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_第1页
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_第2页
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_第3页
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_第4页
土地复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此文档为 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讲明 第一节 编制讲明 第 2 节 编制依据 第 3 节 编制内容 第 4 节 项目概况 第 5 节 工作内容 第 2 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 1 节 施工程序方法 第 2 节 施工治理 第 3 节 施工测量方案 第 4 节 土地复垦工程施工方案 第 5 节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8 / 212 第 6 节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第 3 章 施工预备 第 1 节 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 第 2 节 施工部署 第 3 节 施工预备工作 第 4 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 4 章 工程进度打算与措施 第 1 节 进度打算编制 第

2、 2 节 进度治理及工期保证措施 第 5 章 资源配备打算 第 1 节 治理体系 第 2 节 资源配备打算 第 6 章 质量治理体系与措施 第 7 章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 第 8 章 环境爱护治理体系与措施 第 9 章 职业健康和预防传染病治理措施 第 1 节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和预防传染病治理体系 第 2 节 职业健康治理措施 第 3 节 预防传染病治理措施 第 10 章 地上地下设施的爱护措施 第 1 节 调查分析 第 2 节 爱护措施 第 3 节 交通配合组织方案 第 11 章 附图表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要紧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打算

3、表 附表四:打算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编制讲明 第一节 编制讲明 1.1. “爱护耕地确实是爱护我们的生命线”,我国实行世界上 最严格的耕地爱护制度, 爱护耕地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入手。 “开源”确实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 增加耕地面积, 改善耕地质量,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节流”确实是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 顿,严格建设用地审批治理,操纵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特不是 差不多农田。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爱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 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纳工程、生态等措施,将未利用土 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采纳

4、工程、 生物等措施, 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 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 开发整理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可增加有效耕地面 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关于缓解人 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经 济进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精神的集 中体现。 1.2. 土地开发整理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 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爱护资源

5、差不多国策和“在爱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爱护”的方针,立足爱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 续进展能力,通过科学规划、规范项目治理、加大投融资力度、合 理分配收益,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和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 规律的治理机制,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有效提供可利 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实现耕地爱 护目标,建设现代农业,进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1.3. 土地开发整理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切实 爱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开发相结合,以土地整 理和复垦为重点;坚持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 益;坚持

6、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爱护相统一; 坚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进展。 1.4. 重建家园,需要我们缜密的考虑、科学的规划和务实的行 动。面对满眼的废墟和被完全打乱的生活, 从国土资源的角度动身, 土地整理应该讲是灾后重建的一济不错的 “良方”。将受灾区划定一 定的范围 , 按照土地的整理的要求进行包装 , 逐步纳入国家土地整理 项目的笼子。同时,土地整理也有利于稳定灾区的土地利用秩序, 保证灾区重建宏观上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1.5.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能够依照灾区地形地貌及损毁 情况,对项目区作一个科学具体的规划,便于明确重建思路。实

7、施 土地整理项目,能够把一个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地安 排居住、农业生产、工业用地等各种类型的土地使用。目前,大多 数受灾群众住在临时的帐篷中,专门多倒塌或者频临倒塌的房屋, 需要重新选址。对废弃的板房临时安置用地能够通过整理,复垦为 耕地。对原有的耕地基础设施进行能够进行修缮,解决生产生活所 需要的道路、灌溉、排水等一系列差不多的问题,为恢复大规模生 产做好预备。 1.6. 彭州市位于四川省会成都西北部,距成都市区 25 公里, 人口 78 万,面积 1420 平方公里,是成都市人口第三,面积第二的 小康市。彭州是古蜀国建都立业的核心地区,自秦汉以来,建县设 郡达 2000 多年,有

8、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素有“天府金盆”、“蜀汉 名区”之美誉。 1.7. 彭州自古就有“天府金盆”、“蜀中膏腴”的美誉,是古 蜀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 3000 多年前,就有彭州人在此劳作生息, 并开创了湔江文化。唐朝,彭州牡丹扬名天下,南宋闻名诗人陆游 赞曰:“牡丹在中州,洛丹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现在, 彭州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牡丹观赏基地,牡丹花也被确定为彭州 市“市花”。 1.8. 彭州市位于东经 103 10 x103 40、北纬 30 54/ 31 26 /之间,属奇妙的北纬 30地区。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 山过渡地带,山、丘、坝俱全,形成了“六山、一水、三分坝”的 自然格局。 1.9. 彭州地形比较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山地、丘陵、 平原,各占全市总面积的50%、11%、39%。九陇以北是山地区,海 拔多在20003000米间,少数山峰达 4800米以上。最高峰是太子 城主峰,海拔 4812 米。 1.10. 彭州地处龙门山脉南段与成都平原的交接处,北部是群山 争拱,风光秀丽的山区,最高海拔4812m。 1.11. 龙门山:龙门山位于中国西部 - 四川省成都彭州市,处于 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龙门山脉中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