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四 小雁鹅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 所罗门王戴着它, 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 生物学家劳伦兹愿意相信这个传说, 他将给世人“谈谈动物的私生活”看成自己的责任, 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科普作品,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课文小雁鹅恰是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小雁鹅写得活灵活现,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全文32 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8 自然段):小雁鹅的出生。作者在简要介绍了小雁鹅的孵化过程后,详细描写了小雁鹅的破壳而出和刚出生时的状态。 “今天是个大日子”“在这些雁鹅蛋里面一定有大事正在发生”, 足见作者对第一只小雁鹅出生的极度
2、重视和关注。 于是,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他的视线几乎就没有离开那个雁鹅蛋, 当幼雏一个伸展颈部的动作破壳而出的时候,作者的喜悦溢于言表。 可是, 刚刚出生的雁鹅只是一只可怜兮兮的丑小鸭, 为什么它是一幅湿漉漉的模样?它的羽毛本来就是湿的吗?作者巧妙地以介绍一个小魔术的方式, 交代出自己帮助雁鹅脱去蛋膜由丑小鸭变成可爱的小雁鹅的全过程, 深入浅出地将枯燥的生物知识讲得惟妙惟肖,真是独具匠心。第二部分( 915 自然段):与雁鹅建立母子关系。作者怀着极大的热情对初生的雁鹅定神细视, 引来了小雁鹅那小黑眼珠的一番仔细打量和一阵“热情的问候”, 不料这短暂的对视却成了认亲仪式, 小雁鹅将作者当成妈妈
3、了, 作者再想把它放回大白鹅身边已经成为不可能, 尽管作者深知背上这“小小十字架”“不知道要花去我多少时间和精力”, 可“可怜的小家伙嘶哑的稚嫩哭声”和它追赶作者时“惊人的速度和决心”, 让人“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变软”,万般无奈下,作者不得不履行“妈妈”的职责, 将小雁鹅带在身边, 并为之取名“玛蒂娜”。第三部分( 1631 自然段):雁鹅对孤独的本能排斥。这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 1627 自然段):小雁鹅对“我”的深情依恋。这一部分是课文最为精彩的部分,小雁鹅视“我”为妈妈, 于是白天、 晚上对我进行了百般“纠缠”,不依不饶。 白天“我”不得不将它随时带在身边; 晚上, 小雁鹅对“
4、我”的依赖更是变本加厉, 尽管“我”想尽各种办法,可是都无法安然入睡,整整一个晚上,“我”与小雁鹅之间展开了一系列较量,可最终还是以“我”的屈服和顺从而告终。 这一部分集中地、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的宽厚、 仁慈 和对动物的极大耐心。 “我在这里, 你在哪里?”“我在这里, 你到底在哪里嘛?”“我要睡,晚安。 ”作者用一颗充满慈爱的心灵去感悟小雁鹅的内心世界,“我不得不投降”,不是作者的无能, 恰是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我们仿佛能够想象, 作者在小雁鹅的每日“折磨”下会怎样的心力交瘁, 可是人类对幼儿最初的照料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将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爱给予小雁鹅,换来的是小雁鹅对“我”的深情
5、的依恋,在第 27 自然段中,小雁鹅亦步亦趋地跟随, 和它“没完没了的热情问候”, 让“我”觉得感动莫名, 这是超越任何物质的一种精神的满足和幸福,是生命与生命真诚尊重与沟通的硕果。第二层( 2831 自然段):小雁鹅对手足的依恋之情。有了与玛蒂娜的经历后,“我”不想再认养其他小雁鹅了, 而玛蒂娜与作者特殊的亲密关系让作者对小雁鹅们的行为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 他发现小雁鹅对手足的依恋并不针对任何特定对象, 而只和数量有关。 这一部分由玛蒂娜与其他几只雁鹅的关系很自然地从另外一个角度介绍了小雁鹅们对孤独的排斥, 结构严谨而流畅, 而作者最终不得不“要么就只带着玛蒂娜, 要么就一帮兄弟姐妹全带上”
