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核心素养专项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20210415152.doc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学案+课后演练打包8套中图版必修2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学案课后演练打包8套中图版必修2.zip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28246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学案+课后演练打包8套中图版必修2,文本
内容简介:
核心素养专项练(五)人地协调观地球生态超载日又被称为“生态越界日”或“生态负债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1993年的超载日是10月22日,2003年的超载日是9月22日,2012年的超载日是8月22日,2013年的超载日是8月20日,2014年的超载日是8月19日。据此,完成12题。1从1993年到2014年中 ()a地球生态超载状况已经好转b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c近三年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大大减少d最初20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较快,近三年较慢2地球恢复到生态收支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a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大力推广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c减少能源使用量,降低经济发展速度d禁止可再生资源开发,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从1993年到2014年中,地球生态超载日越来越提前,说明地球生态超载状况并没有好转,a错误;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日期间隔逐渐减小可知,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逐渐变慢,b错误;近三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日期变化速度减慢,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仍在增加,c错误;根据日期变化,最初20年,地球生态超载日提前得快,近三年日期提前速度较慢,d正确。第2题,大力推广可再生清洁能源,可减缓地球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使地球恢复到生态收支平衡的状态,a正确。答案:1.d2.a下图为“垃圾焚烧发电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垃圾焚烧发电的主要影响是()a加剧了固体废弃物污染b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c加重了交通运输压力 d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4该流程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垃圾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将炉渣制砖使用,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但不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垃圾焚烧发电是对垃圾作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后体积、重量减小,不会加重交通运输压力,据此分析选d。第4题,该流程图反映了对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选b。答案:3.d4.b综合思维(2020山东青岛模拟)下图示意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模式。据此,完成56题。5下列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贝壳 b桔皮c温度计 d橡胶篮球6下列符合该回收网络模式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居民是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者上游企业负责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下游企业负责包装产品的生产成立以废品回收为主体的合作社a bc d解析:第5题,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橡胶篮球属于塑料类垃圾,可以回收。贝壳属于干垃圾;桔皮易腐,属于湿垃圾;温度计有水银,属于有害垃圾。第6题,读图可知,政府负责引导上游企业,扶持下游企业和合作社,在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模式中负主要责任,故错;包装废弃物属于可回收垃圾,合作社回收包装废弃物,并将其出售给下游企业做原料,故错误。选d。答案:5.d6.d下图左半部分是某地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循环图,右半部分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开垦土地、单产增加b科学种田、提高单产c退耕还林、耕地减少d毁林开荒、水土流失8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农林牧综合治理c大力发展工业d扩大耕地面积解析:第7题,根据箭头方向,为追求多产粮食,会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为毁林开荒;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应是水土流失,d对。第8题,措施使水土流失减轻,是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发展的关键,它应当是农林牧综合治理,b对。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工业、扩大耕地面积不会使水土流失减轻。答案:7.d8.b区域认知(2020安徽芜湖期末)支付宝为“碳账户”设计了一款公益活动蚂蚁森林,它鼓励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费、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方式来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活动中用户供养的虚拟树长大后,蚂蚁森林的公益伙伴就会在我国西北某地种下一棵实体树。据此,完成910题。9该项活动主要可以缓解的生态环境危机是 ()a大气污染和土地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和全球变暖d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10该项活动中有部分树木被种植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甘肃武威等地,上述地方种植的“蚂蚁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a防风固沙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可知,蚂蚁森林公益活动主要是为了减少碳排放量,因此可以缓解全球变暖问题,该公益活动会在某个地域(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种下实体树,因此该公益活动主要可以缓解土地荒漠化问题,故选c。第10题,蚂蚁森林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和维护实体树,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这些树能在该地区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故选a。答案:9.c10.a2016年11月28日,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未来我国发展的趋势。读我国低碳经济类型图,完成1112题。11低碳经济发展水平()a福建高于云南 b河南高于湖南c江西高于广西 d广东低于宁夏12山西成为我国高碳区的原因是()a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缓慢b人口密集,交通运输业发达c煤炭丰富,重工业比重大d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解析:第11题,根据图例,结合我国省区分布,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福建高于云南;河南低于湖南;江西与广西相同;广东高于宁夏。第12题,山西是我国煤炭工业基地,成为我国高碳区的原因是煤炭资源丰富,重工业比重大。答案:11.a12.c地理实践力“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完成1314题。13“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生态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社会可持续发展 d生活可持续发展14若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实际上我们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解析:第13题,“光盘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其属于经济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第14题,如果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说明每个人都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答案:13.b14.a15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世界环境日”当天,整理出了两则材料,刊登在校报上,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共鸣。材料一关于鱼类的漫画。材料二由美国和加拿大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一个科学小组,历时4年完成了一项名为“生物多样性缺失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调查。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该报告警告世人,若按照目前人们的行为继续下去,到2048年,目前可食用的海洋鱼类和贝壳类中有90%会完全消失,大海将变得死气沉沉。(1)材料一中,图1、图2各反映了什么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2)针对图1中老汉的做法,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怎样的政策?(3)材料二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信?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解析:第(1)题,由图中两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不难得出答案。第(2)题,图1中老汉的做法是过度捕捞,我国政府已制定并实施了季节性休渔政策。第(3)题,当前人们的过度捕捞行为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发展养殖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措施来保护海洋生物的生存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学案+课后演练打包8套中图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28246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