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分析_第1页
某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分析_第2页
某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分析_第3页
某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分析_第4页
某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HS精英挑战赛 论文题目: 某化工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分析 参赛成员: 组长: 朱以亮 组员: 吴雪威 史笔函 林小小 冯万里 沈立业 日期: 2015年11月22日 某化工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分析摘要:目的 分析某化工企业合成氨项目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并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与应急救援措施。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和类比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 根据该企业合成氨工艺流程可知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NH3、H2、N2、催化剂粉尘等,并建议按国家标准或相似企业的检测方法进行布点检测。讨论 通过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进行职工定期体检以及职工安全常识培训来减少风险事故发生。关键词:合

2、成氨,职业病危害,评价与建议The occupational health hazard analysis of ammonia synthesis process in chemical enterpriseAbstract: Aim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ammonia synthesis process and make occupational hazards control measures and emergency plans. Methods Check list and analogism are used to evalua

3、te the hazards. Results The main hazards in the process are noise, NH3、H2、N2、catalyst dust, etc. It is advisable to conduct point detection based on state standards and detection methods in other related companies. Discussion Accidents can be diminished by enhancing safety management, offering perio

4、dic medical check and training the staff. Key words: ammonia synthesis, occupational hazards,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目录1. 前言12. 对象与方法12.1 评价对象、范围与内容12.2 依据12.3 方法13. 结果23.1 项目选址及总体布局23.2 产品和原辅料23.3 工艺流程23.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布33.5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33.5.1 噪声防护措施33.5.2 化学毒物防护措施43.5.3 其他危害防护措施43.6 应急救援措施54. 讨论与建议54

5、.1 讨论54.2 建议6参考文献71. 前言合成氨是基本无机化工之一,是冷冻剂、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目前,合成氨工业发展很快,大型化、低能耗、清洁生产成为合成氨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氨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但近年来,液氨事故频发,且事故一旦发生,必将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以及影响职工人员的生命健康。现某公司有意在上海市金山区建立新的液氨生产基地,含液氨的合成、分离、存储与运输过程。我们受公司委托,对该项目从生产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分布、防护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今后合成氨生产项目的建设和职业卫生评价提供参考。2. 对象与方法2.1 评价对象、范围与内容评价对象:某公司在上

6、海市金山区建立新的液氨生产基地。评价范围:该建设项目的生产车间、辅助设施在正常生产运行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拟采取的防护措施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其中,主体生产装置:合成塔、冷热交换器、水冷器、油分离器、氨分离器和循环机等。公辅设施:3个液氨储罐,每个储罐的存储量为2000m3。评价内容: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2.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工作

7、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等。2.3 方法 采用检查表法和类比法对本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3. 结果3.1 项目选址及总体布局 该液氨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市金山工业区内。项目选址周围2000m内无大型居民区、学校、医院及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点,不属于自然疫源地。其距上海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有1-2Km。厂区所属产业园区内拥有良好的路网,成品可以通过公路、水路、铁路进行运输,交通十分便利。3.2 产品和原辅料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液氨,主要原辅料为氢气、

8、氮气以及合成催化剂。3.3 工艺流程新鲜的H2和N2进入冷交换器进行预热,然后进入循环机,从而为整个合成工艺提供动力,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从循环机中出来的气体进入油分离器,去除气体中夹杂的润滑油等油性物质并纯化气体,从而避免后续工艺中催化剂中毒而影响工艺的合成效率。经纯化后的氢气和氮气进入合成塔,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合成氨。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氨气处于高温状态,所以使其经过废热锅炉以及热交换器,从而降低其温度并且可以将废热进行二次利用,从而节约能源。经热交换后的氨气进入水冷器、氨分离器和氨冷器进行冷凝分离,并放空多余的H2和N2,最后对氨气进行加压装罐,制成产品液氨,并采用低温常压方式存储。流程简图

9、见图1。图1 液氨生产工艺流程图3.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其分布根据对本项目的生产工艺、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的分析,我们认为该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有噪声、震动、高低温、NH3、H2、N2、催化剂粉尘(主要有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粉尘等)。本次分析评价按4个单元识别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见表1。表1 某合成氨项目个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评价单元存在或产生部位作业方式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原料气进气与预处置原料气进气口巡检作业、开停车、事故检修、设备维护H2、N2、噪声、震动冷交换器H2、N2、高温、噪声循环机H2、N2、高温、噪声、震动油分离器H2、N2

10、、高温、噪声、震动氨合成合成塔巡检作业、开停车、事故检修、设备维护、催化剂投料H2、N2、NH3、噪声、震动、高温、催化剂粉尘氨冷冻废热锅炉巡检作业、开停车、事故检修、设备维护高温、NH3、噪声、震动热交换器高温、NH3、噪声、震动水冷器低温、NH3、噪声、震动氨分离器低温、NH3、噪声、震动罐区储运设施液氨储槽液氨灌装、巡检作业、设备维护NH3、低温在各个危险因素的实际量检测方面,如等效噪声强度和污染性气体浓度等,可以选择与该项目规模相近、工艺及设备相似、运行模式一致的生产企业作为类比进行现场调查。同时也需要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的规定,对本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NH3、H