6、的做法又与前文的慈爱与耐心一脉相承。第四部分( 32 自然段):与雁鹅为伴的收获。其实在前文中读者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小雁鹅们超出常人的付出和超出常人的爱已经收获了常人难以了解的发现。 而此段作者的直抒胸臆,进一步强调了“与一群雁鹅朝夕共处的那段日子”对自己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全文没有丝毫呆板的介绍, 自始至终饶有趣味, 读来亲切自然而又意味深长。 人和野生动物间竟然能够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这不啻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文中表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仔细观察、 细心揣摩的科学精神。 尤其是作者与动物之间平等共处的心境, 作为人类对其他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以及全身心陶醉其中的理解与沟通, 更是全文最值
7、得称道之处。 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或许本文能启发学生对和谐共存, 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严肃的话题有更为深入的思考。二、问题探究1劳伦兹对小雁鹅超出他自己想象的付出,获得了大大超出他预料的收获,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毋庸置疑的真理。 而劳伦兹对小雁鹅的付出不是简单的时间和体力的付出, 其背后是一颗对世间万物博爱的心灵, 是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理解和敬畏, 劳伦兹用他的仁慈和诚实换得了动物们全身心的信赖。 其实地球上的动物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的是人, 人类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就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回报人类, 当我们再抱怨其他
8、生命或自然带给我们的不幸时, 想一想劳伦兹的付出和我们自己的行为,怎样更好地生存的答案就不言自明了。2劳伦兹作品的语言特点。亲切自然, 充满了爱心。 劳伦兹将自己与小雁鹅之间的研究与被研究、 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变成了“母子关系”,于是他笔下流淌的不只是文字,还有爱与亲情。 如:“只见小家伙歪着一颗小脑袋瓜, 用它那漆黑的大眼睛仰头望着我。 正像大多数鸟类一样, 这只小雁鹅也用一只眼睛定定地凝视着我, 因为它想把我看个仔细。 ”“听到这可怜的小家伙嘶哑的稚嫩哭声,而且跌跌撞撞、 连滚带爬地,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向我这边冲过来,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会变软。”思考与讨论一、有人说, 所罗门王的指环中的劳伦
9、兹就像老顽童,可以一边学雁鹅叫,一边带领一队小雁鹅在草丛中满地爬。读过课文,你对劳伦兹有了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外化出来的语言去用心感悟其内心有意义的思想感情,实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文为心声, 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艺术。 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加以评价,要有理有据,不可泛泛而谈。参考答案: 劳伦兹首先是一个细心严谨的科学家, 于是才有了这般详细的记录和详实的描写; 他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 否则他和小雁鹅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 他像动物一样聪明可爱, 因为他能容忍动物的本性, 尽其所能地满足小雁鹅的生存需求; 他仁慈而又极富耐心, 面对
10、小雁鹅“跌跌撞撞、 连滚带爬”对他的求助, 他的心便一下子软了下来;面对小雁鹅对他的依赖和“折磨”, 他没有急躁和反感, 而是付出体力与时间, 换得了小雁鹅极大的信任。劳伦兹曾说:“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 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读过课文, 我们会被劳伦兹对小雁鹅的爱心和耐心感动。 劳伦兹是一位可敬的动物学家, 也是一位可爱的慈祥仁厚的长者, 他体会和分享小雁鹅的喜怒哀乐, 并以此为幸福,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应怎样善待生命。2、 劳伦兹把小雁鹅当做自己的孩子。 在人类日渐远离乡土和蛙鸣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应如何与其他动物相处呢?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学习语文
