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24.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学案+质量测评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学案质量测评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1.zip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阶段综合实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133.ppt---(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阶段综合实践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27.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质量测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134.ppt---(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质量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19.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132.ppt---(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4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26.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3节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131.ppt---(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3节防灾减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25.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130.ppt---(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24.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1节第2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129.ppt---(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1节第2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23.doc---(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1节第1课时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128.ppt---(点击预览)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1节第1课时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01128222.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574703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7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0-23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18
积分
关 键 词:
文本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学案+质量测评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1,文本
内容简介:
第二节地质灾害【热点链接】2020年4月18日,位于东非高原的肯尼亚西北部发生泥石流。截至4月22日,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20多人失踪。此时,肯尼亚正值雨季,连日暴雨对搜救行动和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肯尼亚泥石流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提示肯尼亚正值雨季,暴雨引发泥石流。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水平1:能够根据资料,判断地质灾害的类型。水平2:结合资料,举例说明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危害。水平3:能够根据资料,分析典型地区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水平4:根据资料,分析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探讨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指导人类合理的生产生活。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区域认知:根据资料判断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不同地区地质灾害成因的异同。地理实践力:调查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的特点、类型及成因。一地震1基本概念(1)地震: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2)震级: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3)烈度: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越大,破坏越严重。烈度主要受到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因素的影响。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2地震构造3分布: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4危害主要危害生产破坏管道、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生活破坏房屋建筑,危害生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环境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1判断正误。(1)地震是岩石圈的震动。()(2)板块交界处地震集中。()2与地震烈度呈正相关的是()a震级 b震源深度c震中距 d建筑质量答案a解析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多,破坏性越大;震源越深,地震能量向地表传递过程中损失越多,地震破坏性越小;震中距越大,受地震影响越小;建筑质量越好,被破坏的可能性越小。31976年7月28日凌晨3:42,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带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烈度11度。当时唐山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简要分析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伤亡严重的原因。提示震级高,释放的能量多;地震预报技术不成熟,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在夜间,居民大部分处于熟睡中;地震是突发灾害,居民逃生机会少;震中位于唐山市附近,人口集中;救援机制不健全,救援设备落后。二滑坡和泥石流概念形成条件危害滑坡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岩体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地形陡峻,有丰富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多与山洪相伴,来势凶猛,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1判断正误。(1)滑坡与泥石流总是相伴出现。()(2)滑坡可能会引起泥石流。()2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有()火山爆发强烈地壳活动强烈暴雨集中外力作用强烈abcd答案b解析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故岩石破碎,且地势起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3干旱地区有泥石流吗?提示有。若干旱地区气温在春季骤升,冰雪融水迅速增加,可能引发泥石流;雨季暴雨也可能造成泥石流。