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巫溪县两会沱水电站工程大坝大坝及平洞帷幕灌浆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编写: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2013年6月30日1、前言 11.II程概况112地质条件 113施工依据12、主要工程量23、施工组织安排 231施工组织232机构设置33. 3劳动力计划安排43. 4主要机械设备43.5临建工程53. 6进度安排54、施工进度安排 65、帷幕灌浆施工方案 65. 1工艺流程65. 2布孔、分序75. 3造孔85.4冲孔、压水试验85.5灌浆856抬动观测95. 7灌浆过程中异常现象处理105. 8排水孔及其它钻孔施工1259灌浆质量检查136、质量保证措施 147、安全生产措施

2、158、竣工成果资料15169、结语1. 1工程概况两会沱水电站位于长江左岸支流大宁河的一级支流后溪河上游,坝址区属重庆市 巫溪县建楼乡花园村,下距巫溪县城公路距离约60kmo除宁厂至县城段12km为混 凝土路面外,其余均为乡镇碎石道路。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07km2o水库正常 蓄水位635m (孔梁电站高程、近似黄海高程,下同),相应库容506万nf,总库容561万 m3o拟建大坝坝型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总长150m,最大坝高66m。电站采用 引水式 发电,引水线路长约11.311km,装机容量2MW o1.2地质条件 两会沱水电站工程位于大巴山东段南麓。地形受构造控制,山脉顺 构造

3、线呈东西向延伸,背斜呈山,向斜呈谷,山顶高程多在15002000m间,谷底 高程200 (大宁河谷)580 m (坝址),属深切割高山地形。水系则垂直或平行山 脉走向呈羽状分布。后溪河两岸岸坡陡峻,山体雄厚,山峦叠障,河流横断面多为深 切“ U”型或窄“V ”型峡谷,相对高差5001000m以上。受地壳间歇性的强烈 上升的影响,测区地貌在总体上表现为强烈切割特性的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成层性。 此外,由于测区内大面积分布有二叠系及三叠系灰岩及白云岩,在溶蚀作用下,地表 岩溶峰林、洼地、溶洞也较为发育。区域地貌由北部的大巴山区向南呈台阶状降低。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划分为 大 官山期、鄂西期、山原期

4、及峡谷期四级夷平面。测区内地貌以溶蚀侵蚀地貌为 主,局部为侵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峰丛洼地、峰丛槽谷及溶蚀斜坡等。广泛分布于二叠系及三叠 系碳酸盐岩分布区。侵蚀地貌:侵蚀槽谷、峡谷及侵蚀斜坡等。分布于库区高桥等志留系碎屑岩及后 溪河河谷地带。坝址区河谷为顺向谷,岩层倾向右岸,倾角3080 ,以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 夹泥灰岩、白云质角砾岩及少量页岩,坝址由多种岩层组合而成,岩层缓倾角裂隙 较发育。其中1#坝段主要为泥质灰岩,2#、3#坝段为白云质角砾岩,4#、5#坝段 为灰岩,6#、7#坝段上、下游有贯通裂隙通道,自然通水严重,8#坝段下游侧有天 然倒悬体,两岩层交接处充填黄泥,9#坝段为灰岩。

5、1. 3施工依据1.3.1重庆市巫溪县两会沱水电站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和施工设计图纸。1. 3. 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1. 3. 3水工建筑物水 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24-2001 ) 134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 规程(SL31-2003) 1.3.5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1.3.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2、主要工程量重庆市巫溪县两会沱水电站工程大坝河床段固结灌浆已全部结束,排 水廊道平洞段帷幕灌浆试验已全部结束,以上项目质量全部合格。目前灌浆施工已进入到大坝廊道及平洞帷幕灌浆施工阶段。施工范围包括斜