11、中学会思考生活, 学到更长效的知识和思想。 教师应提醒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呵护小动物, 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动物提供一点帮助, 在人类生存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其他动物的生存权益。参考答案: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劳伦兹这样与动物朝夕相处, 成为专家。 但劳伦兹却用他的行动告诉人们: 人类绝不应因为日渐远离自然而日渐冷漠。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儿女, 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在地球上安定生活的权利, 敬畏自然是人类正确的生存态度,人类亲近自然、 与其他动物友好相处, 是地球健康生存的保证。 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生态平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不妄自尊大, 不任意胡为, 用心地去尊重
12、生命的神圣和权威,是人类的最佳选择。3、 反复阅读课文第二段, 与同学们讨论一下, 应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动物的行为?并仿照第二段对动物行为进行描写。设置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课文是写作最好的例子。参考答案: “具体”源于细致的观察; “生动”源于对写作手法的灵活运用。 此题要注意提示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描写对象,把握好写作顺序,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描写对象的行为。教学建议一、本篇课文通俗易懂,但篇幅较长,课前应布置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二、由于课文是原著的节选,所以上课之前, 可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劳伦
13、兹和 所罗门王的指环的相关资料,便于课上的交流和对课文的理解。三、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而又生动活泼,科学严谨而又不乏幽默,作者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就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反复朗读、 反复品味去领悟本文的精髓。 可结合“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讨论, 加深学生对劳伦兹高尚的精神境界的理解。4、 教学中应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可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身边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事例或人与动物不和谐相处的事例,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从我做起, 保护自然人人有责。相关资料一、关于作者康拉德劳伦兹博士于 1903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虽然受到父亲的期望影响,劳伦兹博士于
14、1928 年获得医学学位,但是他并不以医生为职,自小对自然观察的热忱促使他进入动物学研究领域,于1933 年修得博士学位。 1937 年,劳伦兹博士受聘进入维也纳大学教授比较生理学与动物心理学。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研究工作被迫中断,劳伦兹进入德国军队中担任军医,随军到达苏联时被俘。 1948 年被释放回到德国,随后担任艾顿堡比较行为研究院院长,1951年出任马克斯普郎克行为研究所所长,至 1973年卸任。1973年,劳伦兹博士与其他两位动物行为学研究者同获诺贝尔医学奖,以褒扬他们在动物行为学上的奠基成就。 劳伦兹得奖的原因, 在于其严谨的观察与实验设计, 对大家难以定义的“动物行为”进行详细
