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秦诸子教育思想探究 ( 政教101 10040130 缪利丰)摘要:先秦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是个诸侯争霸战乱不休的的分裂时期,可是同时也是一个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黄金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军事目的,为了在诸侯争霸中取得优势,纷纷礼贤下士招徕人才,这导致了各家各派普遍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思想。在此期间,各个学派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的教育思想,其中比较具有影响性的有孔子的“有教无类”,老子的“自然无为”,墨子的培养“兼士”的功利主义教育观以及韩非子的“以法为教”的法治教育思想。关键词:有教无类;自然无为;兼士;以法为教先秦时期,是个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的年代,诸子百家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
2、思想观点,在他们的思想中,教育思想往往都是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这当然与宣传教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分不开的。与其他思想一样,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也奠定了后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深深地影响了后人的教育观点,对后世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先秦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莫过于儒墨道法四家。这四家的教育思想即使在思想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亦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1、 儒家教育思想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不仅是后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源头,也为后期的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期儒家的教育思想只是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上延伸和拓展,从未背离过孔子的教义。孔子的教育思想大体上可
3、以分为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五个五个部分。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庶、富、教)之一。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展开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国家要富强首先要庶富继而对民众进行教育。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德政”,孔子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加强仁与礼的教育,为政治服务。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对民众进行政治伦理说教,转变人们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社会对社会发展进行自上而下的整顿,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在如今看来孔子的主张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人民进行教育
4、,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的。孔子肯定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认为每个人的天赋资质都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差别,这也成为人人有可能接受教育、人人都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因此,孔子十分主张对每个个体进行教育。教育目的:将人培养成为君子。孔子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尤其是道德方面的修养。孔子还主张“学而优则仕”即在自身修养和学习优良之后,则要入仕为官,担任国家政治职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5、,孔子的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过分注重让那些学习优秀的人去当官,这会导致学生形成官本位思想,一心想着在政府中谋得一官半职,会极大地助长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这是十分要不得的。因此作为当下的教师当下的教育切不可过分的追求“学而优则仕”,否则会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必须把握这个度。教育对象:孔子的教育是面对每个人的,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无论少长。孔子始终坚持有教无类的理念,对每个人对进行教育,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良好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这无疑是十分进步的。但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无论在其思想中还是在其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孔子认为上智和下愚
6、是不能也不用进行教育的,需要接受教育的是中等程度的人。但是事实表明上智和下愚都有权利也有必要接受教育。方仲永天赋异禀,自幼就才华过人,可算上智,但是由于缺乏后天良好的教育,因此其天才渐渐的被埋没了;朗朗在一般人看来存在一定的智力缺陷,可是其在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之后,成为蜚声世界的钢琴大师。因此无论是上智还是下愚都有必要接受教育,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决不能过分夸大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智力,也不能过分贬低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教育的内容:孔子交给学生们的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他亲自编订了教学用的教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正
7、如现在我们所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样,孔子早在两千多年的春秋末期就十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这不仅在当年,即使在现在依旧具有极大的进步性。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决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而仅仅应该是重要指标,我们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体质和艺体方面的才能。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等的多方面发展,努力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学方法:孔子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实事求是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学习而不思考会产生许多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是十分危险的。因此需要在学习的同时伴随着
