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控制的滴药机械手及SolidWorks建模.doc

滴药机械手的设计及SolidWorks建模图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5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457339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3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9-28 上传人:QQ14****9609 IP属地:陕西
25
积分
关 键 词:
机械手 设计 SolidWorks 建模
资源描述:
滴药机械手的设计及SolidWorks建模图,机械手,设计,SolidWorks,建模
内容简介:
基于基于 PLCPLC 控制的滴药机械手及控制的滴药机械手及 SolidWorksSolidWorks 建模建模摘 要机械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中传统的任务执行机构,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机械手的机械结构采用滚珠丝杆、滑杆、等机械器件组成;电气方面有交流电机、变频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组成。该装置涵盖了可编程控制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等,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仪器之一。本文介绍的机械手是由 PLC 输出三路脉冲,分别驱动横轴、竖轴变频器,控制机械手横轴和竖轴的精确定位,微动开关将位置信号传给 PLC 主机;位置信号由接近开关反馈给 PLC 主机,通过交流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机械手手爪的张合,从而实现机械手精确运动的功能。本课题拟开发的滴药机械手可在空间滴药,动作灵活多样,可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作业,并可根据液体的变化及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 1目 录摘摘 要要.1ABSTRACT.2引引 言言.4第一章第一章机械手机械结构机械手机械结构.511传动机构.512 机械手夹持器和机座的结构机械手夹持器和机座的结构.6第二章可编程控制第二章可编程控制 PLC.821 PLC 简介简介.822 PLC 内部原理内部原理.10A.A. 系统程序存储区系统程序存储区.11B.B. 系统系统 RAMRAM 存储区存储区.11C C用户程序存储区用户程序存储区.1123 PLC 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1224 PLC 机型的选择方法机型的选择方法.1526 机械手机械手 PLC 选择及参数选择及参数.17第三章第三章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1931 步进电机的结构步进电机的结构.1932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步进电机工作原理.23第四章第四章 机械手机械手 PLC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4041 机械手的工艺过程机械手的工艺过程.4042 PLC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42致答谢词致答谢词.4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9 2引 言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支柱,无人车间、无人生产流水线等等,已经随处可见。同时,现代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产环境,如高温、放射性、有毒气体、有害气体场合以及水下作业等,这些恶劣的生产环境不利于人工进行操作。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以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机械手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和铁路工业部门的重视。本课题拟开发物料搬运机械手,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的 FX2N 系列 PLC,对机械手的上下、左右以及抓取运动进行控制。该装置机械部分有滚珠丝杠、滑轨、机械抓手等;电气方面由交流电机、变频器、操作台等部件组成。我们利用可编程技术,结合相应的硬件装置,控制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由于时间仓促和个人水平限制,我的设计存在着许多还没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希望广大老师、同学能够给予批评指正并予以解决。 3第一章 机械手机械结构11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1螺旋机构螺旋机构由螺杆、螺母和机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转动变换为直线运动,并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按螺旋副中的摩擦性质,螺旋机构可以分为滑动螺旋机构和滚动螺旋机构两种类型。按用途可以分为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和调整螺旋三种类型。螺旋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动平稳,无噪声易于自锁等优点。2. 滑动螺旋机构 螺旋副内为滑动摩擦的的螺旋机构,称为滑动螺旋机构。