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哈162中语文组 孙立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影响;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过程与方法:朗读、品读、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诗歌中融注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导语: “晋陶渊明独爱菊”,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菊,花之隐逸者也。”陶渊明,也确实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以“力耕”谋求“衣食”,被后世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板书)初中时,我们就已经学过陶渊明的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饮酒其五等,
2、现在还能回忆起作者对桃花源的描写吗?齐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在嚣闹之中的我们若能得到这样一方净土,疲惫的身心便会获得一丝安慰。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千年之前跟随五柳先生一同感受归园田居。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作者简介: 让我们重拾一下对陶渊明的记忆。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谥号“靖节”。因做过彭泽县令,故又称“陶令”“彭泽令”。 四、整体感知: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同学们
3、听的时候,是否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了呢?荫,yin,四声,动词,遮盖;暧,ai,要注意这个字的写法。 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带回千年之前,入情入境地自由朗读。 学习诗歌,要注意反复吟咏,注重体会诗文当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五柳先生在本诗中为我们描绘了美好、平淡的农村生活景象,表现了隐逸生活带给他的什么心情?(无限欣悦)。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欣悦、舒适的心情。 五、分析文本品读 读诗如同饮茶,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斟酌、品味。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品读这首诗。 1 解题: 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我们围绕着“退”字讲了“为何退”、“如何退”、“退的结果”等问题,也就是说“退”是题眼;那么
4、本首诗的题眼是什么呢?“归”。 2 分析: 我们围绕这个“归”字看看作者 A 从何而归 B 归向何处 C 归去如何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首诗,用诗句来解答这几个问题。 A 从何而归。 我们先来看从何而归,谁能站起来回答一下?(直接找人说)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官场生活 (板书) 作者将生活在其中的自己又比喻成什么呢?羁鸟、池鱼(板书) 它们有什么特点?被束缚,不自由。 回答的很好,请坐。 看到羁鸟池鱼让我想到了作者在饮酒其五中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飞鸟正好与羁鸟相反,它是自由的,独立的,这一句诗中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
5、的向往。(板书) 那由“尘网”、“樊笼”、“羁鸟、池鱼”这几个意象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官场的态度厌恶! B 归向何处归园田 厌恶官场、向往自由的靖节先生归向何处了呢?归园田、自然。(板书) 什么样的园田?(园田的景色如何?) “方宅十余亩”(齐读)读的过程中你是否想象出了这幅画面呢。我们看看作者都选取了哪些具体事物来表现田园风光?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狗、鸡、户庭、虚室”。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普通,常见,充满生活气息,具有代表性。 那写景的时候,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生答)前四句近景,后两句远景;前六句都是静景,后两句是动景。由近及远,有动有静。 思考一下,作者运用什么手法
6、来描绘这些景物的?(找生答)白描。(如果生答不上:描绘景物时,我们可以选用优美、华丽的辞藻进行修饰渲染,也可以选用最朴素、最简洁的语言真实地再现这些景物。作者在这里选用的是后者。这在文学上被称为“白描”。) 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叫做白描。 我们刚刚结束的是散文单元,散文的特点: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富有诗情画意。之前给大家留了个预习作业:用散文语言来描绘一下靖节先生笔下的田园风光。(找生答,简单评价) C 归去如何? 从五柳先生及同学们的描绘中,我们能感受得到田园景色是平淡的、和谐的、幽美的,那么身处其中的五柳先生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可
7、以回忆学过的几首诗。 五柳先生传中:“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隐居生活也不是衣食无忧的,而且饱含了劳作的艰辛。其实他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归园田呢? (生可能答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应及时给予肯定。对,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简单翻译,为何还要入世为官?误落尘网中,“误”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后悔。但陶令入世为官的十三年中曾多次辞官做官,仅仅一个误字是不能诠释的。也
8、就是说“性本爱丘山”不是他归园田的全部原因,那继续在诗中找。守拙归园田。对,归园田为“守拙”)前面我说过,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才辞去官职,归隐田园的,谁了解这个故事给大家讲讲?(生回答。幻灯片显示。如果没有人知道,则读一句翻译一句。) 那怎么理解“守拙”呢?拙是愚笨的意思,这里是愚笨吗?不是,那怎么理解。根据你对陶渊明的了解来理解这一句。(生答。)他不愿意像别人那样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意做事,坚守着自己心灵的方向。虽然“夕露沾我衣,”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愿意愿(不违背自己的意愿生活。) 作者归隐后的感觉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复体现了他什么情感?(脱离官
9、场、实现愿望的喜悦与解脱之感。)尽管归隐生活并不如意,但作者仍然自得其乐,这就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倾向和人格追求厌恶官场,追求精神、心灵的自由。 六、小结: 回过头看这首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来形容叫“返璞归真”。 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 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 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归园田居组诗一共五首,我们现在接触到了两首,同学们课后可以找到另外三首自行鉴赏。 七、风格探究: 到这里,我们已经学过不少陶渊明的诗作了,那么能不能从学过的诗文中总结出作
10、者的写作风格或特点呢?可以探讨一下。 明确:诗人描绘的是常景,抒发的是真情,阐释的是至理。他笔下描绘的是茅舍草屋,南山原野等常景;蕴含着朴质、和谐、充满自然本色情趣的真美;阐释了本性难易的至理。表现的是他不趋俗、不掩饰、不慕清高的本性。“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五柳先生传)我写我心,仅此足矣。常景、真情、至理,这就是陶渊明的艺术情趣,也是陶渊明一生的艺术写照。 然而,一个伟大的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同时,又突破自我,写出别有一番滋味的东西来。陶渊明也如此。我们必修一中荆轲刺秦王后面的补充资料还记得吗?咏荆轲我们回顾一下(屏幕显示),什么风格?用语豪迈刚烈,感情激越。大多是咏史怀古之作。属慷慨激昂、豪放有力风格。而我们学过的大多是他的质朴自然、清新疏朗的田园诗。这就是他诗歌创作的两种风格。 八、课堂小结: 靖节先生的田园诗美在其境界,每每捧卷款然读来,总能令人随着诗的意境而让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就像在繁杂中忽然响起空灵的音乐,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所领略到的好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虽然我们不能免俗,不能追随五柳先生的脚印,归隐田园,但当我们烦闷时,大可以一杯浓茶相伴,孤灯下一卷在手,把眼光锁定于诗篇里,在陶渊明的诗中让自己沉醉。然后期待于今夜梦里去到桃花源或南山下吟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练习题集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行业供应链韧性评估与风险管理在汽车行业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办公楼建设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农村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市场拓展与营销策略报告
- 合同更改协议书样本填写
- 酒水员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起稿合同协议书
- 旅游团解除合同协议书
- 软件销售代理合同协议
- 代租合同协议书
- 压力管道安全检查表参考范本
- SB∕T 10170-2007 腐乳
- 外贸进出口流程图
-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 皮肤管理--ppt课件
- 双向气动插板门使用说明书
- 无生老母救世血书宝卷
- (完整版)2019年高考数学浙江卷(附答案)
- 信用社大额贷款会审制度
- 门式起重机检验报告
- 小学数学总复习-数的认识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