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1页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2页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科综合试题 (附中版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炎德英才大联考 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月考试卷 (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时量: 150 分钟满分: 300 分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 卷3338题为选考题 , 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 ,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Ti 48 Cu64 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C)A 大肠杆菌没有中心体 ,只能进行无丝分裂B 所

2、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所有动物都有线粒体C 人体的少数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或有多个细胞核D 家兔的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不同 ,与基因无关【解析】 无丝分裂属于真核细胞分裂方式的一种 ,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无丝分裂 , A 项错 误;除高度特化的细胞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外 , 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但动物体内的 寄生虫 ( 如蛔虫 )没有线粒体 ,B 项错误;人体中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而一些白细胞则具有多个细胞核 , C 项正确;不同细胞的结构 (包括细胞器的数量 )和功能不同 , 是基因选择性 表达的结果 , 与基因有关 , D 项错误。2 下列生理过程在人体细胞内能够发生的是(C)A 不

3、同的 DNA 通过复制 ,合成相同的 DNA B不同的基因通过转录 ,合成相同的 RNAC 不同的密码子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D不同的 tRNA 不能转运相同的氨基酸【解析】不同的 DNA 只能复制成不同的 DNA ,A 项错误;不同的基因转录出不同的 RNA , B 项错误;由于氨基酸具有密码子简并性 ,不同的密码子能够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 C 项正 确;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 但几种 tRNA 能够转运同一种氨基酸 , D 项错 误。3下图一中的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甲、乙、丙、丁代表被细胞选择了的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图二表示组织液中 O2 含量变化对小肠上皮

4、细胞吸收 K速率的影响。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A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这与图一中有关 ,与无关B 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 , 则该动物细胞可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C甲、丙、丁分子数的多少影响细胞内外溶液浓度但不影响乙进入细胞的速率D图二只能说明 K的吸收速率受 O2 浓度的影响 ,不能说明该过程需要图一中的参 与【解析】 图一中 为蛋白质 ,为多糖 ,为磷脂双分子层 ,决定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的因素是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 ,A 项错误; 图一中甲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需要 载体和能量 ),乙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丙和丁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哺乳动物 成熟红细胞吸

5、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 项错误;当溶液中有多种溶质存在时 , 某种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速率仅与该物质的浓度梯度有关, 与其他溶质无关 ,C 项正确; O2浓度影响小肠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 ,从而影响 ATP 的产生 , 从图二可以看出 K吸收速率受 O2 浓度的影响 ,说明吸收 K 需要耗能 , 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 K吸收速率不再随着 O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说明该过程需要图一中 (载体蛋白 )的协助 ,D 项错误。4生态学家对某草原进行调查后 , 发现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 )之间的关系如右图 ,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

6、净 生产量。下列有关分析 ,正确的是 (D)A 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bd 生产者净生产量降低的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Cb 点是防止该草原沙漠化必须控制的最大放牧量D放牧量长期在 c 点以上草原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解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 A 错误; b d 生产者净生产量降低的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 ,放牧量增加 ,故 B 错误; c 点是防止该草原沙漠化 必须控制的最大放牧量 ,故 C错误;放牧量长期在 c点以上 ,生产者净生产量降低 ,生态系 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草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故D 正确。抗癌化合物。某研究小组就原花青素对离体的

7、人胆囊癌细胞抑制作用做了相关实验 果如下曲线所示。说明:细胞的数量通过测定相应培养瓶的吸光度值表示5.原花青素 (PC)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朵和树皮中的一种天然,实验结细胞抑制率 (1相应组吸光度值 )/对照组吸光度值A 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B由图可知 ,实验过程中每个培养瓶测定 3 次 C随着 PC 作用时间的延长 ,抑制效果减弱 D随着 PC 浓度的增加 ,抑制效果增强解析】 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取若干个培养瓶分成若干组 , 均 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胆囊癌细胞悬液 ,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应浓度的 PC,A 项正确; 由曲线图 可知,实验过程中每个培养

