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试卷答案_第1页
体育保健学试卷答案_第2页
体育保健学试卷答案_第3页
体育保健学试卷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盐城师范学院考试试卷答案卷 2011 -2012学年 第二学期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保健学试卷A 班级 体教103学号_姓名 戴劭 一、名词解释(3分X 5) 1、运动损伤: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之为运动损伤。 2、运动性血尿:是指健康人在运动过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虽经详细检查单找 不到其他原因。 3、运动性疲劳:机体不能将其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 的运动强度。 4、运动应激综合征: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 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 5、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检查的方 法,对健康状况、

2、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是非题(1分X 10) 1、 过度训练是运动训练中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生理状态。(错 ) 2、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客观外界条件的总和。它是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 境两大部分组成。(对 ) 3、贫血的标准:成男120g/L (比积% 成女110g/L (比积%低于上述数值即 为贫血。(对 ) 4、 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为主的项目的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过度训练。(错) 5、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紊乱和水、电解 质丢失过多所致的疾病。(对 ) 6头部前额外伤大出血时,可指压同侧颞浅动脉止血。(对 ) 7、儿童少年应经常在坚硬的

3、地板上进行跑跳运动以利促进其骨骼的成长。 错 8、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口在近心端,血流缓慢,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错 9、若需两人同时对某患者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时,两者操作频率之比 应为1: 5。( 对 ) 10、 苹果、梨等大多为碱性食物,肉、蛋、大米等多为酸性食物。(对 ) 三、填空题(分X 50) 1、 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运动损伤,急救时必须贯彻防止休克、 就地 固定和先止血再包扎伤口的急救原则。 2、 速度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比赛期间要注意提高碱性食物摄入。 3、 人体缺乏维生素 A易患 夜盲症 病,缺乏维生素 B1易患 脚气 病,缺乏维生素D易患 _ 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易患

4、 坏血病。 4、 肌肉发生痉挛的主要原因与发病机理为 _ 寒冷刺激_、电解质丢失 过多、肌肉舒缩失调和口运动性肌肉损伤。 5、 当人体血糖的浓度降低到正常值以下时,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首先受 到影响。 6体育锻炼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循序渐进原则 、 系统性原则 、全 面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7、出血的分类,按出血时血液的流向分为 内出血 和外出血; 按受伤血管的不同,分为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和毛细血管出 血。 8、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包括 速度、 力量、 耐力 、柔 韧和灵敏等。 9、运动损伤的五种分类: 按受伤组织结构分类: 按伤后皮肤、 粘膜是 否完整分类;按伤后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 按损

5、伤的病程分 类;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 10、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 视诊 、 触诊、 叩诊及 听诊。 11、中暑可分为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 3 种。 12、体育运动中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种类: 擦伤、 切伤 、刺 伤、撕裂伤。 1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挫伤; 肌肉、肌腱拉伤 7 关节韧 带扭伤;滑囊炎; 肌腱腱鞘炎 。 14、骨折的急救原则:防止休克、 就地固定 、先止血再包扎 伤口 四、简答题(5 分X 4) 1、试述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方法。 答:(1)先判断病人是否有无呼吸,抢救者用脸贴近病人的口鼻感受有无气息进 出,同时眼睛侧视病人胸部,观察其有无呼吸,若无呼吸立即

6、进行口队口人工呼 吸。 (2)使病人仰卧松开衣领、裤带和胸部衣服,清除口腔内异物,把病人口 打开,急救者一手掌尺侧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其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 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掌根轻压环状软骨,然后深吸气,紧贴病人的口吹气,吹 气完立即松开捏住鼻子的手,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为止。吹气频率16-18 次/分钟。 2、试述胸外心脏按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答:(1)先判断病人有无脉搏。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摸病人颈动脉,判断有无脉 搏。 (2)若无脉搏,就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 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位置下,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然后抢救者将一手掌根部置 于患者胸骨

7、的中、 下三分之一处, 另一手交叉重叠放在另一手背上, 手指不要接 触胸壁, 抢救者肘关节伸直, 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 带有冲击性地垂直向下用力 按压,成年人使胸骨下陷 3-4 厘米,按压频率成人 60-80 次/ 分钟,儿童稍快些。 每次按压后随即迅速抬手使胸部复位, 以利于心脏舒张。 操作要一直坚持到病人 出现自主呼吸或死亡为止。 (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如一人施术, 吹气和按压的比例为 2:15 ;如两人施术,比例为 1:5。 (4)注意事项:冷静、迅速、连续进行、边急救边迅速请医生或上送医院。 3、试述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处理与预防方法。 答: A、处理方法 (1)冷

