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在眼科临床检查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OCT在眼科临床检查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OCT在眼科临床检查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OCT在眼科临床检查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4页
OCT在眼科临床检查中的应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简 介介 OCT 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非创伤性、非接触性 高分辨率横截面成像 图像直观、清晰 可进行微米级的定量分析第1页/共43页原原 理理 类似B超,但使用光波 参照光 短脉冲光源 干涉物理现象 光敏探测仪 测量光 眼内组织 分 光 镜 第2页/共43页超声波与超声波与OCTOCT比较比较 超声波 OCT 分辨率 10MHz 150m 1020m 测量原理 高频声波经眼内不同微结构的 光经眼内不同光学特性的组织 交界面被反射,探头接受反射 层面被反射和散射,不同组织 声波,通过对不同回声的时间 结构的距离和大小可通过测量 的测量得出眼内不同层面的距 光线在不同的纵轴上的反射和 离 散射回

2、所需的“回音” 操作 与眼睛直接接触 无需与眼睛接触第3页/共43页仪仪 器器 Zeiss - Humphrey 2000 OCT成像仪 低相干光干涉仪 眼底摄象机 监视器 计算机及图像显示器第4页/共43页参数及检查方式参数及检查方式 光 源: 840nm近红外光 扫描深度: 2mm 扫描宽度: 随病变范围而调整 图像像素: 500500 扫描方式: 环形、放射状、线性、重复 注视方式: 内注视、外注视第5页/共43页第6页/共43页第7页/共43页图图 像像 显显 示示 二维黑白图像 伪彩色、标准彩虹顺序 最强反射 由红色或白色表示(-50db) 最弱反射 由蓝色或黑色表示(-100db)

3、第8页/共43页正常眼底结构的正常眼底结构的OCT图像图像 视网膜前后界两个高发射层面(红白色)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色素上皮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低反射层面(暗区) 光感受器外节、内外颗粒层 中等反射层面(黄绿色) 内外丛状层 中心凹较薄 第9页/共43页第10页/共43页 表 1. 正常人黄斑区不同部位视网膜厚度(XSD,m)距中央小凹 175 m距中央小凹 750m RNL PRL RPEL RNL PRLRPEL鼻侧155.5 9.889.17.1105.08.2250.013.071.910.3106.29.5颞侧156.110.189.56.9104.56.6246.011.

4、171.09.0106.610.4上方154.9 9.989.77.2105.57.7258.514.070.610.4108.010.2下方155.811.189.57.4104.96.3257.414.270.39.2106.69.9平均155.610.289.47.2105.07.2253.0 14.170.78.9106.8 10.0注:RNL=神经上皮层 PRL=光感受器层 RPEL=色素上皮层(下同)第11页/共43页表2. 正常人不同眼别黄斑区视网膜厚度(XSD,m)项 目 右 眼 左 眼t值P值RNL (foveola)146.27 8.45146.56 7.59-0.280.

5、78 (175m)155.83 10.67155.22 9.440.650.52 (750m)250.27 13.90249.75 12.130.300.76PRL(foveola)91.437.7791.837.69-0.620.54 (175m)88.816.0989.428.03-0.670.51 (750m)72.089.4070.338.040.180.86RPEL(foveola)106.0610.66107.959.33-1.220.30 (175m)105.90 8.70104.107.321.270.21 (750m)105.8510.25106.568.80-0.380.7

6、.8 第12页/共43页 表 3. 正常人不同性别黄斑区视网膜厚度(XSD,m)项 目男 性(n=72)女 性(n=74)t 值P 值RNL (foveola)145.71 7.86147.13 8.14-0.87 0.39 (175m)155.02 9.15155.88 10.44-0.430.67 (750m)247.96 11.96244.10 10.011.710.09PRL (foveola)90.44 7.8592.83 7.43-1.540.64 (175m)88.38 6.7990.29 7.38-1.020.99 (750m)70.06 9.7471.21 11.09-0.5

