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_第1页
我的叔叔于勒_第2页
我的叔叔于勒_第3页
我的叔叔于勒_第4页
我的叔叔于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教学目标1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3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很高兴能和在座的各位一起学习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二、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提问:作者是谁?哪个国家?莫泊桑,法国。补充: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父。三、预习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1、把自己预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重组一下,向同学再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情节。稍稍准备一下。2、明确人物:菲力普夫妇,于勒(贯穿全文,线索人物),我和两个姐姐,二姐夫。3、我们了解了故事情节,我们可

2、以看到随着于勒贫富的变化,菲力普夫妇的言行、神态等也随之发生变化,就像前一课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好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菲力普夫妇是怎么大起大落的对待于勒呢?思考: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画出描写菲力普夫妇的语句(特别是在遇到于勒前后的不同变化),并思考你所找的内容是什么人物描写,揭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爱慕虚荣)4、用一个字来概括菲力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板书:恨、盼、赞、见、躲)5、那么是不是菲力普他们一家所有让你都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于勒的呢?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呢?依据是什么呢?明确: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有同情心,善良单纯,对父母六亲不认表现

3、出了困惑、苦闷及不满,与父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四、揭示主题小说通过对比的手法对菲力普夫妇进行了如此细致入微的刻画,作者正是要借此来揭示全文的主题?请思考一下!明确: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五、课堂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应该能认识到:其实人物的言行、神态是最最能够刻画人物形象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就把这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模仿性的写作训练: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表情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左右字来完成。板书:我的叔叔于勒菲力普夫妇莫泊桑穷恨富盼、赞=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穷见、躲势利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爱慕虚荣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济源下

4、冶一中 王立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煅炼学生口述能力,培养学生语感过程与方法:小组学习、自主阅读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文章的主题,启发与鼓励学生发现独特的见解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金钱与亲情的关系,启发与鼓励学生自我表达。教学设计:一、导入:首先谈话导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二、整体感知1、了解预习情况,理清人物关系(课件出示)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各自口述撰写的于勒这个人物的小传。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你能给这个人物写一个名片吗? 于勒的名片 姓名: ( ) 国别: ( 法国) 生活年代:(

5、19世纪后期 ) 主要事迹: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 获得荣誉:正直的人、有良心的,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 这个家伙这个小子,这个贼,这个流氓2、学生自由结合文本,了解于勒的际遇。3、围绕于勒的个人际遇 ,对他个人的称呼,或者评价是怎样的,你能从文章中找出来吗?4、结合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平价,让学生围绕于勒地评价展开对课文人物形象地分析,勾画圈点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设问:人们对待于勒的态度有什么样的不同?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从文章中找出向对应的语句,加强师生的对话。三,赏析人物的描写 分组讨论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紧紧结合语言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神态描写,分组讨论,

6、具体分析。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学生根据讨论,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神态。四:拓展延伸1、教师小结: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物欲的渴望,往往会超越真理、良知的防线,我国古代苏秦也有这样一段富有戏剧性的际遇。(补充苏秦的事例)2、 课内小练习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_;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_;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_;钱可以买到书籍

7、,但买不到_;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3、下面几则关于金钱的名言,或许让我们理智的看待金钱,千万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无间起来,迫使互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金钱是一个无底的大海,荣誉,良心,和真理都可以灭在其中。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样折磨你。(出示小黑板)四:课外作业设计 假如时过境迁,于勒又发达了,他给菲利普夫妇又来信了,请你以“于勒叔叔又来信了 ”

8、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我的叔叔于勒 河南省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丁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学习并掌握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写作目的 。(2) 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3)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2、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圈点,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3、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难点:体会文章主题,认识社会现象。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

9、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板书课题作者)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

10、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然后请一位同学叙述故事情节。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要求在每个自然段落前标上相应的序号,同时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的词语圈点出来。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2)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11、 教师指名回答后小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 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 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3)学生讨论:从上面的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4)学生根据上面的这条感情线索,归纳出本文的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 教师引导小结:盼-赞-见-躲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5)层次分析: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望于勒。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夸赞于勒。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躲

12、避于勒。三、研读课文,归纳主题1、小说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的归来,结局却是千方百计躲开于勒,原因是什么?(结合情节分析)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金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2.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揭示了什么主题?教师出示四种主题说。学生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

13、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的刻画,深刻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只要言只成理给予以肯定。教师点拨: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片面性。我们可以概括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关系对人、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对|“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四、布置作业,认识生活,学生反思1、菲利普夫妇身上除了自私冷酷外,究竟有没有一两点闪光点?如果你身边也有象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2、在现

14、实生活中,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于勒这样的亲戚,你会怎样看待他? 第二课时一、研读赏析,分析人物写法,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师提出要求: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然后我们来概括:我认识了一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人物),你瞧,-(人物表现),运用了-(描写方法)。示例:我认识了一个自私的菲利普,你瞧,他在船上认出弟弟时“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学生阅读课文,找出对人物进行的描写、烘托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自主或指明回答。对菲利普夫妇的认识:精明、刻薄、泼辣、虚伪、有主意、富有心计、自私势利、为女儿着想.对于勒的认识:糟蹋钱、自作

15、自受、不知悔改、怀念亲人、令人同情. (以上都要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提示:重点研读第25到38段)总结: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填写并简要分析于勒生活的变化菲利普夫妇的态度菲利普夫妇的特征语言行动贫坏蛋、流氓、无赖打发虚伪、卑鄙自私、贪心势利、冷酷、精明、刻薄富正直的、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好心人衣冠楚楚地在海边守侯贫卖社蛎的这个小子、这个家伙、那个家贼、那个讨饭的骂、躲避2、分析明快个性化的语言(1)、“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揭示了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的庸俗心理,表现了他想上上流社会的性格特征。(2)、“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菲利普夫妇神态异常,说话

16、语无伦次,生动的描写了他内心的极度恐慌。虚荣、势利、自私的个性跃然纸上。(3)、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势利刻薄泼辣的个性毕露无遗。(4)、”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称呼强调了我于于勒叔叔的骨肉关系,表现了我的善良、纯真,对穷困潦倒的叔叔的同情,反衬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二、辨析研讨,谁是主人公1、文题是,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主人公呢?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而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略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

17、,“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父母不把穷水手当作兄弟看待后,仍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一标题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同时,这个标题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而在“我”身上,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小说集中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2、“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2)、心

18、中叔叔;(3)、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粉讽刺意味的心里话。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

19、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三、曲折多变情节安排和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1、曲折多变情节安排这篇小说的主题并不深奥,情节却曲折多变,小说采用大开大合的手法铺排故事,于勒出场前,渲染其在菲利普夫妇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接着,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情节舒缓下来,在船上,又加了一段吃牡蛎的小插曲描绘嘲讽菲利普夫妇附庸风雅和克拉丽丝既怕丢脸,又怕花钱的尴尬处境,使读者哑然失笑,然后,故事高潮迭起菲利普发现迈牡蛎的象弟弟并惊恐告诉妻子,情节推向高潮,气氛顿时紧张,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情节又松缓下来,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情节似乎最终跌落闭合了。不料,作家又妙笔生花,交代菲利普夫妇一家改乘船只,躲避于勒,把人们引入沉思和回味之中。情节真是有张有弛。2、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悬念一:小说开头写我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悬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勒回来了吗?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