纹 花坛 园林小品 雕塑、瓶饰、园灯、栏杆 自然式的主要特征: 地形 “高方欲就台亭,低凹可开池沼”、“自成天 然之趣”。 水体 再现自然,轮廓自然曲折,山石、石矶驳岸 广场和道路 建筑外广场规则,空旷地自然式,道路 走向、布列随地形,曲线为主。 建筑 不对称布局,局部轴线处理 种植 反应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列布置,植 物不修剪。 园林小品 假山、石品、盆景、砖雕、石刻、木刻 圆明园平 面图 混合式的主要特征: 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 全园没有或不能形成控

5、制全园的主中轴线或副轴线, 没有明显的山水骨架。 地形平坦处,根据总规安排规则式布局,地形复杂处, 结合地形规划形成自然式。 四、中国传统造园特色 A A、注重把握园林的自然属性 a、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b、分隔空间融入自然 c、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d、花卉树木表现自然 B B、把握园林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意境,它除了包括意与境、情与景、神与物等主 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之外,还包括艺术气氛,神 情韵味和景外之景。 C C、注重中国传统的含蓄美 五、中西园林艺术比较 (1 1)类别 几何型规则布局 生态型自然布局 (2 2)道路 轴线笔直式林荫道 迂回曲折,曲径通幽 (3 3)树木 整形对植、列植

6、自然孤植、散植 (4 4)花卉 图案花坛、重色彩 盆栽花台、重姿态 (5 5)水景 动态小景、喷泉瀑布 静态水景、溪池滴泉 (6 6)空间 大草坪铺展 假山起伏 (7 7)雕塑 具象(人物、动物) 大型假山整体太湖石 (8 8)取景 对景、视线限定 借景、步移景异 (9 9)景态 旷景、开敞坦景 奥景、幽闭深藏 (10)10)风格 骑士的罗曼蒂克 文人的诗情画意 每一种艺术或者设计科学都有固有的表达方法,园 林设计就是利用地形(包括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园林小品等设计要素,通过有机组合,构成一定特殊的 园林形式,表达某一性质,某一主题思想的园林作品。 园林构成五大要素: 地形(包括水体)

7、、植物、建筑、园路、园林小品 六、构成园林形式的要素 1、地形 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括平地、土丘、山 峦、凹地、谷底等等。 水体是地形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是园林的灵 魂,是园林的生命。水体可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类。静水 包括湖、池、潭等,动水包括河、溪、湾、喷泉、瀑布 等。另外,水声倒影也是园林水景重要组成部分。水体 中还可以形成堤、岛、潴等地貌。 2、植物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之五要素包括乔 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声植物等。 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芬芳、习性 都是园林造景题材。 植物要素以外,自然界往往是动物、植物共生构成 的生态景观。在允许的情

8、况下,动物景观的规划,如观 游鱼、听鸟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也将为园林景观增 色。 3、建筑 根据园林的立意、功能、造景等必要,适当考虑建 筑与建筑组合。充分协调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与园 林其他各要素的关系,精心构造,使园林建筑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 4、园路 园路(包括广场)对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广场或者园路的形式可以是自然式的、也可 以是规则式的,或自由曲线流线型的。广场和园路的 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并在园林中起到交通组织和 联系的作用。 5、园林小品 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园林景观更富于表 现力。园林小品一般包括园林雕塑、园林山石、园林壁 画、石刻等内容。 如果把

9、西方园林中的雕塑作品去掉,或者把中国古 典园林里面的山石、驳岸、石刻、壁雕去掉,园林艺术 形象就不再完整。反之,园林小品甚至还可以单独构成 专题园林,比如雕塑公园、假山园等。 (一)景的含义 所谓“景”就是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是从景 色、景致和景观的含义中简化而来,也就是在园林中的 某一地段,按其内容与外部的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质与 效果即可成为景。 景是园林的灵魂,我国园林非常重视景的建设,故 国内名园多为“集景式园林”,如断桥残雪、苏堤春晓、 构成了杭州西湖十景。 七、园林造景手法 (二)园林造景手法 (1)主景和配景 (2)对景 (3)障景 (4)隔景 (5)框景 (6)借景 (7)添

10、景 (8)夹景 (9)题景 (1)主景和配景 在自然界,植物的干与枝、花与叶、动物的躯干与四 肢(或双翼)都呈现出明显的主一从结构。自然界正是通过 这些差异的对立,又共同成为一种统一、协调的有机组合 的整体。各种创作艺术中,首先要确定主题、副题,重点、 一般,主角、配角,主景、配景等关系,都表现为主从关 系。所以,园林布局,首先在确定主题思想的前提下,考 虑主要艺术形象,也就是考虑园林主景。 突出主景的手法有: 中轴对称(泰姬陵) 主景升高(黄鹤楼) 环拱水平视觉四合空间的交汇点 构图重心位置 渐变法(颐和园:排云门28度-排云殿 49度-德辉殿62度-佛香阁) 泰姬陵 黄鹤楼 颐和园 万寿山

