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_第1页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_第2页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_第3页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_第4页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20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 分析报告编制:孙少旭审核:秦献标科长:孙少旭总工程师:袁满仓20PP年6月10日会审单位领导意见地质防治水科:年月日生产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技术科: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郑州蝶昌集团宏鑫煤业有限公司11020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一、概况11020工作面位于宏鑫煤业风井的南部,该工作面东部距矿井田边界处50m南部距井田边界保安煤柱20m西部为11040接替工作面,东部为21采区+185轨道巷。区内煤层全部为复采煤, 煤层走向50,倾向140。,倾角58。煤层厚度在1.83. 2米之 间,平均煤厚2. 5米,局部发育有夹肝(炭质泥岩或泥

2、 岩)。根据已 有地质条件分析,本区施工范围内不会有大的断裂构造发育。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矿区水文地质矿区主要含水层(组)A、二】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在二】煤层之上60m范围内发育36层细、粗粒砂岩,累计厚度 为20m左右。砂岩岩性致密坚硬,裂隙不甚发育,且多被方解石脉充填。据 矿井生产情况,该含水层水量较小,富水性也不均一,主要以顶板淋水形 式向矿坑充水。据登封煤田白坪井田地质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 00620. 0181L/S m 渗透系数为 0.00141 0.297m/d。B、二1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为太原组上段b-Ls石灰岩组成的含水层组,其中L?灰岩发育较厚, 层位稳定,厚度一

3、般在10m左右,裂隙岩溶发育,但不够统一。优质参考文档据区域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 0140. 664L/S m渗透参数为0. 089.44m/d,水质为HCOCa Mg型,矿化度一般小于0. 5g/L。C、一 3煤层顶板灰岩含水层主要由太原组下段La和J灰岩组成,其中5灰岩较发育,层位较稳 定,厚度5. 5m左右。据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4911. 651L/S m渗透参数为0. 03626. 58m/d,水质为HCOCa或HGOCa - Mg型,矿 化度一般小于0. 5g/L。该含水层富水性、导水性 弱中等且极不均一, 裂隙较发育,为一,煤层顶板点接充水含水层。D 3煤

4、层底板灰岩含水层由太原组下段L】和L2灰岩组成,层位稳定,一般厚度3m左右,裂 隙较发育。其中L】灰岩为厚层状石灰岩,局部地段含泥。据以往勘 探资 料,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4910. 1591L/S m渗透参数为0. 031-0. 604m/d,水质类型为HGOCa Mg型水,矿化度位0. 292g/L。该 含水层富水性、导水性弱中等且不均一。E、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区域内揭露该层厚度为50m具有自西向东逐渐增厚的趋势,岩 性主 要为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薄层或厚层石灰岩组成。岩溶发育, 但极不均一。据浅部钻孔抽水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961.86L/Sm渗透参数为0

5、. 15675. 85m/d,水位呈逐年下 降趋 势。水质类型为HGOCaMg型水,矿化度位0.30.4g/L,富 水性不均O2、矿区主要隔水层(组)在含水层之间广泛分布着隔水岩层或弱透水岩层,它们都具有一定 的阻水性能,其阻水能力取决于岩性、岩层结构、厚度及稳定性,在后期 构造作用的破坏下,可大大削弱隔水层的阻水性能,甚至使其起不到隔水 作用,现对本矿区主要隔水岩层叙述如下:A、二叠系石盒子组隔水层自二i煤层之上60m起,上至基岩面的二叠系石盒子组地层,岩性主 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层位稳定,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隔水 性能较好。该层上覆于二:煤层之上,为其顶板的相对隔水层。B、二i煤

6、层底板隔水层自二i煤层底板至太原组上段灰岩顶界间的碎屑岩段,岩性主要为砂 质泥岩或粉细粒砂岩,厚度一般15m左右,其分布连续,层位 稳定,裂 隙不发育,透水性差,隔水性能较好,为二i煤层与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间的良好隔水层。C、太原组中部砂泥岩隔水层自L4灰岩顶至L?灰岩底,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等,厚度 一般22. 50 m左右。该层段在地表呈零星出露,补给条件不佳,裂隙不 发育,透水性差,隔水性能较好,是太原组上、下段灰岩含水层之间的良 好隔水层。C、本溪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由浅灰色铝土岩及铝土质泥岩组成,具鲫状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局部呈层状,平均厚10m厚度不均一,隔水性

7、能一般。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A、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潜水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通过基岩裂隙及松散堆积物空 隙渗入地下,在裂隙沟通的情况下进入矿坑,矿井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季节 变化影响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本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地面坡度较大,冲沟发育,大气降水迳流 排 泄条件好,无常年性地表水体。区内第四系地层以坡积、洪积及冲击于沟 谷、坡脚处,厚度较小,岩性复杂,富水性差。加之下部石盒子组隔水层 较厚,地表水及第四系潜水对二i煤层开采无影响,仅在井筒揭穿该层段 时有少量淋漓现象。B、含水层水(1) 二i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二i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直接覆盖于二i煤层之上,在矿井生产中