滑动螺旋机构所用的螺纹为传动性能好,效率高的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滑动螺旋机构由螺母和螺杆组成。根据机构的组成及运动方式,滑动螺旋机构又分为以下两种。(1) 由螺母和螺杆组成的滑动螺旋机构,螺母与机架固联,螺杆转动并移动(如图 1-1b 所示) ,这种螺旋机构以传递动力为主,故又称传力螺旋机构。一般要求用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力,多用在工作时间短,速度较低的场合。(2) 由螺母、螺杆和机架组成的滑动螺旋机构,如图 1-1a 所示,螺杆转动,螺母移动,这种螺旋机构以传递运动为主,故又称为传导螺旋机构。本文所介绍的机械手的竖轴就是用的传导螺旋机构。这种传动形式结构紧凑,刚度较大,传动效率高,精度高。 4 (a)螺杆转动,螺母移动(b) 螺母固定,螺杆转动并移动图 1-13滚动螺旋机构 螺旋副内为滚动摩擦的螺旋机构,称为滚动螺旋机构或滚珠丝杠。其机构特点是在螺杆和螺母之间设有封闭循环滚道,并在其间放如刚球,当螺杆转动时,刚球沿螺旋滚道滚动并带动螺母作直线运动。按循环方式的不同,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形式。 滚珠始终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螺杆保持接触的循环叫内循环。滚珠在返回时与螺杆脱离接触的循环叫外循环(如图 1-2 所示) 。外循环螺母只需设置一个反向器,当滚珠进入反向器时,就被阻止而转弯,从返回通道回到滚道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机械手的横向运动采用的便是滚动螺旋传动。滚动螺旋机构摩擦阻力小,动作灵敏度高,传动效 率高,可达 90%以上。用调整的方法可消除间隙,传动精度高。 图 1-2 12 机械手夹持器和机座的结构1机械手夹持器 5机械手的机械夹持器多为双指手抓式,按其手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移型和回转型。回转型手抓有可分为单支点和双支点回转型,按夹持方式可以分为外夹式和内撑式。按驱动方式可以电动、液压和气动三种。回转型夹持器结构较简单,但当所夹持的液体直径有变动时,将引起液体轴心的偏移。对平移型夹持器,液体直径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但其机械机构繁杂,体积大,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当设计机械手夹持器的时候,在满足液体的定位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采用结构比较简单回转型夹持器。 本文设计的机械手采用的是楔槽杠杆式回转型夹持器。如右图所示,装在杆上端的滚子3 和楔块之间为滚动接触。当电机带动连杆前进时,通过楔块 4 的斜面和杠杆 1,使两个手抓产生加紧动作和加紧力。当楔块后移时,靠弹簧的拉力使手指松开。这种末端执行器由于楔块和滚子之间为滚动接触,摩擦力小,活动灵活,且机构简单。2机座机座是机械手的支撑部件,机座承受机械手的全部重量和工作载荷,所以机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另外机座还要求有足够大的安装基面,以保证机械手工作时的稳定行。 6如图 1-3 所示,机械手采用普通轴承作为支撑元件的机座支撑结构。这种结构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安装调整方便等优点。图中电动机 3 经减速器4、主动小齿轮 5、中间齿轮 6、大齿轮 7 驱动丝杆 2 旋转,从而驱动升降台上下运动。整个机座安装在基座 8 上。 7第二章可编程控制 PLC 21 PLC 简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 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PLC 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PLC 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 PLC 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离散控的制的首选产品,PLC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 PLC 年增长率保持为 20%30%。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 PLC 市场容量基数的不断扩大,近年来 PLC 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PLC 的增长十分迅速。综合相关资料,2004 年全球 PLC 的销售收入为 100 亿美元左右,在自动化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PLC 是由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 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 PLC 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PLC 的 CPU 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 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 END 指令) ,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PLC 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不同型号的 PLC,循环扫描周期在 1 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PLC 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 1K 逻辑程序不到 1 毫秒。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 位(也有 32 位的)为一个模拟量。