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火罐61343_第1页
平衡火罐61343_第2页
平衡火罐61343_第3页
平衡火罐6134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衡火罐疗法一、定义平衡火罐疗法主要运用闪罐、揉罐、走罐、旋罐、抖罐、振罐等手法,选 择与病症相对应的且能达到修复病灶起平衡作用的特定部位, 实施熨揉、牵拉、挤压、 弹拨 等良性刺激, 利用火罐的温热效应, 连续不间断地向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反馈信息, 使机体修 复到相应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理全身脏腑、平衡阴阳治疗慢性疾病的疗效。平衡火罐与传统火罐的区别:在运用火罐施加泄法的基础上,利用特定的温补行罐手法使施治过程泄中有补、 补中有泄发挥其最大功效达到最佳效果。二、平衡火罐的来源和发展五十二病伤角法治疮疾是最早的记录;由肘后方 (葛洪)角罐(发 展到) -陶罐-竹罐-玻璃罐 -气罐等由

2、古代的单一到现在的多种形式的罐疗技术了。在火罐疗法的基础上, 1984 1985 起用于临床,手法由三种发展到十余种, 治疗的病种也日渐增多,已成为脱离了针法,灸法的一种独立疗法。平衡火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机理临床作用 西医认为:火罐具有活血化淤(外伤)扩张血管,调整末梢神经,改善微循 环,增强免疫机能,消炎抑菌,退热止痛等。中医认为:火罐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 不同功效。平衡火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机理作用机理局部作用(穴位或神经)两种刺激共同对局部作用:温热及机械作用a) 机械刺激通过罐口对局部神经,背腧等进行牵拉,熨刮,挤压,弹拨 刺激毛细血管扩张、组织间隙自溶、

3、组织胺类物质释放、增加机体反应、自我调节(器官组 织)自我修复。b) 温热刺激的形成和作用火罐体内部的热量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末梢神经的调节 平衡火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机理 全身作用机械和温热双重作用于局部的毛细血管, 末梢神经,主要是脊神经根, 周围肌组织等。 使脊 髓或大脑皮层神经兴奋从而转变为良性信息传递到需治疗的各器官组织。平衡火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和机理平衡火罐的治疗特点1 )操作简便,易于普及精品2)无损伤,患者易接受3)疗效显著4)无副作用5)既治病又防病 取位原则:(绝大部分治疗在背部)1 )躯体为主,四肢为辅2)胸,腹,盆腔的器官的治疗,以背,腰,骶为主;前病以

4、取后背为主(督脉- 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补泻原则:1)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如摇罐时的方向2)顺经络为补,逆经络为泻 ;如走罐时的方向 3)轻慢为补,快急为泻 第三章 平衡火罐禁忌饭后半小时才能施罐。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禁用或慎用。 1) 孕妇或年纪 75 岁以上者。 2) 中、重度心脏病患者。 3) 有出血倾向和血液病患者。 4) 肿瘤 , 结核病患者。 5) 极度衰弱、醉洒、过度疲劳、过饥过饱过渴、严重情绪及皮肤失去弹性和 皮肤过敏的患者。拔罐注意事项1,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 , 皮肤平滑 , 没有毛发的部位, 根据所需 拔罐部位, 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 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

5、位及毛发部位拔罐, 可用和好的面圈 垫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型拔罐。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2, 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应先选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轻刺激。3, 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 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 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 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4, 高热,昏迷 ,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应先明确诊断病情以免延误抢救治疗时 机。5, 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6, 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 ,水珠,出血点 ,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 待其自然吸收即可; 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可在水泡根部 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敖以

6、消毒纱布以防感染。7, 患者精神紧张, 饥饿 , 体位不当 , 或拔罐吸力过大时, 患者有时会突然出现 面色苍白, 恶心欲吐, 多汗心慌, 四肢发冷, 脉沉细, 甚则神志昏迷, 唇甲青紫, 二便失禁, 脉细微欲绝等现象,此为晕罐,应立即起罐,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饮温 开水或糖水后可恢复; 重者在上述处理后如仍不缓解, 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8, 拔上拔罐以后, 须询问病人感觉怎么样, 如有发热 ,发紧,凉气外出, 温暖 舒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反应。 如病人感觉过紧灼痛。 难受可能是吸拔力过大或此处不适宜拔 罐,或改用小拔罐。9, 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

7、防止受凉。精品第四章 操作方法 一、火罐器具和注意事项1.器具: 1). 玻璃火罐;大 5号罐、中 4号罐、小 3号罐 2个。 2). 火把一支。 3). 95% 医用酒精。 4). 盛洒精容器一个。 5). 酒精灯或打火机一个。 6). 凡士林一瓶。 7). 注 射器和碘汀 (皮肤起泡时用 )。 8). 湿毛巾一块。 9). 口罩一个2. 操作注意事项 ; 1). 充分暴露治疗区域。 2). 挤掉火把上多余的洒精。3) . 火把远离洒精瓶上方。 4). 火把远离患者的上方。 5). 火把轻触火罐顶部 . 6) 火把角度 向上。 7). 根据患者不同体位,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火罐且留罐不宜超

8、过5 分钟 , 以避免水泡产生。 8). 大血管分布丰富的地方如颈部 , 胸锁乳突肌,颈静脉窦,腹股沟等不能 拔罐。二、操作手法及流程1. 要求 1). 保证一定时间; 2). 达到一定力度 3). 手法力度和速 度要均匀、连贯、柔和。 4 ). 操作从轻开始、中间重、结束轻的节奏;5). 体位为坐位或仰卧或俯卧。闪罐 操作:火罐接触患者后立即拔起,拔罐时要快,突然,有爆发力,发出大声 响。吸附 -拔起-吸附-再拨起 的循环手法。由上而下、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部位;督脉和膀胱经。注意事项: 负压大(取决于闪火速度) 要连续(连贯) 临床应用:开始手法,还用于体弱,年老,发病长,恢复期等 具有温

9、经散寒的作用揉罐操作: 在闪罐的基础上, 利用罐体的发热, 手持火罐在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 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热度渗透于施术部位 .注意事项:1 操作要循序渐进,紧推慢移,温度高则快速移动2 防烫伤 手法勿重3 皮肤红润为度摇罐操作: 涂润滑剂,垂直神经或经络方向快速做环旋运动, 从上到下,从左到 右。注意事项:负压不宜过大润滑剂要涂匀 用力要均匀,动作要节律 临床应用: 腹部疾患,以消化道为主,对胃脘痛, 食积胀满等有良好治疗效 果,具有和中理气,活血化淤,扩张血管,调节末梢神经功效。用于腹部,以神阙为例,在 负压的情况下,做顺逆时针摩动;背部以背腧为主。走罐操作:沿神经或经络走行来回擦动精品注意事项:缓慢柔和 勿强制牵移 以病患舒服为度临床应用:有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加快血液循环,推动新陈代谢。留罐 操作:不同大小的罐停留于肌肉丰厚不同部位 注意事项:不同的年龄,性别,部位负压不同,预热火罐,调整负压大小 留罐排列:密排法:罐体间距小于 4 厘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