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后习题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202012031188.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课件+课后习题+章测评打包8套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42450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4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扣***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2020 _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三 产业 区位 选择 课件 课后 习题 测评 打包 套湘教版 必修 第二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课件+课后习题+章测评打包8套湘教版必修第二册,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产业,区位,选择,课件,课后,习题,测评,打包,套湘教版,必修,第二
内容简介: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读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表,完成12题。地区甲乙丙丁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水稻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亚麻、甜菜棉花、油菜橡胶、香蕉等1.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区域位置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可能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b.乙地可能为黑龙江北部,一年两熟c.丙地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d.丁地可能为海南省,一年两熟2.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有可能的是()a.甲地地广人稀,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b.乙地热量不足,不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c.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山地、丘陵多,山区面积广d.丁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黑土肥力下降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甲地可能为华北平原;乙地可能为黑龙江北部;丙地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丁地可能为海南省。华北平原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黑龙江北部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省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据此选a项。第2题,甲地(华北平原)人多地少,水资源不足,不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乙地(东北平原)热量不足,但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丙地多低山丘陵,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乙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黑土肥力下降。据此选c项。答案1.a2.c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为5.08.6,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34题。3.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a.水热充足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红枣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a.冷藏、保鲜技术差b.交通运输c.贸易壁垒森严d.饮食习惯不同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红枣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故选d项。第4题,我国的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条件都较好;“红枣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说明不存在贸易壁垒问题;“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说明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同。故选d项。答案3.d4.d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结构。读图,完成56题。图1图25.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增加政策支持农业劳动力增加科技水平提高a.b.c.d.6.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源b.市场c.土壤d.机械化解析第5题,从图文材料看,安徽省的耕地面积总体减少,错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错误。国家粮食政策的支持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安徽省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正确。故选d项。第6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蔬菜瓜果类的需求上升,说明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答案5.d6.b下图是某农场农事活动季节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农场所属国家最可能是()a.英国b.美国c.新西兰d.巴西8.有关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水源b.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d.一般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解析第7题,结合该农场农事活动季节安排的具体信息:35月播种冬谷,68月以干草喂养奶牛,911月收获冬谷,可以判断出该农场位于南半球温带地区。因此,该农场所属国家最可能是新西兰。c项正确。第8题,该农场以饲养奶牛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型乳酪业。商业型乳酪业主要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c项正确。商业型乳酪业发展中水利工程量小,故b项错误。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故d项错误。答案7.c8.c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汉初,富平县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0.67万公顷,年产鲜柿4000万千克,制作柿饼800万千克,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历时45天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下面两图分别为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1)说出富平县种植尖柿的优势自然条件。(2)简析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3)推测富平县柿饼晾晒的时间,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4)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结合柿子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回答富平县种植尖杮的优势自然条件。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富平县成为“柿饼之乡”的原因主要在于产量大、品质优。第(3)题,推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结合材料中柿饼晾晒的时间要求回答,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可从光照、风力和昼夜温差方面回答。第(4)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从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加大营销力度、发展相关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回答。答案(1)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2)柿子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制作柿饼的原料丰富;柿饼制作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先进,品质优良,市场广阔。(3)时间:10月底至12月初。理由: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秋季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4)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延长产业链,发展与柿饼相关的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培养品牌意识,加大营销力度,拓展市场;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发展柿子采摘、柿饼加工参观等相关的旅游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素养提升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多位于()a.高原山区b.平原地区c.暖温带地区d.湿润地区2.华北平原没有成为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a.水资源不足b.耕地资源有限c.种植技术落后d.土地盐碱化严重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地形区分布状况并读图可知,我国马铃薯多分布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及东南丘陵等地区。因此,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多位于高原山区,a项对,b项错。图示马铃薯分布在我国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地区,c、d两项错。第2题,华北平原没有成为马铃薯优势区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较小,因此,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较小,b项对。答案1.a2.b“秋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每年79月平均气温为40,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劳动力多,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c.投入资金少,商品率高,收益高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4.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不合理的是()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d.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解析第3题,由材料“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可知,投入资金多,不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a项错误;“秋延迟”栽培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b项正确;由材料“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可知,商品率高,收益高,c项错误;为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不能提前上市,d项错误。第4题,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是该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但不是农户进一步发展的措施,a项符合题意。答案3.b4.a温度适宜度反映气温对水稻种植制度、方式的影响(数值越大越有利于水稻生长),过高和过低的气温都会降低温度适宜度。图1示意20112015年我国南方部分省级行政区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等值线形态分布,图2示意丙地20112015年早稻提前移栽(插秧)的温度适宜度和高温日数变化。据此完成56题。图1图25.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a.地形起伏、季风环流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c.植被覆盖、河网密度d.地形起伏、海陆位置6.丙地区早稻提前10天移栽可能会()a.增大冻害风险b.增加灌溉水量c.减少高温危害d.提高复种指数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乙地较甲地更利于水稻生长。早稻一般在春季种植,此时气温高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大。乙地位于武夷山的东南侧,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较适宜;甲地地势较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故导致甲、乙两地早稻关键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差异的因素是地形起伏和季风环流,a项对。第6题,由图可知,早稻提前10天移栽,温度适宜度增加,高温日数减少,因此可以减少高温危害。答案5.a6.c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光、耐旱、不耐低温、不耐湿,在晚冬、早春需水较多。甘肃省陇南市存在多条“干舌”地带,沿“干舌”地带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腰,被确认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近年来,陇南市开始大规模种植油橄榄,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但油橄榄单位面积产量及出油率较低。下图为陇南市地形简图。据此完成78题。7.陇南市“干舌”地带成为我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度适中,排水条件好a.b.c.d.8.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较,我国油橄榄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市场b.交通c.自然条件d.劳动力解析第7题,陇南市“干舌”地带降水少,光照充足,对;“干舌”地带位于山地南侧,阻挡冬季风,热量条件好,对;山区地势起伏大,坡度适中,排水良好,对。故选b项。第8题,油橄榄在晚冬、早春需水较多,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我国冬春季节降水少,所以我国油橄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自然条件,故选c项。答案7.b8.c9.(拓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等高线和县界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县山区最高海拔为30004000米,河谷地区海拔小于1000米,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因此具有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形特点。该县地形主要为山地,而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起伏较小的谷地和山间盆地,因此耕地面积小。第(2)题,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区别;对气温的影响有阳坡和阴坡等。设问要求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干热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河谷海拔低,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气流下沉增温,加之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因而气温高,形成干热的气候特征。第(3)题,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含气温日较差)、降水、光照和气象灾害等。第(4)题,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果种植业的优势,推动经济发展: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投资,促进水果加工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当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等优势和引进培育优良品种,种植出更高品质的水果,形成品牌优势,提高当地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利用产品质量优势加强宣传,提高当地水果的知名度,进一步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在水果种植业的基础上,开展与水果种植相关的旅游项目,如吸引游客到果园里摘果、观光、休闲、度假等,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为了促进水果、水果加工产品的销售和吸引更多游客,当地应进一步完善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能力和地区接待能力。答案(1)地形特点: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课件+课后习题+章测评打包8套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424508.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