大型 PLC 使用另 8外一个 CPU 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把计算结果送给 PLC 的控制器。相同 I/O 点数的系统,用 PLC 比用 DCS,其成本要低一些(大约能省40%左右) 。PLC 没有专用操作站,它用的软件和硬件都是通用的,所以维护成本比 DCS 要低很多。一个 PLC 的控制器,可以接收几千个 I/O 点(最多可达8000 多个 I/O) 。如果被控对象主要是设备连锁、回路很少,采用 PLC 较为合适。PLC 由于采用通用监控软件,在设计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要容易一些。 近 10 年来,随着 PLC 价格的不断降低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设备开始采用 PLC 进行控制,PLC 在我国的应用增长十分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基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内 PLC 在我国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通用 PLC 应用于专用设备时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嵌入式控制器,但 PLC 相对一般嵌入式控制器而方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好的稳定性。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一些用户原来采用嵌入式控制器,现在正逐步用通用 PLC 或定制 PLC 取代嵌入式控制器22 PLC 内部原理PLC 实质上是一种被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和微机是基本一的。如图 2.1 所示, PLC 硬件的基本结构图所示: 9编程器中央处理单元(CPU)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系统程序存储区用户程序存储区电源图 2-1 PLC 硬件的基本结构图(1)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 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 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受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 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检查用户程序的语法错误。当 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受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 I/O 映象区, 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术运算等任务。并将逻辑或算术运算等结果送入 I/O 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以后,最后将 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止。(2)存储器与微型计算机一样,除了硬件以外,还必须有软件。才能构成一台完整的PLC。PLC 的软件分为两部分: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PLC 存储空间的分配:虽然大、中、小型 PLC 的 CPU 的最大可寻址存储空 10间各不相同,但是根据 PLC 的工作原理, 其存储空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区域:系统程序存储区,系统 RAM 存储区(包括 I/O 映象区和系统软设备等)和用户程序存储区。A. 系统程序存储区在系统程序存储区中存放着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系统程序。它包括监控程序、管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功能子程序、系统诊断程序等。由制造厂商将其固化在 EPROM 中,用户不能够直接存取。它和硬件一起决定了该 PLC 的各项功能。B. 系统 RAM 存储区系统 RAM 存储区包括 I/O 映象区以及各类软设备(例如:逻辑线圈、数据寄存器、计时器、计数器、变址寄存器、累加器等)存储区。(A)I/O 映象区由于 PLC 投入运行后,只是在输入采样阶段才依次读入各输入状态和数据,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的状态和数据送至相应的外设。因此,它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存储单元(RAM)以供存放 I/O 的状态和数据,这些存储单元称作 I/O 映象区。一个开关量 I/O 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位(bit), 一个模拟量 I/O 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字(16 个 bit)。因此,整个 I/O 映象区可看作由开关量的I/O 映象区和模拟量的 I/O 映象区两部分组成。(B)系统软设备存储区除了 I/O 映象区以外,系统 RAM 存储区还包括 PLC 内部各类软设备(逻辑线圈、数据寄存器、计时器、计数器、变址寄存器、累加器等)的存储区。该存储区又分为具有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和无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前者在PLC 断电时,由内部的锂电子供电。使这部分存储单元内的数据得以保留;后者当 PLC 停止运行时,将这部分存储单元内的数据全部置“零” 。C用户程序存储区 用户程序存储区存放用户编制的用户程序。