主题探究地震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发生7.8级地震,余震次数超过1 500次,惠灵顿震感强烈,但未造成伤亡和房屋倒塌。地震发生后,新西兰政府敦促惠灵顿、达尼丁、基督城等地沿海的居民转移到高处或安全地带。下图为世界地震带分布图和新西兰地震位置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在图一上指出世界主要地震带,并总结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2)地震后,新西兰政府为什么督促沿海居民转移到高处?(3)为什么这次地震图二中城市震感都很强烈?(4)图二中受此次地震影响最小的城市是哪一个?为什么?成果展示(1)指图(略)。地震带分布规律:世界两大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消亡边界。(2)预防地震引发海啸。(3)震级高、震源浅。(4)奥克兰。震中距远,而且与震中不在一个岛上。1地震的分类(1)根据引起地球表层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2)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2地震的成因及分布3震级与烈度的区别和联系(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可以有多个烈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震级烈度不同点定义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单位级度影响因素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分类依据根据释放能量的大小根据人们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及地面的破坏程度特点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关联性震级是产生烈度的基础;震级也是决定烈度大小的最基本因素(2)图示法记忆影响烈度的因素2019年11月25日,广西百色靖西市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某同学绘制的等震线图,完成(1)(3)题。(1)从震源深度看,这次地震属于()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c深源地震 d构造地震(2)若甲地为震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震级abcb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c在处比处先感觉到地震d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大(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科学思维地震的分析思路类题透析思路点拨分类以70千米和300千米深度为界,划分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指标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震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有多个烈度。等震线为近同心圆。a、b、c震级相同;甲地为震中,烈度最高;处距离震中近,先感受到地震;破坏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无法比较。震级相同,震级线为水平线;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答案(1)a(2)b(3)d主题探究滑坡和泥石流材料一“易贡藏布”也称“野共藏布”(藏语方言)、易贡河(汉语简称),即流经嘉黎县波密县(八盖乡易贡乡通麦镇)的一条大河,通过易贡湖,由西北至东南,在通麦镇汇入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该流域在1902年和2000年分别发生大型滑坡、泥石流,自2000年以来,每年发生滑坡泥石流多达10余次,被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材料二易贡地质灾害博物馆位置示意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为什么易贡河流域频繁发生大型滑坡、泥石流?(2)滑坡、泥石流可能形成哪些地质地貌景观?(3)易贡河流域滑坡、泥石流虽然严重,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不大,为什么?(4)为什么对易贡河流域滑坡、泥石流景观进行保护?成果展示(1)位于板块边界,地震频繁,岩石破碎;地形陡峭;植被较少;冰川融水多;地下水丰富;受地形和西南季风影响,多暴雨。(2)滑坡遗迹、泥石流沉积地貌、堰塞湖等。(3)地广人稀、经济落后。(4)进行地质灾害研究;发展旅游。1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具体特点地质构造岩石破碎、岩层顺坡倾斜地形坡度坡度较大(但不超过40)降水特点降水较多地下水丰富,岩体或土体湿度大植被覆盖度低人为因素采矿、修路、开垦等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1)(2)题。(1)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2)影响图示滑坡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 b气温c地形 d人口科学思维滑坡的分析思路类题透析思路点拨水库蓄水水库蓄水后,库区的岩体承受的压力增大。水库蓄水后,水位涨落,滑坡几率增大。季节变化滑坡的季节变化受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图示滑坡频率与降水呈正相关,主导因素为降水。答案(1)c(2)a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109页活动思路点拨1.崩塌、火灾、爆炸、水灾、海啸、滑坡、泥石流、瘟疫等。2地震山崩或滑坡堰塞湖洪涝。3台风暴雨洪涝;地震海啸洪涝土地盐碱化;高温干旱蝗灾饥荒。核心素养速提升素养提升1区域认知北京时间2020年6月4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5.57度,西经117.41度。读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表示亚欧板块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图中甲、乙、丙、丁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2此次地震发生地位于图示中的()a b c d答案a解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处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地带,应位于图中附近,a项正确。3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北美洲西海岸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地带。素养提升2综合思维近年来,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据西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表明,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下图为陕北地区1990年以来地方政府记录的黄土滑坡、崩塌按月统计结果图。据此回答12题。1造成陕北地区滑坡和崩塌数目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土质状况 b降水差异c植被状况 d人类活动答案a解析发生崩塌的斜坡坡度一般大于50,发生滑坡的斜坡坡度一般小于50。读图可知,陕北地区崩塌数目多于滑坡,这是因为陕北地区多为黄土,黄土具有直立性,坡度大,更易发生崩塌,a项正确。2导致34月份陕北地区崩塌数目上升的主要因素是()a工程建设 b农业灌溉c降水增多 d土壤冻融答案d解析34月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土层松动,更易发生崩塌,d项正确。素养提升3地理实践力1举例说明学校所在省级行政区主要地质灾害及分布。2关注新闻报道,锁定某重大地质灾害,分析其成因。3设计活动方案,组织灾害知识宣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探究点题号地震1、2、3、4、5、13滑坡和泥石流6、7、8、9、10、11、12、14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6年上半年,台湾接连发生地震。下图显示了其中两次地震的基本信息。台湾正在致力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以后,在地震波传播到某地区前,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少伤亡。读图,回答13题。1(区域认知)两次地震相比,高雄地震人员伤亡较多的原因是()震级较高震源较深时值深夜地处山区人口稠密a b c d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高雄地震震级较高,震源较浅,时值深夜,地处陆地,人口稠密,所以高雄地震人员伤亡较多,故c项正确。