11、 ( 2)对景 在对景是指静观或动观时安排在游人正前方的一些景 物,借以免除视觉中的寂寞感。 静观的对景是指建筑物附近的附属景物,如休息建 筑供人停留休息,但不是单纯的休息,要有景可赏。 动观的对景是在道路端头或转弯的地方安排简单有 趣的景物,使人在路上移动时受到它的吸引,至少感到前 方有景可赏,心情上稍有安慰。 雪香云蔚亭 远香堂 ( 3)障景 障景又称“抑景”,是在园林入口处安排一些景物, 将全园风景作适当的遮掩,免于一览无余的抑景手法。这 也是东方园林的艺术传统。 障景是我国园林起景部分常用的传统手法,可以运用 不同题材来完成。 (1) 这种屏障如果是叠石垒土而形成的小山,叫山障 (2)

12、 运用植物题材,例如一片树丛,就可以叫做树障 (3) 运用建筑题材,通常在宅园,往往要经过转折的 廊院才来到园中,叫做曲障 ( 4)隔景 隔景是将绿地分为不同的景区,造成不同空间效果的 景物。隔景在造园中所起的效果和作用要根据主题要求而 定,或虚或实,或半虚半实,或虚中有实,或实中有虚。 (1)实隔 山和石、实墙、一般性建筑可以隔断视线,为实隔 (2)虚隔 空廊花架、乔木地被、水面漏窗虽然造成不同空间的 边界感却仍可保持联系,是为虚隔 (3)虚实隔 堤岛、桥梁、林带等常可造成景物若隐若现的效果, 称为虚实隔 ( 5)框景 框景是将一个局部景观比作一幅具有画框的风景画, 山因此而得名。 充当这个

13、景框的可以足门、洞、窗、孤曲的枝条或两 丛树木等。例如墙上设空窗,如同挂了一幅空框,因此框 景又叫做“无心画”“尺幅窗” 人们在一定距离欣赏限 制在景框之内的景观,感到别有风趣,因此造园家在适当 的位置上巧妙地利用这一手法引人人胜。 ( 6)借景 借景是东方园林艺术特有的一种手法,是将园外景物 有意识地组织起来进行欣赏。 园林的面积不拘大小,总是空间有限,设计者意欲获 得无限的意境,扩大空间感,最好是巧妙地借取园外的景 物,既不费财力人力,又长期免费供应美景。最早是巧借 园外的远景,以后认为园内的景物之间也有借景的意味。 借景是极为重要的造景手段。园冶里就单有一篇论及 借景的重要性:“借者园虽

14、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 峦耸翠,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 之,斯谓巧而得体者也。”就是说借景能使可视空间 扩大到目力所及的任何地方,在不耗费分工财力,不占园 内用地的情况下,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 借景北寺塔 ( 7)添景 为使园景完美,往往在景物疏朗或感到不足之处,增 设一些用以丰富层次的景物便是添景。建筑、植物均是构 成添景理想的材料。添景在宾馆饭店等场所更应受到重视。 环保鸟为古镇增风添景 ( 8)夹景 夹景是用来遮蔽两旁留出的透景线,借以突出轴线顶 端主景的景物。 夹景可以造成景物的深渊感,它可由山、石、建筑和 植物构成,本身的变化不要使人感到过于突出。拙政园西 部为突出

15、倒影楼而东设曲廊,西有土山,两相交峙并有空 廊在前作为添景,产生的效果比较理想。 ( 9)题景 题景就是景致的题名。 对厅、堂、轩、馆等建筑,根据它们的性质、用途而 予以命名和题匾,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种传统手法。 这种方法后来亦应用于园林的风景中,为各种景色标名题 字,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题景亦有人称之为点 景。 八、案例分析 1、厦门园博园 2、西雅图煤气场公园 和谐共享 传承发展 1、厦门园博园 和谐共享 传承发展 基址原为鱼塘 特点: 地形平坦 水域面积大 基 址 现 状 规划后 填埋 抽水 保留原有肌理,加以局部改造,响应园博会主题 “和谐共存,传承发展 ”。 场地原有肌

16、理被水域分隔后肌理 池塘 湖面 原基地唯一一 条车行道 园博大道 地形平坦高差变化 抽干水后的鱼塘变为可利用的 下沉活动空间 竖向分析 2、西雅图煤气场公园 地 点: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圄市SeattleSeattle,WashingtonWashington,USAUSA 设计师:理查德哈格事务所Richard Haag AssociatesRichard Haag Associates 公园位于西 雅图市联合 湖北岸,突 入水中的岬 (jia)地 上,公园占 地面积 8公 顷。 基地原先为荒弃的 煤气厂,地面大面积 受到污染,而且煤气 厂杂乱无章的各种设 备,从城市很多地段 以及交通流量很大的 湖岸边都可以看到, 有碍观瞻。 西雅图市政府原先 打算将煤气厂旧址改 成传统自然风格的城 市树木园景观,但是 对大面积污染的处理 以及各种设备的拆除 需花费大量的费用。 因地制宜,保留了部分陈旧的工厂设备,结合现状, 充分尊重基地原有的特征,为城市保留一些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