不同类型的 PLC 其存储容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随着 PLC 机型增大其存储容量也相应增大。不过对于新型的 PLC,其存储容量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而改变。D常用的 I/O 分类 11常用的 I/O 分类如下:开关量:按电压水平分,有 220VAC、110VAC、24VDC,按隔离方式分,有继电器隔离和晶体管隔离。模拟量:按信号类型分,有电流型(4-20mA,0-20mA) 、电压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 12bit,14bit,16bit 等。除了上述通用 I/O 外,还有特殊 I/O 模块,如热电阻、热电偶、脉冲等模块。按 I/O 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I/O 模块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数受CPU 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3)PLC 电源PLC 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小型的 PLC,还是中、大型的 PLC,其电源的性能都是一样的,均能对 PLC 内部的所有器件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正负 10%(15%)之间,因此可以直接将 PLC 接入到交流电网上去。可编程序控制器一般使用 220V 交流电源。可编程序控制器内部的直流稳压电源为各模块内的元件提供直流电压。某些可编程序控制器可以为输入电路和少量的外部电子检测装置(如接近开关)提供 24V 直流电源。驱动现场执行机构的电源一般由用户提供。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它的梯形图程序与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相似,梯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也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如输入、输出继电器等。这种计算机程序实现的“软继电器” ,与继电器系统中的物理结构在功能上某些相似之处。23 PLC 的工作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有两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运行(RUN)状态与停止(STOP)状态。在运行状态,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可能变化的输入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 12次,而是反复不断地重复执行,直至可编程序控制器停机 或切换到 STOP 工作状态。除了执行用户程序之外,在每次循环过程中,可如上图编程序控制器还要完成,内部处理、通信处理等工作,一次循环可分为 5 个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由于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极高,从外部输入-输出关系来看,处理过程似乎是同时完成的。在内部处理联合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检查 CPU 模块内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以及完成一些别的内部工作。在通信服务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别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当可编程序控制器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执行以上的操作。可编程序控制起处于(RUN)状态时,还要完成另外 3 个阶段的操作。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存储器中,设置了一片区域用来存放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它们分别称为输入映像寄存器和输出映像寄存器。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中别的编程元件也有对应的映像存储区,它们统称为元件映像寄存器。在输入处理阶段,可编程序控制器把所有外部输入电路的接通/断开(ON/OFF)状态读入输入寄存器。外接的输入触点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1”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外接的输入触点电路断开,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为“0”状态,梯形图中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在程序执行阶段,即使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状态 也不会随之而变,输入信号变化了的状态只能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被读入。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用户程序由若干条指令组成,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步序号顺序排列。在没有跳转指令时,CPU 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的执行用户程序,直到用户程序结束之处。在执行指令时,从输入映像寄存器或别的元件映像寄存器中将有关编程元件的 0/1 状态读出来,并根据指令的要求执行相应的逻辑运算,运算结果写入到对应的元件映像寄存器中,因此,各编程元件的映像寄存器(输入映像寄存器除外)的内容随着程序的执行而变化。