7、40.64RPEL(foveola) 107.56 9.94106.4610.150.540.59 (175m)105.92 7.68104.08 8.721.090.28 (750m)107.2910.75105.8310.160.640.50第13页/共43页正常正常RNFLRNFL的的OCTOCT图像图像 视乳头周围RNFL几乎占全视网膜厚度 图像从左侧开始展开 红白色光带为RNFL,蓝色为光感受器层,较窄的红白色光带为RPE脉络膜毛细血管层 上方和下方RNFL较厚,其次为颞侧,鼻侧最薄第14页/共43页第15页/共43页正常视乳头的正常视乳头的OCT图像图像 经视乳头扫描可见视乳头边缘

8、略隆起,中央一凹陷 经视乳头连续放射状扫描,可比较不同平面的视乳头凹陷的大小 垂直扫描中见上、下象限RNFL较厚,几乎占视网膜全层 水平扫描见鼻、颞象限RNFL较薄第16页/共43页第17页/共43页正常正常RNFLRNFL厚度厚度 我国正常人RNFL厚度: 颞侧 90.09 10.81m 上方140.27 10.60 m 下方140.27 9.70 m 鼻侧 85.03 6.08m 与性别、眼别无关 与年龄有关第18页/共43页 各年龄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平均值(x s)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年龄组 眼数 颞象限 上象限 鼻象限 下象限 平均10 27 94.19 10.31 141

9、.70 9.99 80.00 13.98 142.70 8.97 114.81 4.6520 - 27 92.93 6.90 145.22 10.17 89.07 9.92 140.63 10.12 117.41 5.1230 - - 28 90.82 10.63 141.96 9.73 86.61 10.72 142.11 11.52 115.71 5.2340 28 89.46 8.86 141.68 9.31 85.96 15.05 142.68 7.96 115.14 6.1450 22 88.36 13.92 138.72 8.66 82.09 15.42 137.05 8.45 1

10、11.31 5.2660 69 20 82.45 11.40 129.00 9.64 86.10 18.31 134.10 8.12 108.05 5.98 总计 152 90.09 10.81 140.26 10.60 85.03 14.01 140.26 9.70 114.11 6.08第19页/共43页 不同性别各象限及平均RNFL厚度值均数比较(XS) 象限 男性(74眼) 女性(78眼) t值 P值颞象限 (m) 89.87 11.76 90.37 9.46 0.279 0.781上象限 (m) 139.95 11.21 140.69 9.80 0.424 0.672鼻象限 (m)

11、85.94 14.19 83.82 13.79 0.925 0.356下象限(m) 140.72 9.69 139.66 9.77 0.667 0.506平均 (m) 114.31 5.91 113.83 6.33 0.480 0.632第20页/共43页 . 不同眼别各象限及平均 RNFL 厚度值均数比较(XS) 象限 右眼 左眼 t 值 P 值颞象限 (m) 91.39 10.52 89.85 10.51 1.429 0.182上象限 (m) 139.60 9.13 140.21 10.96 1.349 0.567鼻象限 (m) 85.27 15.30 84.52 13.92 0.575

12、0.612下象限(m) 138.34 10.06 140.07 11.68 0.510 0.155平均 (m) 112.66 7.52 113.52 6.97 1.439 0.158第21页/共43页 表 4.正常人各方位 RNFL 厚度(XSD,m)方 位(按右眼记录)RNFL 厚度10:30 143.92 13.5711:30 141.21 15.7712:30 135.10 11.971:30 103.51 16.822:30 78.13 14.783:30 90.39 17.624:30 129.79 16.045:30 146.73 17.396:30 144.74 13.017:3

13、0 92.46 15.628:30 79.92 10.679:30 103.52 10.22全周平均115.52 5.43第22页/共43页眼底异常结构的眼底异常结构的OCT图像图像 厚度改变 厚度增加: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囊肿、视网膜渗出、视网膜前膜形成 厚度变薄:局部或弥漫视网膜萎缩、瘢痕形成、遗传性黄斑变性 RNFL变薄:青光眼、某些视神经病变RNFL增厚:有髓鞘神经纤维、视神经水肿第23页/共43页眼底异常结构的眼底异常结构的OCT图像图像 反射性改变 反射性增强:炎症渗出、纤维化、硬性渗出、出血、新生血管膜、 反射性减弱:视网膜水肿、视网膜色素沉着不足、屈光间质混浊第24页/共43页眼

