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适用范围 12. 作业准备 13. 技术要求 14. 施工工艺流程 25. 施工要求 26. 劳动组织 187. 材料要求 198. 设备机具配置 209. 质量控制及检验 2010. 安全及环保要求 27精选文档1. 适用范围适用于蒙华铁路 MHTJ-17 标段基路基过渡段施工。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 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 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 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 技术交底, 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考核合格后持证上 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
2、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 配齐生活、 办公设施, 满足主要管理、 技术人员进场生活、 办公需要。3. 技术要求(1) 路基过渡段的形式主要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 物 (立交框构、箱涵 )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隧路过渡段等。(2) 路基过渡段填筑的 A 组填料、级配碎石材料性能符合设计文 件的要求。精选文档4. 施工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路基过渡段施工满足四区段的要求:验收基底、搅拌运输、摊铺 碾压、检测整修。同时满足八流程工艺:检测基底测量放样拌和 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养护三检合格。 施工过程中, 每 道工序必须按“三检 (自检、复检、专检 )”制度
3、执行。4.2工艺流程检测测量放样并整修拌 和运 输摊 铺碾 压检 测 试 验整 修 养 护验收基底区段拌和运输区段摊铺碾压区段检测修整区段图 4.1 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精选文档(1) 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 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 求。(2) 填筑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过渡段作为首件工程,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3) 为满足路基首件工程施工需要, 选配性能状况好、 满足施工工 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 为满足路堤检测要求, 中心试验 室除配备各种计量设
4、备、 力学试验设备、 核子密度仪等常规检测设备 外,还配置 K30、 Evd、动力触探等检测设备。5.2施工工艺(1)基坑处理施工过渡段前, 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夯实, 按设计要求断面开挖基 坑,清除基坑松散土,并保证基坑干燥无积水,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 格后方可回填。(2)施工放样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出过渡段中线和填筑边线, 在构筑物上用墨线 划出每层填筑水平线,每层压实厚度按30cm 控制。(3) 填筑、摊铺、平整A 组填料、级配碎石由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采取网格法准 确控制卸料数量,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人工配合整平,每层顶面精选文档做成 4的横向排水坡。精选文档(4) 碾压 摊铺后,采用重
5、型碾压设备先静压、后弱振压、再强振压、最后 静压收光。碾压时从两侧向中心碾压,钢轮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碾压遍数按首件工程结果确定,并达到设计指标。A、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 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应采取加强压实和排水措施, 严禁在雨天 填筑。桥台后 2m 范围内的填筑压实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填 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20cm,过渡段的填筑不得破坏桥台的稳定及 损坏结构物。软土和泥沼地区路堤填筑完成后, 对有架桥机作业的桥头过渡段 路
6、堤必须进行试压和预压。有砟轨道桥路过渡段,按图 5.1 进行填筑,台后基坑以级配碎 石分层填筑压实。精选文档单位: m过渡段为倒梯形,底宽 5m,1: 2放坡至基床表层底面,过渡段 长度 L=2(H-0.6m)+5m 。过渡段填筑 A 组填料 (砂类土除外 ),过渡段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同 普通基床表层;过渡段倒梯形部分压实标准满足基床底层要求 (K30 130MPa/m ,孔隙率 n 1.5m时,地基面按 1:2 坡度 放坡至涵洞顶面。此范围内填筑 A 组填料 (砂类土除外 ),压实标准同 基床底层;其余部分按正常路基填筑,按图5.4 进行填筑。图 5.4 涵路过渡段设计示意图 B( 有砟 )单
7、位: m横向结构物与路堑连接时,地基面按1:m 坡度放坡至基床底层底面,基床底层范围内坡度为 1: 2;此范围内填筑 A 组填料 (砂类土除外),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基床底层 1.9m厚度范围内填筑 A 组填精选文档料。精选文档结构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先采用A 组填料 (砂类土除外 )填筑斜交部分, 然后再设置过渡段, 以减小路基与涵洞横向刚度的差 异。涵洞基坑采用级配碎石或三七灰土回填。无砟轨道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基与立交框构、 箱涵等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倒梯形涵路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在横向结构物两侧不小于 20m 范围内采用级配 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表层。路基面
