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情怀缤纷呈现——悲怆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_第1页
悲怆情怀缤纷呈现——悲怆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_第2页
悲怆情怀缤纷呈现——悲怆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_第3页
悲怆情怀缤纷呈现——悲怆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_第4页
悲怆情怀缤纷呈现——悲怆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悲怆”情怀缤纷呈现悲怆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2008年第 3 期(总第 95 期) 广西教育学院GUANGXlJlAOYUXUEYUANXUEBAO NO.3,2008(Seria1NO.95) 悲怆情怀缤纷呈现悲怆钢琴奏鸣曲演奏版本之比较 刘锋(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广西南宁邮编 :530022) 摘要:简要分析悲怆钢琴奏呜曲的创作背景 ,音乐特点 ;通过比较钢琴大师们的 演奏版本 ,研究不同的演绎风格与手法 ,广开教学思路 ,提高师生鉴赏能力 . 关键词 :悲怆钢琴奏呜曲演奏版本演绎手法比较中图分类号:J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9410(2008)03-0134 03 现代科技

2、的发展 ,尤其是录音技术的提高 ,使 我们能在音乐鉴赏 ,教学时从不同的角度多层面 地领会作曲家的真实意图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 钢琴文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钢琴,音乐欣 赏,曲式分析 ,作曲等课程的必修作品 .钢琴奏鸣 曲第八号c小调悲怆(OD.13)(以下简称悲 怆 ),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杰作 ,也是因其 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 .这首 作品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 ,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 .本文对悲怆的演奏版本进行分析 ,比 较不同国籍 ,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底蕴及不同年龄 层次的四位钢琴家对同一首作品的演绎手法 ,以 期促进钢琴教学 ,增强师生赏析作品的能力

3、. 1.悲怆简介悲怆 ,贝多芬作于 1799 年,题献给李希诺 夫斯基伯爵 .悲怆 这个标题是作者自己起的 ,由 此我们可以领悟到这部作品是一部悲壮激昂 ,热 情洋溢的奏鸣曲 .它是朝气蓬勃的年轻贝多芬创 作和演奏才华的显露 ,是他在短短的人生道路中 向不断袭来的种种厄运展开顽强斗争的心理状态 在音乐上的自白 .这部构思雄伟 ,手法简练的作品 以其戏剧性的力量激动人心 ,是反抗残酷命运与 黑暗势力 ,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 .134一 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 ,是作 者早期奏鸣曲中的杰作 .2.悲怆演奏版本比较 悲怆是钢琴音乐中之精品 ,名家演绎的录 音版本自然数不胜数

4、 .作为一名钢琴教师 ,聆听同首作品 ,欣赏不一样的名家演绎 ,对自己艺术鉴 赏能力的提高与对教学都有莫大的裨益 .通过对 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研讨 ,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对 作品艺术性 ,思想性的理解有进一步的提高与升 华;使演奏更准确 ,更生动 ,更富有个性与魅力 ;使 教学深入 ,优化 ;能广开思路 ,对作品的教与学 ,欣 赏与分析更具启发陛 ,多样性 .本文选择阿图尔 ? 施纳贝尔 ,威廉?肯普夫,埃米尔?吉列尔斯 ,丹尼 尔?巴伦鲍依姆四位大师的录音 ,从经典全集版本 介绍 ,演奏家演奏特点简述 ,演奏版本所使用的时 间 ,演绎手法及特点等方面作出比较 ,谈谈本人在 表演 ,教学 ,欣

5、赏方面得到的感受 .2.1 经典全集版本介绍自从 20世纪 30年代施纳贝尔的第一套贝多 芬奏鸣曲全集录音至今 ,70年过去了 ,经典名版 迭出.之所以选择上述四位大师的录音来分析比 较,是因为他们都是举世公认的贝多芬钢琴奏鸣 曲演绎权威 ,录制的版本广受专业人士与乐迷的好评. 第一,施纳贝尔演奏版由 EMI 公司出品 ,CD 编号CZS7628632,共8张,被企鹅唱片指南 (以下简称企鹅 )评为历史录音 ,三星带花 ,这是企鹅对所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评定中唯一 的一套三星带花版 .第二,肯普夫演奏版由 DG 公司出品 ,上世纪60年代版,CD编号429306 2,共9张,企鹅 评为三星版

6、 ,历来为发烧友所称道并珍藏的经典 版本 ,更是钢琴师生学习的范本 . 第三,巴伦鲍依姆演奏版由 EMI 公司出品 ,CD编号CZS7628632,共10张,企鹅同样评 为三星版 .第四,尽管吉列尔斯因心脏病过早地辞世而 造成未录成全集的遗憾 ,但吉列尔斯最擅长演奏 贝多芬的作品 ,他的贝多芬充满惊人的热情 ,燃烧 的火焰和令人感动的活力 .他演奏的悲怆由 DC 公司出品 ,CD 编号 4000362,企鹅给出了三 星的高度评价 .2.2 钢琴家生平及演奏特点简述 第一,阿图尔?施纳贝尔 (arturSehnabel, 18821951),美籍奥地利钢琴家 .1927 年,在贝多 芬逝世 10