8、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24-48 小时后,外敷新伤药。 (3)可采用按摩、针灸、理疗、痛点注射等治疗方法。按摩手法:按、揉、摩 擦、拔伸、摇等。针灸穴位:昆仑、足三里穴等。 (4)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5)若韧带完全短裂,经冷敷加压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手术治疗。 B、预防方法 (1)准备活动要充分。 (2)加强场地的检查与维护,并作好安全检查。 (3)注意加强自我保护 (4)加强足部力量及踝关节的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练习。 4、过度训练的处理方法。 答:原则:消除病因,调整训练内容,改变训练方法,对症治疗。 (1)早期:减小强度、时间和负荷,减少速度、力量练习和比赛次数; (2)中期:停止专

9、项训练和比赛,进行小强度练习、放松性练习和全面身 体素质训练,从事医疗体育; (3)晚期:补充蛋白质、维生素(B、C、E)、糖和ATP 五、论述题(10分x 3) 1、论述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的影响 答: 1 、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 1 )促进造骨过程进展加快。 适宜运动使骨承受适当的压力, 对软骨骨板的生长能起到良好的刺激, 可以 促进软骨板的增长,加速骨的生长。 室外运动增加光照时间,体内维生素D生成增多,加速骨的钙化,使骨质更 加结实,抗折抗弯能力增强。 ( 2)促进肌肉内毛细血管数量增加。 ( 3)肌纤维变粗、体积增大、弹性增加、肌肉工作能力及耐力提高。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促进心脏

10、血管系统的发育,提高其技能水平。体现在: (1)心肌得到锻炼,心肌发达,心室壁增厚,收缩有力,搏出量增加,静 息心率变慢,能量节省。 (2)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改善血管结构,特别是冠状动脉结构改善维持或 降低血压。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促进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其机能水平。主要体现在: (1)呼吸肌发达,胸围扩大,呼吸差增加,呼吸深度、肺通气量和肺活量 增加,静息呼吸频率降低。 (2)最大吸氧量增加,提高有氧工作能力。 (3)呼吸系统对各种病菌侵袭的抵抗力明显增加,降低上呼吸道患病率。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促进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善和发展。 (1)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增强,神经活动的平衡性与灵活性得

11、到提高,使 神经细胞反应迅速、灵活且不易疲劳。 (2)改善神经系统与各器官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力。 2、试述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治疗方法。 答: 1 、早期 早期是指伤后 2448h 内。此期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组织撕裂或断裂后出 现血肿和水肿,发生反应性炎症。临床上变现为损伤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功 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处理方 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数种并用。 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 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 具有制动、 止血、 止痛、防止或减轻肿胀的作用。冷敷一般使用氯乙烷或冰袋,也可用冷水浸泡, 然后用一定厚度的棉花或海绵置于

12、伤部,立即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 24h 后 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在做进一步处理。 外敷新伤药常可达到消肿、 止痛和减轻炎症的效果。 此外, 若伤后疼痛较剧 烈可服用止痛剂。如局部红肿显著,可同时服用清热、活血、化淤的中药。 2 、中期 中期是指损伤发生 2448h 后。此期病理变化和修复过程的主要特点是肉芽 组织已经形成,血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渐被清除,组织正在修复。临床 上,急性炎症已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改 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 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 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

13、针灸、 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淤、生新的中草药等。可以选用几种方法进 行综合治疗。 热疗和按摩在此期的治疗中极为重要, 按摩手法应从轻到重, 从损 伤周围到损伤局部,损伤局部的前几次按摩必须较轻以防发生骨化性肌炎。 3 、晚期 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 但可能有瘢痕和粘连形成。 临床上, 肿胀和疼痛已经 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和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 伤部僵硬或运动功能受限等。 因此, 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 关节的 功能。若有瘢痕和粘连应设法软化或分离, 以促进功能的恢复。 治疗方法以按摩、 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 3、高温对人体从事运动会有哪些影响 答: 人体与环境间的热交换是持续进行的, 在剧烈运动时代谢的能量消耗可达到 安静时的 2025 倍。在这些能量中用于肌肉做功的不超过 25%,其余的热能必须 通过代谢机制排出体外。在热环境中运动则会造成正的热平衡,而使体温升高。 训练良好的运动员,能较长时间的承受中心温度为 39C 41C的体温(正常值为 36C C)0然而,人体最高热限为 42C,由此可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