6、坡廊道帷幕灌浆施工、左岸灌浆平洞、右岸灌浆平洞帷幕灌浆施工,以及排水廊道的排水孔施工。(1)钻孔:包括抬动孔、试验孔、先导孔、施工灌浆孔、检查孔、和排水孔的钻孔施工,以及钻孔和灌浆所需进行的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前孔口加塞保护等全 部钻孔作业;(2)灌浆:主要为帷幕灌浆。根据技施设计图纸进行统计,此次大坝帷幕灌浆项目的工程量见下表:大坝防渗帷幕灌浆项目工程量一览表项目编号施工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1帷幕灌浆钻孔171个m9061.4按设计2帷幕质量检查孔17个m798. 00按规范10%布置3帷幕灌浆段1500段m7531. 53按设计4抬动孔17个m300按规范间距20m布置5坝基排水孔m25

7、00. 00按设计注:1、表中工程量是以设计图纸进行统计,具体工程量以实际完成经业主、监理签字工作量为准。3、施工组织安排3.1施工组织施工单位将作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机构设置、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组织、临建工程的建设等,并按照施工图纸、设计、地质、监理、业主要求有序开展 各项工作。3. 2机构设置林长钦同志负责重庆市巫溪县两会沱水电站工程整个大坝灌浆全面工作,对外协 调,对内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并兼生产技术组组长。彭向东同志负责整个灌浆工程的技术工作,重点是对现场灌浆工作人员进行技术 指导,对灌浆记录的整理,灌浆质量进行把关以及编写竣工资料。熊宗勇同志主要负责现场生产管理,设备维修技

8、术指导,并兼安全组组长。生产 技术组:组长刘瑜,副组长杨兴蔵两位同志重点是对现场灌浆质量进行把关。 质量小组:组长杨双亮,组员刘云两人负责现场值班,对灌浆质量进行监督。安全小组:组长冯强,组员许晓光,两人负责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检 查,并提岀整改措施。3. 3劳动力计划安排劳动力计划表序号项目人数(个)备注1管理2负责组织施工及工程管理2记录2负责施工记录、资料整理3钻工8负责钻孔、洗孔、压水4灌浆工6负责制浆、灌浆、封孔5机修工1负责机器维护、修理6材料员1负责材料组织及发放7勤杂1负责施工人员生活8合计223. 4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施工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地质钻机X

9、Y-2fr3台整机功率17. 5kw地质钻机XY-2Bfr2台整机功率22. 5kw灌浆自动记录仪HTA-Ifr1台数据采集速度10Sample/sec抬动仪0. 01mmfr1台精度0. 01mm注浆机BW-1601台整机功率1800kw注浆机BW-200-2台整机功率1800kw高速制浆机TTP-4002台整机功率7. 5kw双层搅拌机JW1800套3台整机功率7. 5kw测斜仪CQ-1ft1台精度0. 01mm3.5临建工程 根据本次的施工场地特点,为保证灌浆浆材质量,减少灌浆施工时污染周边环境,本工程灌浆采用集中、结合机动制浆方式制浆,简易制浆站占地面积50m2,制浆水泥 平台为钢架结

10、构,面积30m2,平台下安设2台TTP-400型高速搅拌机,制浆后经直 径50mm输浆管进入3台容积为lm?的低速搅拌桶储浆,按设计浆液浓度调制好后, 由3台BW160或BW200泥浆泵轮流压浆进入需灌浆的钻孔内。临时库房及生活区搭设在右岸斜坡平台上。生产用水由导流洞口处按装15KW大 功率水泵抽取,配合供给钻机及制浆站;施工用电从主线配电柜处分流至制浆站、钻 机施 工场地,共设3个二级配电箱,再由二级配电箱分流给每台用电设备。(2)排污系统为使钻孔及灌浆产生的岩屑及废水、废浆不大面积污染工作面, 考虑在灌浆区域内设挡水堰,将污水进行澄清,另每天派专人不定时冲洗灌浆工作面 并清理固相废渣,在其