在输出处理阶段,CPU 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 0/1 状态传送到输出锁存器。体型图某一输出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为“1”状态。 13信号经输出模块隔离 和功率放大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使外部负载通电工作。若梯形图中输出继电器线圈断电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为“0”状态,在输出处理阶段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断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外部负载断电,停止工作。某一编程元件对应的映像寄存器为“1”状态时,称该编程元件为 ON,映像寄存器为“0”状态时,称该编程元件为 OFF。扫描周期可编程序控制器在 RUN 工作状态时,执行一次图 2.5.1a 所示的扫描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为 1100ms。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指令的种类和 CPU 执行指令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用户程序较长时,指令执行时间在扫描周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不过严格地来说扫描周期还包括自诊断、通信等。如图 2.1c 所示。第(N-1)个扫描周期输出刷新第(N+1)个扫描周期输入采样第 N 个扫描周期输入采样输出刷新用户程序执行图 2.1c PLC 的扫描运行方式(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 以扫描方式依次读入所有的数据和状态它们存入 I/O 映象区的相应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数据和状态发生变化 I/O 映象区的相应单元的数据和状态也不会改变。所以输入如果是脉冲信号,它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 的 CPU 总是由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的扫描梯形图。并对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并以此刷新该逻辑线圈或输出线圈在系统 RAM 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例如:算术运算、数据处理、数据传达等。 14(3)输出刷新阶段在输出刷新阶段,CPU 按照 I/O 映象区内对应的数据和状态刷新所有的数据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响应的外设。这时才是 PLC 真正的输出。(4)输入/输出滞后时间输入/输出滞后时间又称系统响应时间,是指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至它控制的有关外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它由输入电路滤波时间、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和因扫描工作方式产生的滞后时间三部分组成。输入模块的 CPU 滤波电路用来滤除由输入端引入的干扰噪声,消除因外接输入触点动作是产生的抖动引起的不良影响,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了输入滤波时间的长短,其典型值为 10ms 左右。输出模块的滞后时间与模块的类型有关,继电器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一般在 10ms 左右;双向可空硅型输出电路在负载接通时的滞后时间约为 1ms,负载由导通到断开时的最大滞后时间为 10ms;晶体管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约为1ms。由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滞后时间最长可达到两个多扫描周期。可编程序控制器总的响应延迟时间一般只有几十 ms,对于一般的系统是无关紧要的。要求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滞后时间尽量短的系统,可以选用扫描速度快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或采取其他措施。24 PLC 机型的选择方法1PLC 的类型PLC 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类;按 CPU 字长分为 1 位、4 位、8 位、16 位、32 位、64 位等。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可按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选型。整体型 PLC 的 I/O 点数固定,因此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用于小型控制系统;模块型 PLC 提供多种 I/O 卡件或插卡,因此用户可较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 I/O 点数,功能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2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考虑与应用要求的统一。例如对输入模块,应考虑 15信号电平、信号传输距离、信号隔离、信号供电方式等应用要求。对输出模块,应考虑选用的输出模块类型,通常继电器输出模块具有价格低、使用电压范围广、寿命短、响应时间较长等特点;可控硅输出模块适用于开关频繁,电感性低功率因数负荷场合,但价格较贵,过载能力较差。