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2、形体相同点不同点关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长方体6128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128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长都相等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长方体的12条棱有3组,每组的四条棱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长+宽+高)4长方体放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3、正方体的展开1)“141型”,中间一行4个图:作侧面,上下两个各作为上下底面,共有6种基本图形。2)
2、“231型”,中间3个作侧面,共3种基本图形。见上图3)“222”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4)“33”型,两行只能有1个正方形相连。4、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后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5、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
3、那个(些)面。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通风管顾名思义是通风用的,没有底面。所以只要算四个侧面就可以了。(1)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油箱、罐头盒、纸箱子等;(2)具有五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池、鱼缸等;(3)具有四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管、烟囱等。6、体积和容积。(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像这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除了里面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外,还有做成木箱的木板的体积。一个物体的体积要比一个物体的容积大,因为体积还包括自身材料的体积。7、体积(容积)
4、单位。(1)用列表的形式来表述体积单位的大小,以利于记忆。单位名称意义相当的实物1立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约为一个手指尖的大小1立方分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约为一个粉笔盒的大小1立方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所圈定的空间的大小体积与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分米=1升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是1000,因为1升是1立方分米,1毫升是1立方厘米。升和毫升相比,升是高级单位,毫升是低级单位,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都要乘相应的进率。8、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都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5、,它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宽=高,因而它的体积是由棱长决定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两条棱长决定的,即长方体底面积=长宽;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又可以说是由底面积和高决定的,它们的体积=底面积高。(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3)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9、求这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要用“底面积高”,从中间截成两段,表面积实质上增加了两个底面,如图。两个面的面积和是12平方分米,一个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本题求体积用的公式是“底面积高”,也可以说用的是“横截面积长”。另外对于把一个长方体截成两段,
6、截了一次,增加了两个面,如果是截成三段,就是截了两次,增加了四个面。也就是说每截一次,增加两个面。10、综合运用体积单位、长度单位的知识。将一个大的形体分成一个小的形体。将小正方体紧紧地排成一排,能排多少米,实际上就是将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加起来,看有多长。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米 = 1000立方分米,所以能分成1000个。顺次紧紧地排成一排,那么就能排成1000分米,1000分米 = 100米。二、 分数乘法1、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3、分数和整数相乘,
7、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如果整数能与分数的分母约分,要先约分,再计算。4、在解答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式是: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5、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几倍)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完全相同:用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解题思路中是把一个数看作单位“1”,这也就提示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时先要找准单位“1”。同样,我们在画线段图时,也应该先画出单位“1”的量。在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找准单位“1”的量,还要知道分率对应的量是什么?一般来讲,题目中分率如果是多(少)的分率,那么分率对应的量就是多的部分(少)。6、根据“
8、实际产量比计划节约了”,写出一个数量关系式计划产量 = 实际产量比计划节约的产量7、分数和分数相乘,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8、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所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9、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得出的积再和第三个数相乘。但为了简便,可以先把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把约分后的分子和分母相乘。10、一个数和真分数相乘,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和假分数相乘,所得的积大于这个数。11、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在画线段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数量关
9、系式是: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1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13、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自然数的倒数都是分子为1的真分数,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14、典型例题例1、下面的长方形代表1公顷,请你在图中表示出公顷的,结果是多少公顷?分析与解:这个题目要分层次思考,一步一步展开。(1)公顷是1公顷的(1公顷的一半);(2)公顷的,就是将公顷部分平均分成3份,表示出2份。第一种解法: 公顷的公顷第二种解法: 第三种解法: 公顷公顷 公顷的公顷的公顷的是大长方形的, = (公顷)或 = (公顷)例2
10、、一袋大米重25千克,先吃去这袋大米的,又吃去千克,两次一共吃去多少千克?分析与解:求两次共吃去多少千克,要用第一次吃的千克数加上第二次吃的千克数;第一次吃了这袋大米的,是把这袋大米看作单位“1”,即吃去25千克的;第二次吃去千克。先求出第一次吃去多少千克。25 = 5(千克) 5 + = 5(千克)答:两次一共吃去5千克。点评:这一题的关键就是正确理解题目中两个所表示的不同含义,第一个表示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分率;而第二个表示的是千克,是具体的量。要先求出第一天的所对应的量再直接加上第二天吃的千克就可以了。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分,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再进行解答。例3、填空。( ) =
11、7 ( )= ( ) 1 = 0.8 (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连等式填空。从题中可以看出,四道乘法算式的积都要相等,但是都等于几呢?题目中没有明确的要求,说明有多种填法。但是要解答得又对又快,可以从倒数的意义入手,即考虑每个算式的积都是1,这样,在相应的括号里只填上与之相乘的那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如果题目中明确给出了一个确定的数值作为积,那么解答此题时就只能一道一道地去思考解答了。( ) = 7 ( )= ( ) 1 = 0.8 ( )已知a3=b=c,并且a、b、c都不等于0,把a、b、c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假设a3=b=c = 1 那么a = 、b= 、c= 1 那么