11、2、噪声等进行布点检测。3.5职业病危害防护控制3.5.1 噪声防护措施控制噪声危害的有效方法是控制噪声源,阻隔噪声传播途径,并为噪声影响范围内的接受者提供防护。做到上述几点就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噪声带来的危害4。控制噪声源 可于设备选型时,采用低噪声和低震动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改变施工工艺,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使用铆接来替代焊接;可在风机、循环机的振动发声部位装配橡胶、软木、毡板或相关涂料等,或使用阻尼减震器控制声源振动;可将气体压缩机组和水循环泵等设备置于生产车间外或独立成间,减少噪音外传。 阻隔噪声传播途径 可使用多孔的墙体来对厂房进行降噪处理;对生产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将生产车间和

12、员工休息区分离,并可以采用隔声材料或花草植被进行噪音阻隔;在高温蒸汽运行管道以及风机管道处安设消声器。 噪声接收对象保护 选用自动化运行装置,设置控制室,工人巡检作业,减少噪声接触时间;在噪声较大场所,工作人员应佩戴耳塞、耳罩。3.5.2 化学毒物防护措施该液氨生产工艺中主要的化学危害物质包括:N2、H2、NH3。对于氮气来说,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本身无毒,但是当在密闭环境下或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时,氮气浓度的升高容易使人窒息。所以,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可能发生氮气泄漏的危险场所,加设强制通风装置,以减少氮气聚集。对于氢气来说,它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气体,所以在供氢设备的安全装置包括:应

13、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等;应设有压力测试仪表;应设氮气吹扫置换接口。对氢气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进行漏气检查,应使用中性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对于氨气以及液氨来说,它都是一种有刺激性有毒的物质,液氨挥发可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所以管线的设计压力要求控制在2.6Mpa以上,管线的压力管道元件禁止使用灰铸铁材料;管道装置应设置具有计量、缓冲、安全泄放功能的计量缓冲罐;高压减压阀、压力、液位等控制仪表和安全阀应严格定期检定和定期维修,并备有足够备件;而且必须安全使用氨储槽,正常生产时,应尽量降低氨槽中的液位,一般应控制在总容量的30%40%以下,即减少

14、危险物质的存储量,降低风险泄漏量;工人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口罩以及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储罐区必须远离火种、高温,应与氧化剂和酸类化学品分开存放。3.5.3 其他危害防护措施催化剂粉尘控制方面5,可使其加料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使周围环境通风良好,并且需要合理规划生产运行周期,尽量缩短加料时间,延长加料周期,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工人减少接触催化剂粉尘的时间。另外也要保证各种添加剂存储的密闭性。 高温防护方面5,可以对生产厂房内的热源,设计采取有效的保温隔热措施;同时也可以根据该地的常年风向来设计通风口或增设通风设备来加速厂房内散热;对于向合成塔加料或废热锅炉巡检的工人,必须穿戴隔热服;在高温作业区有

15、足够的饮用水或降温的饮料。3.6 应急救援措施 根据合成氨装置及新建项目等的生产、经营、建设活动所发生或可能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或)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项目方应制定相应的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6。少量氨泄露时,应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同时可用砂土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大量氨泄露时,应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

16、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报警,并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m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在急救物资的准备方面,可以参考其他合成氨工厂的配给状况,再结合项目本身的规模以及员工的数量来准备,确保气防车、舒生器、急救箱、空气呼吸器、单架等设施充足。另外,在项目的氨合成工段、氨冷冻装置区、装车站以及罐区等位置应

17、配备有洗眼器和冲淋设施;在装罐区也应设置可燃性气体报警装置,巡检人员应配备氨报警仪等。4. 讨论与建议4.1 讨论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噪声、震动、高低温、NH3、H2、N2、催化剂粉尘(主要有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粉尘等)。通过采用国家相关检测标准以及类比现场检测可以对存在的危害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使该项目的生产过程基本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4.2 建议作为雇主,你在和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应对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以发现有无职业禁忌症,并建立职工基础健档案7。同时。也应该设立适当的监督机制,这样可以督促年轻而缺乏经验的员工安全健康的操

18、作,也可以警示老员工因经验丰富而麻痹懈怠。同时,要让长期在高危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定期进行体检,预防不可挽回的职业健康危害。作为雇主,你需要让每一个员工知道如何安全健康的工作,所以你需要提供易于理解的信息,以便员工了解他们所将面对的危害及风险。例如在醒目的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规定,在有风险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有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等警示标识8。在员工管理上,应尽量缩短在噪声和高温等处的工人的每日工作时间,对于合成塔,储氨罐处操作的工人应给与特殊防护(如防毒口罩和毒气报警装置等),以防止中毒事故。项目投产前8,应对厂房墙、地面进行防酸碱、耐腐蚀设计,并配置冲洗墙、地面的设施;机房等噪声大的车间墙面应使用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在工程设备选择方面,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