15、研究并得到许多突破性的理论,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 就是“铭印”( imprinting ) 效应。 铭印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行为,对于特定刺激讯息的学习过程发生的次数很少, 甚至仅需要发生一次, 就会对动物个体产生终生的行为影响, 而且铭印通常有阶段性的因素, 也就是说, 仅在某一特定发育时期能够接受这种刺激讯号并产生记忆, 超过这个时期, 动物即使重复地接受到这类讯息, 也不会产生与铭印同样的记忆效果。 例如母亲之于子女, 铭印使得幼小动物对于母亲产生记忆, 追随并模仿母亲的行为。 劳伦兹博士成功地使一群孵化的雁鹅把他当做是“母亲”, 这些独特的研究经验, 在他的另一本著作 雁鹅与劳伦兹中有非常
16、详尽的叙述。当然, 科学研究的精神, 就在于“可推翻前人的错误结论”, 劳伦兹博士的研究方法受到后继的一些动物行为研究者的质疑, 他们认为劳伦兹博士以“豢养”的方式收集行为数据是一种对动物行为严重的干扰,这些观察有可能因为动物与博士之间产生互动,而有过度“拟人化”的现象。 然而, 即使是有瑕疵, 没有他与动物间的密切交往与对动物的细密观察,我们对于动物“言行”的了解根本无从起步。 劳伦兹也将触角延伸至人类的行为, 特别是斗性( aggression ),由于题材本身的敏感性高,这些理论也引发了许多论战。除了是一位成功的行为科学家, 他也致力于科普文学的写作, 将个人的研究体验与大众分享,作品包
17、括所罗门王的指环、当狗遇见人以及最后的著作雁鹅与劳伦兹,这些作品引导大众了解动物行为,并启发研究人类行为的途径。1989年春天,劳伦兹在艾顿堡逝世,享年86岁,这位行为科学的开山祖师虽然已经不再与世人分享他的心得,但是他的精神,已经融入行为科学领域的许多层面中。二、所罗门王的指环德文版序言这都是基于动物之爱我在愤怒之中的所作所为,瞬间的繁华灿烂,经过一夜的风吹雨狂,已被摧折。我以满腔热情浇灌的花朵,不断抽枝发芽,迟迟才盛开却永远受天之佑!罗斯杰( peter rosegger )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 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 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这点你们完全可以放心,我就是这样
18、的人。可是罗斯杰这首美妙的诗, 对我而言并不全然适用。 我生平所写的第一本书固然是源自我对动物之爱, 更是源于我对民间流行的动物行为学著作的愤怒。 我必须承认, 如果我这一生当中曾经因为愤怒而做出什么事, 纯是由于看不惯这些动物书籍的胡扯。我为什么生气?因为有这么多糟透了的、 虚假不实的动物学著作, 这样的书到处都买得到; 因为有这么多欺世盗名的作家, 装出一副非常内行的样子, 其实对动物根本就一无所知。是谁让蜜蜂扯开喉咙大声尖叫?谁又让梭鱼( pike ) 在战斗中扼住对方的脖子?这不过证实了这些书的作者, 连笔下动物的外表也不能够认识得很清楚, 只是任凭自己的观点和喜好来描写罢了。 如果他
19、们能从那些经验丰富的豢养动物的人那里多学到一些知识, 然后再来写书,应当就能达到像老黑克(heck) 、 柏格 (bengt berg ) 、 爱坡 (paul eipper ) 、 汤普逊 (ernstseton thompson)或是纳伦(wache kworone-sin narren )等人的成就,这些人都花了一辈子去研究动物。 那些不负责任的动物书, 究竟会对读者尤其是那些最容易投入的青少年读者,灌输多少错误的观念,也是我们无法估算的。我们没有理由反对艺术家有创作的自由。 为了表现手法的需要, 诗人可以把动物和其他事物拟人化或塑下特殊的造型,例如吉卜林( rudyard kiplin
20、g , 1865 1936, 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笔下的狼和豹,他那只无与伦比的“锐极踢急踏威”( rikkitikkitavi ),讲起话来宛如人类;还有邦赛尔思( waldemar bonsels )笔下的小蜜蜂“玛雅”( maja ),甚至就像她自己一样拘泥多礼。 只有那些真正熟悉动物的人, 才有资格使用拟人化或塑型的手法。 至于,造型艺术家在塑造动物形象时, 固然不必一定要做到科学上的精确, 可是他如果只是惯用僵化的形式, 来掩饰自己在准确度方面的无能, 他的作品只会加倍糟糕。 我是自然科学家, 不是艺术家, 因此我完全没有“自由创作”或者对动物任意加以塑型的特权, 更何况我完