8、瓶在 24 h、48 h和 72 h测定 3次,B 项正确;根据曲线图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随着 PC 作用时间的延长 ,抑制效果增强 ,C 项错误;随着 PC 浓度的增加 ,抑 制效果增强 ,D 项正确。6下图中 , 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丙表示果蝇的 X 染色体及其携带的部分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A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乙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C 丙中过程 ,可能是发生在 X 和 Y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易位 D丙中所示变异都可归类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 与甲相比 ,乙中的 1 号染色体发生了倒位 ,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9、,减数分裂过程中 1 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 ,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A 项错误;因为乙中的 1 号染色体 发生了倒位 , 所以甲、乙的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B 项错误;丙中 过程,基因的位置发生颠倒 ,属于倒位 , C 项错误;丙中 过程染色体片段发生改变 ,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项正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食盐中加有碘 , 用其配成的溶液遇淀粉变蓝B 厕所清洁剂、食用醋、肥皂水、厨房清洁剂四种溶液的pH 逐渐增大C 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 ,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 ,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 能对人有

10、害D硅胶、生石灰、氯化钙等都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8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0.1 mol Cl 2 与足量石灰乳反应 ,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2NAB0.1 mol 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C4.6 g由 NO 2和N 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D 标准状况下 , 11.2 L 乙醇中含有羟基的数目为 0.5NA【解析】 氯气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歧化反应 , 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1 mol 氯气 转移 1 mol电子,故 0.1 mol 氯气转移 0.1 mol电子,故A 错误; B.苯环中无碳碳双键 ,

11、故 0.1 mol 苯乙烯中含 0.1 mol 碳碳双键 ,故 B 错误; C.NO2和 N2O4的最简式均为 NO2,故 4.6 g NO 2和 N2O4中含 NO 2的物质的量 n464 g.6/m gol 0.1 mol ,故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个数为 0.2NA个,所以 C选项是正确的; D.标况下 ,乙醇为液态 ,11.2 L 乙醇不是 0.5 mol, 故D 错误。9常温下 ,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C)A在 Fe2(SO4)3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K 、Fe2 、Cl 、 Br 、 SCNBc(H)11013 mol/L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12、 Mg2、Cu2、HCO3、NO3C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S2O32、AlO 2、SiO23、S2、NaD加水稀释时 c(OH )/c(H )值增大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MnO 4、CO23、K、NH4 10短周期元素 a、b、c、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 ,b 的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 c同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a、b、d 均可以与 c 形成两种或多种二元化合物Bd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Ca与 d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水的电离D 常温下 ,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某种盐的溶液pH4,则水电离出的

13、 H 浓度肯定是 110 4 mol/LOOH 甲 OO 乙 11.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B)A 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B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C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D 等物质的量的甲和乙分别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 ,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相等12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A 用装置甲收集 SO2 并验证其漂白性B 用装置乙验证氯气与水反应有盐酸生成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苏打溶液和小苏打溶液D 用 NaOH 溶液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反应后分液【解析】 A. 装置甲中二氧化硫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

14、发生了氧 化还原反应 ,只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 A 错误; B.装置乙中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不 能说明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HCl,B 错误; C.氢氧化钙也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 的沉淀 ,不能鉴别 ,C 错误; D.氢氧化钠和苯酚反应生成的苯酚钠可以溶于水,苯不溶于水 ,反应后分液即可 , D 正确。13在100 mL 的混合液中 ,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3 mol L1、0.15 mol L 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2.56 g铜粉,加热 ,待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B)A 0.15 mol L 1 B 0.