11、它各工作面的较低处均设集水坑。施工中废弃的管、线、水泥 袋等按环保要求及时回收。4、施工进度安排我司根据业主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安排确定机械设备和人员的进场时间,以确保 工期满足业主要求。进度安排计划如下:3.6. 1准备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搭设临时库房、制浆站、架设水路、电路、灌浆 管 路和设备材料进场等,工作天数8天,即从2013年7月1日起至2013年7月 8日。3.6.2帷幕灌浆试验,工作内容包括:定孔、造孔、压水试验、制浆及灌浆、封 孔、施工场地排污以及检查孔,帷幕灌浆试验工作已于2013年3月8日6.月30 日期间顺利完成,试验报告已正式提交。正在等待设计、监理、业主批复及帷幕灌浆

12、正式开工的通知。3.6.3帷幕灌浆施工,工作内容包括:定孔、造孔、压水试验、制浆及灌浆、封 孔、施工场地排污以及检查孔、提交帷幕灌浆竣工报告,我公司灌浆施工队计划于 2013年7月1日9月30日完成右岸灌浆平洞、右岸斜坡廊道帷幕灌浆孔施工。 2013年10月1日2013年12月30日完成左岸灌浆平洞、左岸斜坡廊道帷幕灌 浆孔施工、廊道排水孔施工。3.6.4本工程的河床段固结灌浆已全部完工,斜坡段1#、2#、8#、9#固结灌浆 孔仅余700米工作量,由于大坝碗浇注沿后。固结灌浆可根据大坝上升情况跟进完 成。5、帷幕灌浆施工方案5. 1工艺流程5. 1. 1坝基帷幕灌浆孔施工工艺流程:定孔位一钻孔

13、一岩粉冲洗一钻孔裂隙冲洗一 简易压水试验一水泥浆拌制一灌浆一封孔。灌浆是否达到结束标是镶铸孔口管待凝是否镶铸牢固第二段钻孔、冲洗、压水灌浆是否达到结束标准下一段至终孔段钻孔、冲洗、压水、灌浆是否达到终孔标准封孔孔口封闭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5.2布孔、分序根据技施设计图,在大坝轴线及左右岸平洞内布置一排帷幕灌浆孔,孔距一般2. Om,局部1.0m或2.5m (不含质量检查孔)。帷幕灌浆孔设计分三序施工,采用分 序加密原则进行施工。先导孔根据设计图纸指定孔位施工并进行压水试验。施工顺序 为:灌浆试 验一先导孔f施工I序f施工II序f施工III序f最后施工质量检查孔。5. 3造孔按设计孔位施工,孔位

14、偏差不大于土 10cm。帷幕灌浆的抬动孔、先导孔、施工孔、 检查孔在终孔后应及时通知监理验收。钻孔采用回转钻机造孔,采用金刚石钻头或硬质 合金钻头钻进,清水回旋取芯钻进。帷幕终孔孔径大于60mm,灌浆孔终孔深度以压 水试验确定,孔底伸入到相对不透水层(透水率三3.0Lu)深度不小于5.0米。本工 程的钻孔均为铅直孔,孔壁应平直完整,施工过程中孔底最大允许偏斜值见下表: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孔深(m)2030405060最大允许偏差值(m)0. 250. 500. 801. 151. 505. 4冲孔、压水试验帷幕灌浆试验孔(段)在灌浆前均需进行标准压水。压水前需进行裂隙冲洗,试验 压力为灌浆压

15、力的80%,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并取最后的 流量 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单位为吕荣(Lu) o5. 5灌浆(1) 灌浆段长:接触段设计段长为2. 0叫 以下段次一般为5. 0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 长,但最长不得大于8m。(2) 灌浆方法:帷幕灌浆试验孔和先导孔及施工孔均采用孔内循环灌浆法灌注; 按1、II、III分序 加密施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注。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当孔口无涌水的孔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在有溶 洞、裂隙发育、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异常、吃浆量大的局部区域,在灌浆压力逐渐增大, 浆量不变或减小的情况下,可以不待凝续灌至结束