21、全不认为有这方面的需要。 因为真相本身就已经很迷人了, 你只要举出事实 (正如进行任何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一样) , 就已经足够向读者说明动物的美了。 因为大自然的真相就已经充满了令人着迷而又使人敬畏的美, 你越是深入探究每一个细节和每一项特点, 就越能发现它的美。 如果你以为实事求是地做研究, 或是确实认识和理解了大自然, 会破坏你在欣赏大自然的奇迹时所得到的乐趣,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我的经验是: 你对大自然知道得越多, 就会越深刻、 越持久地为它迷人的真相所感动。那些成果丰硕的优秀生物学家, 都是发自内心地欣赏造物之美, 因而以此为终生志向, 并由于研究工作而增长的知识, 反过来更加深了他
22、(或她)在欣赏大自然和工作时的乐趣。 在生物学的众多分支当中,我选择动物行为学作为我终生研究的领域, 也正是基于我对这种乐趣的深刻体会。 为了研究动物行为, 你必须和活生生的动物建立亲密关系;你还得具有超人的耐性若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兴趣,实不足以维持你的耐性。如果你对动物没有爱心,不能把动物视为人类的近亲,就别想与动物建立互信的关系,也别想在研究方面有什么重大收获。希望我没有糟蹋了这本书, 即使我承认, 我是基于愤怒才写出这样一本书的, 可是这种愤怒,其实正是出于我对动物之爱啊!(劳伦兹著,游复熙、季光容译所罗门王的指环,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8 年版)三、所罗门王的指环中文版序一本介绍动物行
23、为的书记得以前有个孩子, 不知被谁派到田里去摘瓜。 他本来是想抱个最大的瓜回来的, 可是不知怎么, 每次他刚相准了一个大瓜要采, 总是发现前面还有个更大的在等着, 就这样一再地延宕,到最后整块田都走完了,还没采到一个瓜!像这样的经验大概大家都有过吧?不一定是摘瓜, 拾麦穗、拾贝壳、做研究、 买东西全一样,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只顾贪着远方还没到手的好处,而把眼前的许多机会白白放过了。偶尔有个人不这样: 闯进生命的果园里能够当机立断, 选中了合适的瓜就执著到底, 再不后悔,他的成就往往也非同小可。 我们到今天所分享的许多科学、文学的果实, 几乎大半都是由这样的人带出来的。 1973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4、的得主劳伦兹博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虽然他算是20 世纪最了不起的博物学家,替动物行为学(包括人的生物行为在内)打开了新纪元,他的伟大生涯,却是从一个粗制滥造的鱼网和一台老旧的显微镜开始的。劳伦兹从小就有就近取材、 不放过眼前事物的长处。 他和父母同住在奥地利南部的一个河滨小岛上,多瑙河正从它周边流过。由于大河每年一度的泛滥, 不但人烟稀少, 附近的土地也免被耕作,许多野生动物得以在上面滋长繁殖,等于受到保护一样。普通人住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劳伦兹却能别具慧眼, 他认为古老的欧洲大陆腹心里, 居然空出了一块原始自然的野地,实在是太奇妙、 太难得了。 无论如何, 不能白住。
25、他尽量跟附近的野生动物打成一片:开始时只是好奇,养几只不关在笼里的小鸟,设几个能自给自足的鱼槽, 桀骜不驯的地鼠,配一群勇猛温顺的好狗。由于他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不妄想、不附会, 能够在一堆乱糟糟的独立事件里, 寻出它们的通性和共同点,他的观点总是比一般人更深入一点。渐渐地他发现,再小、再不起眼的社会动物,也有彼此用以通情达意的信号, 只要知道它们所用的“字眼”, 学会了它们的“语言”, 就跟戴上了所罗门王的魔术戒指一样, 虽然不同种,也能和它们建立互相了解、 极其亲密的关系。劳伦兹因为掌握了这个秘密, 所以能将四周别的生物发生的一些真实而美丽的故事通译出来,写成了一本非常特别的书,这本书就叫
26、所罗门王的指环。有很多人把劳伦兹比为现代的法布尔 ( jean henri fabre , 18231915, 法国昆虫学家) :两人都喜欢在天然环境里观察动物的行为, 两人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客观的态度, 两人的文笔都极生动、准确,又对生物学界有难以衡量的贡献。其实呢,至少从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看来, 劳伦兹比法布尔似乎更多了一份诗人的情怀, 他对别种形式的生命总是充满了敬意和同情心。 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冷静实际”的科学家, 绝不感情用事, 我们却一再地看见他为他的野生朋友做出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牺牲,像忍受穴乌( jackdaw )“娇客”的喂食, 欣赏大鹦鹉“可可”的恶作剧, 为失了