15、225 molL 1 C0.30 mol L 1 D 0.45 mol L 1的量 0.04 mol , 100 mL 混合溶液中 ,HNO3和 H 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0.3 mol L1和0.15 mol L1,所含氢离子物质的量 0.1 L0.3 mol/L 0.1 L 0.15 mol/L 2 0.06 mol,依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铜剩余 ,根据氢离子物质的量计算生成铜离子物质的量为8H 3Cu2,得到铜离子物质的量为 0.022 5 mol,所得溶液中 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0.225 mol/L 。 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6、 1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 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时,辐射 ( 或吸收 ) 一定频率的光子 ,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波长不连续的谱线B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少 ,原子总能量增大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 ,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 子核越稳定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 , 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

17、动能也随之增大15目前 ,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如图所示器材为一秋千 ,用两根等长轻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 由于长期使用 , 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微小倾斜 ,如图中虚线所示 ,但两悬挂点仍等高 ,座椅静止时所受合力的大用 F表示小 , F 1表示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 , 则(A)AF 不变 ,F1 变小BF 不变 ,F1 变大CF 变小 ,F1 变小DF 变大 ,F1 变大16一长轻质薄硬纸片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纸片上放有质量均为 1 kg 的 A、B两物块 ,A、B与薄硬纸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2,20.3,水平恒力 F 作用在 A物块上 ,如

18、图所示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10 m/s2,则 (D)A若 F1 N,则物块、薄硬纸片都静止不动B若 F1.5 N,则 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1.5 NC若 F8 N,则 B物块的加速度为 4.0 m/s2D无论力 F 多大,B与薄硬纸片之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解析】 地面光滑 ,只要给 A 物块向左的作用力 , A 物块就会向左运动 ,A 物块对轻质 纸片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 轻质纸片对物块 B 有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 A、B 物块都会向左加 速运动。轻质纸片质量不计 ,受到的 A、B 物块摩擦力必定等大反向。当 F 增大到一定值时 , A 物块与纸片相对滑动 , 此时

19、 B 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还没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 物块与纸片相对静止。 A与纸片相对滑动瞬间 ,A与纸片间摩擦力为 2 N,此时 F 的临界值为 4 N,临界 加速度为 2 m/s2 。17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图中表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 则下列运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B)地球半径R 6 400 km月球半径r 1 740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 9.80 m/s2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56 m/s2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 1 km/s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T 27.3 天光速c 2.998 105 km/s用激光

20、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 ,经过约 t2.565 s接收到从月球表 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A. s c2t BsgvRr Cs2vTRr Ds3 g40RT2 Rr2g 2 4 18如图所示 ,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杆上 O点套有一个电荷量为 q(q0)的小环 ,在 杆的左侧固定一个电荷量为 Q(Q 0)的点电荷 , 杆上 ab 两点与 Q 所在位置正好构成等边三 角形 ,c 是 ab 的中点 , 使小环从 O 点无初速释放 ,小环通过 a 点的速率为 v。若已知 ab Oa l,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A在 b 点,小环的速率为 v22gl B在 a点,小环所受弹力大小为

21、kQl2qC在 c点,小环的电势能最大 D在 c 点,小环的动能最大19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等大的质量分别为M0.6 kg,m0.2 kg的两个小球 ,中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具有 Ep 10.8 J 弹性势能的轻弹簧 (弹簧与两球不相连 ), 原来处于静止状 态。现突然释放弹簧 ,球 m 脱离弹簧后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 0.425 m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 ,如图所示。 g 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A M 离开轻弹簧时获得的速度为 9 m/sB球 m从轨道底端 A 运动到顶端 B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4 NsC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 ,且球 m能从 B

22、点飞出 ,则飞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 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D弹簧弹开过程中 ,弹力对 m的冲量大小为 1.8 Ns【解析】 弹簧弹开 M 和 m 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 , 联立两个守恒方程代入数据可解得 vM为 3 m/s,vm为 9 m/s。弹簧弹开 M和m过程中 ,弹力对 m的冲量大小为 1.8 Ns。小球 m 经过竖直半圆轨道到达 B 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可算得速度vB为 8 m/s,方向水平向左,小球动量变化为 3.4 Ns 。若半圆轨道半径可调 ,球 m能从 B点飞出则有 Rmax1.62 m。当 R Rmax 时 ,球 m 从 A B 过程中 ,由能量守恒得 12

