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中物理试卷题号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 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D. 开会时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 噪声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在实际中不可行的是()A. 在髙速路旁设宜隔声板B. 在建筑工地周用修建囤墙C. 在闹市区多安装几台噪声监测装置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3.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2、4. 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A. 测量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B. 蝙蝠确圧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 用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是否有缺陷D. 监测地震、台风和核爆炸5. 如图,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苴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6. 2019年1月8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最先进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泛非”在上海沪东造船厂正式交付,其装载的3G可供60万户居民使用1年。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甲烷,甲烷的熔点825C、沸点J615C厶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A. -190CB. -163CC. -159CD. 0C7. 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

3、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 嵐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8. 夏天,有一种会冒烟的冰激凌,制作过程是向盛有 冰激凌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 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 道,看似“热气腾腾”,英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 液氮先汽化后液化后形成的液态氮C. 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9.今年我国能肉眼观测到的日食仅有两次,如图所示是2019年1 月6日北京市

4、房山区拍摄的日偏食,下一次就要等到12月26 日了,下列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光的色散B.影子C湖而倒影D.猴子捞月第3页.共23页10.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诗,诗中的“紫烟是“紫色的云雾的意思,请用光学知识解释紫烟形成的原因()A.云雾能发出紫光C.云雾能反射紫光11. 红外线与紫外线()A.都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都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 云雾能吸收紫光D.云雾能吸收所有色光B.在頁空中传播速度相等D.都能被人眼感觉到12. 如图所示,平而镜和长为10”的细铅笔均竖宜放程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而镜之间的距离为20c/;n则()A. 竖直向上移动

5、平而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 为使铅笔在平而镜中成完整的像,平而镜应至少髙OcrnC. 铅笔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的夹角为60。D. 铅笔向右水平務动10C7ZB铅笔在平而镜中的像变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6.0分)13. 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音叉时,与音又接触的乒乓球会弹 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若通过嫦娥号将该装置带到月球表而上进行实验,则(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14.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淸它的。如图所示的是小丽同学用甲、乙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C,水的温度是C。甲-30乙15. “女生

6、说话时的声音很尖”,这里声音的“尖”是指声音的髙:“响鼓还要重锤敲”,这里的“响”是指声音的大:(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6. 十年再合唱:2018年春晚上那英和王菲的合唱,坐在电视机前的小明同学说: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岀那英的歌声;小明是利用这两位唱歌时的不同来判断的:声波是通过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为了不影响父母休息,小明将音量调小来,这是从处减弱噪声。17.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日常生活中用保鲜袋包水果放入冰箱中,这样做是通过减慢、降低的方式来减幔水分的蒸发,可以让果蔬保存较长时间。18. 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态

7、(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液态比热容比固态比热容(选填大”或小”)。图乙是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酒精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第7页.共23页19. 小明分别用如图甲、乙的装巻实验时,发现碘锤玻璃泡内都岀现紫色的碘蒸气,他 经査阅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C,洒精灯火焰 的温度约为400 .根据这些资料,你认为实验(选填“甲”、“乙”或“甲和乙”)能说明碘升华,简要说明理由。20. 夏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传播的结果,貝实这些小亮斑是太阳倒立的

8、(选填“实”或“虚”)像。一张不透光的纸开一个极小的“”形孔,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那么这个小孔在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21. 小刚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岀现蜡烛的像。他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在如图所示位置观察,(选填“仍能”形成的。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他看到蜡烛的像是由于光的.22如图所示,一朿光与平面镜成30。角从0点射入,当光线AO绕O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接着平而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60。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3. 在图中用对称法作岀箭头在平而镜中所成的像。24.

