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教育资料 > 中学教育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课件+练习+测评打包20套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20201013171.docx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课件+练习+测评打包20套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5745887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4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 关 键 词:
-
文本
- 资源描述: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课件+练习+测评打包20套中图版必修第一册,文本
- 内容简介:
-
第二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氧气组成b.由干洁空气组成c.由氧气和水汽组成d.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答案d2.对流运动强弱及对流层厚度主要取决于近地面气温高低和气温垂直递减率。若只考虑气温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流层厚度,白天小于夜晚b.对流层厚度,一般城市大于郊区c.对流层厚度,海南小于辽宁d.对流层厚度的季节变化,海口大于乌鲁木齐解析若只考虑气温因素,白天近地面气温高,对流运动强烈,对流层厚度大于夜晚,a错。近地面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对流层厚度大于郊区。b对。海南的近地面气温高于辽宁,对流层厚度大,c错。海口的气温季节变化小,乌鲁木齐气温季节变化大,故海口对流层厚度的季节变化较小,d错。答案b下图是地球近地面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3.m层()a.随高度增加气温升高b.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c.同一纬度地区地表温度相同d.同一经度地区地表温度相同4.图中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由于大气中的热量主要来自()a.太阳b.地面c.地球内部d.大气本身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在近地面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答案3.b4.b下图表示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第57题。5.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b.c.d.6.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层顶部b.层底部c.层中部d.层7.2019年10月17日23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升空。该卫星运行轨道所在大气层()a.气温为-50 20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解析第5题,根据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的几个转折点的温度值判断,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到对流层顶的气温约-50;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到平流层顶气温约0。故曲线符合题意。第6题,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即图中层中,能反射无线电短波辐射。第7题,卫星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中,其底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最低气温约-80,之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答案5.b6.d7.c8.甲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乙图是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单位: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1)请写出在平时生活中你接触到的主要地球圈层。(2)在甲图中,臭氧主要分布在(填字母)层,请说明其主要的作用。(3)图甲中,a层为层,请分析该层天气多变的原因。答案(1)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b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因此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3)对流该层集中了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绝大部分;该层气温上冷下热,大气对流旺盛,所以天气多变。素养提升读图,完成第12题。1.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a.b.c.d.2.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航空飞行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a.b.c.d.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纵坐标表示大气层的高度位置可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在平流层顶,气温约为0,故曲线符合。第2题,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错误;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正确;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错误;平流层的气温升高,主要由于该层大气中有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正确。答案1.a2.d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35题。3.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a.b.c.d.4.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a.b.c.d.5.图中所示大气温度除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解析第3题,逆温现象不仅包括上热下冷的现象;而且包括垂直递减率小于0.6/100米的现象,符合该现象。只有表示非逆温现象。第4题,的逆温现象最明显,所以其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第5题,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要是由于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答案3.a4.d5.a读下图,完成第67题。6.图中曲线表示的是()a.臭氧层的高度b.对流层的高度c.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7.对图中甲、乙两处的正确叙述是()a.乙处的气温高于甲处b.甲处的水汽含量多于乙处c.甲、乙两处同为上升气流d.甲处热量主要来源于臭氧吸收紫外线解析第6题,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低纬度为1718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第7题,甲处位于对流层,乙处表示平流层,水汽绝大部分在对流层中,平流层中几乎没有水汽。答案6.b7.b8.(拓展探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du(为多布森单位),当臭氧含量在du时称臭氧层空洞。(2)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层,该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主要是因为。(3)消耗臭氧的物质主要是人为排放的。就南北半球而言,这类物质主要来自半球,经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4)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射向地面的增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对生物界的影响有。(5)简述防治臭氧层空洞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