23、mv2m mg2R12mvB2,vB v2m 4gR。由平 抛运动规律有 xvBt,2R21gt2。联立解得 x v 2m 4gR 16 R 2, 代入数据得 , 当 R1.012 5 m 时 ,x 有最大值。故求 m 从 B 点飞 出后落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平距离不一定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20如图(a)所示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2554,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流表 A1,副线圈电路接有交流电压表 V、交流电压表 A2、滑动变阻器 R 等,所有电表都是理想电表 ,二极管 D 正向电阻为零 ,反向电阻无穷大 ,灯泡 L 的阻值恒定。原线圈接入的交流电压 的变化规律如图 (b)所示 ,则下

24、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 交流电压表 V 的读数为 32 V B灯泡 L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32 V C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P 向下滑动时 , D由图 (b)可知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电流表 A2 示数增大 , A1示数增大100 rad/s21 如图所示 ,竖直面内有一个闭合导线框 ACDE (由柔软细导线制成 )挂在两固定点 A、 D 上,水平线段 AD 为半圆的直径 ,在导线框的 E 处有一个动滑轮 ,动滑轮下面挂一重物 使导线处于绷紧状态。在半圆形区域内 匀强磁场。设导线框的电阻为 r , 心 O) 从 A 点沿圆弧移动的过程中 (ABD)A在 C 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 时针B

25、当 C 沿圆弧移动到圆心 O 的正上方时 , 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小C在 C从 A点沿圆弧移动到图中 ADC30位置的过程中 ,通过导线上 C点的电量 为B2Rr22r, 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 圆的半径为 R,在将导线上的 C 点以恒定角速度 (相对圆 ,若不考虑导线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点的过程中 ,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逆时针 ,后顺D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 D点的过程中 ,导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为B2R42r解析】 在 C 从 A 点沿圆弧移动到 D 点的过程中 ,导线框在磁场中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S2Rh2R2sin ,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

26、,产生的感应电流先逆时针 ,后顺时针。当 C 沿圆弧移动到圆心 O 的正上方时 ,导线框的面积最大 ,变化率为零 ,感应电动势为零。在 C 从 ABR2点沿圆弧移动到图中 ADC30位置的过程中 , 通过导线上 C 点的电量为 r sin 6032BrR 。在 C 从 A 点沿圆弧移动到 D 点的过程中 ,导线框中产生的电动势 e BR2cos t满足余弦规律 ,按余弦交流电有效值规律可算得导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为第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B2R42r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 ,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

27、题:共 129 分。22(8 分) 霍尔效应是电磁基本现象之一 , 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如图 1 所示,在一矩形半导体薄片的 P、Q 间通入电流 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 B,在 M、N 间出现电压 UH,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UH称为霍尔电压 ,且满足 UHkd ,式 中 d 为薄片的厚度 ,k 为霍尔系数。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半导体薄片的霍尔系数。(1)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 (可视为带正电粒子 )导电,电流与磁场方向如图 1 所示,该同 学用电压表测量 UH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 _M(2 分)_(填“M”或“N”)端通过导线 相连。(2)已

28、知薄片厚度 d 0.40 mm,该同学保持磁感应强度 B0.10 T不变,改变电流 I 的大 小,测量相应的 UH 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I ( 103 A)3.06.09.012.015.018.0UH(103 V)1.11.93.44.56.26.8根据表中数据在图 2 中画出 UHI 图线 (4 分 ),利用图线求出该材料的霍尔系数为_1.50103(1.481031.52103均正确)(2 分)_VmA1T1(保留 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根据左手定则得 ,正电荷向 M 端偏转 ,所以应将电压表的 “” 接线柱与 M端通过导线相连。(2)UHI 图线如图所示。根据 UHkIB