输出模块还有直流输出、交流输出和模拟量输出等,与应用要求应一致。可根据应用要求,合理选用智能型输入输出模块,以便提高控制水平和降低应用成本。考虑是否需要扩展机架或远程 I/O 机架等。3.电源的选择PLC 的供电电源,除了引进设备时同时引进 PLC 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和选用外,一般 PLC 的供电电源应设计选用 220VAC 电源,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重要的应用场合,应采用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供电。如果 PLC 本身带有可使用电源时,应核对提供的电流是否满足应用要求,否则应设计外接供电电源。为防止外部高压电源因误操作而引入 PLC,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隔离是必要的,有时也可采用简单的二极管或熔丝管隔离。4.存储器的选择由于计算机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存储器的价格已下降,因此,为保证应用项目的正常投运,一般要求 PLC 的存储器容量,按 256 个 I/O 点至少选 8K 存储器选择。需要复杂控制功能时,应选择容量更大,档次更高的存储器。5.冗余功能的选择a控制单元的冗余(1)重要的过程单元:CPU(包括存储器)及电源均应 1B1 冗余。(2)在需要时也可选用 PLC 硬件与热备软件构成的热备冗余系统、2 重化或 3重化冗余容错系统等。b I/O 接口单元的冗余(1)控制回路的多点 I/O 卡应冗余配置。(2)重要检测点的多点 I/O 卡可冗余配置。3)根据需要对重要的 I/O 信号,可选用 2 重化或 3 重化的 I/O 接口单元。6.经济性的考虑选择 PLC 时,应考虑性能价格比。考虑经济性时,应同时考虑应用的可扩 16展性、可操作性、投入产出比等因素,进行比较和兼顾,最终选出较满意的产品。输入输出点数对价格有直接影响。每增加一块输入输出卡件就需增加一定的费用。当点数增加到某一数值后,相应的存储器容量、机架、母板等也要相应增加,估因此,点数的增加对 CPU 选用、存储器容量、控制功能范围等选择都有影响,在算和选用时应充分考虑,使整个控制系统有较合理的性能价格比。26 机械手 PLC 选择及参数 综合上述原则机械手控制系统主机为三菱的 FX2N-48MR。1.主要技术数据如下:工作电源:24VDC输入点数:24输出点数:24输入信号类型:直流或开关量输入电流:24VDC 5mA模拟输入:-10V10V(-20mA+20mA)输出晶体管允许电流 0.3A/点(1.2A/COM)输出电压规格:30VDC最大负载:9W输出反应时间:OffOn 20s OnOff 30s基本指令执行时间:数个 s程序语言:指令+梯形图+SFC程序容量:3792STEPS基本顺序指令:32 个(含步进梯形指令)应用指令:100 种初始步进点:S0S9一般步进点:118 点,S10S127辅助继电器:一般用 512+232 点(M000M511+M768M999)停电保持用 256 点(M512M767)特殊用 280 点(M1000M1279)定时器:100ms 时基 64 点(T0T63) 1710ms 时基 63 点(T64T126,M1028 为 ON 时)1ms 时基 1 点(T127)计数器:一般用 112 点(C000C111,16 位计数器)停电保持用 16 点(C112C127,16 位计数器)高速用 13 点 1 相 5kHz,2 相 2kHz(C235C254,全部为停电保持 32 位计数器)数据寄存器:一般用 408 点(D000D407)停电保持用 192 点(D408D599)特殊用 144 点(D1000D1143)指针/中断:P64 点;I4 点(P0P63/I001、I101、I201、I301)串联通信口:程序写入/读出通讯口:RS232 一般功能通讯口:RS485主机电源 220V AC2.PLC 主机的组成1、输入单元输入单元由 8 个按扭、8 个开关和 16 个接插件组成,它们分别与 PLC 的 16个输入点相接。改变这些开关或按扭的通断状态,即可对主机输入所需要的开关量。16 个接插件可外接其它直流或开关量输入信号。2、输出单元输出单元由 24 个二极管和 24 个接插件组成,它们分别与 PLC 的 24 个输出点相连。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即可表示输出点的状态,使用者可得到主机的输出信息。24 个输出接插件可外接其它需要控制的设备。输出单元的 4 个地端,分别引出到面板,其中只有 C4 与 3V 电源共地。3、电源单元PLC 主机左边有外接 220V/AV 的电源插座,作为 PLC 的工作电源。内装变压器,输出 3V 电源,供二极管使用。另外 PLC 的 24VDC 和 24GND 已引出到面板,供外接输入器件(如传感器)的工作电源用 18第三章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3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该步进电机为一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图 1 是该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 1 四相步进电机步进示意图开始时,开关 SB 接通电源,SA、SC、SD 断开,B 相磁极和转子 0、3 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 1、4 号齿就和 C、D 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 号齿就和D、A 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当开关 SC 接通电源,SB、SA、SD 断开时,由于 C 相绕组的磁力线和 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1、4 号齿和 C 相绕组的磁极对齐。而0、3 号齿和 A、B 相绕组产生错齿,2、5 号齿就和 A、D 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依次类推,A、B、C、D 四相绕组轮流供电,则转子会沿着 A、B、C、D 方向转动。