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3防灾减灾教学提升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3防灾减灾教学提升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3防灾减灾教学提升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3防灾减灾教学提升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3防灾减灾教学提升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标准】一、防灾减灾手段(一)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1.灾害监测:我国建成了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组成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二)主要手段【拓展阅读】地震预警系统原理: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而产生的时间差,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监测网络,在震后数秒内快速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抢在地震波到达目标地之前自动发布警报。(二)主要手段 2.灾害防御:我国为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1)工程措施:修建水库、堤坝、防护林等防灾减灾工程(2)非工程措施: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2、开展减灾教育。(二)主要手段 3.灾害救援与救助:发生自然灾害并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尽快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二)主要手段 4.灾后恢复: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提高重建区防灾能力。二、自救与互救(一)灾前准备 1、洪涝、台风多发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灾害预警信息 2、地震多发区应提前准备好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二)灾中救助 按预先设计好的逃生路线撤离 1、地震发生: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2、泥石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3、洪涝来袭: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三)灾后自我保护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渴煮沸后的水,对房屋进行全面消毒,电器干燥后再使用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家,要远离危墻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等余震后再作打算防灾减灾一、防灾减灾手段(一)指导方针(二)主要手段1.灾害监测2.灾害防御3.灾害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