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_第1页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_第2页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_第3页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_第4页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第一章: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2. 心理过程包括什么:知觉,情绪,意志力3. 个性心理包括什么: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4. 心理学流派以及代表人物和观点:一、构造主义:冯特【 1879, 德国,莱比锡,现代心理学】 ,铁钦纳( 1)研究人们的 直接经验 即意识,并把 人的经验分成三个部分 :感觉,表象,情感。( 2)内省法二、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1)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 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流】( 2)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三、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使用 实验方法( 3)环境决定

2、论四、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一种组织 的意义。五、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奥地利】,荣格( 1)人类的行为 源于欲望和动机 ;( 2)欲望以 无意识的形式 支配人的行为。5. 研究方法有哪几种,哪些可以探索因果关系,哪些不能探索【除实验法外,其他方法均不能 探索因果关系 。】一、观察法:在自然条件 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二、心理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 ( 量表 ) 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1)基本要求:1 信度:一个测验的 可靠程度2效度:

3、一个测验 有效的测量了所需的心理品质三、相关法: 事物间的一种关系。四、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 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1)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也进行的。1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2)自然实验: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自变量或独立变量: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观条件。因变量或依从变量:这些条件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 】五、个案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 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6.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是?前两个势力是?第三势力: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第二章:1. 神经

4、元的构成:胞体,树突和轴突2. 大脑皮层的构成:额叶,顶叶,颞叶,枕叶3. 大脑的偏侧化 : P75【结构和功能】结构: (1) 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功能:(1)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2)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则定位于右半球。( 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4. 联结大脑半球的组织是?胼胝体5.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 1)电传导: 指神经冲动在 同一细胞内 的传导。1 服从全或无法则,即神经反应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2)化学传导: 神经元之间 传导1 在突触间传递,借助

5、神经递质。【神经回路 是脑内信息处理的 基本单位 。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6. 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突触 ( 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7.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皮下中枢:下丘脑【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 交感神经 - 兴奋,副交感神经 - 抑制】第三章。2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 感觉的定义:人脑对事物的 个别属性 的认识【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2.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包括绝对和相对) :( 1)感觉阈限: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感受性: 这个刺激的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 2)绝对感觉阈限: 能刚刚引起感觉的 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 人的感

6、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 能力。( 3)差别阈限 / 最小可觉差: 能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韦伯定律: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 敏锐,但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3. 明适应暗适应: p124( 1)明适应: 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向亮处,人眼 感受性下降 的过程。 5 分钟左右完成。( 2)暗适应: 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 感受性提高 的时间过程。1 在暗适应的最初7 10 分钟内, 感觉阈限骤降 而感受性骤升 。在这以后,暗适应曲线改变方向, 感受性继续上升, 出现所谓的 杆锥裂。可见早期的暗适应是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共同完成的,

7、以后,视锥细胞完成暗适应过程, 只有视杆细胞继续起作用。2 整个暗适应持续大约3040 分钟,以后感受性就不再提高了。应用:1 由于地震在废墟中停留多时的人,在抢救出来后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因为长期待在黑暗中,强烈的地面日光会使他们的眼睛灼伤。2值夜勤的飞行员和消防队员, 在值班以前,最好带上 红色眼镜 在室内灯光下活动。由于红光不能漂白视杆细胞的视色素, 因而在他们接受紧急任务时, 可以加快眼睛的暗适应过程。4. 感觉的幂定律: p99 ?斯蒂文斯,用 数量估计法 研究了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的关系。认为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只有在 中等强度 的刺激时才适用。】5. 听觉的行

8、波理论和齐射理论:p133 ?( 1)行波理论:冯贝克西1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2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3 正确的描述了 500Hz 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 2)精神齐射:韦弗尔。3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发放的频率和声音频率是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2可以对 500Hz 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6.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类:( 1)视杆细胞: 夜视器

9、官,在 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 明、暗。( 2)视锥细胞: 昼视器官,在 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7. 视觉现象有哪些: p112 ?明度、颜色、视觉中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第四章1. 知觉定义以及知觉的恒常性和其含义:p160( 1)知觉: 客观事物 直接作用于 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 事物整体 的认识。( 2)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他的稳定性。2. 听觉定位 : p183( 1)主要线索:1 时间差:声源从不同方面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2 强度差: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的