27、群大唱哀歌的“红金”寻找养子养女等。他这种又冷静、又深情、又写实、又活泼的笔触和作风,是我在别的书上所没有见过的。有关动物的书现在流行的不算少,有的真,有的假,有的枯燥,有的充满趣味,有的歪曲事实, 有的把人的感情、人的想法硬生生地栽插在动物身上。 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除了提供我们许多新的事实、新的见解,还对一些我们习见的老现象、旧动作,作了新的诠释。 我以为它的最大特色不但在它的“真”、 它的“趣味”上, 还在它的“透视力”。劳伦兹写这本书的原意是要给外行人看的,他自以为从园里搬出的是个并不起眼的小瓜, 谁知道这瓜却会见风就长, 到现在为止, 已经被公认是近年最好的一本有关动物知识的书了。瓜
28、味之美,香气之浓,不一遍、两遍、三遍去细细咀嚼,简直是难以尽兴呢!(季光容,选自劳伦兹著所罗门王的指环,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8 年版)四、劳伦兹和他的所罗门王的指环劳伦兹是奥地利的一位动物行为学家。 为了观察动物, 他常常在家里养一大堆动物。 这些动物包括各种各样的门类,有鱼、水鼠、鹈鹕,也有渡鸦、燕八哥、雁鹅,甚至还有戴帽猿等等,至于猫、狗、鹅和火鸡,老早就是他们家的伙伴了。这些稀奇古怪的动物当然是劳伦兹先生的观察对象,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经常超出观察与被观察、 研究与被研究的关系, 而成为朋友甚至“父子”“母子”关系。对这些亲密关系的描述,构成所罗门王的 指环一书中最令人心动的部分。
29、信任人而且读者一定会注意到, 劳伦兹养的动物不论鸟兽或者虫鱼多半都很聪明活泼, 愿意成为人的伙伴, 或者毋宁说愿意人成为它们的同伴。 劳伦兹有一只渡鸦,名叫若哑。这若哑就非常地不同凡响。 它不仅能够和劳伦兹一起出去散步、 滑雪和乘小艇兜风, 还能在自己从前遭受过惊吓的地方, 以紧急的飞行方式和“若哑”的叫声提醒劳伦兹不要在“险地”逗留。若哑和劳伦兹的友谊,是从小就建立起来的,所以,它全身心信任劳伦兹,并把他视为自己的“同类”尽管劳伦兹不会飞,也没有乌黑的羽毛。不过, 那都没有关系, 若哑才不在乎这些呢。 没事的时候, 只要劳伦兹愿意, 它就会特别小心地用自己的尖喙给劳伦兹整理眼睫毛, 就像渡鸦
30、之间常做的那样。 想到一只大乌鸦能和人这样亲密无间, 实在让人羡慕。劳伦兹还养过另外一种鸦科的鸟穴乌。 这些穴乌后来在劳伦兹的家乡奥地利南部多瑙河边的艾顿堡繁殖成了一大群。在经历过可怕的世界大战后,劳伦兹回到家乡,发现这些穴乌还在他家的屋檐下营巢, 就像一些“老家人”一样, 而其他的鸟和动物都走了。他说,“再没有第二种飞禽和兽对我的一点慈悲之心,报答得这样重。”不过,据我看,劳伦兹养的动物, 如果有可能在战争中活下来, 都会这样报答他的。 这些穴乌和劳伦兹的亲密关系是由一只小穴乌开始的。这只幼小的有着黄边大口的穴乌是劳伦兹从一家小店买来的。他亲手给这只名为“娇客”( jock )的小穴乌填喂食
31、物,希望它长大后就把它放走。结果,这只小穴乌在长出翅膀和尾部的羽毛时, 忽然对劳伦兹生出无限的依恋之情, “连一秒钟也不肯离开”他。 “娇客”跟着劳伦兹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 只要他一刻不在, “娇客”就急急地呼唤他。后来, “娇客”能自由飞翔时, 经常跟着劳伦兹去野外散步,哪怕有一大群乌鸦飞过,它也能尽量克制住加入队列远走高飞的欲望,回到劳伦兹身边。因此, 劳伦兹就又养了一些穴乌, 并开始研究起穴乌来 (他以此所作的穴乌行为研究还真的扬名国际呢) 。 这些穴乌也跟“娇客”一样地和劳伦兹要好, 甚至还有一只雄穴乌把劳伦兹当成雌穴乌一般爱护着,“固执地、 一再地用它找来的美食”喂他。劳伦兹认
32、为, 最了不起的是它竟能认出他的嘴“也是摄取食物的入口处”。当然,要喜欢一只穴乌的佳肴“一种由穴乌的唾液和咬碎的小虫混成的烂糊”, 实在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所以, 劳伦兹并不是每次都肯合作的。逢到这种时候, 他都得格外小心自己的耳朵, 不然的话, “马上就有一堆暖热的虫浆一直塞到耳鼓里”。 这就是穴乌喜欢“一个人”的方式。 这件强人所难的事如果发生在别的雌鸟身上, 那真是求之不得的。 所以, 雄穴乌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有一阵子,它每隔几分钟就要喂劳伦兹一次。而这些穴乌还不算最“黏”人的鸟。 一只名叫玛蒂娜的小雁鹅 (即灰雁),才真正是劳伦兹一步也不能离开的小家伙呢。 也是在战前,
33、劳伦兹“委托”家里的大白鹅和同样又白又胖的母火鸡代孵了 20 枚雁鹅蛋。 其中 10 枚宝贝蛋在最后两天里由劳伦兹看护。 第一只小雁鹅破壳而出后, 劳伦兹细心地用棉球把它的羽毛清理干净, 使它变成一个圆滚滚的可爱的绒毛球。 等到这只小雁鹅能够站立,并把自己的脑袋挺直的时候,它就开始歪着小脑袋瓜,用它那漆黑的大眼睛仰头望着劳伦兹。 它就这么站着久久地凝视着劳伦兹, 直到劳伦兹动了一下,说了话,它就开始热烈地跟劳伦兹“打招呼”。这么一来,这只小雁鹅就把劳伦兹认定是它的妈妈了, 不论劳伦兹用什么方法也不能再把它交给大白鹅了, 否则它就哀哀地悲泣起来。晚上睡觉时,把它放进睡房还不够, 小雁鹅过一两个小