14、底病变的眼底病变的OCT图像图像 特发性黄斑裂孔 1期裂孔:即将发生的黄斑裂孔 2期裂孔:小裂孔350m,有盖贴附 3期裂孔:全层裂孔,有盖或无盖 4期裂孔:全层裂孔,玻璃体后脱离 板层黄斑裂孔 部分神经上皮丢失 假性黄斑裂孔 中心凹成陡峭改变第25页/共43页眼底病的眼底病的OCT图像图像 黄斑水肿及囊样水肿 黄斑水肿 正常中心凹轮廓消失,神经 上皮层间暗区或中心凹隆起 囊样水肿 黄斑区隆起,多个暗区被组织分割成数个小囊腔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神经上皮层隆起、色素上皮层隆起、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隆起第26页/共43页眼底病的眼底病的OCT图像图像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发病2周:神经上

15、皮层水肿、厚度增加,(光感受器层水肿) 发病2周后:神经上皮层内层水肿逐渐减轻,光感受器层仍水肿 发病1个月后:神经上皮层内层厚度变薄、光感受器层厚度恢复正常第27页/共43页眼底病变的眼底病变的OCT图像图像 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 视网膜或脉络膜下局限新生血管膜形成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干性 色素上皮光带不均匀增强 湿性 视网膜下或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伴渗出,瘢痕形成时光带增强第28页/共43页眼底病变的眼底病变的OCT图像图像 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单纯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 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伴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 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伴脉络膜视网膜渗漏 第29页/共43页眼底病变的眼底

16、病变的OCT图像图像 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前膜伴期黄斑裂孔形成 增殖型视网膜前膜 视网膜前膜伴假性黄斑裂孔形成 视网膜前膜伴板层黄斑裂孔形成第30页/共43页眼底病变的眼底病变的OCT图像图像 遗传性黄斑病变 Stargardt病 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变薄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黄斑区囊样水肿,被桥状组织分割,后极部视网膜内外层分离 视网膜挫伤 黄斑区水肿、出血、黄斑裂孔、玻璃体视网膜牵引、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第31页/共43页OCT检测黄斑疾病的意义检测黄斑疾病的意义 能直观的展现黄斑疾病的横截面图像 能鉴别黄斑裂孔是否存在及分期,鉴别假性裂孔与板层裂孔 能观察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是否与视网膜粘连 能

17、进行定量分析 能进行手术前后的对照研究第32页/共43页视乳头疾病视乳头疾病OCT图像图像 先天性视乳头小坑 视盘局部深凹陷或局部筛板组织缺失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 视乳头水肿 轻度水肿 视乳头边缘隆起,可见生理凹陷重度水肿 视乳头高度隆起,生理凹陷消失成隆起状第33页/共43页异常异常RNFLRNFL的的OCTOCT图像图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红白色光带减弱或消失 局限性减弱或消失 弥漫性减弱或消失 局限加弥漫性减弱或消失第34页/共43页 POAG患者RNFL的OCT图像可分为 局限性变薄或缺损、弥漫性变薄、弥漫性变薄并局限性缺损 不同时期青光眼,RNFL受类象限不同 早期: 12个象限占8

18、3.9% 进展期:12个象限占31.2%,3个象限 占39.32%,4个象限占35.9% 晚期: 4个象限占89.5%第35页/共43页 不同时期青光眼,RNFL受损类型不同 早期:局限性占 83.9% 进展期:局限性占 31.3%、 弥漫性占 46.8%、弥漫+局限性占 21.9%晚期:弥漫性占 63.2% POAG早期RNFL损害范围小,主要局限在上下极,随着病情发展,RNFL损害范围扩大,呈弥漫或弥漫并局限性损害。第36页/共43页 正常人与POAG患者RNFL厚度比较 POAG 患者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和平均RNFL厚度均比正常人减少 下方减少 47.74%、上方减少 42.32% 颞侧减少 37.85%、鼻侧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