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 测 报 告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二一一年七月检 测 报 告编号: CJJ-J-Q-2011-028工程项目名称: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 检测地点: 试验桥梁现场 委托单位: 重庆市开县竹溪镇人民政府 检测类别: 委 托 检 测 报告签发日期: 年 月 日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注 意 事 项1、 检测报告无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2、 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3、 检测报告经涂改、增删无效;4、 复制的检测报告,未经本中心同意并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5、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本
2、中心提出书面意见。6、 检测报告未经本中心同意不得用作商业广告宣传。地 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电 话62652446邮 编:400074目 录检 测 报 告 首 页1一、桥梁工程概况3二、试验依据3三、试验目的3四、检测内容及测试方法4五、主要检测仪器4六、试验桥跨、测试截面以及测点布置4七、试验荷载5八、检测结果8九、检测结果分析14十、荷载试验结论15十一、建议16十二、桥梁技术状定况17十三、附件:现场照片19第1页 共18页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测报告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 测 报 告 首 页编号:CJJ-J-Q-201
3、1-028 工程项目名称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规格型号520m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桥,试验桥跨为两边跨检测类别委托检测委托单位重庆市开县竹溪镇人民政府委托日期2011年6月检测日期2011年6月28日6月29日检测地点渡改桥(灵溪桥)现场环境温度3033(荷载试验期间)检测项目1、相应试验工况下,试验跨测试截面应力(应变)检测;2、相应试验工况下,试验跨测试截面挠度及挠度横向分布检测;3、试验过程中,测试截面附近区域开裂状况及其它异常现象观测。检测依据1、 交通部颁发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2、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3、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 60-2004);4、 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 62-2004);5、 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6、 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测合同书(2011.6)。评定依据交通部颁发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检测结论一、检测结论续上表(报告编号:CJJ-J-Q-2011-028)第2页 共18页检测结论二、建议1、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的有关规定,做好桥梁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加强对主体结构的裂缝以及变形的定期观测。2、面积较大且浅的裂缝采用表
5、面处理法进行修补,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缝涂抹树脂保护膜。较宽的裂缝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3、营运期间加强对桥面排水设施的养护管理,避免桥面积水渗入空心板内,影响结构的耐久性。4、该桥基桩桩顶外露地面,表观粗糙,表层混凝土强度较低,易受河水冲刷影响,营运期间应加强河水对基桩冲刷情况的观测,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桥基桩桩顶进行浇筑保护层处理。报告签发日期: 年 月 日备 注本检测报告共18页,详细检测内容见第3页18页检测人员报告编写审 核批 准第27页 共18页为评定渡改桥(灵溪桥)的承载力,重庆交通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受重庆市开县竹溪镇人民政府的委托,于2011年6月28日29日对该桥
6、的两边跨进行了静力荷载试验,现将试验的有关情况及检测结果报告如下。一、桥梁工程概况渡改桥(灵溪桥)位于开县竹溪镇境内,跨越澎溪河,桥梁全长113m,上部结构采用520m跨径的简支空心板,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砼A类构件设计,计算跨径为19.45m;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重力式U型桥台,明挖扩大基础和钻孔桩基础。预制空心板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814cm厚C40防水混凝土,盖梁、桥墩墩身、桩基、防撞护栏采用C30混凝土,桥台台身采用M7.5砂浆砌MU40块石,桥台扩大基础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桥面宽度为0.5m(防撞护栏)6.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7.0m,按双向2车道设计,设计