34、时,就用它那轻微的声音, 试探劳伦兹是否在身边。如果劳伦兹不回答,它就着急起来,不肯睡去。结果,劳伦兹不得不学会了在梦中也能“哥安哥安哥安”地回应小雁鹅的本事。 劳伦兹果然担当起雁鹅妈妈的角色了。 小雁鹅玛蒂娜有了“妈妈”, 整天神气活现地迈着小小的步伐, 亦步亦趋地跟在劳伦兹的身后。只是, 为了够资格担负起照顾玛蒂娜的责任,劳伦兹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精力和才智。 为了这一只缠人的小雁鹅, 劳伦兹就没有办法同样地照顾另外9 只小雁鹅了。 在另外的小雁鹅陆续出世时, 不等到它们用漆黑的小眼珠凝视他, 劳伦兹就赶快把它们从火鸡的臀下,挪到大白鹅的巢里。这样,它们就是大白鹅的孩子了。即使如此,在那个
35、夏天,劳伦兹为了照看这些雁鹅所花的精力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过, 他认为自己从它们身上学到的东西也“大大超出了预期”。 因为他对雁鹅所作的最重要的研究, 就奠基于他“在多瑙河畔的浅草洼里, 与一群雁鹅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 他说“我常常光着身子, 跟它们疯在一块, 我们一起在草堆里爬来爬去, 或是在水里游泳戏水”。 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游戏中,劳伦兹对雁鹅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研究才博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对一个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研究方式吗?只是, 劳伦兹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 也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 否则,他和动物之间就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了。人们都看到他养的动物聪明可爱
36、,其实更聪明可爱的是劳伦兹。他能够容忍动物的本性, 和它们和谐共处, 而不是像许多人那样把家养动物按照人的意志转变、扭曲, 企图让动物适应人的生活。后面一种情况当然会大大地违反动物的习性,使动物在人的饲养下, 不快乐, 不健康,甚至痛苦万分。 而劳论兹让他的动物在他家里就像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一样自由自在,结果是,动物不仅健康成长,而且和人的关系极其亲密。 它们全身心地信赖人,把人当做自己的同类一般来看待。能够获得许多动物的信赖,这个人一定是仁慈和诚实的,因为动物虽然没有语言,却能了解最细致的表情和动作。如果总是以嘲笑和欺骗的方式对待动物,动物一定能够感觉到。地球上的动物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人
37、。 让一只家养动物健康活泼、信赖人,还是委靡不振、充满惊惧,全在人。当然,说到容忍动物按自己的习性行事,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比如你的大乌鸦一再地想要喂你烂乎乎的鸟食,如果“不从”就喷到你的耳朵里。比如那些刚孵出来的小水鸭子,只认低头爬行的劳伦兹,可这个“爬行物” 一起身,它们就像被抛弃了一样“哭泣”,所以只能腰酸腿疼地继续爬行,还得不断地模仿鸭妈妈的叫声。而那个更高级的动物一一戴帽猿“歌罗丽亚”,还会逃出暂时锁住它的笼子,报复性地把大台灯仍到养鱼的水柜里,更不可思议的是,它还能打开书柜的锁,把里面的书拿出两本,一页一页地撕下来塞到水箱里,等到劳伦兹在黑暗中回到家,“歌罗丽亚”
38、就蹲在窗帘竿上窃笑。面对这样的破坏,劳伦兹首先注意到“歌罗丽亚”对事物关联性的了解,猜想它“一定用了相当久的时间”才完成这个实验。只是,劳伦兹也说,这项令人激动的实验的“代价太昂贵了一 点”。另一种更有趣的“破坏”是他们家的黄冠大鹦鹉做的。这只生动的大鹦鹉自从和劳伦兹一家混熟以后,就越来越聪明了。它善于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扣子都啄掉,还特别乐意把劳伦兹母亲织毛衣的毛线一圈圈地绕到树上,浪费完为止。有一次,这只大鹦鹉趁劳伦兹的父亲睡午觉时,把老先生衣裳裤子上的扣子都啄掉,还分别把这些扣子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做一堆, 背心上的做一堆, 另外,一丝不错地,裤子上的扣子也排做一堆。”这一回