16、,当孔内吸浆超过3000公斤/段 时,需待凝24小时后扫孔复灌,达到设计标准直至闭浆。(3) 灌浆压力接触段按0. 75MPa实施灌浆,接触段以下部位,每个灌浆段在上一段的基础上增 加0. 15MPa,如超过设计深度,以下的最大灌浆压力均按2. IMPa执行。(4) 灌浆材料:灌浆材料采用重庆市奉节科华水泥厂生产的P. 042. 5普通硅酸盐水泥,受潮结块 的不能用来灌浆。水泥细度为通过80um标准筛余量不大于5%。灌浆材料(水泥)各项指标抽样送质检部检测合格方可使用。(5) 浆液浓度:帷幕灌浆均采用纯水泥灌浆,浆液浓度采用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3、2、1、0.8、0.5六个比级。(6) 变

17、浆原则:浆液浓度变换遵循由稀到浓,逐级变浓的原则。 当某级水灰比浆液已注入300升,而灌浆压力和吸浆量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 时,改浓一级灌注。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 ,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 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7) 结束标准:帷幕灌浆结束标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注,在设计压力作用下,灌浆段的吸浆量小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分钟达到结束标准。(8) 封孔:全孔灌浆结束后,帷幕灌浆采用“孔口压力灌浆封孔法”。置换0、5:1水泥浆封

18、孔,采用设计压力持续60分钟后结束。5. 6灌浆监测设备及手段(1) 灌浆自动记录仪监测 采用HTA-I灌浆自动记录仪进行压水及灌浆试验、施 工。该设备具有智能记录功能,能在压水试验、灌浆施工过程中,对压力、流量等 参数自动记录,并可实时生成曲线图,测量精度高(正负0.5%),采集速度快,采 集速度达10Sample/Sec。能满足本工程设计及规范要求。(2) 抬动孔设置、抬动观测仪监测 抬动孔孔深、位置设计:帷幕灌浆抬动监测孔每10-20m布孔1个,抬动孔深 度以进入基岩3-5米为宜。 抬动观测仪监测作用:主要是观测灌浆区域地面变形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这 种变形对工程的影响。通过实时监测,及

19、时调整灌浆施工参数,防止上部构筑物或地基 发生抬动变形。 抬动观测的方法:本次灌浆使用测微计观测,建立抬动观测装置,安装了百分表进行监测,不同范围的抬动变形监控标准参见表Ao盖重板灌浆不同距离抬动观测允许变形值 表A距离(m)1123455.5允许值(um)2001651309560250抬动装置安装示意图如下:I:抬动装置示意图说明:1-百分表;2-钻孔直91mm;3-细沙;4-套管(钢管或塑料管);5-钻孔直径75mm; 6-钢管或钢筋;7-塑性材料;8-水泥浆;9-混凝土盖板5.7 灌浆过程中异常现象处理灌浆过程中岀现的异常现象有:吸浆量大,冒 浆等现象,施工中根据水工建筑物 水泥灌浆施

20、工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执 行,采取处理措施如下:(1)孔底段透水率超标若钻孔达到设计孔深后,压水透水率大于设计规定值时,应加 深钻孔,一般每次加深一个灌浆段的长度(5m),连续加深23段后透水率仍 超过设计规定值时,会同设计 进行地质情况分析。(2)漏冒浆处理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视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灌注浓浆、降低压力限流、限量和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3)串浆处理O1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被串浆孔正在钻进,串浆量不大,可继续钻进,否贝I),立即停止钻进。封闭串浆孔,待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继 续钻进施工。O2如与待灌孔串浆时,串浆量不大时,可于灌浆的同时在被串

