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管保持架模具设计_第1页
线管保持架模具设计_第2页
线管保持架模具设计_第3页
线管保持架模具设计_第4页
线管保持架模具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师大工学院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机械设计与工艺教育 专业 08 级 04班 题 目 线管保持架 姓 名 皮 强 指导老师 杨胜培老师 2011-5-20目 录第一部分 设计题目及要求 2第二部分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程序 4第三部分 弯曲工艺分析 5第四部分 冲压工艺方案制订 5第五部分 毛坯尺寸计算 6第六部分 回弹补偿量确定 7第七部分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7第八部分 弯曲压力计算 9第九部分 弯曲模总体设计 9第十部分 设计体会 10第十一部分 参考文献 11第一部分:设计题目及要求设计模具名称:弯曲模工件名称:管线保持架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Q215 设计要求:(1)对

2、模具:a)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方便。b)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冲床上方便、可靠c)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d)冲模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即制造装配容易、便于管理。e)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冲压件的同时,力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f)保证模具强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2)对图纸:a)总装配图一张。b)模具零件图(凸、凹模)。(3)对说明书:a)计算过程详细、完全。b)内容条理清楚,按步骤书写。c)资料数据充分,并表明数据出处。d)公式的字母含义应标明,有时还应标明公式的出处。e)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出来。第二部分:弯曲模具设计程序l 审图l 弯曲工艺性分析l 冲压工艺方案制定l

3、 毛坯尺寸计算l 回弹补偿量确定l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计算l 冲压设备选择l 凸凹模结构设计l 总体结构设计l 冲压模装配图绘制l 非标零件图绘制第三部分:弯曲工艺性分析 该制件为普通碳素结构钢,较利于弯曲。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孔边(弯曲线)距、弯曲直边高度、最小弯曲半径等均大于弯曲工艺要求,弯曲边缘无缺口,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要求一般,因此,其弯曲工艺性较好。第四部分:冲压工艺方案制订1、 工序安排原则工序安排的原则应有利于坯件在模具中的定位,工人操作安全、方便。生产率高和废品率低等。弯曲工艺顺序应遵循的原则为:a) 先弯曲外角,后弯曲内角。b) 前道工序弯曲变形必须有利于后续工序的可靠定位

4、,并为后续工序的定位做好准备。c) 后续工序的弯曲变形不能影响前面工序已成形形状和尺寸精度。d) 小型复杂件宜采用工序集中的工艺,大型件宜采用工序分散的工艺。e) 精度要求高的部件的弯曲宜采用单独工序弯曲,以便模具的调整与修正。2、 保持架零件方案具体分析。a) 弯曲R2两直边弯曲R10半圆弯曲R2圆弧槽。b) 同时弯曲R2两直边及R10半圆弯曲R2圆弧槽。c) 弯曲R2两直边弯曲R10半圆成形R2圆弧槽。d) 同时弯曲R2两直边及R10半圆成形R2圆弧槽。注:方案1和方案2在弯曲R2圆弧槽时将产生材料转移(流动),导致制作边缘不平齐,需要增加切边修整工序。方案3和方案4将R2圆弧槽的成形采用

5、成形手段成形,避免了成形过程中的材料转移,方案3工序较多。因此,综合分析比较,采用方案4较好。第五部分:毛坯尺寸计算。暂时不考虑压助,将制件划分成为5段,即两段12.51的直边,两段R10(=155)的圆弧,则由公式可得:=r+kt=2+0.290.8=2.232=r+kt=10+0.4880.8=10.394由公式(3-2)可得= =2.232(3.1477.5180)=3.142= =10.394(3.14155180)=28.105L= +=12.512+3.1422+28.105=59.409第六部分:回弹补偿量确定 在弯曲R10半圆时,因其相对弯曲半径较大,将产生弯曲角度的回弹和弯曲

6、半径的变化,但在后道工序R2成形时将会使这些误差消除,所以不需要进行弯曲回弹补偿,第七部分: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凸、凹模圆角半径。凸模圆角半径:由于存在后道工序的半圆的成形,所以在弯曲过程中的回弹得以修正,因此去=10mm,查表得, =0.4t=0.32,所以,圆弧与直边连接处的取=2mm。凹模口部圆角:因t=0.8mm2mm,所以=3.5t,则=2.8mm。2、凹模深度。 该制件为半圆形弯曲件,根据前面所定弯曲工艺(即同时弯曲R2及R10半圆),其弯曲凹模深度即为R10半圆的深度。 3、凸、凹模间隙。由图(1)可知,制件料厚为0.8,BH=14/10=1.42,查表可以得到x=0.05

7、.查附录F得=0.12,凸、凹单边间隙z为:z=t+xt=0.8+0.12+0.050.8=0.96 4、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与公差。 取制件精度等级为IT11级,有附录N查得:=0.11, =0.06 取模具精度等级为IT9级,有附录N查得: =0.043, =0.025 = = = = 注:半径方向上取单边间隙第八部分:弯曲压力计算 该制件弯曲过程属校正弯曲,校正里有表查得q=30Mpa。 投影面积:5014=700m 弯曲力:F1=Qa=30700N=2100N.无顶件力和压料力 压力机选择:选择3KN的开式压力机。第九部分:弯曲模总体设计1、凸凹模结构设计2、总体结构设计3、冲压模装配

8、图绘制4、非标零件图绘制(注:所绘图均见后附图纸)第十部分:设计体会本次设计为课程设计,各项要求均比较严格,为了能更加好的完成设计任务,我从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冷冲模设计资料。这为我在后来设计阶段省下了不注宝贵的时间表。除了对知识的查阅,我还翻出了大学三年来所学的重点专业知识,重新系统的去学习和撑握,为设计做准备。尽管做了很好的准备,但在设计过程中却暴露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许多专业知识还不能自如的运用,对许多概念上的知识、专业术语含糊不清,做不到深刻理解。模具设计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从实践所得的数据来确定、并适当的做出选择,如:凹凸模间隙的确定等。本次设计的工作量相对于课程设计大了很多,特别对图线的要求。绘图成了快速完成设计的最大障碍,绘图软件主要用CAD。这是我们大二所学的知识,因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想提高绘图技巧是我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次设计是我们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次设计。完成它就是对我们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应用,为我将来参加实践工作做好铺垫,是我们对自身所学的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