8、距横向结构物顶的垂直高度h1.5m 时,基床表层以下倒梯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按图 5.5 进行填筑。精选文档图 5.5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A(无砟 )单位: m路基面距横向结构物顶的垂直高度 h1.5m 时,横向结构物顶至基床表层之间填料同路基, 横向结构物两侧倒梯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按图5.6 进行填筑。图 5.6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示意图B( 无砟 )单位: m当涵洞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 应使过渡段的设置与线路中线垂直,避免横向的刚度差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斜交三角形部分, 然后按要
9、求设置过渡段, 使级配碎石与路堤填料间接触面与线 路走向正交。当横向结构物位于土质、 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中时, 基床精选文档 表层以下基坑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 底层,涵洞基础两侧回填混凝土。精选文档当横向结构物位于弱风化硬质岩路堑时, 结构物基坑均采用混凝 土回填。C、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 碾压密实, 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 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 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 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通过工艺试验确定。
10、 有砟轨道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当路堤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连接时,应先沿原地面挖成1: 1.5的坡面后,再在坡面上开挖台阶,每级台阶高度 0.6m 左右。路堑基 床底层换填厚度 d 按设计原则确定, 路堑基床底层底面和路堤基床底 层底面之间设置不小于 10m 的渐变段,开挖回填部分的填料及压实 标准同路堤相应部位相同,按图 5.7 进行填筑。图 5.7 路堤与土质、软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有砟 )单位: m 当路堤与硬质岩石路堑连接时, 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 阶,每级台阶高度 0.6m 左右;在路堤一侧设置顶宽 2.0m,坡率 1: 1.5的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填筑 A 组填料(砂类土除外
11、),压实标准同基 床底层,按图 5.8 进行填筑。图 5.8 路堤与硬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 (有砟 )单位: m精选文档 无砟轨道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当路堤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连接时,路堑一侧沿坡面按1: 2图 5.9 路堤与土质、软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 (无砟 )单位: m当路堤与弱微风化硬质岩石路堑连接时, 在路堑一侧沿原硬质岩坡面横向开挖台阶, 每级台阶高度 0.6m 左右,过渡段基床表层 20m精选文档范围内填掺入 5%水泥的级配碎石,表层以下自路堤一侧分层填筑级 配碎石掺 5% 水泥。级配碎石与路堤填料之间的分界线应与线路走向 保持垂直, 使轨道板下基础保持均质。 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相
12、关规 定,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 K30精选文档 150MPa/m ,Ev280MPa,Evd50MPa,Ev2/Ev1 2.3, n28%,按图 5.10 进行填筑。图 5.10 路堤与硬质岩路堑过渡段示意图 ( 无砟 )单位: mD 、隧路过渡段铺设无砟轨道隧道与土质、 全风化岩层路堑相接时, 在隧道洞门 开挖基坑深度内,填筑倒梯形级配碎石掺5%水泥过渡段,压实质量按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标准控制。过渡段级配碎石厚度由 2.0m阶梯式渐变至 0.4m,单侧最小长度不小于 10.0m,按图 5.11 进行填筑。精选文档图 5.11 隧路过渡段示意图 ( 无砟 )单位: m5.3沉降观测路基应按设
13、计要求进行沉降监测,施工完成后应有不少于6 18个月的调整期及沉降观测期, 由专业单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路基工 后沉降,工后沉降满足设计与相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道碴与轨道铺设。(1) 有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要求 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I 级铁路不大于 20cm,桥 路过渡段不大于 10cm,沉降速率均不大于 5cm/ 年。 软土及其他类型松软土地基上的路基需进行工后沉降分析。 压 缩层厚度按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等于0.1 确定,且需大于最深的软土层。 软土路基的稳定安全系数 K ,不考虑轨道及列车荷载时 K 1.20,考虑轨道及列车荷载时 K 1.15。 路基稳定性、 工后沉降或
14、强度不满足要求时, 应进行地基处理。精选文档(2) 无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要求 无砟轨道路基的工后沉降不大于 15mm;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 整轨面高程后竖曲线半径符合Rsh 0.4Vsj2时,允许工后沉降为30mm。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工后沉降差不应大 于 5mm,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 路基工后沉降分析时, 压缩层厚度按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 值等于 0.1 确定,且需大于最深的软土层。 路基的稳定安全系数 K 考虑列车荷载时不应小于 1.25。 路基稳定性、 工后沉降或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 应进行地 基加固处理。 无砟轨道路堤填筑后, 应对路基沉降进