8、, 当回采落顶后,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将首先充入矿坑,是矿井主要充水水 源之一。由于该含水层单层厚度小,裂隙不甚发育,补给条件差,含富水 性弱,故开釆过程中易于疏排。(2) 二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该含水层厚度较小,岩溶裂隙发育极不均一,富水性较弱,是矿井 重要的充水水源。由于受构造张应力影响,底板小裂隙发育,使煤层底板 隔水性能有所降低,并产生渗水。在受到构造破坏或釆矿活动破坏严重时, 或与下伏太原组下段灰岩及奥陶系灰岩强含水层沟通时,则有可能造成突 水淹井事故。(3)太原组下段灰岩承压水包括L1-2灰岩水和L3T灰岩水,在断裂构造作用下会对开采二】煤层造 成一定影响。但据周边相邻生产矿井

9、井下观察,一3煤层顶底板灰岩岩溶裂隙不发育,地下水以渗水、淋水和滴水方式向矿坑充水,对矿 井生产影响不大。(4)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含水层(组)是二i煤层底板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上距二i煤层超 过70m据抽水资料,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富水性不均一,正常情况下不会对矿井构成充水威胁。但在开采一3煤层时由于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变化不均(本溪组隔水层厚度为10m),有可能在薄弱部位发生突水,成为矿井充水水源。C、勘探钻孔对矿床充水的影响区内以往的勘探钻孔均为“文革”期间施工的,其封孔厚度、钻孔 封孔灰浆样固结程度等情况不详。由于钻孔揭露并沟通了各个含水层,使之相互间产生了水力联系, 构成了未来

10、矿井开采时矿井充水的人为通道。生产中,当回采落顶后冒落 破裂带与钻孔沟通时,钻孔即成为泄水通道而向矿坑充水。故在未来矿井 生产中,钻孔将是二:煤层顶板的充水通道之一,生产中应加强以往勘探 钻孔的监测工作,避免揭露或穿越钻孔,并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以 防患于未然。D、老空、老塘水本矿区浅部为二i煤层采空区,推测会积存有老空老塘水。其浅部 采空区是威胁矿井后期生产的潜在危险因素,当顶板冒落破裂带与矿坑 相沟通时,将会危及矿井生产安全。E、断裂构造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区内发育的断裂构造主要为中部的F,险和矿区边界附近的E断 层,断层走向均呈北东向。其中,Fi落差3070m使下盘煤层 层位与上 盘的二

11、叠系碎屑岩段相对隔水层对接,而上盘煤层层位与下盘太原组的灰 岩含水层岩段相对接;F5断层落差2080m使区内煤层层位与区外寒武、 奥陶及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岩段相对接,构成矿区南部的供水边界;一般情 况下,在较大的断裂构造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应力牵引、拖拉作用而在断 裂带两次形成较密集的羽状断裂,破坏了底层的连续性,使各个含水层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力联系。同时,断裂 破碎带为地下水的运移、富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场所。因此,推测在Fi。、 F9和氏断层及其附近为地下水的相对强迳流带或相对富集区。生产中当井 巷接近上述断层时,应米取先探后米等防水措施,并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 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4、地下水的

12、补给、迳流、排泄和动态变化 地下水的补给矿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的补给、地表迳流的补给、地下迳流补给和老空区的补给等四种形式。大气降水的补给:本区为大陆性半干燥气候区,大气降水多集中在7 9月份,补给时间较短。虽然区内基岩出露条件较好,但因地形高低起 伏变化较大,地表迳流、排泄条件好,其渗入补给作用弱,补给量有限, 加之二i煤层顶板有较厚的隔水层的阻隔,故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对开 采二i煤层影响不大。地下水迳流补给:受各含水层储水条件(或水压力状态)的改变、及 隔水层厚度变化和矿区范围内断裂构造的影响,各主要含水层之间常常发生水力联系,形成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即地下迳流的补给或“越流” 补

13、给。由于F5断层的存在,使区内煤层层位与区外寒武、奥陶及太原组 灰岩含水层岩段相对接并产生水力联系,使得边界及开采区水文地质条件 复杂化。生产中当开拓回采井巷接近断层时,应采取先探 后米等防水措 施,并留设足够的防水煤柱,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矿区及井田外存在小窑或老空区,它们的存在对矿井安全生产是 个 隐患,亦构成矿井地下水的一个补给途径。 地下水的排泄在矿井开采条件下,各个煤矿的开采排水成为矿区地下水排泄的唯一途径。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根据对多个矿井的调查证实,在开采二i煤层时,雨季矿井涌水显著增大,且常常是枯水季节涌水量的152倍;矿井井筒在雨季淋水 较大,可达3m3 /h左右,而在枯水季节

14、则很小。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均说 明,区内地下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比较显著。 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根据断层性质、断距大小、上下盘岩层接触关系,以及对煤层开采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一)可采煤层与强含水层(组)直接接触或被其掩盖时,对煤层开 采有较大的威胁。建议开采煤层时,应按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留设防水安全 煤柱。(二)可采煤层与弱含水层或隔水层直接接触,断层两盘的岩性基 本相似,富水性差异较小,易于疏干,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根据本矿实际开采条件,矿区断层类型属于第一类,因此断层涌水 对矿井的开采影响较大,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在巷道接近或穿过断层 带以及隔水层厚度较薄地区,应采取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水前进措施, 查明前方水害情况,超前距不小于20m如果探测前方有突水威胁,应超 前预注浆封堵。要做到避免误揭露落差大于5m的断层。对于探测到的落差大于5m的断层,应根据水压、水量大小留设防 水煤柱。三、水害评价: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