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使用_第1页
数码相机的使用_第2页
数码相机的使用_第3页
数码相机的使用_第4页
数码相机的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十五 数码相机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数码摄影的基础知识。 2熟悉数码相机的基本功能。 3掌握数码相机的拍摄技术。 实验学时: 2 学时 实验设备: FUJIFILM (富士) Fine Pix JV155 、三脚架 实验内容: 1参阅实验指南, 了解FUJIFILM (富士)Fine Pix JV155 数码相机的构造。 2. 对数码相机 安装好电池,插入存储卡,开启相机,并对日期和时间进行设定。 3. 用数码相机的拍摄照片。 (1 )对课本、杂志、画册插图等进行翻拍; (2) 对校园实景进行拍摄; (3) 对物体、人物进行拍摄等。 (4) 对上述拍摄主体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和拍摄技巧进

2、行拍摄,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播放、 查看,并挑选出 10 张符合要求的照片按实验数据中提供的表1 进行记录,并随实验报告上交。 3. 录制一短片,并进行查看,然后删除该短片。 4. 连接相机至计算机, 并填写好实验数据中的表 2,将所挑选出的 10 张符合要求的照片上传至 FTP 服务器中本人所建的文件夹中。 实验指南: 详见附件:普通数码相机的使用指南 预习与思考: 1. 课前认真阅读附件:普通数码相机的使用指南 2. 拍摄一组照片后,如何查看并标明它们的尺寸、存储格式、拍摄时间、光圈等? 3.删除某天的全部照片,如何操作? 实验数据: 请完成以下 3 个表格的记录。 表1数码相片的拍摄记录表

3、 序号 拍摄主体 拍摄状况 拍摄参数 拍摄技巧 相片1 相片2 相片3 相片4 相片5 相片6 相片7 相片8 相片9 相片10 注: 拍摄主体是指人物、风景、静物等,拍摄状况是指拍摄时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拍 摄参数是指光圈系数、快门速度、对焦焦距值、感光度的值等。拍摄技巧是指拍摄时所采用 的构图方式、拍摄角度、拍摄用光(如顺光、侧光、逆光)等。 表2:数码相片的米集记录表 序号 相片文件名称 文件大小(K) 采集时间 上传到(储存)文件名称 相片1 相片2 相片3 相片4 相片5 相片6 相片7 相片8 相片9 相片10 表3:录制短片的米集记录表 摄像文件名称 文件大小(K) 采集时间

4、 上传到(储存)文件名称 实验报告要求: 1按实验内容要求填写好实验数据,并上交记录表; 2对所拍摄的照片要有拍摄效果分析; 3. 实验报告上交前由班长把关,对书写不符合以上要求及书写不认真、潦草者打回重新填写。 附件: 数码相机是在光学技术、 光电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 品,它是一种能够进行拍摄并通过内部处理把摄到的物景转换成以数字格式存放图像的照相机。数 码相机和传统相机相比,在成像原理上没有什么不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所形成的光学影像的 记录方法不同。由于图像是在相机内部处理的,所以使用者可以马上检查图像是否满意,数码相机 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电视机

5、或者打印机上。为了便于了解数码相机,本实验以FUJIFILM (富 士) Fine Pix JV155数码相机为例。 一、了解FUJIFILM (富士)Fine Pix JV155数码相机的构造 1 数码相机外形结构图: 3 2 1 按钮;2快门按钮;3扬声器;4-变焦控制;5-自拍指示灯; 6-镜头和镜头盖;7-麦克风;8-闪光灯;9-显示屏;10-三脚架安装座; 11-USB线连接插孔;12-电池盒盖;13-手带穿孔;14-模式拨盘;15-批示灯; 16-回(回放)按钮;17-DI5P (显示)/RMK按钮;* =(礼仪模式钮) 18-存储卡插槽;19-电池盒;20-电池释放搭扣;21-选

6、择器按钮 2 选择器按钮 1-左方向钮;2-下方向钮;3-右方向钮;4-f肛NU;OK按钮;5上方向钮 3. 拍摄中液晶显示屏指示信息 活19 3-120 1916 l!M 4M iOlF 18 15 17 3 4 ffl 曲 100-0001 21 1-内存指示;2-对焦框;3-礼仪模式;4-连拍模式;5-智能脸优先指示;6-拍摄模式; 7-闪光模式;8-微距拍摄(特写)模式;9-自拍指示;10-对焦警告;11-模糊警告; 12-日期和时间;13-快门速度;14-数码变焦;15-图像尺寸;16-可拍摄张数; 17-感光度;18-图像质量;19-白平衡;20-电池电量;21-曝光补偿。 4.