15、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 估,在路基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 6 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分析 评估沉降稳定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铺设无砟轨道。(3) 路基沉降监测路堤在填筑期间和填筑完成后进行路基沉降变形(含地基和本体 )连续监测。 通过对路基沉降变形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 在路堤 填筑过程中,指导控制填土速率。根据蒙华铁路特点,路基过渡段监 测剖面间距 100 200m,应加强监测。表 5.1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精选文档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 次/ 天两侧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 次 /3 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 工完毕第 13 个月1次/周第 4 6 个月1 次 /2 周6
16、个月以后1次/月轨道铺设后第 1 个月1 次 /2 周第 23 个月1次/月3 个月以后1 次 /3 月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中心沉降监测点的沉降量, 当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 10mm/ 天时,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与监理,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取卸载措施,沉降观测具体施作见路基变形沉降监测作业指导书。6. 劳动组织(1) 劳动组织模式:采用作业队组织模式。人员组合、 工期(2) 施工人员应结合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表 6.1 人员配置表 ( 每个作业工地 )序号工种或职务人数1作业队长12技术负责人13专职质检员1精选文档4专
17、职安全员15技术、质检、测量、材料及试验人员56工班长27领工员38机械工、普工20其中作业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3) 班组长质量责任制对本班组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 和各项技术规定、质量标准,签订质量责任书,对班组长进行培训, 考试合格的发给合格证书, 持证上岗。 由工班长进行本班组的工程质 量自检,工区技术员进行复检,工区质检员进行专检,从而杜绝工程 质量事故的发生。领导本班组成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对本班组的工程质量负质量责任和经济责任。 严把材料使用关,
18、 拒绝和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对不合格的工 序做到上道工序不交,下道工序不接。接受质检人员的检查指导,随 时纠正违章操作现象。 组织班组人员按时填写各种原始记录、 统计报表, 保证数据真 实可靠。 对本班组人员操作的不合格工序, 应主动进行返修重做, 直至 合格。精选文档7. 材料要求(1) 有砟轨道过渡段填料: 过渡段采用 A 组填料 (砂类土除外 )填筑。(2) 无砟轨道过渡段填料: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8. 设备机具配置表 8.1 机具设备配置表 ( 每个作业工地 )序号机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挖掘机台22装载机台23推土机台14平地机台15压路机台16洒水车辆17自卸汽车辆
19、109. 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精选文档(1) 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按“三检(自检、复检、专检 )”制度执行。(2) 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 路堤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3) 严格按首件工程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 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质量。9.2 质量检验(1)过渡段填料种类、 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 料进行取样检验; 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 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数量: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 9.1 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
20、验规程(TB10102-2010)的有关规定。表 9.1 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填料种类颗粒级配相对密度液、塑限击实试验大于 5mm 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 20mm 颗粒的单位体积重大于 40mm 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细粒土及粉砂、黏砂每 500010000m3每 500010000m3每 5000m3每 5000m3粗粒土 ( 除粉砂、黏砂外 )每每每每精选文档10000m310000m 310000m310000m3碎石类土每10000m3每10000m 3每 500010000m3每10000m3块石类土每10000m3注: 1 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检验的填料体积 (m3);2 大于 5mm
21、、20mm、 40mm 颗粒的单位体积重系进行密度校正计算时应做的试验;3 当细粒土中含粗颗粒的最大粒径大于重型击实试验试筒所规定的最大粒径时,超过尺寸的粗颗粒应做颗粒密度试验。(2)级配碎石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 填筑前应对级配碎石填料抽样检验, 填料的检验项目、 检验数量应符合表 9.2 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的有关规定。表 9.2 级配碎石检验项目、检验数量颗粒分析磨耗量有机质含量颗粒级配击实试验大于 5mm 颗粒的单位体积重10000m310000m310000m32000m32000m32000m3注: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试验