21、孔内通入水流,使水泥浆不致在孔内沉淀而堵塞钻孔内的岩石裂隙;串浆量较大时,如条件具备可同 时灌浆,如不具备同时灌浆的条件,则封闭被串孔,待灌浆孔灌结束之后,立即打开 被串孔扫孔冲洗后尽快灌浆。03若两个孔同时灌浆,且两孔段使用的灌浆压力又不相同,出现串浆时,若无法 灌结束,封闭使用较低灌浆压力的浅孔,待深孔灌结束后再灌浅孔。04大耗浆量孔段(大于3000Kg/m)的处理当孔段未钻遇空洞及断层破碎带而出现耗浆量较大,难以达到结束标准时,在灌注0.5:1浓浆的前提条件下,可采取如下处理措施:1)降低灌浆压力、限流、限量、间歇灌浆;2)在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混合浆液;3)在具备条件时灌注膏状浆液。0

22、5孔段返浆的处理在岩石裂隙内充填有粘土的孔段进行灌浆时,当降压时极易 出现返浆现象,即在降低压力时,灌入孔段内的浆液在充填泥的弹力作用下被挤出孔 外,此类孔段在灌浆结束时适当延长屏浆时间,或先采用纯压灌浆结束后闭浆待凝, 然后扫孔灌浆直至达到结束标准。06孔口有涌水孔段的处理灌浆前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按监理 人指示可选用下述方法处理:1)缩短段长,对涌水段单独灌浆;2)相应提高灌浆压力;3)灌浆结束后采取屏浆措施,屏浆时间不少于lh;4)闭浆;5)闭浆结束后待凝24h;6)必要时,在浆液中掺加适量速凝剂。07灌浆中断的处理灌浆过程中若因故中断可采用如下措施进行处理:1)尽早恢复

23、灌浆,如估计在30min之内难以恢复灌浆时应进行洗孔,然后扫 孔复灌,直至达到结束标准;2)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浆液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可恢复 中断前比级的浆液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则按逐级变浓的原则 继续灌注;3)如中断时间较长,恢复灌浆时,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 吸浆,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08断层破碎带等地质缺陷段处理断层破碎带处理一般采取缩短灌浆段长、灌后待凝的方法。如果断层破碎带孔隙 率较大且连通性较好,吸浆量特大,可改用浓浆、速凝水泥浆、水泥砂浆进行灌 注。如果断层破碎带泥质含量高,可灌性很差,根据具体情况经监理人批准,可采 用高压

24、冲洗、高压旋喷灌浆或化学灌浆(如丙烯酸盐等)的方法进行处理。特殊处 理结束后,均重复进行常规水泥灌浆。如遇溶洞、溶蚀等特殊地质情况,可以采取回填混凝土或碎石(灌注水泥浆)等 措施进行先期灌注,再进行常规水泥灌浆。钻孔穿过软弱破碎岩体发现塌孔、掉钻或集中漏水时,立即停钻,先进行灌浆, 达到结束标准待凝后再钻进。钻孔穿过软弱夹层时可采取“高压水冲洗置换技术”和“下置栓塞进行高压挤密 灌 注技术”等措施进行处理。09回浆返浓处理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即2030 min内回浆比重超过一个比级且注入率在1 L/ 2 L/min ,此时换原比级的新鲜浆液,若不发生回浆变浓或回浆变浓不明显,则 正常结束灌浆

25、;若继续发生回浆比重超过一个比级的现象,则判为吸水不吸浆,可 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灌注,若效果不明显,继续灌注30min ,即可结束灌注,也 不再进行复灌,但总灌注时间仍要求不小于60 mino5. 8排水孔及其它钻孔施工排水孔、观测孔钻孔均可采用XY-2钻机钻进,回转式钻进、金刚石钻头钻孔。 排水孔钻进过程中,如遇有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岩体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监理人,并按监理人的指示进行处理。若钻进中排水孔遭堵塞,则应按监理人指示重 钻。钻孔完成后对松散体、断层破碎带或土层等特殊部位按施工图要求或监理人的 指示及时放入HMY型塑料盲沟管,并将其固定在孔壁上。5.9灌浆质量检查(1) 帷幕灌浆过