7、回放过程中液晶显示屏指示信息 卷 口 12/31/2050 10:00 AM 1/250F3.3 I3 -1 % 1-礼物图像;2-礼仪模式指示;3-红眼修正指示;4-智能脸部优先指示;5-回放模式指示; 6-受保护图像;7-DPOF打印指示;8-画面编号。 5模式拨盘 6 3 三、开启/关闭相机 1将电池按照标签所示方向插入充电器,再将充电器插头插入 2打开电池盒盖,插入电池和存储卡(注意标签所示方向) 220V电源插座。 ,关闭电池盒盖。 按下; 卄按钮可开启相机,镜头将外伸且镜头盖将打开。再次按下0M0FF可关闭相机。 四、设定日期和时间 在相机开启状态下,按下MENU/OK进入菜单,先

8、按选择器左键,选择盘,进入“日期时间”, 向左或向右按下选择器高亮显示年、月、日、小时或分钟,向上或向下按则可以进行更改。若要改 变年、月、日的显示顺序,可高亮显示日期格式并向上或向下按选择器。再按,最后按 (退出)。 五、智能场景识别模式(SRESUa)下拍摄 只要将相机对准拍摄对象,相机将使用智能场景识别模式自动分析并选择理想的设定。如果 相机无法分析拍摄对象,则将设定为 1开启相机 AUTO 自动模式。 1-5RaU 0】智能场景识别模式;2-C自动;3-小%自然光 自然光; 5-SP1 SP2; 6-4? 动画;7-P程序自动曝光; 二、电池充电、安装电池和插入存储卡 2. 选择SR

9、AUTO 模式:相机根据智能场景识别模式分析拍摄对象,然后在显示屏的 左下角出现一个图标。 肖像 风景O -在白天拍摄建筑物和风景清晰亮丽的照片。 夜景 -适合夜景和黄昏场景 使用高感光度设定使模 糊降低到最低程度。 微距拍摄Q-拍摄花卉等清晰的特写照。 背光肖像鱼-拍摄背光的拍摄对象,能防止背景暗淡。 夜景肖像今-拍摄黑暗场所的对象,减少模糊。 3.使用变焦功能:选择出缩小选择I * .放大。 4. 焦。 对焦:对准所拍对象,半按快门按钮进行对 5、拍摄:平稳地完全按下快门钮以拍摄照片。 六、查看照片 按下按钮V ,显示屏上将显示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向右按下选择器可按拍摄顺序查看照片, 向左

10、按下选择器则按相反顺序查看照片。 七、曝光补偿、微距拍摄、使用闪光灯、定时(自拍)、删除照片 1【上曝光补偿: 当拍摄非常明亮、暗淡或高对比度的拍摄对象时,使用曝光补偿。 +) 操作:向上(上)按下选择器,屏幕中将显示曝光指示,按选择器按钮选择一个值,正值( 增加曝光,负值(一)减少曝光。 按下返回拍摄模式。拍摄照片。 若要还原正常的曝光控制,还需还原选择值0。 2. 微距拍摄: 在进行特写拍摄时,选择微距拍摄。 向左(0)按下选择器, 用变焦控制进行构图, 对焦、拍摄。 为防止相机晃动,最好使用三脚架。 3彳使用闪光灯: 向右($)按选择器。每按一次选择器就更换一种闪光模式; 对焦、拍摄。

11、AIJT0 (自动闪光):需要时闪光灯将闪光。 $ (强制闪光):拍摄照片时闪光灯都闪光。 (禁止闪光):即使光线不足也不闪光。 S4 (慢同步):在光线阴暗的环境下拍摄时,可同时捕捉主要拍摄对象和背景(光线明亮的场 景也可能会曝光过度)。 4. 定时(自拍): 操作:向下按选择器每按一次选择器将更改选择。有2秒、10秒两种延时方式可选。 对焦、拍摄。 5. 删除照片: 回放菜单中的删除选项可用于删除静态照片和动画,以增加存储卡或内存的可用空间。 在回放状态下按,显示回放菜单,进入“删除”选择“单幅画面”或“所有画面” 即删除。按.退出。 在回放状态下按选择器 (上)钮,可删除当前照片。 八、

12、拍摄模式 1. 5R AUTO 智能场景识别模式: 只要将相机拍摄对象, 相机将使用智能场景识别模式自动分 析并选择理想的设定。 2. 自动:适用于拍摄清晰明丽的快照,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 3. P程序自动曝光:程序 AE设定快门速度和镜头光圈组合。可以控制曝光补偿、白平衡和 ISO感光度等相机设定。 4. 自然光&闪光:该模式有助于确保当拍摄对象背光时或其它光线较差的情况下取得良 好的拍摄效果。每按一次快门按钮,相机将拍摄两张照片:第一张是没有闪光灯的效果,保持自然 光照,第二张是有闪光灯的效果。拍摄完成前,请勿移动相机。 5. 自然光:用于在室内、光线不足时或不能使用闪光灯的场合捕获自然光

13、。此时,闪光 灯关闭且提高感光度以减少模糊。 6. SP1 SP2场景定位:将模式拨盘放置至SP1 SP2,按下MENU/OK显示菜单,高亮显示场 景定位,向右按下选择器显示拍摄模式选项,向上或向下按下选择器高亮显示一种场景,按下 选择高亮显示的选项,按 退出菜单。 九、录制动画 1. 将模式拨盘旋转至 Q (动画模式)。 2完全按下快门的按钮开始录制。 3. 半按快门按钮结束录制。当动画达到最大长度或存储介质已满时,录制将自动结束。 十、*查看动画 1. 开始/暂停回放:向下按下选择器,将开始回放,再次按下则暂停回放。 2. 结束回放/删除:向上按下选择器,将结束回入。若在回放停止时向上按下选择器,将删除 当前动画。 3. 前进/后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