7、荷载等级:公路-级。地震基本烈度:VI度,按度设防。通航等级:不通航。主要材料:混凝土、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及成孔波纹管、橡胶支座、钢板、其它材料。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砼A类构件设计。空心板底板及腹板为变厚度梁端2米范围内底板厚20厘米,设1米长渐变段,其厚度由20厘米渐变至跨中段12厘米。空心板腹板厚度跨中段为12厘米,端部加厚。空心板在梁端2米范围内腹板加厚至16厘米,变化方式及渐变段长度与底板厚度变化相同。二、试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 中华人民共
8、和国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 试验桥梁相关设计文件;6、 重庆市开县竹溪渡改桥(灵溪桥)荷载试验检测合同书(2011年6月)。 按交通部颁发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4/1982)规定的评价指标和有关理论计算资料对试验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评定。三、试验目的四、检测内容及测试方法1、检测内容(1) 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应力(应变)检测;(2) 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最大挠度和挠度横向分布规律检测;(3) 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附近区域空心板的裂缝
9、观测;(4) 试验过程其它异常现象观测。2、测试方法五、主要检测仪器1、BX120-8AA应变片;2、SJ-YWC位移传感器;3、SJ-SC-4D无线式应变测试仪;4、SW-LW-101裂缝宽度观测仪;5、其它辅助设备。六、试验桥跨、测试截面以及测点布置1、试验桥跨选定根据委托要求,结合试验桥梁的规模、特点,确定静载试验桥跨和测试截面,见表1。表1 静载试验桥跨和截面信息一览表结构形式静力试验选取桥跨位置试验桥跨数测试截面数520m简支空心板(部分预应力砼A类构件)两边跨222、测试截面和测点布置选取渡改桥(灵溪桥)的两边跨为试验跨,测试截面布置见图2,各截面测点布置见图3。开县乡村试验桥跨试
10、验桥跨J1,F1(跨中)10m 10m10m 10mJ2,F2(跨中)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说明:图2中,“ ”标记表示应力测试截面,“ ”标记表示挠度测试截面。图2 测试截面布置下游1#板2#板3#板4#板5#板6#板7#板上游说明:图2中,“ ”标记为混凝土表面应变片测点,“ ”标记为挠度测点。图3 J1、J2(F1、F2)测试截面测点布置示意图七、试验荷载1、设计控制荷载2、试验荷载以设计正常使用荷载作为加载控制,按控制截面弯矩等效原则进行布载,并使控制截面的试验荷载效率满足检测规程的要求。正式试验前,对加载车辆进行过磅称重,图4为试验车辆示意图,表2为试验车辆参数表。 a 图
11、4 加载车辆参数示意图表2 加载车参数表车辆规格车牌号加载编号前后轴距a(m)总重(t)前轴重(t)后轴重(t)横向轮距(m)双轴车渝FN209514.031.717.2124.501.85双轴车渝FN096823.932.637.6924.941.853、荷载布置静力加载试验加载车辆布置见图5。J2J1图5.1 J1、J2(F1、F2)截面加载车辆纵向布置(两跨分别进行加载)图5.2 J1、J2截面正载车辆横向布置4、试验荷载效率静力试验荷载效率见表3。表3 静力试验荷载效率加载截面工况名称用车量控制部位设计控制值kNm试验计算值kNm荷载效率J1J1截面最大弯矩2 全截面3237.8029
12、14.520.90J2J2截面最大弯矩3237.802914.520.90八、检测结果1、挠度检测结果按预定试验方案,本次试验共进行了4个工况的静力加载试验。试验荷载作用下,挠度实测结果及与计算值的比较见表4。表4 测试截面实测挠度及与计算值的比较 项目工况名称测试截面部位实测弹性变形fe(mm)计算值fs(mm)校验系数(fefs)实测残余变形fP(mm)相对残余变形(fP/ft)J1截面M+max正载F1截面1#板2.137.34 0.290.052.29%2#板2.187.380.300.031.36%3#板2.197.340.300.031.35%4#板2.167.280.300.02
13、0.92%5#板2.177.340.300.031.36%6#板2.167.380.300.031.36%7#板2.137.340.290.020.93%J1截面M+max正载(重复加载)F1截面1#板2.137.340.290.052.29%2#板2.187.380.300.031.36%3#板2.197.340.300.031.37%4#板2.147.280.330.020.93%5#板2.177.340.300.041.81%6#板2.167.380.290.031.37%7#板2.147.340.290.020.93%J2截面M+max正载F2截面1#板3.087.34 0.420.1
14、87.96%2#板3.027.380.410.134.13%3#板3.167.340.430.082.47%4#板3.237.280.440.092.72%5#板3.177.340.430.041.25%6#板3.037.380.410.267.90%7#板2.997.340.410.4011.80%J2截面M+max正载(重复加载)F2截面1#板3.087.34 0.420.061.91%2#板3.017.380.410.072.27%3#板3.087.340.420.092.84%4#板3.227.280.440.030.92%5#板3.177.340.43-0.05-1.60%6#板3.