39、,着实把劳伦兹的父亲气得七窍生烟, 却没奈何。不过,在劳伦兹看来,当这只大鹦鹉,或者别的大乌鸦之类的,在劳伦兹回家的 路上,听到他的一声呼唤就从高空俯冲而下,稳稳地飘落在他的肩上或手臂上时,所有它们从前做的坏事,“似乎都得到补偿了”。 劳伦兹说:“像这样的经验就算一再重复,也不会 因为司空见惯就失去魅力。” 一定是对动物的爱使他如此,而不是别的比如学术研究等外在的东西使他如此。他说:“你对大自然知道得越多,就会更深刻、更持久地为它迷人的真相所感动。那些成果丰硕的优秀生物学家,都是发自内心地欣赏造物之美,因而以此为终生志向的。”对读者而言,是一个仁慈的人和动物的交往打动人心,是动物对人全身心的依
40、赖和信任让人感动。劳伦兹对动物爱护有加,一心让自己的动物过尽量自然的生活,并且积攒了很多经验。他愿意把这些经验告诉更多的人,于是,书中就有了 “对动物的恻隐之心”和“如何选购动物”两章。劳伦兹对处于痛苦境遇的动物有极大的同情,比如那些被动物园剪去了翅膀尖上的骨节因而不能随季节迁徙的天鹅和被圈在窄小笼子里的鸟,以及被笼养的某些哺乳类动物等。他基于动物园和自己饲养动物的经验,建议人们在选择一个动物做伙伴时,一定要慎重。因为虽然人们想要接触更为自然的东西,但是,“却不见得任何一种动物都能养在家里,做大自然的代表”。这些不能养在家里的动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不能跟你生活在一起, 另一类你不能和它一起
41、生活。前者多半是那些极端敏感的动物,它们在人为的环境里很难保持健康”,后者则包括那些总爱调皮捣蛋的“家伙”。这样的忠告是非常有用的,因为人和动物生活在一起并不总能得到快乐,而许多动物跟人呆在一起更会痛苦呢。在劳伦兹的时代,人们并不在意把野生动物尤其是比较可爱的小动物比如鸟类和小的哺 乳动物捉回家养育, 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也不普及。所以,劳伦兹没有提醒人们把野生小动物带回家饲养的危害。但是,时至今天,当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的时候,再把它们掳掠回家就不应该了,除非野生动物受了伤或遇到了危难。野生动物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它们原来的栖息地,而没有受到破坏的栖息地可以说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所以,在那些不能和人一起生活的动物里,也应该列入野生动物。因为,野生动物快乐或者艰辛的生活是它们本来应该有的生活。人至少不能为了自己的一时之乐而毁坏了野生动物的一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州左海置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西交科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城县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企业招聘18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河南开封国禹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园区转运中心人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河南开封市杞县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陶园中英文实验学校招聘初中英语教师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人民政府青年就业见习基地招募见习人员15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度威海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公开招聘教师(6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机关文件借阅管理制度
- 软件开发项目分包管理实施框架
- 2024年四川省理塘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计划38名笔试题带答案
- 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心理学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 老人常见意外事故预防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新)
- 第八章-统计指数(平均指数)
-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DB 32-T 3904-2020)
- 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废旧船舶拆解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