9、 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而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S和&之间画出平而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25. 在学习声音有关知识时,小静所在的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时,小静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小刚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虽听到很大的响声,但几乎看不到什么现象小明要想看到明显的现象,改进方法是:(2)针对“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问题。三位同学经过讨论,给出了两种猜想:猜想一:声音的响度可能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猜想二:声音的响度可能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为验证猜想二,

10、三人合作进行如下实验:小明注意听声音,小刚站在较远处用力敲鼓,小静站在近处轻轻敲鼓,小明听到两 次鼓声差不多,他们得岀结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无关。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宁幼0温度rc 95969798999999999999(1)按规范要求,调节铁圈的髙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铁圈点燃酒精灯:(2)分析记录数据:此时水的沸点是C;3)如果将洒精灯移走,很快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4)结合表格和装置图,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写岀一条即可)。(1)如图甲所示,小明把白纸放置在水平桌而,再将一个薄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 上,用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

11、完成下列问题: 无论怎样在白纸上移动蜡烛乩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在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而镜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使用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探究平而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关系:(2)如图乙所示,小明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平而镜与白纸之间紧密 接触,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而让光斜射 到平而镜上,观察反射光。 让光沿着白纸的表而照射,这样做可以显示光路,因为光照到白纸表面时会发生 (选填“镜而反射”或“漫反射”): 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而镜的O点,乙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丙图白纸上却看不到反射光OB

12、,这说明; 如上图乙所示,当小明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斜射在平而镜的0点,他可以在平而镜中看到激光笔和光路,下图中的哪一幅是他看到的图象。B五、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28.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举世I嘱目的“天路”2006年7月1日,举世帼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 的愿望。这是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髙、线路最长的铁路,人们形象地将它称为“天 路”。青藏铁路沿线髙寒缺氧,地质复杂,冻上广布,工程十分艰巨。保持路基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难题之一。冬季冻上坚硬,而夏季冻上会熔化, 路基硬度减小,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因此,必须设法保持冻上不 受夏季髙

13、温影响,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热棒”等技术,创造性解决了这一难题。“热棒”被称为不用电的“空调器”。路基两旁插有碗口粗细、看上去像护栏的金 属棒,这就是热棒。热棒是封闭、中空的,里而灌有很容易汽化的液态氨,上端有 散热片。当外界温度较髙时,液态氨受热汽化,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向 空气中散热,气态氨又液化成液态氨,下沉到热棒的下部,如此往复循环,不断地 将路基中的热散发到空气中,使路基的温度基本不变,从而保证了路基的坚固、稳 定。(1)青藏铁路沿线冬季髙寒、夏季髙温,因此冻土在夏季会吸热 (填写物态变化剑称),火车的重压会使路基及铁轨严重变形。(2)“热棒”被称为不用电的空调器”,空调机中

14、的压缩机会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热棒”中的液态氨在外界温度较髙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汽化后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 气中散热,气态氨又变成液态氨。29.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白鳍豚千百年来,水深浪阔的长江中生活着一种体态丰月臾、泳姿优美的水生哺乳动物,它 就是白鳍豚。白绪豚属于喙豚科,学需为lipotesvexillifer.白鰭豚流线型的身体像第11页,共23页一条大鱼,它的背部为蓝灰色,腹面洁白。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白鳍豚的眼睛很小,只有绿豆粒大,虽有感光功能但 分

15、辨能力很低。它是怎样寻找食物和探测目标的呢?原来,水为优良的传声导体, 声在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川/$,白绪豚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了发达的回声左位能力, 利用声呐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呐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 系。古代的长江是白鳍豚宁静舒适的家。今天,长江流域人口在增长,经济活动在扩大, 使生态系统恶化,白鳍豚数量急剧下降。现代化船舶的急剧增多,长江鱼类资源的 严重袭退,工业废水、有机农药污染长江,危害着白鳍豚的生存和健康。(1)白鳍豚在长江中具有了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利用声呐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呐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这种声呐信号属于(选填“可听声”、“

16、超声波”或“次声波”)。(2)下列应用中,也使用这种声呐信号的是。A. 验钞机B. 遥控器C. B超D. 夜视仪(3)白鳍豚将声呐信号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若白鳍豚从正对同伴发射声呐信号,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3$,那么它到同伴的距离为叫30.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古代的“镜而”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我国就知道了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的光是日光照射 在月面上所引起的反射光。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我国就己经使用铜镜。到了秦汉以后,刪镜大大发展,畅 销国内外。我国的古代铜镜至今仍旧被人们看做世界文明史上的珍品。特别是有 2000多年历史的所谓“透光镜”,它能通过反射映出镜子背而的美丽图案