四相步进电机按照通电顺序的不同,可分为单四拍、双四拍、八拍三种工作方式。单四拍与双四拍的步距角相等,但单四拍的转动力矩小。八拍工作方式的步距角是单四拍与双四拍的一半,因此,八拍工作方式既可以保持较高的转动力矩又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19单四拍、双四拍与八拍工作方式的电源通电时序与波形分别如图2.a、b、c 所示:a. 单四拍 b. 双四拍 c 八拍51 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的方法。 驱动电压 12V,步进角为 7.5 度 . 一圈 360 度 , 需要 48 个脉冲完成! 该步进电机有 6 根引线,排列次序如下:1:红色、2:红色、3:橙色、4:棕色、5:黄色、6:黑色。 采用 51 驱动 ULN2003 的方法进行驱动。 20ULN2003 的驱动直接用单片机系统的 5V 电压,可能力矩不是很大,大家可自行加大驱动电压到 12V。1.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因此用好步进电机却非易事,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 目前,生产步进电机的厂家的确不少,但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自行开发,研制的厂家却非常少,大部分的厂家只一、二十人,连最基本的设备都没有。仅仅处于一种盲目的仿制阶段。这就给户在产品选型、使用中造成许多麻烦。签于 21上述情况,我们决定以广泛的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为例。叙述其基本工作原理。望能对广大用户在选型、使用、及整机改进时有所帮助。 3.2、感应子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一)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由于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下面先叙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1、结构: 电机转子均匀分布着很多小齿,定子齿有三个励磁绕阻,其几何轴线依次分别与转子齿轴线错开。0、1/3 、2/3 ,(相邻两转子齿轴线间的距离为齿距以表示) ,即 A 与齿 1 相对齐,B 与齿 2 向右错开 1/3 ,C 与齿 3向右错开 2/3 ,A与齿 5 相对齐, (A就是 A,齿 5 就是齿 1)下面是定转子的展开图: 2、旋转: 如 A 相通电,B,C 相不通电时,由于磁场作用,齿 1 与 A 对齐,(转子不受任何力以下均同) 。 如 B 相通电,A,C 相不通电时,齿 2 应与 B 对齐,此时转子向右移过 1/3 ,此时齿 3 与 C 偏移为 1/3 ,齿 4 与 A 偏移(-1/3 )=2/3 。如 C 相通电,A,B 相不通电,齿 3 应与 C 对齐,此时转子又向右移过 1/3 ,此时齿 4 与 A 偏移为 1/3 对齐。 如 A 相通电,B,C 相不通电,齿 4 与 A 对齐,转子又向右移过 1/3 这样经过 A、B、C、A分别通电状态,齿 4(即齿 1 前一齿)移到 A 相,电机转子向右转过一个齿距,如果不断地按 A,B,C,A通电,电机就每步(每脉冲)1/3 ,向右旋转。如按 A,C,B,A通电,电机就反转。 由此可见: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由导电次数(脉冲数)和频率成一一对应关系。而方向由导电顺序决定。 不过,出于对力矩、平稳、噪音及减少角度等方面考虑。往往采用 A-AB-B-BCC-CA-A这种导电状态,这样将原来每步 1/3 改变为 1/6 。甚至于通过二相电流不同的组合,使其 1/3 变为 1/12 ,1/24 ,这就是电机细分驱动的基本理 22论依据。 不难推出:电机定子上有 m 相励磁绕阻,其轴线分别与转子齿轴线偏移 1/m,2/m(m-1)/m,1。并且导电按一定的相序电机就能正反转被控制这是步进电机旋转的物理条件。只要符合这一条件我们理论上可以制造任何相的步进电机,出于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市场上一般以二、三、四、五相为多。 3、力矩: 电机一旦通电,在定转子间将产生磁场(磁通量 )当转子与定子错开一定角度产生力 F 与(d/d)成正比 其磁通量 =Br*S Br 为磁密,S 为导磁面积 F 与 L*D*Br 成正比 L 为铁芯有效长度,D 为转子直径 Br=NI/RNI 为励磁绕阻安匝数(电流乘匝数)R 为磁阻。力矩=力*半径力矩与电机有效体积*安匝数*磁密 成正比(只考虑线性状态)因此,电机有效体积越大,励磁安匝数越大,定转子间气隙越小,电机力矩越大,反之亦然。 (二)感应子式步进电机1、特点: 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与传统的反应式步进电机相比,结构上转子加有永磁体,以提供软磁材料的工作点,而定子激磁只需提供变化的磁场而不必提供磁材料工作点的耗能,因此该电机效率高,电流小,发热低。因永磁体的存在,该电机具有较强的反电势,其自身阻尼作用比较好,使其在运转过程中比较平稳、噪音低、低频振动小。 感应子式步进电机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低速同步电机。一个四相电机可以作四相运行,也可以作二相运行。 (必须采用双极电压驱动) ,而反应式电机则不能如此。例如:四相,八相运行(A-AB-B-BC-C-CD-D-DA-A)完全可以采用二相八拍运行方式.不难发现其条件为 C= ,D= . 一个二相电机的内部绕组与四相电机完全一致,小功率电机一般直接接为二相,而功率大一点的电机,为了方便使用,灵活改变电机的动态特点,往往将其外部接线为八根引线(四相) ,这样使用时,既可以作四相电机使用,可以作二相 23电机绕组串联或并联使用。 2、分类 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以相数可分为 :二相电机、三相电机、四相电机、五相电机等。以机座号(电机外径)可分为:42BYG(BYG 为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代号) 、57BYG、86BYG、110BYG、 (国际标准) ,而像 70BYG、90BYG、130BYG 等均为国内标准。