15、007.380.410.103.23%7#板2.987.340.410.175.40%说明:1、挠度向下为正;实测挠度均为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增量;2、空心板自上游向下游依次编号为1#7#板。图6为试验桥跨跨中截面的实测挠度横向分布及与计算值的比较。图6.1 J1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F1截面挠度横向分布比较图6.2 J1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重复工况)F1截面挠度横向分布比较图6.3 J2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F2截面挠度横向分布比较 图6.4 J2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重复工况)F2截面挠度横向分布比较2、应力检测结果按照预定试验方案,针对应力测试截面进行了4个工况的静力加载试验。表5为测试截面实测应力及
16、与计算值的比较。表5.1 J1截面下缘混凝土实测应力及与计算值比较工况名称空心板编号测点编号实测弹性应力e(MPa)计算应力s(MPa)校验系数(es)残余应变P相对残余应变(P/t)J1截面M+max正载1#板1#测点1.633.150.52-1-1.96%2#测点1.423.150.45-1-2.22%2#板1#测点1.503.090.4900%2#测点1.423.090.46-2-4.58%3#板1#测点1.423.090.4600%2#测点1.393.090.4500%4#板1#测点1.403.120.4500%2#测点1.463.120.4700%5#板1#测点1.493.110.4
17、8-1-2.18%2#测点1.243.110.4000%6#板1#测点1.173.120.3800%2#测点1.483.120.4712.20%7#板1#测点1.263.120.4000%2#测点1.573.120.50-2-4.14%J1截面M+max正载(重复加载)1#板1#测点1.633.150.52-1-1.96%2#测点1.403.150.4400%2#板1#测点1.493.090.4800%2#测点1.423.090.46-3-0.49%3#板1#测点1.443.090.4700%2#测点1.383.090.4500%4#板1#测点1.393.120.4500%2#测点1.483.
18、120.47-1-2.20%5#板1#测点1.503.110.48-1-2.17%2#测点1.253.110.41-1-2.60%6#板1#测点1.193.120.3800%2#测点1.523.120.4900%7#板1#测点1.223.120.3925.33%2#测点1.533.120.49-2-4.25%说明:1、应力受拉为正,实测应力为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增量,C40混凝土弹性模量EC=3.25104MPa。2、空心板自上游向下游依次编号为1#板7#板;同块空心板测点从上游往下游编号。表5.2 J2截面下缘混凝土实测应力及与计算值比较工况名称空心板编号测点编号实测弹性应力e(MPa)计算应力
19、s(MPa)校验系数(es)残余应变P相对残余应变(P/t)J2截面M+max正载1#板1#测点2.563.150.8111.27%2#测点2.113.150.6723,08%2#板1#测点2.203.090.71-1-1.48%2#测点1.793.090.5821.82%3#板1#测点2.273.090.7311.43%2#测点1.593.090.5100%4#板1#测点1.803.120.5800%2#测点2.363.120.76-1-1.30%5#板1#测点1.963.110.63-3-4.97%2#测点2.053.110.66-1-1.52%6#板1#测点2.183.120.7000%
20、2#测点1.803.120.5800%7#板1#测点2.243.120.7200%2#测点2.543.120.81-2-2.56%J2截面M+max正载(重复加载)1#板1#测点2.553.150.81-1-1.27%2#测点2.123.150.6700%2#板1#测点2.173.090.70-1-1.50%2#测点1.783.090.5800%3#板1#测点2.293.090.74-1-1.42%2#测点1.593.090.5100%4#板1#测点1.773.120.5700%2#测点2.393.120.77-1-1.36%5#板1#测点1.933.110.62-1-1.68%2#测点2.0
21、63.110.66-1-1.58%6#板1#测点2.173.120.70-1-1.50%2#测点1.753.120.5611.86%7#板1#测点2.233.120.71-1-1.46%2#测点2.523.120.81-3-3.87%图7为试验桥跨测试截面下缘实测混凝土应力(均值)横向分布及与计算值的比较。图7.1 J1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J1截面下缘混凝土应力横向分布比较图7.2 J1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重复工况)J1截面下缘混凝土应力横向分布比较图7.3 J2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J2截面下缘混凝土应力横向分布比较图7.4 J2截面最大正弯矩正载(重复工况)J2截面下缘混凝土应力横向分布比较3、