17、,引起 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利用平面镜反射的原理,我国在公元前2世纪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潜望镜。汉初 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取大镜高悬,程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的记载,这 个装置虽然粗糙,但是意义深远,近代所使用的潜望镜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造的。 在利用平而镜的同时,人们又发现了球而镜的奇特现象。球面镜有凹面镜和凸面镜 两种。利用凹面镜的聚集特性,向日取火,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制镜的手工工人在镜子生产中,熟练地利用了凸面镜的成像特性。宋代沈 括在梦溪笔谈(卷三)中总结古代铸镜的技术说:如果镜大,就把镜而做成平 而;如果镜小,就把镜面做成微凸,这样的镜而虽然小,也能照全人的脸(“古人 铸鉴,

18、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 而,故令微凸,收人而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而”)(1)夜晚,我们会看到月亮,下列务图中,能正确反映我们看到月亮的光路图是(2)我国的古代铜镜至今仍旧被人们看做世界文明史上的珍品。特别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所谓透光镜”,它能通过反射映出镜子背而的美丽图案,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透光镜”中光在反射时(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左律(3)汉初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取大镜髙悬,苣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的记载。这个装置虽然粗糙,但是意义深远,近代所使用的潜望镜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造的。在水盆中见到的四邻”是像(选填实”或“虚”

19、)。(4)通过阅读短文可知,下列哪种而镜有扩大视野的作用A.平而镜B.凸而镜C.凹而镜第27贞,共23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人、“脆如银铃”形容声音的音调高,故A正确:B、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包括: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 频率在人的听觉范用之内:有足够的响度。因此物体振动,我们不一立听到声音, 故B错误:C、我们调肖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将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故选:A.(1)音调是指声音的髙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 频率

20、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3)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 幅越大,响度越大:(4)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巧进行防治。此题对声音的考查较为全而,要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声音的特 征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属于易错题目。2. 【答案】C【解析】解:人、在髙速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可行;B、在建筑工地周囤修建羽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可行;C、在闹市区多安装几台噪声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只能显示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 故C不可行: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在

21、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可行。故选:Ca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考査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3. 【答案】B【解析】解: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所以发出声音 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Ba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根拯响度左义,来进行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对响度左义的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4. 【答案】D【解析】解: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能用声波测量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B、

22、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泄位,故B不符合题意;C、用金属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是否有缺陷,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地震、台风和核爆炸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 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船只等障碍物,科学家可以用仪器监听到地後、台风和 核爆炸时产生次声波,故D符合题意。故选:Do解决此题要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处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 中的声能等特点;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一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解决此题要结合生活

23、中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5. 【答案】D【解析】解:A、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A错误:B、温度il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B错误:C、温度计玻璃泡没有接触液体,故C错误:D、温度计放宜方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 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汁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 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 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 液柱上表面相平。此题考査的是温度讣的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

24、中经常使用温度汁,我们要熟练掌 握英使用和读数方法。6. 【答案】B【解析】解:3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应使天然气处于液态,储罐内最适宜的 温度应低于沸点,但髙于凝固点(熔点),故其范围应为-182.5rz-161.5r.对照 选项可知,只有-1634C符合要求:故选:B.ZW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应使其处于液态,结合其熔点和沸点可判断岀温度范 围。本题考査物态变化知识,关键是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理解和掌握,仔细分析题目不难做 岀。7. 【答案】C【解析】解: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A错渓: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

25、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正确;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而,故D错误: 故选:Co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 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淸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 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淸晰的认识。&【答案】D【解析】解:制作过程是向盛有冰激凌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 “热气腾腾”的冰激凌。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由于液态氮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

2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 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岀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 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淸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 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淸晰的认识。9. 【答案】B【解析】解:日食的形成是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 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光

27、的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杆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B正确:CD、湖而倒影和猴子捞月都属于平而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D错误。故选:B.(1)光在同种均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 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而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 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程浅等。本题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哪个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 成的,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

