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永驻学生习作_第1页
真、实永驻学生习作_第2页
真、实永驻学生习作_第3页
真、实永驻学生习作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实永驻学生习作大多数农村学生一上习作课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挡路虎, 在习作的门槛前踯躅不前。在老师的威严下,只好抓耳挠腮,搜 肠刮肚,面对黑板上的命题,胡拼乱凑起来。结果,一篇文章里 出现了许多漂亮话、大话、套话,甚至还会闹笑话。习作本应该 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可这样造假的文章谈何真情实感? 文贵求真、文贵求实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要引导学 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众所周知, 老舍先生的文章没有使用华丽的词藻, 也没有刻 意去追求各种技法,只是把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如实地写出来, 却同样能打动人心。 这是为什么?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我们今天 的生活

2、虽然如湖水那般波澜不惊, 但是,偶尔总会荡起一些涟漪, 甚至激起几朵浪花。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思 考。只要是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即使是 陈谷子烂芝麻 也可以写出好文章。那么,如何克服学生在习作 中说假话、套话的弊端,努力让学生去说实话,诉真情呢?1.细观察,发现真实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 不是没有写的素材, 而是学生缺乏观察的能 力,所有生活中的事物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因为他们 在当时没有意识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罗丹说过: 生活不是缺 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的学生恰恰不懂得如何观察发现, 那么作为教师就有必要教给学生相关的观察技能。 我曾经给学生 上

3、了一节课, 内容是一个生的鸡蛋和一个熟的鸡蛋, 在不打破蛋 壳的情况下, 怎样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在课上,学生用摸、 闻、 看、摇听、掂重、转动等方式来进行区分。让学生懂得,观察不 仅仅依靠眼睛, 我们身上的各种器官都有观察的功能, 要善于利 用好我们身上的观察工具。 比如,今年春天, 天气比往年要暖和, 校园里的榕树提早换新装, 我们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学生 一会儿在树下转悠, 迎着阳光交流自己的观察; 一会儿跑的远远 的,比较一排榕树颜色的浓淡;一会儿摸摸树干,拾起地上的叶 子看一看、问一问、摸一摸。此时,他们已经不需要我去提醒他 们如何进行观察了, 对于每天陪伴他们学习的榕树,

4、在这个春天 里的认识更深。生活的真实蕴藏在生活的事物中, 哪怕是极细微的东西, 都 需要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才能立足于真实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动起来,体验真实的精彩 学生爱玩、爱闹是天性所然,也正是在玩闹中,他们才成长 起来,在这一打一闹,一哭一笑中他们学会了很多,包括他们知 道的和不知道的。 在生活当中有许多他们想动, 却一直没有机会 动起来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创造这些动的机会。找个时间,把自 己的袜子洗一洗,体会劳动的甘苦;看着大人炒菜,自己也动手 煎煎鸡蛋让家长评评分; 又或者拿钱到市场上自己买一样菜。 围 绕着生活让他们动起来, 增加各种体验的机会

5、让学生的手脑结合 起来,在动中积累,在动中感受精彩。又比如,前些日子,医院 安排学生打疫苗, 当学生排着队伍来到注射疫苗的地方, 这下有 看头了, 学生看着那又尖又细的针头, 紧张的情绪一下就涌上来 了,有的又蹦又跳静不下来;有的紧张得紧闭着嘴,小脸煞白; 有的在哇哇怪叫, 希望能缓解紧张的情绪, 还有的就在队伍中窜 来窜去。现场一片混乱,但不要紧,这样的机会能有几次?学生 动起来, 各种感受就随之而来, 不知不觉当中就把当时的情景印 在脑海里,只要稍加点拨,又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了。3.静思考,感受真实的原本 学生的成长也应该在思考中得到帮助。 我认为, 学生应该从 小就有自己的思想、主见,能

6、够对事物进行分析,哪怕是一些浅 见,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 并爱上思考。 这无形是一个难题, 其实,能引发思考的话题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说关于爱, 再比如关于友情, 这些都真实地存在每个人的心 中,只是不经常挂着嘴边,然而这些话题会因为某件事的出现, 给大家带来思考的机会, 也带来反映内心真实感受的机会, 在这 些笔下的话题,就是学生成长最真实的体现。 三八节来了,请 你为家中的女性长辈做一件事, 并写下你的体会。 在你所阅读 的书籍中,哪个人物令你影响深刻,能谈谈吗? 诸如此类的, 能够让学生静下来思考的话题,应该是学生练笔的另一种形式, 毕竟生活中不仅需要动,也需

7、要静。4.敢于写,还原真实的灵魂 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为的就是使学生放胆写, 能不拘形 式地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 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学生要跨越的障碍除去不会写,还 有不敢写, 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总是不断地警示学生: 习作在 考试中占 30 分、40 分,你们一定要写够多少字,一定要突出中 心,一定要有优美的词句,开头要怎样,结尾应如何在改习 作的时,一看学生写得满满的不管写的是什么,看着 没有功劳 也有苦劳 的份上多给了分数; 学生给内容戴了 高帽子 就认为 有思想 ,瞅到几则成语就认为文章生动。原本自然而然、自由 自觉的活动,变得不自由、不自然。

8、渐渐地,习作就成了学生的 心灵负担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所写的内容能不能拿高分, 老师喜 不喜欢, 不是把写看作是自己心声的表达, 而是获取分数的一种 手段,这样就失去了写的真实意义了。我想,由于过分强调 切题 ,学生作文容易出现猜题,套题的现象,有的甚至依照优秀作文 对号人座,变相抄袭。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状态,对切题 的要求放宽一些,只要学生作文内容真实,语句通顺,有 感而发,就予以鼓励。但要指出学生切题的不足,这样学生作文 时才会没有顾虑地写真事, 抒真情,写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好文章, 而不是满纸的空话、套话。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 或许在写作文的开始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 我们应该对这些偏差 有包容有纠正, 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保持真实, 懂得真实的可贵, 进而使自己笔触真实,使自己的文章真实,使自己的灵魂真实。在教学中,习作应该是自由的创作形式, 是学生生活的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