12、 acb例4、一根钢管截成两段,第一段占,第二段长米。哪一根长?分析与解: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把题意表示出来。线段图如下:第一段占 第二段长米通过线段图可以看出,第一段占,第二段占 1 - = , 。答:第一段长一些。点评:乍看上去,两个,一个是分率,一个是具体的量。而单位“1”是多少并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大小。与此题类似的课本上的思考题答案也无法比较。其实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课本上的是两根钢管,而这儿是一根钢管,这是本质的不同。所以通过思考得出第一次用得多。所以具体题目还得具体分析。三、 分数除法1、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但不能总得到整数的商,所以通常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分
13、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3、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4、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5、一个数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除以假分数,所得的商小于或等于这个数。2表示的意义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与其中一个因数是2,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一台榨油机小时榨油吨,平均每小时榨油多少吨?榨1吨油要多少小时? = (吨) 1 = (小时)答:平均每小时榨油吨,榨1吨油要小时。例5、如果b=80。那么a=( 45 )。6、在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在计算过程中除以
14、一个数,只要转化为乘这个数的倒数,而乘一个数是不要变化的。所以,当乘、除法放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容易混肴。计算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判断。7、在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而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就是要求单位“1”的量。8、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在具体解答时,用方程做,设单位“1”的量为。9、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在画线段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可以发现:分析的思路与乘法应用题是一致的,也是根据题里叙述的条件,明确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但是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所以先根据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
15、,然后设未知数,列出相应的方程并解答。解答应用题时最关键的就是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而不能套用解题思路。可以进行这样的小结:当应用题中单位“1”已经知道时,就用乘法解;当单位“1”不知道,要求单位“1”时,要用除法解或列方程解。知识点梳理(一)数的运算:分数乘除法计算1、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意义: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既可以表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又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1、6 既表示 (6个相加的和是多少?)又表示(6的是多少?)表示(的是多少?)计算法则: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
16、变;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时要先约分,再相乘。例2、12 = = 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例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是,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但不能总得到整数的商,所以通常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3、分数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分数连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得出的积再和第三个数相乘。但为了简便,可以先把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7、约分,再把约分后的分子和分母相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在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了。4、倒数的意义与求倒数的方法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例6、与( )互为倒数。 9的倒数是( )。 ( )与0.25互为倒数。( )是的倒数。 1的倒数是( )。 ( )没有倒数。(二)式与方程解方程: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例7、解下列方程4x 31 = 65 25x 2 = 100 5x + 4x = 1.84x31+31=65+31 2
18、5x22= 1002 (5+4)x = 1.84x=96 25x= 200 9x = 1.84x4=964 25x25= 20025 9x9 = 1.89x=24 x= 8 x = 0.2(三)解决问题1、分数乘除法问题: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相关实际问题。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以借助于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在解答时要找准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式是:单位“1”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当题中单位“1”已经知道时,就用乘法解;当单位“1”不知道,要求单位“1”时,要用除法解或列方程解。例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米,高是底的倍,高是
19、多少?底 = 高 6= (米)五星农场去年养猪32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今年比去年多养猪多少头?去年养 =今年比去年多养 320 = 40(头)学校建教学楼,计划投资480万元,实际节约了,计划节约多少万元?计划 = 实际比计划节约 480 = 80(万元)一枝钢笔26元,是一只书包价钱的。一只书包多少元钱?一只书包价钱= 一枝钢笔价钱 =26 =652、列方程解决问题:会列形如axb=c、axb=c、axbx=c的方程解决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例9、学校兴趣小组中,书法组有64人,比美术组人数的3倍还多7人。美术组有多少人?美术组人数 3 + 7人= 书法组的人数解:设美术组有x人。
20、3x + 7 = 64 x = 19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共卖245元,已知桌子的价格是椅子的4倍。一张桌子多少元?解:设一张椅子x元。 x + 4x = 245 x = 49 4x = 494 = 196(四)认识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形体相同点不同点关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长方体6128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平行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128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长都相等(五)测量1、体积(容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的意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
21、、立方厘米单位名称意义相当的实物1立方厘米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约为一个手指尖的大小1立方分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约为一个粉笔盒的大小1立方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所圈定的空间的大小体积与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分米=1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体积或容积单位。一个火柴盒的体积大约是11( )一个油桶能盛油120( )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292( )一只茶杯的容积大约是250( )2、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与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与计算:意义:就是长方体、正方体六个面