29、知,图线的斜率为 kBk 0.1 30.375, 解得 d d 0.410 3霍尔系数 k1.50103 VmA1T1。23(8 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在斜面上安装两个光电门A、B,且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上 ,A、B 两点高度差为 h,水平距离为 s,当一带有宽度为 d的 很窄的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 , 与两个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通过光 电门时的遮光时间 t,让滑块每次从斜面上不同点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相应的 tA、tB 值。完成下列填空:dd(1)滑块经过光电门 A、B时的瞬时速度 vA_tdA(2分)_,vB_tdB(2 分)_;2(

30、2)根据上面测量的物理量 ,得到滑块的动摩擦因数计算表达式为_hs 2dgs t2Bt2A (2分)_;(3)某实验小组同学实验测量得到 h0.3 m,s0.4 m ,d 0.5 cm ,根据多次测量 tA、tB 值,由计算机处理得到 t12 t12图线如图乙所示 ,可计算得到滑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_0.75(2分 )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14 分)“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健身运动 , 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 由身体悬垂开始。上提时 ,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 ,两手臂放直。这样上拉下放 ,重复动作 , 达到锻 炼臂力和背力和腹肌的目的。如图所示 ,某同学质量为 m60 kg

31、,开始下颚距单杠的高度为 H0.4 m,当他用 F 720 N 的恒力将身体拉至某位置时 ,不再用力 ,以后依靠惯性继续向 上运动。 为保证此次引体向上动作合格 ,恒力 F 的作用时间至少为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 ,重 力加速度 g10 m/s2)解析】 设施加恒力 F 时,人的加速度为 a,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F mgma,F 720 2 2 代入解得 amg 6010 (m/s 2) 2 m/s2(4 分) 设加速运动时间为 t,人加速上升的高度为 h121at2(2 分 )人加速上升的末速度为 v at2人不再用力后 ,以速度 v 竖直上抛的高度为 h22vg(2g) ,且 h1 h2 H

32、(4 分)2 得到 12at2 (a2tg) H,s(4 分 )25 (17 分),其原理可简化如下:如图甲所, 圆心为 O,外圆弧面 AB 的半径“太空粒子探测器”是由加速、偏转和收集三部分组成 示,辐射状的加速电场区域边界为两个同心平行半圆弧面1为 L,电势为 1,内圆弧面 CD 的半径为 2L,电势为 2,足够长的收集板 MN 平行边界 ACDB , O到 MN板的距离 OPL,假设太空中漂浮着质量为 m,电量为 q的带正电粒子 ,它们能均 匀地吸附到 AB 圆弧面上 ,并被加速电场从静止开始加速 , 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其他星 球对粒子引力的影响。(1) 求粒子到达 O 点时速度的大

33、小;(2) 如图乙所示 ,在边界 ACDB 和收集板 MN 之间加一个半圆形匀强磁场 ,圆心为 O,半2径为 L,方向垂直纸面向内 ,则发现从 AB 圆弧面收集到的粒子经 O 点进入磁场后有 23能打到MN 板上 (不考虑过边界 ACDB 的粒子再次返回 ),求所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同上问 ,从 AB 圆弧面收集到的粒子经 O点进入磁场后均不能到达收集板 MN,求磁 感应强度所满足的条件并写出定量反映收集板MN 上的收集效率 与磁感应强度 B 的关系式。【解析】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时 ,由动能定理有: qU 21mv20,2q(1 2)。(4分)(2)从 AB 圆弧面收集到的粒子

34、有23能打到 MN 板上 ,刚好不能打到MN 上的粒子从磁场中出来后速度方向与 MN 平行,则入射的方向与 AB 之间的夹角是 60,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 1 ,轨迹圆心角 60根据几何关系 ,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L,(3 分)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v qvBm , r联立解得: BL12m( 1 2)(3 分 )(3) 当沿 OD 方向的粒子刚好打到MN 上,则由几何关系可知 ,r121L(2 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mvrr1得: BL2 2m(12)即 BL2 2m(12)(2分)如图 2,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由几何关系可知:Lsin2 LqBLBq2r 2