7、0 周年纪念活动中 ,他在柏林演奏了贝 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19世纪末德奥风格 体系的着名钢琴家中 ,施纳贝尔属于忠实于原作 的学者型之列的带头人 .他的一生为追求完美 ,达 到艺术顶峰而不懈努力 ,以至在演奏技巧 ,审美意 识和对作品的演绎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 .施纳贝尔创造了录音史上 录制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唱片的记录 . 第二,威廉?肯普夫 (WilhelmKempff,1895 1991),德国钢琴家 .他作为德国钢琴家的代表人 物,受到人们尊崇 ,成为贝多芬 ,舒伯特 ,舒曼,勃拉 姆斯钢琴作品的权威演奏家 .他的演奏含蓄细腻 , 织体清晰 ,亲切高贵

8、;音色如歌 ,分句和速度自然而 合理,丝毫没有矫柔造作 ,追求外在效果的倾向 .第三埃米尔?吉列尔斯(EmilGilds,19161985)被誉为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传人 .获得过许 多国际重大钢琴比赛奖项 .吉列尔斯体格壮硕 ,手 臂强健,演奏幅度宏大 ,雄壮有力,技巧超人.他可 以依靠对手腕力度的出色控制 ,和手指明确清晰 的发音 ,来营造丰富多变的音响色彩和音色对比 , 有钢铁般的触键 的美誉.第四 ,丹尼尔 ?巴伦鲍依姆 (Daniel?Baren b0im,1942 ),以色列钢琴家,指挥家.10岁开始活 跃于国际乐坛 ,曾获得过许多荣誉 .他长于乐句的 表情处理 ,对旋律线的表现能力

9、很强 ,善于抓住作 品全局结构的特长 ,对音色 ,声部平衡的敏锐感 , 对和声色彩与内声部音型的流动 ,能细致精确地 表现出来 .2_3 演奏版本所用的时间 从各乐章所使用的时间来比较 ,第一乐章弹 奏得最快的是肯普夫 ,用时 744;最慢的是巴伦 鲍依姆 ,用时 936.第二乐章弹奏得最快的仍是 肯普夫 ,用时 405;最慢的是施纳贝尔 ,用时 6 01.第三乐章弹奏得最快的是施纳贝尔,用时4 02;最慢的是吉列尔斯 ,用时 503. 尽管在演奏时间上存在差异 ,然而每位钢琴 家心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悲怆 ,都有一尊自 己领悟 ,理解的贝多芬形象 .虽然在时间的把握上 相距甚远 ,但都能通过

10、合理的演绎说服听众 ,引领 听众进入自己心目中的悲怆世界 . 2.4悲怆演绎手法比较 第一,施纳贝尔演奏的悲怆 ,音阶走句发音 清晰,特别是演奏抒情旋律异常生动 ,伴奏和织体 的各个线条以及力度的支配都达到完美的统一 . 第一乐章他表现出一种凌驾理性又不沉溺的抒情 投射有着非凡的感染力 .第二乐章主题的断奏非 常自然 ,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表现出仁厚的温情 . 第三乐章的处理手法相当独到 ,除了速度之外表 现出一种狂乱低喃的性格 ,音与音的间隔透过不 断的压缩 ,释放得到相当大的张力对比 ,加上乐句 转折的创造性见解 ,是令人激赏的诠释 . 我个人非常欣赏施纳贝尔对悲怆的演绎手 法.尤其是第一

11、乐章恳求的乐句和拒绝的乐句应 和时那种清晰的层次感和饱满的激情配合得非常 到位 ,合理 .比之另三位 ,他的和弦回应力度更强 硬粗暴 ,时值也缩短一些 ,这样就显得节奏更紧 张 ,更具冲击力 .相信听过这段处理的人一定会有 极深的印象 ,难以忘怀 .在钢琴教学中 ,有些学生 听后觉得发音偏硬 ,音质较差.对此我解释说 :由 于录音年代久远 ,录音水平当然不如今日 .另外 , 施纳贝尔的演奏发音就是如此 ,这是属于他个人 的独特音乐风格 .施纳贝尔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研究贝 多芬的学者和演奏专家 .他在 30 年代的录音自问 世起就被学生和演奏家们当作指导教材 .这套唱 片确实是历史上有

12、口皆碑的版本 ,虽然还处于单 声道录音时代 ,但是 EMI 的录音技术还是让我觉 得这个版本的感染力超过了许多立体声时代的杰 作 .然而缺点也相当明显 :施旋纳贝尔在技术上存 在一些欠缺 ,悲怆的演奏声音有些不够自然 ;在 135呈示部反复中 ,演奏到副部主题的右手穿越左手 高低呼应时 ,出现了明显的错音 ;此外唱片的杂音 也稍大 .因此,从教学与研究的角度看 ,我们可以 从中得到教诲 ,但从欣赏角度考虑 ,可以考虑其它 的版本. 第二,肯普夫在第一乐章的演奏中有着非常 严谨的结构感 ,造句讲究 ,细致 .节奏的控制准确 , 严格 ,句子的起伏精细而富于舒展性 .他展现结构 性相当强的演绎 ,