22、的总面积。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意义与计算:意义:就是长方体、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六)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通过图形的拼与分,发现表面积变化的规律例12、把两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有没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长方体表面积: 634 + 332 = 90(平方厘米)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3362 = 108(平方厘米)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比拼成的长方体表
23、面积大。一根长6米的长方体木料,把它从中间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12平方分米,这根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12平方分米 = 0.12平方米0.122 = 0.06(平方米)0.066 = 0.36(平方米)六、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按比例分配问题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如:32也就是3: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以是整数。3:2的比值是1.5。2、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3、比的基本性质相当于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中的基
24、本性质。因此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比进行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为互质数时,这个比就是最简整数比。在化简过程中,如果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那就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前项和后项是小数或是分数,先将它们同时乘一个数化成整数,再化简。要注意:最后化简到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的比是最简整数比。4、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核心区别在于结果的表达形式不同,求比值的结果一定要是一个数,化简比的结果一定要是一个比。5、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不是说,它们之间是等同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比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个
25、数。在理解意义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比(2: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25)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2、整数运算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中,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前一题按照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除法;后一题先算乘法,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计算的过程中只要按照计算顺序认真计算就可以了。要注意在计算的过程中,
26、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差异较大,必须分清什么时候需要通分,什么时候需要直接约分。3、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几,有时列方程解,有时用算术方法解;如果单位“1”已经知道,就用算术方法,如果单位“1”不知道,就设单位“1”为,列方程解。4、这一类应用题比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题目中所求的数量不是已知的几分之几所表示的数量,而是与这个数量有关的另一个数量。5、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还是要先弄清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先求出这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整数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中要求的数量。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多了一步,分
27、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会发现,其实题目中的分率和所求的问题不是相对应的,这就是步数多一步的原因。在解答时,可以求出分率对应的量,再求问题;也可以先求出问题所对应的分率,再用单位“1” 分率 = 所求的量。七、八、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1、有些应用题涉及两三种物品的数量计算,解答这种应用题,可根据它们的组合关系,用一种物品替换另外的物品,使数量关系单一化,这样的思考方法,通常叫做替换法(也叫代替法)。2、假设法就是依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设想,然后按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再根据数量上的矛盾作出适当的调整,得出正确答案。3、一共有几种并列的情况可能发生,其中一种发生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4、在
28、有几种不同的数量组成的一种整体中,其中的一种发生的可能性是这种情况的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例1(重点展示):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有多少只?分析与解: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 = 200(只),这时兔的脚是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比已知多了200 80 = 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 + 4 = 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 = 20(只),有鸡10020 = 80(只)。兔:(2100
29、80)(2 + 4)= 20(只)鸡:10020 = 80(只)答:鸡与兔分别有80只和20只。点评:当然也可以假设全都是兔,那么脚的总数是4100 = 400(只),这时鸡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少4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比已知多了400 + 80 = 48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鸡换成了兔。每把一只鸡换成兔,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 + 4 = 6(只),所以换成兔的鸡有4806 = 80(只),兔有10080 = 20(只)。鸡:(4100 + 80)(2 + 4)= 80(只)兔:10080 = 20(只)例2(
30、重点突破):刘老师带了41名同学去北海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问大船、小船各租几条?分析与解:我们可以分步来考虑:(1)假设租的10条船都是大船,那么船上应该坐610 = 60(人)。(2)假设后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了60 - (41 + 1)= 18(人),多的原因是把小船坐的4人都假设成坐6人。(3)一条小船当成大船多出2人,多出的18人是把182 = 9(条)小船当成大船。小船: 610 - (41 + 1)(6 - 4)= 182= 9(条)大船:10 9 = 1(条)答:大船租了1条,小船租了9条。点评:在解答这一题时,我们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解答,
31、进行不同的假设。比如:可以假设租的全都是小船;也可以假设大船和小船的条数一样多关键是要能根据假设算出的人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得出正确的答案。九、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3、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不能表示具体的量,也就是说百分数后面不能加单位。4、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5、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6、百分数