35、mv 22m(12)MN 上的收集效率: 。(3 分)26 (14 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由 CO2 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 CO2(g)3H2(g)CH 3OH(g) H 2O(g) H 1 49.58 kJ mol1反应: CO2(g)H2(g)CO(g) H2O(g) H2反应: CO(g) 2H2(g)CH3OH(g) H3 90.77 kJ mol 1回答下列问题:(1) 反应的 H 2 _ 41.19_kJ mol 1_(2 分)_,若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K3,则 K2_K1/K3(2分)_(用 K1、K3表示)。(2) 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36、 _较低温度 (2 分)_(填“较低温度”、“较高温度”或“任 何温度” )。(3) 在一定条件下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3 mol H2和 1.5 mol CO 2,仅发生反应 ,实验 测得不同反应温度与体系中 CO2 的平衡转化率的关系 ,如下表所示。温度 ()500TCO 2的平衡转化率60%40% T_高于(2分)_500 (填“高于”或“低于” )。 温度为 500 时 ,该反应 10 min 时达到平衡 ,则此温度下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00_L 2/mol 2(2 分,未写单位扣 1分,数值错误不给分 )_。(4) 某研究小组将一定量的 H2和 CO2 充入恒容密闭容器

37、中并加入合适 的催化剂 (发生反应、 、),测得不同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 (a)及 CH3OH的产率 (b) ,如图所示。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 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_BD(2 分,少选扣 1分,错选或多选不给分 )_(填字母 )。A 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C分离出甲醇 D增加 CO2 的浓度_增大 (2 分)_(填“增据图可知当温度高于 260 后 , CO 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大”、“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27 (14 分)一氯化碘是一种红棕色液体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和乙酸 ,能与 KI 反应生成 I2,用于测 定油脂中的碘

38、值等 (注:碘值表示有机物中不饱和程度的指标)。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制备一氯化碘 (沸点 101 )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拟利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碘反应制备一氯化碘 ,已知碘与氯气的反应为放热 反应 ,其装置如下:各装置连接顺序为A_CEBD(2 分)_;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MnO 24H 2Cl =Mn2 Cl22H2O(2 分)B 装置烧瓶需放在冷水中 ,其目的是 _防止 ICl 挥发 (答案合理均可 )(2 分)_;D 装置 的作用是 _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 (答案合理均可 )(2 分 )_。B 装置得到的液态产物进一步提纯可得到较纯净的ICl ,采取的方法是 _

39、蒸馏 (2 分)_。(2)乙组同学采用最新报道制一氯化碘的方法,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粗碘和盐酸 ,控制温度约 50 , 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氯酸钠溶液 , 生成一氯化碘 ,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HClNaClO3=5=0= =6ICl NaCl 3H2O(2 分)_。(3)设计实验证明:ICl 的氧化性比 I2强: _用湿润的淀粉 KI试纸检测 ,试纸变蓝 (2分)_。 28 (15 分)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由于氟的特殊化学性质, 它和其他卤素在单质及化 合物的制备与性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423 K_2K 2MnF 6 4SbF5=4KSbF 6 .化学家研究发现 , Sb

40、F5能将 MnF 4从离子 MnF 6 2的盐中反应得到 , SbF5转化成稳定 离子 SbF6 的盐。而 MnF 4很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为 MnF3和 F2。根据以上研究写出以 K2MnF 6和 SbF5 为原料 ,在 423 K 的温度下制备 F2 的化学方程式:2MnF3F2(2 分)_。现代工业以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如图所示。(KHF 2)和氟化氢 (HF)混合物制备氟单质,电解制氟装置已知 KHF 2 是一种酸式盐 ,写出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_2HF22e=H24F(2分 )_。电解制氟时 ,要用镍铜合金隔板将两种气体产物严格分开的原因是_氟气和氢气能发生剧烈反应 ,引发爆炸 (