22、裂缝观测结果(1)加载前和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附近区域均未发现可见横向裂缝。(2)加载试验前,发现测试截面(J1、J2)下缘普遍存在纵向开裂现象,其中以J2截面的开裂较为严重(该跨的部分裂缝图片见附图5),第1跨的纵向裂缝宽度相对较小(跨中附近区域的缝宽均未超过0.15mm)。J1、J2截面附近区域下缘纵向裂缝检测结果见表6。表6 J1、J2截面附近区域下缘纵向裂缝检测结果截面空心板编号裂缝数量和部位最大缝宽(mm)允许最大纵向裂缝宽度(mm)其它描述J1截面(第1跨跨中)附近区域下缘1#1条,轴线附近0.100.20(依据现行的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断续裂缝,可见裂缝长度范围约3.0m2#2
23、条,轴线附近0.12可见裂缝长约1.5m0.12可见裂缝长约1.5m3#1条,轴线附近0.12可见裂缝长约4.0m4#1条,轴线附近0.12可见裂缝长约5.0m5#1条,轴线附近0.15裂缝向两侧延伸,可见部分长约7.0m6#1条,轴线附近0.14裂缝向两侧延伸,可见部分长约5.0m7#1条,轴线附近0.06断续裂缝,缝长约1.0mJ2截面(第5跨跨中)附近区域下缘1#1条,轴线附近0.110.20(依据现行的公路桥涵养护规范)断续裂缝2#1条,轴线附近0.18从跨中区域延伸至桥台梁端附近,渗水泛碱3#1条,轴线附近0.18从跨中向两侧延伸,缝长超过15m,起碱泛白4#1条,轴线附近0.08轻
24、微渗水泛碱5#1条,轴线附近0.18从跨中向两侧延伸,缝长超过15m,渗水泛碱6#1条,轴线附近0.12从跨中向桥台侧延伸,缝长超过10m,渗水泛碱7#1条,轴线附近0.15从跨中向两侧延伸,缝长超过20m,起碱泛白说明:1、空心板编号见图3,依次从上游往下游编号为1#7#板;桥跨编号见图2。 2、限于观测条件,跨中区域以外的裂缝宽度无法测量,裂缝长度根据起碱泛白等痕印判别其大致范围。(3)加载试验过程中,采用高灵敏应变计对J2截面附近下缘的2条典型纵向裂缝进行宽度变化情况监测,其检测结果见表7。表7 J2截面附近下缘典型纵向裂缝宽度检测结果加载工况裂缝编号裂缝所在部位初始宽度(mm)受载后宽
25、度(mm)受载后宽度增量(mm)卸载后宽度(mm)J2截面M+max正载13#板0.180.1810.0010.18025#板0.180.1810.0010.180J2截面M+max正载(重复加载)13#板0.1800.1810.0010.18025#板0.1800.1810.0010.181 (4)荷载试验期间还对非试验桥跨空心板下缘的纵向开裂情况进行观测,相关观测结果综述如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受现场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远距离裂缝观测(桥下净空约810m),并根据裂缝起碱泛白等痕印判别其大致范围。 第2跨从桥下远距观测,该桥跨下缘的纵向开裂程度相对较轻,其中发现2#板轴线附近有1条可见裂
26、缝,长度约12m,起碱泛白;3#板轴线附近有1条可见裂缝,长度约10m,渗水泛碱。 第3跨该桥跨除6#板以外,其它空心板下缘的轴线附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纵向开裂,其中1#板下缘有1条基本贯通的纵向裂缝,并有渗水现象;2#板可见纵向缝长约9m,并有渗水痕印;7#板可见纵向缝长约15m,起碱泛白。该桥跨的相关裂缝图片见附图6。 第4跨从桥下远距观测,该桥跨除1#、7#板未发现可见纵向开裂以外,其它空心板的下缘轴线附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纵向开裂现象,部分裂缝的缝长超过10m,并有渗水和起碱泛白等现象。九、检测结果分析(1) 结构刚度为便于分析比较,将试验桥跨的主要挠度检测结果汇总列于表 项目工况名称测试
27、截面实测挠度(mm)计算值 (mm)最大实测挠度与计算跨径值相对残余变形(平均值)J1截面M+max正载F1截面2.197.35 J2截面M+max正载F2截面表 试验桥跨主梁挠度检测结果汇总(2) 结构强度(3) 裂缝(1)加载前和试验荷载作用下,测试截面附近区域均未发现可见横向裂缝。(2)加载试验前,发现测试截面(J1、J2)下缘普遍存在纵向开裂现象,其中以J2截面的开裂较为严重(该跨的部分裂缝图片见附图5),第1跨的纵向裂缝宽度相对较小(跨中附近区域的缝宽均未超过0.15mm)。基本上每一跨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渗水泛碱、起碱泛白现象。跨中区域梁体开裂且裂缝宽度较大对结构耐久性存在不利影响,