2(区域认知)台湾岛位于()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答案a解析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3(人地协调观)地震预警公布的下列信息中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是()a震中位置 b震级c烈度 d预计地震到达时间答案d解析地震预警公布预计地震到达时间,人们便可以做好准备,及时躲避,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伤亡,d项正确。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回答45题。地点xy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0500震中距(千米)5.82.5地震发生时间(地方时)10:254:00震级7.47.1死亡人数81 8204(综合思维)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释放的能量大于y地cx、y两地距震中远近dx、y两地的地震是否属于破坏性地震答案a解析从图中的资料信息能够明确的是震级(释放的能量)、与震中的距离、有人员伤亡(受地震波的冲击)、5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不能明确判断的是震源深度。5(综合思维)y地较x地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ay地人口密度较大by地距离震中较近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答案d解析地震产生的危害与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离震中的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抗震救灾的能力等有关。x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y地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故d项符合题意。右图示意某高中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野外考察时拍摄到的某种类型灾害现场景观。据此完成67题。6(地理实践力)图示的灾害类型最可能是()a干旱 b泥石流c滑坡 d地面沉降答案c解析图示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一些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即滑坡,c项正确。7(综合思维)该类型灾害()a多发生在平原地区 b多发生于我国冬季c成因与人类活动无关 d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答案d解析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多发生于我国夏季、雨季;滑坡是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形成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如破坏植被;滑坡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d项正确。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下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综合思维)冻融泥石流与降雨泥石流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a移动速度慢 b形成规模大c破坏力极强 d多为突发性答案a解析由材料“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可知,冻融泥石流的特点是移动速度慢,a项正确。9(综合思维)与冻融泥石流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植被答案c解析冻融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冻土融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与冻融泥石流关系最密切的是气温,c项正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是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读某年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完成1012题。10(区域认知)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a秦巴山区 b横断山区c武夷山区d东北山区答案a解析根据9月7日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略图并结合我国地形分析,我国9月7日前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秦岭、大巴山地区。11(人地协调观)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a天气状况b地质地形条件c大型施工活动d水系特征答案a解析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级是指在某些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故此次地质灾害预报的依据是这些地区的天气状况。12(综合思维)从全国看,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a49月b10月次年3月c611月d12月次年5月答案a解析从全国看49月是我国多雨月份,是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发生的月份。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随后又发生多次有感余震,其中最强烈的余震为里氏7.1级,海岸附近形成了20米高的海啸,海啸将一些渔船涌到陆地上。宫城县筑馆一处山体滑坡,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下表为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关系。h(千米)烈度ms51015203543.5346.55.554.55876.5669.58.587.5711109.5981211.51110.5(1)表中h和ms分别表示_、_;试分析烈度与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_。影响烈度的因素还有_。(12分)(2)日本位于_板块、_板块和_板块交界处,地处_地震带,地震频发。(8分)(3)简述3.11地震给日本带来的危害。(6分)答案(1)震源深度震级烈度大小与震源深度(h)呈负相关,与震级(ms)大小呈正相关震中距、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等(2)太平洋亚欧美洲环太平洋(3)诱发海啸,导致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建筑物遭到破坏,造成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导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严重等。解析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即可判断这两个要素及烈度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烈度的因素主要有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条件、震中距、建筑物抗震性能等。第(2)题,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第(3)题,地震的危害从诱发次生灾害、破坏生产生活设施、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方面分析。14天山被称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自然灾害易发。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天山山脉近东西走向,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受地形条件限制,山区公路盘山而建或沿河谷分布。材料二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 60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学案+质量测评打包6套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5747032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