41、2 分)_。 .卤化氢的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而 HF 熔沸点高于 HCl 的原因是 _HF分子存在分子间氢键 (1 分)_。HF 的水溶液是氢氟酸 , 能用于蚀刻玻璃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_SiO24HF=SiF42H2O(2 分)_。已知 25 时,氢氟酸 (HF)的电离平衡常数 Ka3.6104。某 pH2 的氢氟酸溶液 ,由水电离出的 c(H ) _1012(1分)_mol/L ;若将 0.01 mol/L HF 溶液与 pH 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c(Na)c(F)c(OH)c(H)(2 分)_。 又已知 25 时,溶度积常

42、数 Ksp(CaF2)1.461010。现向 1 L 0.2 mol/L HF 溶液中加 入1 L 0.2 mol/L CaCl2溶液,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_c(H)c(F)3.61040.1_molL16103_molL1,c(Ca2)0.1_mol L1,c2(F) c(Ca2)3.610 50.13.61061.461010,该体系有 CaF2沉淀 (3分)_。29 (10分,每空 2 分) 下图是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晴朗的中午 ,图示细胞中气体 _b_(填写代号 )_氧气_的生成量超过了消耗量 , 会扩散到细胞外

43、, 但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较中午前后实际上却略有下降,原因是此时细胞内_c_二氧化碳 _的含量较低。(2)综合过程可以看出 ,细胞释放能量的特点是 _能量逐步释放 _。(3)将该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不给光照,CO2 的含量每小时增加 8 mg;给予充足的光照后 ,容器内 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 36 mg,据实验测定 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能产生葡萄糖30 mg。请回答:上述条件下 , 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 _等于 _(“大于”“等于”或“小于” )黑暗时 呼吸作用的强度。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24.55_mg 。解析】 (1)夏季晴朗的

44、白天 ,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氧气的生成量大于消耗量;但中 午时分 , 由于蒸腾过旺 ,气孔关闭 ,二氧化碳偏少 ,光合作用强度下降。(2)有氧呼吸过程分三阶段进行 , 每一阶段都有能量的释放。(3)设有光照情况下 ,光合作用每小时消耗 CO2 量为 X,由光合作用方程式可得如下关系式:6CO2C6H12O6, 计算得 X44 mg。而实际上 ,容器内 CO2的含量每小时仅减少 36 mg,即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 CO2 量为 8 mg,与黑暗条件下相同 ,即光照时的呼吸强度与黑暗时的呼吸强度是相等的。 设每小时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Y ,同理由关系式 C6H12O66CO2,计算得 Y

45、5.45 mg。所以 ,光照时植物每小时葡萄糖净生产量为:30 mg 5.45 mg 24.55 mg。30 (10分,每空 1 分)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1) 植物体的不同部位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往往存在较大差别,例如在顶芽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较高 , 茎秆中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较高 ,由此可推测 , 生长素和赤霉 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的 _伸长 _来促进生长 ,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 _分裂_来促进 生长。(2) 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 ,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 ,而乙烯含量的

46、增高又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为验证这一实 验结论 , 请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材料:植物的根尖若干、蒸馏水、生长素溶液等。实验步骤: 配制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将 _生理状态相同 _的根尖平均分组 , 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 ,在 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 检测并记录各组培养液中的 _乙烯浓度 _。 预期实验结果:生长素浓度越高 , 培养液中的乙烯含量也越高。(3) 请根据该实验结论解释下图中根向重力弯曲生长的原因。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 ,诱导细胞 _产生乙烯 ,抑制生长素促进近地侧根尖细胞的生长 _ .下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 ,图中字母表

47、示物质 ,数字代表结 构和过程 , 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 ,机体进行神经调节涉及的反射弧是 _感受器甲 4下丘脑 5 丙 _(用图中汉字、数字及箭头表示 )。(2) 分析图示可推测 ,图中丙代表 _胰岛 B 细胞 _,D 代表 _胰高血糖素 _。(3)通过图示可以看出 ,C和D之间通过 _相互拮抗 _作用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4) 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 , 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 , 对照组施加等量的生理盐水 ,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