3、步进电机的静态指标术语相数:产生不同对极 N、S 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常用 m 表示。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用 n 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 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 A-AB-B-BC-C-CD-D-DA-A.步距角: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 表示。=360 度(转子齿数J*运行拍数) ,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为 50 齿电机为例。四拍运行时步距角为 =360 度/(50*4)=1.8 度(俗称整步) ,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 =360 度/(50*8)=0.9 度(俗称半步) 。定位转矩:电机在不通电状态下,电机转子自身的锁定力矩(由磁场齿形的谐波以及机械误差造成的)静转矩:电机在额定静态电作用下,电机不作旋转运动时,电机转轴的锁定力矩。此力矩是衡量电机体积(几何尺寸)的标准,与驱动电压及驱动电源等无关。 虽然静转矩与电磁激磁安匝数成正比,与定齿转子间的气隙有关,但过份采用减小气隙,增加激磁安匝来提高静力矩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电机的发热及机械噪音。 3.3、步进电机动态指标及术语: 1、步距角精度: 步进电机每转过一个步距角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用百分比表示:误差/步距角*100%。不同运行拍数其值不同,四拍运行时应在 5%之内,八拍运行时应在 15%以内。 2、失步: 电机运转时运转的步数,不等于理论上的步数。称之为失步。 3、失调角: 转子齿轴线偏移定子齿轴线的角度,电机运转必存在失调角,由失调角产生的误差,采用细分驱动是不能解决的。 4、最大空载起动频率: 电机在某种驱动形式、电压及额定电流下,在不加负载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起动的最大频率。 5、最大空载的运行频率: 电机在某种驱动形式,电压及额定电流下,电机不带负载的最高转速频率。 246、运行矩频特性: 电机在某种测试条件下测得运行中输出力矩与频率关系的曲线称为运行矩频特性,这是电机诸多动态曲线中最重要的,也是电机选择的根本依据。如下图所示 其它特性还有惯频特性、起动频率特性等。 电机一旦选定,电机的静力矩确定,而动态力矩却不然,电机的动态力矩取决于电机运行时的平均电流(而非静态电流) ,平均电流越大,电机输出力矩越大,即电机的频率特性越硬。如下图所示: 其中,曲线 3 电流最大、或电压最高;曲线 1 电流最小、或电压最低,曲线与负载的交点为负载的最大速度点。要使平均电流大,尽可能提高驱动电压,使采用小电感大电流的电机。第四章 机械手 PLC 控制系统设计41 机械手的工艺过程了解设备概况机械手的结构和各部分动作示意图,如图下图所示。机械手的工作均由电机驱动,它的上升、下降、左移、右移都是有电机驱动螺纹丝杆旋转来完成的。分析工艺过程机械手的初始位置停在原点,按下启动后按扭后,机械手将下降吸取液体上升右移再下降滴下液体在上升左移八个动作,完成一个工作周期。机械手的下降、上升、右移、左移等动作转换,是由相应的限位开关来控制的,而加紧、放松动作的转换是有时间来控制的。为了确保安全,机械手右移到位后,必须在右工作台上无液体时才能下降,若上次搬到右工作台上的液体尚未移走,机械手应自动暂停,等待。为此设置了一个光电开关,以检测“无液体”信号。 25控制方面的要求Auto-cad 二维俯视图SolidWorks 三维图纸为了满足生产要求,机械手设置了手动工作方式和自动工作方式,而自动 26工作方式又分为单步、单周期和连续工作方式。1) 手动工作方式:利用按钮对机械手每一步动作进行控制。例如,按下“下降”按钮,机械手下降;按下“上升”按钮,机械手上升。手动操作可用于调整工作位置和紧急停车后机械手返回原点。2) 单步工作方式:从原点开始,按照自动工作循环的步序,每按一次启动按钮,机械手完成一步动作后自动停止。3) 单周期工作方式:按下启动按钮,机械手按工序自动自动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返回原点后停止。4) 连续工作方式:按下按钮,机械手从原点,按步序自动反复连续工作,在连续工作方式下设置两种停车状态: 正常停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停车。按下复位按钮,机械手在完成最后一个周期的工作后,返回原点自动停机。 紧急停车:在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停车。按下紧急停车按钮,机械手停止在当前状态。当故障排除后,需手动回到原点。42 PLC 控制系统1确定输入/输出点数并选择 PLC 型号1)输入信号 位置检测信号:下限、上限、右限、左限共 4 个行程开关,需要 4 个输入端子。 “无液体检测”信号:用光电开关作检测元件,需要 1 个端子。 “工作方式”选择开关:有手动、单步、单周期和连续 4 种工作方式,需要4 个输如端子。 手动操作:需要有下降、上升、右移、左移、加紧、放松 6 个按钮,也需要6 个输入端子。 自动工作:尚需启动、正常停车、紧急停车 3 个按钮,也需要 3 个输入端子。以上共需要 18 个输入信号。2)输出信号 27 PLC 的输出用于控制机械手的下降、上升、右移、左移、加紧、放松以三个电动机转速的控制等,共需要 11 个输出点。机械手从原点开始工作,需要一个原点指示灯,也需要 1 个输出点。所以,至少需要 6 个输出点。 由于机械手的控制属于开关量控制,在功能上未提出特殊要求。因此任何型号的小型 PLC 均可满足要求。根据所需的 I/O 总点数并留有一定的备用量,可选用 F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滴药机械手的设计及SolidWorks建模图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4573397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