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doc

丰田COLLORA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前盘后盘式]-卡罗拉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2923310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5-22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前盘后盘式 丰田 COLLORA 车盘 制动器 设计 罗拉
资源描述:

喜欢这套资料就充值下载吧。。。资源目录里展示的都可在线预览哦。。。下载后都有,,请放心下载,,文件全都包含在内,图纸为CAD格式可编辑,【有疑问咨询QQ:414951605 或 1304139763】

内容简介:
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李成文院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07-5班指导教师姓名孙远涛职称实验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丰田COLLORA车盘式制动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盘式制动器的现状 现在,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是在轿车上已被广泛采用。盘式制动器在液力助力下制动力大且稳定,在各种路面都有良好的制动表现,其制动效能远高于鼓式制动器,而且空气直接通过盘式制动盘,故盘式制动器的散热性很好。但是盘式制动器结构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来说比较复杂,对制动钳、管路系统要求也较高,而且造价高于鼓式制动器。 汽车制动系可分为行车、驻车、应急、辅助内部分装置。任何制动装置都具有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四个部分组成。较为完善的制动系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持装置。 盘式制动器多用于汽车的前轮,有不少车辆四个车轮都用盘式制动器。制动盘装在轮级上、与车轮及轮胎一起转动。当驾驶员进行制动时,主缸的液体压力传递到盘式制动器。该压力推动摩擦衬片靠到制动盘上,阻止制动盘转动。 现在,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特别是在轿车上已被广泛采用,在很多中高级轿车上,前后轮都已经采用盘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在液力助力下制动力大且稳定,在各种路面都有良好的制动表现,其制动效能远高于鼓式制动器,而且空气直接通过盘式制动盘,故盘式制动器的散热性很好。但是盘式制动器结构相对于鼓式制动器来说比较复杂,对制动钳、管路系统要求也较高,而且造价高于鼓式制动器。 按摩擦副中固定元件结构,盘式制动器可分为钳盘式和全盘式。 固定钳盘式在汽车上用的最早(50年代就开始使用),优点是:除活塞和制动块外无滑动件,这易保证钳的刚度,易实现从鼓式到盘式的改进,也能适用分路系统的要求。近年来,由于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固定钳盘式的缺点,暴露较明显,因而导致浮动钳(特别是滑动钳)的迅速发展。首先,固定钳至少要有两个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所以须有横跨的内部油道或外部油道来连通,这就使制动器的径向和轴向尺寸加大,布置也较难;而浮动钳的外侧无油缸,可将制动器进一步移进轮毂;其次,在严酷的使用条件下,固定钳容易使制动液温度过高而汽化,浮动钳由于没有跨越制动盘的油道或油管,减少了受热机会。所以制动温度可以比固定钳低30-50,又采用浮动钳可将活塞和油缸等精密件减去一半,造价大为降低。2、目的以及意义盘式制动器具有散热性好、制动效能稳定、抗水衰退能力强、易于保养和维修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铁路、车辆和工程机械。对盘式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侧重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我们知道,高速行驶的轿车,由于频繁使用制动,制动器的摩擦将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制动器温度急剧上升,这些热如果不能很好地散出,就会大大影响制动性能,出现所谓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制动器直接关乎生命。因此,制动器的设计是汽车的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确定制动器结构类型,设计制动器中传动的主要零部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校核,对优化汽车制动性能和经济性能,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能力及规范的设计程序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盘式制动器是轿车制动器的首选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主要内容利用所选定的汽车轴距L,车轮滚动半径r,汽车空、满载时的总质量ma,轴荷分配G1及质心位置hg,质心距前、后轴距离L1等,对制动力及其分配系数、同步附着系数、制动强度、附着系数利用率、最大制动力矩与制动器因数等进行选择及设计计算,完成丰田COLLORA汽车盘式制动器结构的设计,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校核。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充分了解并掌握丰田COLLORA汽车盘式制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结构合理、经济实用、安全稳定的盘式制动器。(1)、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析;(2)、对汽车的制动力分配系数进行确定;(3)、对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进行了计算分析(4)、根据现有资料对制动器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校核。(5)、完成了前、后制动器装配图、制动轮缸装配图、制动管路布置图、相关零件图的绘制。(6)、对液压管路的布置进行了设计(7)、对制动轮缸和制动主缸的主要结构进行了设计和校核。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查研究确定制动器型式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撰写说明书运用CAD软件对制动盘、制动钳体、制动衬块、活塞、驱动型式进行设计CAD出图设计完成四、进度安排1. 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 第12周(2月28日-3月13日)2. 盘式制动器的方案设计 第34 周(3月14日-3月27日)3. 绘制盘式制动器草图,完成设计就算,进行中期检查 第58 周(3月28日-4月24日)4. 绘制总装配图及零部件图 第911 周(4月25日-5月15日)5. 撰写设计说明书并完善图纸设计 第12周(5月16日-5月22日)6. 完善设计,提交指导老师审核并修改 第1314周(5月23日-6月5日)7. 提交系里评阅并修改,准备答辩 第1516 周(6月6日-6月19日)8. 毕业设计答辩 第17周(6月20日-6月26日)五、参考文献1方泳龙.汽车制动理论与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2刘惟信.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计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陈家瑞.汽车构造(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凤勇.汽车机械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刘品,李哲.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5:8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齐晓杰,安永东,齐英杰.汽车液压、液力与气压传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程国华.汽车制动系统发展漫谈J:汽车运用,2003,5(6).11刘彬.汽车制动系统使用中的误区J:汽车运用,2003,9(1).12应之丁,吴萌岭,王文强,张为民.制动缸密封件的设计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1999,6(5). 13朱旬,金海东.轿车制动主缸结构浅析J:汽车研究与开发,1999,4(8).14陈步童.微型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3).15胡兴军,白杉.汽车制动系统电子化技术J,商用汽车,2004,8(5). 16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2676-1999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17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 5763-1998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18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J,Microstructure and detachment mechanism of friction layers on the surface of brake shoes 2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丰田COLLORA车盘式制动器设计[前盘后盘式]-卡罗拉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2923310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