28、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10. 【答案】C【解析】解:人、云雾不是光源不会发光,故A错误。B、云雾如果吸收紫光,没有紫色光进入人的眼睛,人们不会看到紫色云雾,故B错误。C、云雾是不透明的物体,它的颜色由云雾反射的色光决左的,看到云雾是紫色的,说 明云雾反射紫色,故C正确。、不透明云雾只能吸收和云雾不同的色光,故D错误。故选:Co(1)只有光源才能发光。(2)物体反射的色光进入人的眼睛,人才能看到色光。(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4)物体能吸收和它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吸收所有和它不同的色光。11. 【答案】B【解析】解:AC、红外线

29、具有热效应,可以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il等,紫外线 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C错误: B、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故B正确:D. 红外线和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因此人眼看不见,故D错误。故选:(1)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2)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 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此题考査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

30、解情况,要根据实例进行解释,属于基础 知识的考查。12. 【答案】C【解析】解:A、平而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关于镜而对称,铅笔不动,向上移动平而镜, 铅笔的像的位置不变。故A错误;B、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平而镜的髙度无关,故B错误;C、铅笔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根据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镜而对称, 铅笔的也向右旋转30。,铅笔与它的像的夹角为60。.故C正确:D、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铅笔和平而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门”, 铅笔像也水平向右移动10c加。故D错误。故选:C。根据平而镜成像特点,平而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 到平而

31、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而镜的距离相等。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而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 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3. 【答案】振动能【解析】解:敲响音叉时,与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发 声的物体在振动;若在月球表而上进行此实验,虽然月球上没有空气,也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因为发声体也在振动,所以小球仍会弹起。故答案为:振动;能。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本题考査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属于基础题。14. 【答案】分度值-23 27【解析】解:使用温度计时,

32、首先要观察选用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淸它的分度值:如图所示是用甲、乙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英分度值均为1C,甲图中液柱在零下,则冰的温度是-23C:乙图中液柱在零上,则水的温度是27CO故答案为:分度值:-23: 27。使用温度讣读数时要先观察量程与分度值,并特別注意的是甲温度汁示数是在零下,而乙温度汁的示数在零上。此题考查的是温度汁的使用读数方法,是基础性的题目,比较简单。15. 【答案】音调响度【解析】解:“女生说话时的声音很尖”,这里声音的“尖”是指声带的振动频率大,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响鼓还要重锤敲”,这里的响”是指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音调;响度。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

33、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髙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特征的好坏。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 际相联系,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16. 【答案】音色空气声源【解析】解: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发岀声音的音色不同:闭上眼睛也能分辨 出那英的歌声是因为她们眈声具有不同的音色;声波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为了不影响父母休息,小明将音量调小,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答案为:音色;空气;声源。(1)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岀声音的音色 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

34、不同的发声体。(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声音的特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属声学学基础题。17. 【答案】空气流动速度 温度【解析】解:温度越低,空气流动速度越慢,液体蒸发越慢。所以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并放入冰 箱,是为了通过减慢空气流动速度、降低温度的方式来减慢蔬菜中水分的蒸发。故答案为:空气流动速度;温度。彫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表而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本题目要认识到水果保鲜就是防止水份的散失,水果中水份是以蒸发的形式散失。【答案】固液共存大不能【解析】解:(1

35、)读图甲可知,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故此时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状态;(2)读图甲可知,04min与812min的时间相等,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前者 升髙了 8C,后者升髙了 4,说明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由图乙知洒精的沸点位78C,沸水的沸点为100C,酒精的沸点小于水的沸点, 所以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故答案为:固液共存:大;不能。(1)当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2)晶在同样吸热的情况下,物质温度上升越快,说明比热容越小:(3)择温度讣的原则是: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 比被测温度高。本题

36、最大的特点就是所需要解答的问题基本上都需要读图来获得答案,因此,能正确读 图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19. 【答案】乙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只能升华【解析】解: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甲实验中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C,在加热过程,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 先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碘蒸气,不一泄是碘由固态直接 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故实验甲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乙将碘锤放在水中进行水浴 加热,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io(rc,碘达不到熔点,则碘不会发生熔化,只能升华。 故答案为:乙;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低于碘

