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五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20210126147.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练习含解析打包22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27300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8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全一册练习含解析打包22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文本
- 内容简介:
-
五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低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a.巩固了佛教的社会地位b.维护了贵族的统治秩序c.催生了灿烂辉煌的文化d.适应了专制集权的需要【解析】选b。根据材料“高低贵贱有别”“低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古印度发展出贵贱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b正确。2.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同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古代印度文化中对中华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佛教文化,下列各项中与佛教产生相关的是()a.佛教是古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动荡、思想争鸣的产物b.其产生的时间是公元6世纪c.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成为当时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d.它使印度种姓制度得以发展和壮大【解析】选a。公元前6世纪后,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严格规定社会等级的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不满加剧,佛教应运而生,故a符合题意;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故b不符合题意。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但此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尚未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否定种姓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3.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印度文化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图与古代印度文化有关的是()【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婆罗门、刹帝利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a符合题意。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化的代表,排除b;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文化的代表,排除c;雅典卫城是古典希腊文化的代表,排除d。4.当代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拉贾戈帕拉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可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在此,他所要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a.文学价值b.艺术价值c.史学价值d.精神价值【解析】选c。材料“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可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史学价值,c符合题意;a、b、d与材料无关,排除。5.历史也会出现错觉和失误。如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因哥伦布的错误判断而永远地错了下来。阿拉伯数字是西欧人对什么文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a.中国数字b.印度数字c.埃及数字d.希腊数字【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的说法是西欧人对印度数字的错误认知,b正确;中国数字、埃及数字和希腊数字均未被西欧人称为阿拉伯数字,a、c、d错误。6.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共同点的是()a.神道发展b.学习中国隋唐文化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d.长期实行锁国政策【解析】选b。日本大化改新,学习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采用科举制,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学习中国隋唐文化,答案为b;日本崇拜神灵,神道发展起来;日本形成武士阶层;日本长期实行锁国政策,a、c、d不属于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排除。7.“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这句话喻指()a.日本文化由豆浆变豆腐b.中国文化点化日本民族c.日本全盘接受中国文化d.儒家文化辐射东亚地区【解析】选b。豆浆经碱水点化变成豆腐,因此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点化了日本民族,故b正确;材料主旨在于强调中国文化的作用,而不是日本文化的变化,排除a;c表述绝对化,排除;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8.根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主要原因是()a.日本人民虚心好学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c.中日关系交往密切d.疆域邻近交通便利【解析】选b。源氏物语中大量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先进性,b正确;日本人民虚心好学、中日关系交往密切和中日疆域邻近交通便利,都只是客观因素,不是“中国古典文学典籍”在这本书中被大量引用的最主要的原因,a、c、d错误。9.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化造成的后果是()a.经济衰退b.文化浩劫c.国家分裂d.民族灭亡【解析】选b。据材料“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征服美洲后对玛雅文化的破坏,故b正确;材料信息与经济衰退、国家分裂无关,a、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玛雅文化造成的后果,d不是材料主旨。10.“壮丽的金字塔、富有的宫殿和用古怪的文字刻在石板上的高度精确的历法。”这些是古玛雅人留给我们的遗迹,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玛雅文明。那你知道玛雅文明是古代什么文明的代表吗?()a.印第安b.印度c.华夏d.欧罗巴【解析】选a。玛雅文明位于今中美洲墨西哥一带,排除属于亚洲的b、c和属于欧洲的d,故a正确。11.2012玛雅预言给你一个免费去玛雅旅行的机会,在那里你不会看到的玛雅文化艺术是()a.独特的文字b.复杂的历法纪年c.祭祀的金字塔庙宇d.繁荣的庄园经济【解析】选d。庄园经济是古代西欧的经济形式,不属于美洲玛雅文化,d符合题意;玛雅文化中有独特的文字,而且玛雅文化中已经创制了复杂的历法纪年,其主要建筑是金字塔庙宇,用来祭祀,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2.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化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三大印第安文化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共同原因是()a.内部人民起义b.殖民者入侵c.内乱分裂d.政治腐败【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对美洲文化造成了致命打击,故选b;三大印第安文化的相继灭亡的共同原因来自外部,a、c、d都是内因,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材料二 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材料三 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为什么称为“唐风时代”?(6分)(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当时文化落后的日本对吸收先进的中国文化抱什么态度和方法?(10分)(3)材料反映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当时日本历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0分)【解析】第(1)题,根据“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概括得出。第(2)题,根据“大化改新大量吸取了唐代的文化制度,但是日本没有建立宦官制度,也没有吸收中国传统的易姓革命的思想”和材料一、二信息可知,日本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是在维护日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基础上结合自己国情有选择地吸收和改造。第(3)题第一问,综合材料可知,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积极学习其他民族长处的民族。第二问可结合大化改新的意义分析,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实现社会转型等角度回答。答案:(1)这一阶段日本大量吸收唐朝文化,如唐诗、书法、绘画、儒家学说等。(2)不是简单地复制唐朝文化,而是始终遵循着一条原则,即维护日本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对吸收来的唐朝文化进行适合自己国情的改造和创造。(3)特点: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积极学习其他民族长处的民族。作用:把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经过大化改新,完备了国家体制,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的一次重大改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们在密林中披荆斩棘,开辟通路,发现一座方形石柱,高约14英尺,各边宽约3英尺,四面从上到下都刻有非常醒目的浮雕。前面是一位衣着奇异富丽的人物形象,脸部明显是在表现一幅肖像,凝重、肃穆,令人极其震慑。背面是不同的图案,不同于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侧面刻满独特文字。它前面3英尺远处,是一块同样刻有人物形象和装饰图案的大石块,在这些不期而遇的纪年碑刻前,我们心中立即升腾起对美洲文化遗存的神秘莫测之感,真是刻骨铭心。美诺曼哈蒙德寻找玛雅文明材料二 玛雅文明的“失落”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玛雅文明黄金时代的古典期,在公元9世纪戛然而止,从此被丛林吞噬;二是出现在尤卡坦半岛的后古典期的玛雅文明,在16世纪被毁灭,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三是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野蛮摧残,导致古代玛雅知识失传。高中历史人教版探索历史的奥秘(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寻找玛雅文明中作者发现了玛雅人留下的哪几方面的文化遗存。各反映了哪方面的成就?(10分)(2)在材料二中的三种“失落”中,你认为哪一种对玛雅文明的破坏最为严重?为什么?(16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各边宽约3英尺,四面从上到下都刻有非常醒目的浮雕”可得出发现了玛雅人留下的醒目的浮雕,这体现了玛雅文化中的建筑成就;根据材料一“背面是不同的图案,不同于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侧面刻满独特文字”可得出发现了方形石柱侧面刻满独特文字,这反映了玛雅人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第(2)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西班牙殖民者对玛雅文明的破坏最为严重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殖民者对玛雅文明、人口方面的毁灭性打击和破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