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诵读经典诵读经典 快乐人生快乐人生(六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锦绣小学 李妙贤第一单元第一单元1、世说新语选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开坐,说:“ 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2、世说新语选2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
2、中无物,当极明耶?”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译文】 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3、世说新语选3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
3、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4、世说新语选4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4、”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充分表现了孩子的反映敏捷。 5、世说新语选5 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相亲人。” 【译文】 简文帝进华林园游玩,回头对身边的人说:“适人心意的地方不一定要很远。林木蔽空,山水掩映,自然会让人产生濠水、濮水上那种悠然自得的想法,觉得鸟兽禽鱼自与人来相亲近。” 6、世说新语选6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译文】 桓公北伐,经过金城时,看见以前他做琅邪内史时所种下的树,现在都有十围那么粗了。他感慨地说:“树
5、尚且长得这么快,人又怎能忍受(得了岁月的消磨)呢?”把着树枝,拿着枝条,感慨地落下了眼泪。 7、世说新语选7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下起了又大又急的雪,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这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
6、之的妻子。 8、世说新语选8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译文】 顾长康从会稽郡回来,有人问他那里的山水到底美到什么样,顾长康回答说:“千峰竞相挺拔,万壑溪水奔流,草木笼罩在千山万水之上,犹如云霞升腾,光彩绚烂。” 9、世说新语选9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 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译文】 文帝(曹丕)曾经下令让东阿王(曹植)七步之内作出诗句,做不到就将其处以死刑。文帝的话刚说出口东阿王就做出了诗:“用豆荚去煮汤的时候,豆荚溶出的汁液与
7、水一起沸腾着。秸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黯然哭泣。悲哀本是同一家庭的兄弟,却要如此的自相残杀!” 10、世说新语选10 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著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复有鬼邪?” 【译文】 阮宣子同人讨论是否有鬼神的问题,有人认为人死之后便会有鬼,只有阮宣子认为没有,他说:“现在那些自称见过鬼的人,都说鬼穿的是活着时的衣服,如果人死之后有鬼,难道衣服也会有鬼吗 11、世说新语选11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子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说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其他
8、小朋友出去玩,看到了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断了.许多小朋友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李子树就长在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其果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尝,果然如此。 12、世说新语选12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译文】 中散大夫嵇康在东市将要被处死,他神色不变,索讨古琴来弹奏,弹奏的是一曲广陵散。弹奏完毕,(嵇康)说:“袁准曾经请求学习这首曲子,我十分吝啬,不肯传授给他。从此以后,广陵散就成了绝响啊!”(当
9、时)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求以嵇康为老师(想用这种方法来救嵇康),(朝廷)不允许。(嵇康被杀后)不久,文王司马昭也后悔了。 13、世说新语选13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译文】 嵇康身高七尺八寸,风度姿态秀美出众。见到他的人都赞叹说:“他举止萧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有人说:“他像松树间沙沙作响的风声,高远而舒缓悠长。”山涛评论他说:“嵇叔夜的为人,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他的醉态,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 14、世说新语选14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
10、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 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译文】 桓温带兵进入川蜀地区,到了三峡,部队中有人抓到一只幼猿崽。那猿崽的母亲沿着长江岸边哀号鸣叫不已,一直追着船队跑了一百多里还不离开,最后终于跳到了船上,一跳到船上便气绝而死了。人们剖开它的肚子才发现它的肠子都断成一寸寸了。桓公听说了这件事大怒,命令罢黜了那个人。 15、世说新语选15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译文】 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
11、“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由于条件反射)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他们凭借着这个(暂时的不口渴或想吃梅子的愿望),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16、世说新语选16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推此知之。” 【译文】 黄门侍郎王子猷兄弟三人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事情,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了以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说:“这是怎
12、么知道的呢?”谢安说:“贤明的人言辞少,急躁的人言辞多,由此推断出来。”王子猷、子敬曾经都坐在一个屋子里,屋顶突然着火。子猷迅速跑出去避开火灾,慌张地没穿鞋子;子敬神色平静,慢慢地呼叫仆人(过来),扶着墙出来,跟平常没有什么两样。世人以此来评价子猷、子敬的气度。 17、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
13、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18、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
14、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19、中庸(2)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
15、,鲜能知味也。”【注释】:中庸:中,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庸,平常。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鲜:少。道:指中庸之道。知者:有智慧、有教养的人。知,同“智”。不肖者:原意是不像祖先那样有良好品德的人。这里指不贤的人或指卑贱之徒。肖,像。20、中庸(3)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g),反求诸其身。”【注释】:素其位:安于平素所处的地位。愿:倾慕,羡慕。夷狄:夷,指
16、古代东方的部族。狄,指古代西方的部族。入:处于。陵:同“凌”,欺压。援:攀援,巴结。尤:怨恨。居易:处在平易而安全的境地。易,平地。俟命:等待天命。行险:冒险。徼幸:企图以偶然的机会获得成功或意外地免除不幸。射:射箭。这句是用射箭的道理来比喻君子“正已而不求人”的道理。失诸正鹄:指未射中靶子。21、中庸(4)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
17、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注释】:知:同“智”。所以:怎样。豫:有准备。跲:窒碍,说话不顺畅。疚:内心不安。穷:滞碍,不顺畅的事。顺乎亲:顺,使动词,使顺心,高兴。亲:父母亲。22、中庸(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得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注释
18、】:诚之:使之诚,使自己做到诚。从容:举止行动。固执:坚守不渝。弗措也:弗,不。措,废置,搁置。 23、中庸(6)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注释】: 自诚明:指明白道理。 唯:独,只有。至诚:指至诚的人,即圣人。 赞:赞助,帮助。 与天地参:和天地并立为三。参,并立,并列。24、中庸(7)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已,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
19、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注释】:自道:自己引导自己。道,同“导”,引导。非自成己而已:并非只是成全自己就是完了。己,自己。已,中止,够了。措:用,实施。息:休止,止息,停止。征:征验,表现于外的。高明:高大光明。载物:承载万物。覆物:覆盖万事万物。成物:成就万事万物。无疆:无穷无尽。不见而章:见,同“现”,表现。章,同“彰”,彰明,显现。 25、大学(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
20、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明明德: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26、大学(2)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21、】: 正其心:使自己思想端正。 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一是:都是。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 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27、大学(3)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讠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克:能够。大甲:即太 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 性。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峻: 意为大、崇高等。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苟 :如果。新:这里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作: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操型执业护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
- 药师考试常见问题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听说提升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语文考试的全方位试题与答案
- 行政法学辅导材料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发展趋势与试题及答案讲解
- 备考自考行政管理专科的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析
- 行政管理专科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竞争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二级注册计量师考试题目及答案
- 武汉武昌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五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大纲和模拟试题库1
- 设备管理工作总结汇报
- 店铺合租合同模板
- 湖南少数民族舞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公园维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正式版)
- 2024年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以案促改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