28、梁端纵向截面开裂减少了结构的有效受力截面,削弱结构的承载能力,桥梁管理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十、荷载试验结论十一、建议1、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的有关规定,做好桥梁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加强对主体结构的裂缝以及变形的定期观测。2、面积较大且浅的裂缝采用表面处理法进行修补,在混凝土表面沿裂缝涂抹树脂保护膜。较宽的裂缝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3、营运期间加强对桥面排水设施的养护管理,避免桥面积水渗入空心板内,影响结构的耐久性。4、该桥基桩桩顶外露地面,表观粗糙,表层混凝土强度较低,易受河水冲刷影响,营运期间应加强河水对基桩冲刷情况的观测,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桥基桩桩
29、顶进行浇筑保护层处理。十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评定1.1桥面系BCIm计算桥面铺装: 1)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表1.1桥面铺装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外观状况良好0 表 1.12) 桥面铺装的评分MDPi=0BCIqmpz=100-MDPi=100-0=100 桥头平顺:1)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表1.2桥头平顺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 外观状况良好0 表1.2桥头平顺的评分MDPi=0BCIqtps=100-MDPi=100-0=100人行道:1)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表1.3人行道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 无0 表1.32)人行道的评分MDPi=0BCIrxd=100-MDPi=100
30、-0=100栏杆:1)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表1.4栏杆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 掉漆、剥落20 表1.42)栏杆的评分MDPi=0BCIlg=100-MDPi=100-20=80泄水管:1)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表1.5泄水管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雨水不能及时排走45 表1.52)泄水管的评分MDPi=0 BCIxsg=100-MDPi=100-45=55伸缩缝:1) 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表1.6伸缩缝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缝内沉积物阻塞 严重15接缝处铺装碎边轻微40 表1.62) 计算各个损坏类型的权重a. 计算总的扣分值=15+40=55b.接缝内沉积物阻塞比重:ij=0.27c.接缝内沉积物阻塞权
31、重计算wij=3.0 3ij-5.52ij+3.5ij =3.00.273-5.50.272+3.50.27 =0.60d.扣分值计算:DPijwij=150.6=9.00其他计算结果见下表1.7损坏类型单项扣分值DPij比重ij权重wijDPijwij缝内沉积物阻塞150.270.609.00接缝处铺装碎边400.730.7931.60合计MDPi=.wij5540.60 表1.73)伸缩缝的评分BCIssf=100-MDPi=100-40.6=59.4桥面系的评分:BCIm=BCIqmpz0.3+BCIqtps0.15+BCIrxd0.1+BCIlg0.1+BCIxsg0.1+BCIssf
32、0.25=1000.3+1000.15+1000.1+800.1+550.1+59.40.25=83.351.2上部结构评分对于上部结构,本桥有病害的位置为主梁。1)莫跨主梁各项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表2.1主梁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表面网状裂缝无0混凝土剥离1230钢筋裸露1240梁体下绕无0结构裂缝明显35裂缝处渗水严重40桥面贯穿横裂缝贯穿30 表2.12) 计算各损坏类型的权重a. 计算总的扣分值: =0+30+40+0+35+40+30=175b.裂缝处渗水比重:klx=0.23c.权重计算:wklx=3.0 3klx-5.52klx+3.5klx=3.00.233-5.50.232+3.