22、的填料数量。(3) 桥台基坑回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 100m3混凝土取试件 1 组,不足 100m3亦制取 1 组 试件。检验方法:混凝土试件做抗压试验。精选文档(4)分层摊铺压实厚度应符合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厚度和压实工艺要求。检验数量:每个桥台每检测层检查 2 点。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过渡段每一填筑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基床以下路堤、 基床底层及基床表层的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9.3表 9.10 的规定;不同种类填料 (除块石类混合料外 )应采用双指标控制, 并符合下列规定:细粒土和黏砂土,应采用压实系数 K 和地基系数 K30 ;砂类土 (黏砂土除外 )
23、,应采用相对密度 Dr 和地基系数 K30; 砾石类土和碎石类土,应采用孔隙率n 和地基系数 K30 ;块石类混合料,应采用地基系数 K30。检验数量: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应符合表9.11 的规定。检验方法:应符合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的有关规定。表 9.3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压实标准 (有砟轨道 )填筑部位标准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土 (粉 砂除外 )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不浸 水部 分压实系数 K0.9精选文档地基系数K30(MPa/m)8080110120130相对密度 Dr0.7孔隙率 n(%)3232浸水 部分 渗水 土地基系数K30(MPa/m)8011
24、0120130相对密度 Dr0.7孔隙率 n(%)3232表 9.4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的压实标准 ( 无砟轨道 )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 K0.920.920.92地基系数 K30(MPa/m)110130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kPa)250注:可采用 K30 或 Ev2,当采用 Ev2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 45MPa,其 Ev2/Ev1 2.6。表 9.5 正线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 有砟轨道 )压实指标改良土砂类土 (粉砂除外 )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压实系数 K0.93地基系数100100120130150相对密度 Dr0.75孔隙率 n(%)31
25、31精选文档表 9.6 站线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有砟轨道 )精选文档压实指标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土(粉砂除外 )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压实系数 K0.91地基系数90100120130150相对密度 Dr0.75孔隙率 n(%)3131表 9.7 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 无砟轨道 )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 K0.950.950.95地基系数 K30(MPa/m)130150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4040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kPa)350注:可采用 K30 或 Ev2,当采用 Ev2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 80MPa,其 Ev2/Ev1 2.5
26、。表 9.8 正线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 ( 有砟轨道 )层位压实指标砾石类A 组填料碎石类A 组填料级配碎石级配碎石 + 中 粗砂基床表层厚度 (m)0.60.60.60.5+0.1地基系数 K30(MPa/m)150150150 150( 130)孔隙率 n(%)28282828(18)注:括号外为级配碎石压实标准、括号内为中粗砂压实标准。表 9.9 站线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 ( 有砟轨道 )精选文档层位压实指标砾石类A 组填料碎石类A 组填料砂类土(粉砂除外 )基床表层厚度 (m)0.30.30.3地基系数 K30(MPa/m)140140110孔隙率 n(%)2828相对密度 Dr0.8表
27、9.10 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 ( 无砟轨道 )填料压实系数 K地基系数 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级配碎石0.9719055注:可采用 K30 或 Ev2,当采用 Ev2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 120MPa,其 Ev2/Ev1 2.3。表 9.1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填料种类检验数量检验方法精选文档各种土类每填高 0.9m,纵向每 100m 检查 2 个断 面4点,距路基边缘 2m处2点、中间 2 点,不足 0.9m亦检查 2 个断面 4 点K30 平板载荷仪细粒土和砂类土中的黏砂土、粉砂土每层沿纵向每 100m 等间距检查 2个断 面 6 点,每断面左、中、右各 1 点,左、 右点距路基边缘 1m 处环刀法、核子密度仪粗粒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站
- 2025家电维修服务协议书合同范本
- 《无人机介绍》课件
- 《飞机引擎冷却系统》课件 - 全面探讨飞机引擎冷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
- 设计四年级试卷及答案
- 三中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 2025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合同的履行第04章
- 纺织设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考核试卷
- 小儿吸痰法讲稿
- 医院应急调配机制
- (格式已排好)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任务一
- 市政工程监理规划范本(完整版)
- 起重机械产品质量证明书与合格证样表剖析
- 《机电传动控制》模块化实验装置设计
- 中秋节英文PPT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练习题全册
-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证明
- 钢材质量证明书模板
- 用款申请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