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一)_第1页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一)_第2页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一)_第3页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一)_第4页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精品文档,仅供参考PERSONAL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第六单清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清明是语文出版社教材(2011)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本单元安排的是一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文,古诗两首分别描绘的是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两个传统节日的景象。清明描写的是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行人雨中扫墓祭祖的情景。清明节,按照古代的习俗,这一天要家人团聚,或祭祖扫墓,或踏青春游。在这样的日子里,诗人杜牧却不能与家人一起参加这些活动,而是孤身行走在异乡的路上。天公也不作美,细雨纷纷,这更增添了他的离愁别绪,心情自然比较低落,一首佳作便诞生于此。 第一

2、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叙述了事情发生的事件、地点、天气;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人们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语气一转,如何排遣愁绪呢?于是想起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全篇精彩所在。至于行人如何寻得酒家,是开怀畅饮,还是借酒浇愁,那都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给出极大的空间自由想象,这就是诗人高超之处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清新自然,意境生动悠远,值得我们品读积累。 【课程标准及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的古诗教学明确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三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转折期,他们逐渐从形象具体思

3、维发展,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学习中,教师要紧紧抓住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让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朗读、想象、背诵积累、默写都是有效进行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会认魂字,会写酒、遥字,其中重点指导书写酒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并注意遥字的笔顺规则从内到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3、展开想象,领悟古诗表达的意境。补充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传统节日古诗词,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领悟古诗表达的意境。补充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传统节日古诗词,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

4、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视频、书写纸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故事清明节的由来 2、教师简要介绍清明的习俗: 清明,气清景明,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清明时节,气温转暖,欣欣向荣,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 3、认识作者杜牧(指名读简介)。 过渡:大诗人杜牧就有一首以清明为题的古诗记下了他在清明这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流传千古。杜牧: (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在晚唐成就颇高。 4、揭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传统节日由来和风俗既有趣又丰富。对于三年级学生,大部分是不了解的,以视频、图片的形式短时间给予学生丰富的信息量,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认准字音,读通读顺。 1、出示古诗,自由读,指名读【3-4人。(教师随机纠正字音,及时评价) 【设计意图:朱熹训学斋规中说的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