33、50.23=0.55d.扣分值计算:DPklxwklx=0.55 40=22其他计算结果见下表2.2损坏类型单项扣分值DPkls比重klx权重wklxDPiwklx裂缝处渗水400.230.5522.00混凝土剥离300.170.4513.50钢筋裸露400.230.5522.00梁体下绕00.000.000.00桥面贯穿横裂缝300.170.4513.50表面网状裂缝00.000.000.00结构裂缝350.200.5017.50合计SDPkl=wklx17588.50 表2.23)本跨主梁评分: BCIk=100-SDPkl=100-88.50=11.504)全桥上部结构评分全桥共5跨,假
34、定有3个病害,2个完好BCIs=1/5(1002+11.509)=43.121.3下部结构评分 给定资料的下部结构中,除支座外,其他各个部分没有病害1)某跨支座损坏情况及扣分值见表3.1支座损坏类型程度扣分值支座固定螺栓无0橡胶支座变形15钢支座无0支座底部混凝土锈蚀20支承稳定性无0 表3.12)本跨支座评分BCIzz=100-35=653)本跨下部结构评分BCI=(100-35)0.1+1000.9=96.54)全桥下部结构评分 全桥共6个墩台,假定3个完好,3个病害BCIx=1/6(96.53+1003)=98.251.4全桥BCI计算 BCI=BCIm0.15+BCIs0.40+BCI
35、x0.45=83.350.15+43.120.40+98.250.45=73.3评分值在6680之间,所以为C类桥2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2.1桥面系计算1) 损坏情况及其扣分值见下表序号位置病害种类病害情况标度扣分值1桥面铺装无外观状况良好152防撞护栏无外观状况良好153泄水孔无外观状况良好154伸缩缝破损外观良好,部分伸缩缝破损3402) 各个构件评分 DMCI1=DMCI2=DMCI3=85 DMCI4=100-40=603) 各个部件评分对于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泄水孔DCCI1=DCCI2=DCCI3 =85 对于伸缩缝,共有6个,假定3个完好,3个有病害DMCI5=-(100-DMCImin)/t =(1003+603)/6 - (100-60)/ 9.2 =80-4.3 =75.7 对于路灯,假定共有14个,3个完好,11个有病害 DMCI6=-(100-DMCImin)/t =(1003+5011)/14-(100-50)/7.3 =53.94) 桥面系评分B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协议用工范文
- 脑梗塞康复护理健康教育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地质勘查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行政岗位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检验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医药电商平台医药电商保险与合规监管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护理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地图绘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素颜霜市场需求状况及销售模式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药剂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技术团队分红协议书
- 应聘个人简历标准版范文
- 2025年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全面深化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护意识与能力水平
- 2025-2030中国工业CT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废气处理合同协议
- 肿瘤科实习生护理小讲课
- 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研究(8篇)
- 2025-2030中国余热回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小红书商业影像婚美行业峰会
- GB/T 45304-2025干欧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