8、自己独立的思考真正的理解,那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遇事思考的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努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成为教学的重心,这才是活的知识,才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 墨家教育思想墨家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家学派的代表作墨子中。墨家的教育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9、教育作用:跟儒家一样,墨家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他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教育通过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社会的完善,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人人接受教育的,将对人的教育看成爱人、利人的重要表现和内容。墨子认为,人性是在教育下改变和形成而绝非天生的。墨子的这一人性论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这相较孔子的人性论显得进步了许多。教育目的:“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又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和仁政
10、德治。那么什么是兼士或者贤士,墨子认为兼士是指那些博乎道术(知识技能的要求)、辩乎言谈(思维论变得要求)、厚乎德行(道德要求)的人。知识技能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投入社会实践,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通过兼士们的上行下教去向社会推行兼爱主张;道德要求指的是兼士们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损己利人,帮助他人。而培养兼士则需要加强对人们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兼士在当下看来也是极具时代意义的。在日常教学中教授学生必要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演辩能力,这有助于让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11、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努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能说会道的兼士,这也符合教育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和量力。教师需要主动地去教育学生,而不应该等学生来求教。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有所区分的,教授学生正确的知识而不是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此外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之后,还应该鼓励学生去应用知识而不能拘泥于书本不知变通和应用。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一下子教给学生太多太难的知识,否则学生接受不了,也应该按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而教授难度程度不同的知识,这样才
12、有针对性。3、 道家教育思想 与儒墨法三家的有为不同,道家的教育思想偏向于无为,因此显得比较独特。道家的教育思想可分为教育作用和学习方法两部分。道家崇尚自然,因此认为教育不应是一个在人身上施加人类文明影响的过程,而应该是把得之于社会的影响逐渐损弃的过程。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强调复归于朴重回自然。与教育作用相适应,道家提出了涤除玄览和虚而待物、重视理性和怀疑的学习方法。所谓涤除玄览指的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应该努力排除旧有知识和主观心理等的干扰,让自己的心里一尘不染;虚而待物指的是要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一切优秀文化和正确知识,即使是与自己不同的异见也要虚心接纳。重视理
13、性和怀疑则是要求学习者不能过于相信感觉所得的知识经验,要通过理性思考,并且不能一味接受知识,而是要以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知识,审查知识,发现真知灼见。道家的教育思想无疑是对教师是很有启发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自然的胸怀理想的个体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权势的投机者,这对社会发展无疑是十分积极的。然而培养自然人绝不意味着把学生培养成不思进取甘于堕落的人,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好这个度。此外教师在自身发展中,需要广泛的接纳各种优秀文化来充实自己,虚心学习但是要怀着理性精神和怀疑精神去发现真知,然后把它传授给学生。4、 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和墨家
14、的墨翟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法家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因此法家的教育思想,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作用,都是从人性恶这个角度出发的。基于绝对的性恶论观点,韩非子认为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而只能设法令人不为非。因此韩非子十分强调法律规则和惩罚,而忽视道德教育和感化,只讲法治而弃置人治,实际上是否定了教育存在的价值。与法家所认识的教育作用相一致,韩非子还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主张。法家要求对社会实行普遍的法制教育让法律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以吏为师则只不过是以法为教的手段和保证。在当代教育中,法家的教育思想有其合理性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管理学生确实需要通过规则来引导,需要通过惩罚来约束,可是一味忽略道德感化和教育,就会使得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这会让学生变得冷漠,会使社会产生严重的道德滑坡。因此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也必须是法治和人治相结合,行为规范乃至法令、刑罚与教育诱导和感化相结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规则和法治教育,使人不为非;另一方面,加强道德教育,使人为善,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留学预备课程与生活指导合同轻松入门新生活
- 离婚协议样本:出轨男方过错责任及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 空调采购合同
-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洞察及研究
- 智能范式自适应技术-洞察及研究
- 危化品仓储安全法规完善-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运动后恢复食品专业运动员与大众市场差异分析报告
- 水稻加工副产品环保型粘合剂生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数字身份跨域认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循环水养殖技术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UPS安全培训课件
- 田径大单元教学课件
- 2025年乡镇残联招聘残疾人专职工作者试题集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第13课 美丽中国我的家(教学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 第1课 假期有收获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件(共九章)
- (正式版)HGT 20593-2024 钢制化工设备焊接与检验工程技术规范
- GB/T 31586.1-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1部分:拉开法试验
- 中交二公局大西铁路大荔特大桥项目部拌合站管理制度汇编
- 古今数学思想读书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