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20210113135.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教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教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zip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3190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6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0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教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文本
内容简介: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课是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七单元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课通过三个子目(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讲述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的概况。【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评价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时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五四运动的抗争、国民大革命蕴含了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1.重点: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背景与影响2.难点:角度认识五四运动的抗争、国民大革命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巴黎和会;右图是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在天安门的游行示威。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有何关系?除了五四运动之外,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中国革命又有哪些新发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讲授新课】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何爆发?有何经过与意义?自主学习(1)背景:1919 年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国人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这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2)经过:5 月4 日,北京大学等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高喊“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款”等口号,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运动迅速推向全国。6 月3 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五四运动。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自主学习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中心。在新青年上,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1920 年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图片情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问题情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背景如何?它是如何成立的?有何重大历史意义?自主学习1、背景:(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3)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4)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共商建党事宜。(5)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2、过程:(1)一大召开:1921 年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进行。(2)一大内容:大会纲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合作探究中共“一大”“二大”的奋斗目标比较: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共当时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自主学习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合作探究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指导思想,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3、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4、中国革命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问题情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如何正式形成的?自主学习(1)背景: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到一个事实: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2)形成:1924年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图片情境问题情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国民革命是如何兴起的?有何成果?最终结果如何?自主学习(1)兴起和成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兴起。1925 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1926 年,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图片情境视频情境播放视频北伐战争。自主学习(2)失败: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 月15 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合作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2)主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教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31903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