26、程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并由监理人进行抽检。(2) 帷幕灌浆最终质量检查以检查孔的五点法压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主,并结合对 施工纪录、成果资料、钻孔取芯和检验测试成果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3) 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数的10%,每个单元工程内或沿帷幕轴线每 20m左右,至少有一个检查孔。(4) 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灌浆结束后,及时将有关资 料提交监理人,由监理人拟定检查孔位置。检查孔应布置在以下部位:1) 帷幕中心线上;2) 层间层内错动带、岩体破碎、风化严重、裂隙发育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3) 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帷幕灌浆施工过程质量检验项目表序号项目检查方法质

27、量标准1孔位允许偏差现场测量不大于10cm2孔口管镶铸过程控制、现场检测牢实,不冒水,露出地表10cm3阻塞位置现场检测已灌段以上50cm4孔深偏差现场测量不得小于设计孔深5孔斜率现场测量、计算符合设计要求6钻孔冲洗现场控制、自动记录符合设计要求7压水试验现场控制、自动记录符合规程要求8使用压力现场控制、自动记录符合设计要求9灌浆段长现场测量符合设计要求10浆液比重现场检测符合设计要求11浆液变换现场检测符合设计要求12结束标准现场控制、自动记录符合设计要求13灌浆中断情况现场控制、自动记录经检查分析不影响最终质量14封孔现场检测施工过程符合要求,封后密实无渗水15灌浆记录自动记录配全人工记录

28、齐全、清晰、准确(4) 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资料分析认为可能存在对帷幕质量有 影响的部位。(5) 帷幕灌浆质量合格标准检查孔接触段及其上下两段,其透水率应100%满足设计规定;其余各段的合格 率不小于90%。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的1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 可认为合格。(6) 帷幕灌浆检查孔在压水试验结束后按监理人指示进行灌浆和封孔。(7) 封孔质量检查:先导孔、帷幕灌浆孔灌浆封孔结束后,逐孔检查灌浆孔封 孔 效果,并根据监理人指示,进行钻孔抽样检查。(8) 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帷幕灌浆检查孔按基本孔的10%布置。(9) 灌浆检查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透水率qW3Lu即

29、为合格,压水结束后采 用压力封孔法直接进行封孔,当注入率小于0.4L/min持续30min后结束封孔。 布置原则,主要在吸浆量较大,灌浆有异常的部位,具体布置由监理根据基本孔灌 浆情况确定。检查的方法是:帷幕检查以压水试验为主,其次是单位注入量和岩芯 检查,透水率的合格标准为小于或等于3.0LUo(10) 帷幕检查孔直径不小于73mm,采用清水硬质合金取芯钻进。所取岩芯整 理装箱并编号,地质人员对岩芯进行编录照像,采用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 压力值根据现场基本孔的灌浆压力确定。全孔压水试验结束后,全孔压力灌浆封 孔。灌浆质量的压水试验检查,其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 率值

30、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6、质量保证措施6.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6. 2首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均了解本工程的地层情 况,设计要求及灌浆参数等。6. 3以技术负责人牵头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设一名专职的质量监督员,各班组设立 兼 职质量管理员,认真开展自检、互检、抽检工作,对检查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处 理。6. 4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并认真接受业主和监理 等有关单位的监督和指导。6. 5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制定质量控制、检查、考核评比办法,将质量责任落实到 每一个岗位上。6. 6定期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修,防止因设备和仪器的误差影响施工的质量6. 7各种原始记录、资料必须如实填写齐全,做到清晰,准确无误,严禁伪造原始 记录。6. 8建立工序签证制度。工序开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对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每 道工序完成后由作业班组自检,自检合格后,由值班人员检查,检查合格后再报监 理工程师终检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6. 9作好单元、分部工程的验收工作,由质检部牵头验收移交签证。7、安全生产措施7.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小组。施工 过程中杜绝“三违”作业,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提高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