10、强度差别。3. 诱发运动 ( 似动 ) : p191( 1)似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1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第五章1. 注意的定义: p218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 做梦的阶段以及对应的脑电频率段:【 1 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波。波是一种频率较高、波幅较小的波。2 在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波由波取代。波的频率较低、波幅较大。3 在睡眠状态时,脑电则主要是波,波的频率更低,而波幅更大。】。4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 1)第一阶段: 脑

11、电波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这一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刺激吵醒。持续大约 10 分钟。( 2)第二阶段 : 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 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这一阶段,个体较难被唤醒,持续时间约为20 分钟。( 3)第三阶段: 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 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 “睡眠锭”。持续大约 40 分钟。( 4)第四阶段(深层睡眠) :大多数脑电开始呈现波。根据脑电图可分为以上四个阶段,过程大约 60-90 分钟,之后睡眠由深入浅,再次进入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这时睡眠者会有翻身动作,容易被惊醒,大约 10-15 分钟后进入

12、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5)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REM):这时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做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 【做梦】【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 5-10 分钟,再经过大约 90 分钟后,会有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 ,在这种周期性循环中,当黎明临近时,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 深度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多过后半夜。大多数的快速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3. 意识的状态: p208 【不用记定义】睡眠、梦、催眠、白日梦与幻想、精神活动药物引发的意识状态

13、改变4. 注意的选择理论: p227-228 【背,什么时候送,过滤多少】一、过滤器理论:英国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 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 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 只有一部分的信息 可以通过这个机制, 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 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先过滤后加工 】二、衰减理论:特瑞斯曼双耳分听与日常生活( 1)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先减弱在加工 】( 2)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如自己的名字,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

14、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三、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先分析后过滤或衰减 】四、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选择过程在不同加工阶段都可能发生。 【都对】5.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p229慢波睡眠深度睡眠。5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 1)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是不相同的。 【如:对于老司机来说开车是件很容易的事, 它可以毫无困难的边开边聊天。 但当交通十分拥挤的时候, 他必须小心翼翼的开,这时他和别人的谈话可能不得不停下来。 】( 2)对刺激的识别需

15、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3)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 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 (被注意)第六章1.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定义和保持时间:p238【根据信息保持时间长短 区分】一、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感觉登记):( 1)在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 2)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存储时间大约为 0.25-4 秒【如,看电影,明明是一张张静止的图像,但是我们却可以把它们看成是连续运动的。】二、短时记忆( 1)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 秒-1 分钟 .( 2)容量有限

16、,大约为 72 个组块。( 3)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4)经过编码进入长时记忆三、长时记忆( 1)指信息进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波留下来。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 2)保存时间长,从 1 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 3)容量没有限制( 4)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2. 长时记忆的分类: p239一、情景记忆: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1)一般与人的 亲身经历 有关( 2)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存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固,也不够确定二、语义记忆:人对一般知

17、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1)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2)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3. 遗忘: 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p267-p273。6 欢迎下载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 是遗忘。4.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对比:精品文档p239, p274【内隐记忆:在个体无法意识 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 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 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如以前你学过俄语, 但是现在让

18、你写出俄语单词, 你却一个都写不出来了, 换句话说,你不能有意识地回忆它们。】(1) 加工深度 对内隐记忆没影响,却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2) 内隐记忆随 时间延长 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3) 记忆负荷量 的变化对外显记忆产生影响。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4) 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 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5)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 干扰,而内隐记忆也不易受到干扰。5. 长时记忆的获得方式:(1) 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2) 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6. 感觉记忆的测量方法: 斯伯林 p

19、245一开始采用整体报告法,后来采用局部报告法。7. 记忆的过程: p237编码,存储,提取 ( 再认,回忆是它的基本形式) 。8. 最早定量测量记忆的人,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测量记忆:( 1)艾宾浩斯 ( 第一位对记忆这种高级心理过程进行 科学定量 研究的心理学家。 )( 2)方法:节省法 ( 重学法 ) :学习材料 恰能成诵 时,间隔一段时间重新进行学习,达到同样能背诵的程度, 然后比较两次学习所用时间和诵读次数, 就可以得出一个绝对节省值( 3)材料:采用 无意义音节 ( 中间一个元音,两边各一个辅音构成 )9. 复习的规律: p263(1) 复习要及时(2) 正确分配复习时间: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复习。(3) 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4) 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第九章1. 动机定义: p368。7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1) 概括了所有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