32、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7、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百分数和分数之间有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不表示一个数量的值。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值。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一个数量的值,一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只有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才是百分数。如果表示一个数量的值时,这个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不是百分数了。百分数的分母确实是100,但这和分母是100的分数还是有所区别的。前面一种说法是在描述百分数分母的特点,而后一种说法则是在说百分数的意义。比
33、如说和吨,它们都是分母是100的分数,但吨却不是百分数。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直接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2、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合格率 = 100 种子的发芽率 = 100小麦的出粉率 = 100 职工的出勤率 = 100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单位“1”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如果和百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求一种量是另一种量的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分率。它的解题思路与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样,区别在于结果要用百分数表示。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
34、单机械。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4杠杆尺上有支点,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
35、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
36、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五、定滑轮和动滑轮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4.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
37、用字母“N”表示。六、滑轮组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4名称:定滑轮_ 名称:动滑轮 名称:滑轮组 名称:滑轮组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改变用力方向 能省力 既能省力 既能省力不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其次是(、 ),不省力的是( )。七、斜面的作用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2斜
38、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5 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我的假设: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不改变的条件: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
39、大小,并进行比较。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自行车运用了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 轮轴 (如:把手、脚蹬)、 斜面(如:螺丝钉)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综合: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斜面 轮轴 杠杆 滑轮螺丝刀 镊子 螺丝钉 水龙头 起重机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
40、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3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了?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是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三、拱形的力量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
41、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2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四、找拱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
42、,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球形:蛋壳,果实,头骨。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五、做框架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六、建高塔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等。七、桥的形状和结构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
43、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八、用纸造一座桥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纸这种材料的特性;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选择形状和结构。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3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是否坚固;是否节省材料;是否美观。第三单元能量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21820年,丹
44、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
45、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46、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六、电能和能量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七、电能从哪里来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
47、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八、能量和太阳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4新能源 :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一、校园生物大搜索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
48、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3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4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5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三、多种多样的植物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3科
49、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四、种类繁多的动物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阻考试题及答案
- 中华传统文化(青岛黄海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级微观经济学(双语)知到智慧树答案
- 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接待转科患者处理流程和新生儿呕吐试题(附答案)
- 体外诊断试剂培训试题及答案
- 冷链培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房地产项目建筑材料安全性能采购合同
- 补虚药临床转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变压器项目融资合作合同
- 四川省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培训
- 复苏室患者的交接流程
- 老旧小区改造给排水施工方案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2024天津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实验室中央空调施工方案
- 幼儿园 中班语言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
- 中医学藏象学说课件
- 软件平台建设和运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