13、左手支持的力量与速度都很稳 而且有清晰富弹性的拍点 ,不会因激动而流于没 有节度 ,松紧有致的弹奏可圈可点 .第二乐章表现 出一股藏着深度悲伤的天真 ,弱奏的优美音色令 人神往 .肯普夫的触键柔美而不拖沓 ,在气息绵长 的起伏中隐隐带动着节奏脉搏 .极具逻辑性的第 二乐章表现 ,是相当内敛的幻想风格 ,浪漫的情怀 已被升华成理 l 生的虔敬 .第三乐章也许肯普夫的 意图是强调乐谱的标示 ,蕴涵了他对贝多芬作品 独到的研究与体会 . 全曲气氛并未弹奏得非常热烈 ,而是相对的 理性 ,显示出德奥钢琴体系学院派的传统 ,因此也 有些乐评家认为肯普夫的贝多芬缺少些火气 .对 此 ,我让学生欣赏时 ,提

14、示他们用心去领会 ,这样 的触键,力度处理,结构把握 ,是否符合自己心目 中的贝多芬 .要说瑕疵就是肯普夫拍点速度有跟 不上的感觉 .第三 ,吉列尔斯在悲怆录音中 ,很有贝多芬 的性格 .第一乐章有暴风雨般气势 ,吉列尔斯着重 于节奏和乐句的刻画 ,层次分明 ,强劲有力的触键 仿佛能打到键盘底部 ,但在激情部分的处理 ,戏剧 性的铺陈等方面 ,又非常内省 ,节制 .给人的感觉 是 ,深沉却不孤僻 ,谨慎执着却充满平易和真诚 . 他以相当稳健的速度弹奏着第一乐章 ,左手的均 匀稳定营造出一股不可动摇的威严感 .相对来说 , 慢乐章弹奏得比较平坦而且朴实 ,左手的旋律如个人在唠唠叨叨 .这里有庄严

15、和力度 ,也有清晰 的结构和精致的细节 .乐章的节奏相对宽广 ,显示 出让人激动博爱的胸怀 .在末乐章中 ,吉利尔斯透 过强大的能量维系着这个乐章的张力 ,很有亮度 并且充满紧张感 .这绝非只因为音符的快速弹奏 而是在结构上有着预见性 ,游刃有余地处理着快 速乐句 ,不断压缩推动而导致的 .整部作品的演奏 充满惊人的热情 ,燃烧的火焰和令人感动的活力 每一个乐句精炼得能洗涤人们的心灵 ,呈现出很 高的意境 .吉列尔斯的饱满音色和铿锵力度是我 直欣赏他的原因 ,在教学中 ,我经常给学生听他 的快板演奏 ,以启迪学生模仿 ,寻找这种钢铁般的 弹性音色 .136一 第四,巴伦鲍依姆弹奏的悲怆甚具管弦

16、乐 色彩 ,因为他身兼钢琴家和指挥家两职 .第一乐章 在乐句衔接上给出了更多的换气空间 ,因而使得 他的第一乐章比其他三位长出 12 分钟.音色灵 活而富于变化 ,层次相当清晰 ,指触自然而颗粒性 强 .他谨慎细腻地弹奏着第一乐章 ,表隋速度都相 当不错 ,但却少了一点才气感 ,平稳扎实的演奏配 上偏慢的速度容易让听众产生一些烦闷感 .我听 来总觉得他的发音偏细 ,似乎太 干净了!不知是 巴伦鲍依姆刻意为之还是录音师使然 . 第二乐章一开始就挑起了情绪 ,弹出了一个 饱受创伤的灵魂接受温暖抚慰时的喃喃细语 .第 三乐章速度处理适中 ,弱奏轻柔而扎实 ,特别是渐 强及渐弱的力度过渡 ,细腻而富于

17、变化 .主题呈现 时巴伦鲍依姆使用了一点点 Rubat o(自由)节奏, 显得贝多芬多了几分浪漫 ,少了一些严肃 .另外, 他对插部乐句伴奏低音的稍稍强调处理 ,显得生 动而充满层次 .这些演奏特色都是值得学习的 . 3.结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音乐的推广及 应用 ,古典音乐的传播面迅速地扩大 .由于不同层 面的音乐活动和音乐普及教育的推广 ,人们对古 典音乐的需求增加了 ,相应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 力也得到提高 .从事音乐专业和音乐教育的人士 , 由于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更加需要收集大量的音 响载体.借助这些音响 ,聆听名家的演绎 ,提高自 己的鉴赏水平与能力 ,并贯注到演奏 ,教学与学习 中 .为了能较好地了解 ,把握不同时期 ,不同作曲 家的音乐风格 ,特别是钢琴教师和高级程度的学 生 ,都需要广泛地 ,有计划地多听各种演奏版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