48、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实验过程中应将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_稍低 _(填“稍高”或“稍低” )的水平。31(7 分,每空 1 分)信息传递 _,在狐狸遗臭、蜜蜂跳舞、蝙蝠捕食、花香引蝶等现 蝙蝠捕食 _。捕食和竞争(1) 图一中 H 代表的是象中 ,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2) 在图二中鹰与狐狸的关系是 _捕食和竞争 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_人、食虫鸟、狐 狸、鹰_。假设 E(20 000 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E1、E2、E3 (E1E2E33 000 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 500 kJ ,牲畜、昆虫15%_

49、。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 600 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 500 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 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 图三曲线所示种群在 120 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_10_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 段是 _10 20_年。32 (12分,每空 2 分)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 基因 A 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 ,基因 B 控 制黄色物质的合成 ,不带显性基因的个体显白色 ,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 1所示 ,其 遗传机理如图 2所示。图 3 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 虽然已知酶 B 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但不能确定基因

50、 B 转录的 m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 , 原因是 _氨基酸具有密码子简并性 ( 一种氨基酸可能具有 1多种密码子 )_。(2) 图 3 中的 2 号基因型是 _BbZ A Za_。(3) 3 号在与 2 号交配生出 7 号时 , 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_bZa_。(4) 若5号与 6号交配,后代 8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 _1/12_。(5) 若将多对纯合白色雌鸟和纯合绿色雄鸟杂交 ,再让子一代雌雄交配 ,则 F2中的表现型 与亲本不同的占 _3/8_ 。让 F2 中蓝色鸟与黄色鸟相互交配 ,则后代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_绿色蓝色黄色白色 632 1_。(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51、道物理题、 2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 作答。如果多做 , 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 选修 33】(15 分 )(1) (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ABE_(选对 1个得 2分,选对 2个得 4分,选对 3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 把玻璃管的断口放在火焰上烧 ,它的尖端就会变成球形 ,这种现象可以用液体的表 面张力来解释B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物体也可能是晶体C 气体的温度越高 ,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越大D液体的饱和气压与温度无关E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2) (10 分 )如图,上端开口的竖直汽缸由大、

52、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 , 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 , 两活塞间充有氧气 , 小活塞下方充有氮气。已知:大活塞的质 量为 2m、横截面积为 2S,小活塞的质量为 m、横截面积为 S;两活塞间距为 L;大活塞导热 性能良好 ,汽缸及小活塞绝热;初始时氮气和汽缸外大气的压强均为p0,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 L2, 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不计 , 重力加速度为 g。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 求当小活塞缓慢上升至上表面与大圆筒底部平齐时, 氮气的压强。解析】 以两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 , 设初始时氧气压强为 p1,根据平衡条件有:p0S 3mgp1SL L 3SL初始时氧气体积: V1

53、2S L2 S2 2 (2 分)当小活塞缓慢上升至上表面与大圆筒底部平齐时 ,氧气体积: V2 2SL 设此时氧气压强为 p2,氮气压强为 p, 根据平衡条件有: p02S3mgp2SpS(2 分 ) 由于大活塞导热 , 小活塞缓慢上升可认为氧气温度不变 ,由玻意耳定律 ,得: p2V2 p1V1(4 分)解得: p45p034mSg(2 分)34【物理 选修 34】(15 分 )(1)(5 分)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 ,波速 v200 m/s,已 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 x40 m处,如图所示。在 x400 m 处有一接收器 (图中未画出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ABE_(选对 1个得 2分,选对 2个得 4分,选对 3个得 5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 , 最低得分为 0 分 ) 。A 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 y 轴负方向B从 t 0开始经 0.15 s, x 40 m 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0.6 mC接收器在 t2 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若波源向 x 轴正方向运动 ,接收器接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 9 Hz E若该波与另一列频率为 5 Hz沿 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相遇 ,不能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