37、的熔点,碘不会熔化,只能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的过程叫升华,从固态到液态是熔化。本题考査了碘的升华实验,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过程的掌握情况,更进一步考查学生运 用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0. 【答案】直线实圆形的【解析】解: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而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 地而上的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形 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像。故答案为:直线;实:圆形的。(1) 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光斑,这是小孔成像,地上的 光斑是太阳的像;(2)

38、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本题考査了小孔成像,考査了光的宜线传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1. 【答案】仍能反射【解析】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 板与像之间,她在图所示位置观察仍然看到蜡烛的像。故答案为:仍能;反射。平而镜成的是虚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本题考査了平而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属于基础知识。22. 【答案】60 60【解析】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掳光 的反射左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 当光线AO绕0点顺时针转动30。角时,则入射光线向法线靠

39、近30。,反射光线也向法 线靠近30。,即反射光线逆时针转动30。,此时入射角减小30。,入射角为60-30=30, 根据光的反射左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 角为30+30=60,此时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接着平而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60。角,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 动60。,法线也跟着逆时针转过60。,此时的入射角30。,反射角是30。,入射光线与反 射光线的夹角为30。+30。=60。故答案为:60: 60。(1)光的反射立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而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

40、)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 法线的夹角。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左律的内容,并且要会 利用光的反射左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汁算。23. 【答案】解:先作岀端点A、B关于平而镜的对称点A、,用虚线连接A、Bf即为物体AB 的像,如图所示:Af【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而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 的像点A、Br ,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而镜中所成的像。本题考査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而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而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 作岀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而镜中的像,一泄要

41、掌握这种 技巧。24.【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连线与镜而垂直、到平而镜的距离相等、大小 相等、左右相反,还考查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根据平而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关于平而镜对称,作出平面镜的位豊;再由光的反射定律 或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岀入射光线SA的反射光线。【解答】连接SS,作出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而镜的位這,SA交平面镜于点0,连接S 0 并延长,作出SA的反射光线即可,如图:25. 【答案】在桌子上放些小纸屑不正确没有控制声源振动的幅度相同【解析】解:(1)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但不容易直接观察,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放些小 纸片或小纸团,将微小的振

42、动放大。(2)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他们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 距离声源的远近无关,则他们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声源振动的幅度相同。 故答案为:(1)在桌子上放些小纸屑:(2)不正确:没有控制声源振动的幅度相同。(1)本小题采用的原理是一种物理变化非常不明显,但是确实发生了微小变化,这种 把微小量放大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在物理学里称为“微小量放大法”。(2)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利用控制变疑法分析。本题考査声音的产生和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第三小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 法转换法,培养学生用这种放大思想去解决有关微小变化的物理现象。26.

43、【答案】需要99吸收热量减小水量【解析】解:(1)按规范要求,要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竹铁圈2的髙度时,需要 点堰酒精灯。(2)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19min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C不变,所以 此时水的沸点是99sCo(3)撤去酒精灯后,水不能吸热,所以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4)由图象中可知,水加热的时间有点长,实验中可以通过减小水的质量、给烧杯加 盖来缩短加热时间。故答案为:(1)需要:(2) 99;(3)吸收热量:(4)减小水量。(1)点燃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洒精灯的外焰加热,安装装置时,先从下到上,方 便调节。(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44、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3)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进行分析: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4)根据图象中实验的时间分析。此题“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査了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及液体沸腾条件等,难度不 大。27. 【答案】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便于确定像的位豊大小漫反射光反射时,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而内D【解析】解:(1)玻璃板没有竖直放巻,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髙或偏低,这样B 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 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而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人的像,也能 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当蜡烛A的像和赌烛B重合时,便于确左像的位宜,便于比 较物像大小: 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爆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成的像和蜡烛大小相等:因此使 用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探究平而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白纸的表而会发生漫反射,形成光路,这样实验效 果更明显: 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幔旋转,这时不能看到反射光线0瓦 因为纸板 没有和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所以不能看的反射光线OB因此这样做的目的 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而内: 平而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而是对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